想讓寶寶自己吃飯?避開3個「大坑」,分分鐘幫娃get「自主進食」

2020-12-12 騰訊網

文|福林媽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寶寶吃播」,吃飯的時候沒人去喂,只需要把食物端到他們面前,他們自己就能拿著勺子一口接一口,吃得特別香,看客看著都覺得食慾倍增!

比較有名的就是這位寶寶啦~

很多人應該看她臉熟,但是卻不知道她叫什麼。

她叫小蠻,媽媽把她的視頻傳到網絡上,沒想到竟然火了。

因為特別愛吃,吃飯特別香,搭配她標誌齊劉海,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被大家稱為「治癒系小吃播」、「吃飯機器」。

我想不少家長看到小蠻吃飯的樣子後,應該會納悶的盯著自家的小崽子看:「為啥人家吃這麼香,你怎麼就不行?!」

吃飯很磨蹭,吃兩口就跑了,從來沒有自主進食過。

為什麼小蠻可以?為什麼這麼多孩子都不行?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家長不知不覺踩進了孩子吃飯的「大坑」,導致孩子沒有辦法自主進食。

不妨看一看,你家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

坑位一:寶寶根本不會

「孩子抓東西就往嘴裡放,這有什麼不會的?吃飯難道不是本能嗎?」

這麼說吧,孩子出生後,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口欲期。

百科上對於口欲期的解釋為:嬰兒時期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者其他養育者生活。基本沒有行動能力,「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認知世界的唯一手段。」

所以,孩子會經常吮吸自己的手指、或者吮吸其他的任何手邊的物體,但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這樣吃就會去制止。

咬遙控器,不可以,咬被子,不可以,啃玩具,不行!

這不讓吃那不讓咬,等孩子到了1歲,又希望孩子可以自主進食,他會嗎?不,他是不敢!更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吃。

像不像上學不讓談戀愛,大學一畢業就讓你結婚生子的「嬰兒版本」呢?

坑位二:幫倒忙

有些家長是有意識讓孩子自主進食的,但是家裡的老人卻在「幫倒忙」。

當孩子吃得不亦樂乎時,老人就想餵孩子一口。之前有一位寶媽也說過:「我們家老人好像只有在給孩子餵飯的時候才能找到一點存在感。」

老人看孩子吃,老人也高興,但是又覺得孩子吃得慢,又怕孩子吃不飽,因此總想上前去幫忙。

這種幫忙打斷了孩子的學習自主進食的過程,孩子以後要麼抗拒吃飯,要麼形成依賴必須餵食。只會破壞自主進食習慣的養成。

坑位三:圍觀進食

有的家庭,特別喜歡圍觀孩子進食,尤其是老人們,百看不厭,千看不煩的。

本來應該坐在一起吃飯的,但往往是一起圍觀著孩子吃完之後,再去吃飯。圍觀的過程中,孩子一邊吃,家人一邊哄。孩子像個小演員,家人更是像個演員,這樣的吃飯過程感覺很尷尬。

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連狗狗吃飯的時候都不喜歡被盯著看,更何況孩子呢?

坑位四:催促

還有一些家長盯著孩子進食還不算,還總是對孩子進行催促。

之前看《育兒大師》,有一期蘭海去了一個二胎家庭,一家五口,兩歲半的姐姐、一歲半的弟弟、爸爸、媽媽還有外婆。

姐姐吃飯慢,先是外婆過來催促她快點吃,後來姐姐搖頭不想吃,外婆直接拿過來衣架威脅:「吃不吃?你不吃飯變個人做什麼?嘴巴不吃飯就敲掉你兩顆牙!」

姐姐大哭,外婆看她張著嘴哭,直接就把飯塞到她嘴裡。

姐姐還是抗拒,媽媽又來,問姐姐:「你是要被衣架打在手心上還是要用針扎你?你二選一!」

一家人吃飯,本該是溫馨的場景,在這個家卻變成了外婆和媽媽戰場,姐姐的刑場!

試想這樣的環境下吃飯,誰會想吃?

無論哪個坑,只要你誤入了,孩子自主進食將變成一大難題。

讓孩子自主進食要如何開展?

讓孩子自主進食也是近兩年才興起的,英國權威兒童中心也一直在倡導和建議家長們讓寶寶自主進食。

他們簡稱BLW,為英文Baby-Led Weaning的縮寫,字面意思翻譯為「嬰兒主導進食」。

也就是由孩子主導的進食,進食過程中,家長不要進行幹預。

自主進食的第一步是「成全」

之前有一個視頻,是一個剛滿6個月的寶寶,媽媽就把他放在餐椅裡,讓他開始吃各種手指食物了。就是一些蒸過的香蕉、紅薯、蘋果、牛油果等食物,切成塊狀給孩子自己吃。

第一次吃輔食的他很高興地接過食物就往嘴裡塞,但他卻不停地被噎到流眼淚,甚至還嘔吐出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進食的樂趣,他甚至一邊吐到流眼淚,一邊還在繼續往嘴裡塞。

一度懷疑家長是在虐待孩子對不對?

小寶寶接連很多天都是如此,但是隨著時間地推移,慢慢地發現小寶寶吃的越來越順暢,伴隨著一次次被食物噎到,他又一次次繼續往嘴裡塞食物,他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以及手指的靈巧性都越來越好了。

直到他10個月,成為了一枚十足吃貨,能夠把給他的食物一掃而光,哪怕是那些被自己弄成碎渣的食物,也能吃得渣都不剩,甚至看到食物就兩眼放光。

這就是BLW,你會發現它與傳統的輔食添加法則不一樣,這是完全不提供泥糊狀食物的一種輔食添加方式。直接在寶寶6個月開始吃輔食的時候提供塊狀、長條狀的食物,讓寶寶自己抓著吃,讓孩子自己摸索和訓練抓握、咀嚼、和吞咽的能力。

其實不難發現,自主進食的「成全」,就是成全孩子獨立自主的吃,無論多髒多亂,吃得多慢,只要孩子不抗拒,且繼續吃下去了,都不必去插手。

總結一下就是: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啃咬不致命的東西,培養孩子的抓握能力和往嘴巴裡放東西的意識,讓孩子自己探索自主進食的樂趣,不圍觀不幫助,不然家長的好心全是在添亂。

自主進食的第二步是「適合」

BLW只是輔食添加方式中的一種,畢竟還有保險一些的傳統輔食添加法。這兩種方式沒有誰比誰好之說,因為唯有適合才是最好的。

也許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寶寶收是否適合,我來做個比喻吧,寶媽們可以自己掂量。

傳統方式,就像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一點點從基本功開始慢慢練習,分階段習武,過程相對漫長無聊,但總歸還是跟著師傅的安排,一步步穩紮穩打,功力一點點成長。雖然按部就班,但是學成的那幾套招式,一般人不是他的對手。

BLW更像是武俠小說中的張無忌、楊過、郭靖這些傳奇英雄練就絕世武功的道路。膽子大,初生牛犢不怕虎,憑藉三腳貓功夫就開始闖蕩江湖了。但是一路遇到不少高手,打不過、被虐很多次以後,突然開竅了,打通了任督二脈,學會了武林絕學。

因為遇到的都是高手,在挨打被虐的過程中反而學到了很多東西。小小年紀就打遍天下無敵手,成了江湖傳說。

但是這也要看悟性,如果天資較差 ,直接丟在江湖,很可能難以生存,甚至東西沒學會小命都沒了,這就不如拜師學藝,慢慢來。

如果他天資就是習武之人,不妨讓他試試。

適合的身體條件

這個天資,用在吃飯上,那就是孩子自身的身體條件。

如果寶寶一直身體比較弱,例如早產兒,或者因為某些原因不能自主咀嚼、有障礙的寶寶就不適合BLW,按照傳統方式慢慢來會更好;

如果孩子身體壯,比較皮實,那就可以讓孩子嘗試BLW,可能很快他就能讓媽媽省心並且自己開始吃飯。

適合的食物形狀和餐具

無論是食物的形狀還是盛裝食物的餐具,都應該是適合寶寶的。

如果是讓寶寶實踐BLW,那就應該在開始的時候給寶寶的食物切成塊狀,適合寶寶手指抓握的形狀,食物的軟硬也要有所把握,一開始可以都將食物蒸一下,食物軟糯一些,孩子也更容易咀嚼。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就可以直接切成塊狀給孩子了。

如果是傳統方式,一開始要吃泥糊狀的食物,媽媽不免需要給孩子,一開始可以喂,但要發展成引導孩子自己拿著勺子吃。一開始可能會弄的到處都是,但隨著時間推移,寶寶對勺子的使用掌握的也會越來越好。

餐具也要用適合孩子的餐具,不易太大,一般看那些吃播寶寶用的,要麼是餐盤,要麼是造型可愛的小盤,我這邊建議寶媽們可以給孩子使用矽膠餐盤,可以吸在桌面上,不用擔心寶寶掀翻,還方便寶寶抓取,確實是可以代替傳統餐具的最佳選擇。

同時,如果覺得寶寶自己吃弄得髒兮兮的話,也可以使用現在網絡上賣的比較火的「吃飯神器」,桌面加大還耐油汙好清洗,罩衣連接桌面,不怕飯粒油漬掉落縫隙汙染衣物,也是好清洗又速幹的面料,也是寶寶自主進食的幫手之一哦~

如果你想讓寶寶自主進食,那就貫徹自主的思想,不要總想著幹涉寶寶,也要讓老人配合,這樣才能養成自主進食、吃飯香香的天使寶寶呀~

相關焦點

  • 還在等6個月給寶寶餵米糊?BLW自主進食法,孩子吃飯不用追著餵
    最近幾年,歐美流行一種新的輔食餵養方法,與傳統的從糊狀到塊狀的輔食「進階」方式不同,直接給寶寶餵塊狀食物,讓寶寶自己抓取進食。什麼是BLW自主進食法?這種輔食餵養方式,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避開寶媽餵輔食的階段,讓寶寶從吃輔食開始,就可以自己吃飯飯。BLW自主進食法相比傳統輔食,有哪些明顯優勢呢?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有的家長在引導寶寶自主進食上方法不得當,沒有原則性,才是導致寶寶遲遲學不會自主進食的主要原因。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寶寶的吃飯問題。 任何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自己吃飯這項技能在寶寶那兒也是循序漸進,逐步升級的。 自主進食要求寶寶的手、眼、嘴的高度協調和上半身的配合。一般來說,1歲以後的寶寶基本上具備了用手和勺自主進食的能力。
  • 媽媽們動起手來,get這些手指食物,讓寶寶喜歡上自主進食!
    珍珠奶茶還小的時候,還不會用勺子和碗筷,都是由我和老公(當然還有保姆啦)在幫助餵他們,現在珍珠奶茶也8個月大了,到了可以讓他們嘗試著自己進食的時期,阿芳發現平時餵珍珠奶茶吃飯時
  • 嬰兒自主進食(BLW)的優缺點,你家寶寶適合嗎?
    它提倡不用勺子餵寶寶,而是主張從一開始就給寶寶相對大塊的固體食物(軟硬度符合嬰兒的情況),讓寶寶自己決定吃什麼、吃多少以及吃多快,逐步掌握自己進食的技巧,學會健康的吃飯方式。只要我們給寶寶提供學習的機會,這些發展裡程碑都會按照寶寶自己的節奏一個一個的到來,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幹預而提前或者延後。那麼,為什麼吃飯就變得這樣與眾不同呢?寶寶6個月之前,他們的免疫系統、消化系統都還沒有為吃除了母乳及配方奶粉外的食物做好準備。
  • 初哆咪育兒課堂:做好這幾步,寶寶自主進食不再難!
    你家是否有「吃飯困難戶」?寶寶自己不會吃飯,家裡老人天天追著餵、哄著餵、抱著喂,越餵孩子越不愛吃。這種現象在生活中越來越常見。其實,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對外界的好奇心在不斷增強,動手能力也在一步步地提高,家長們完全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不斷嘗試。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並沒有那麼難,只要這幾步就可以了!
  •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對於剛開始學習吃飯的寶寶,我們多準備勺子,有長把的、短把的、粗把的、細把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小手的抓握能力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勺子,有些時候孩子很可愛,你看到他舀了一勺米飯,結果餵在嘴裡卻是空勺,孩子需要反覆去訓練自己的動作才可以達到協調。
  • 孩子吃飯不愛吃、吃不好、追著餵咋辦?突破傳統,自主進食新方法
    又或者總有人在你旁邊絮叨,告訴你應該吃什麼、怎麼吃。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想必一定也是感覺心情掃興至極。這和孩子吃飯是一個道理,盯著孩子吃飯,會讓孩子感覺到被監視的壓力,自然也就吃不好。如果每次都是成人餵孩子,每次都餵的飽飽的,看似營養很不錯,但是從長期發展來說,並不利於孩子吃飯的自我判斷能力和自我意識。有些大人,遇上自己喜歡吃的,就一下子胡吃海喝起來,直到吃完了,才發現自己撐著了。這就是小時候缺乏自主進食體驗,導致對自我覺察和判斷能力缺失的一種體現。
  • 新加坡 Elipse學習碗】寶寶自主進食路上的助攻神器!
    偶然翻閱到小蠻媽媽以前的微博,原來小蠻媽在8個月時借鑑BLW輔食餵養法,讓小蠻自主進食。BLW(baby led weaning) 中文翻譯做「讓寶寶自主進食」寶寶自己做主添加輔食是更「自然」的方式,讓嬰兒自己選擇吃什麼,吃多少,不強迫嬰兒進食他們應該掌握自己進食的技能,大人少摻合,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
  • 想要寶寶自主進食,不知道如何安排輔食與營養?這份總結別錯過
    寶寶自主進食認為6個月以上的寶寶就會主動品嘗和探索了解健康的家庭食物,並且會自己餵給自己吃,他會根據身體的需求決定該吃多少。事實上很多成人食譜的健康菜單,在經過簡單調整後,都可以讓6個月的寶寶與家人一起分享。只要是健康並且營養均衡的。
  • 朱丹推薦的輔食勺,6個月用到1歲半,寶寶學習自主吃飯必備
    專業兒科醫生和兒童教育學家建議:寶寶的自主進食,要從1歲開始。但這種自主進食的習慣和意識,1歲前就要開始培養!如何培養?專家們也給出了科學的方法,那就是:1歲前,你在餵飯的同時,也必須發給寶寶一個小勺,讓TA自己握住,增加模仿的機會,增強自主進食的參與感。
  • 寶寶開始自己吃飯,餐具選擇、飲食結構、就餐習慣是關鍵!
    粉哥導讀:寶寶開始自己吃飯表示已經從寶媽們的「投食」餵養階段進入到自主進食階段,在逐漸接受多樣化的食物基礎上開始學習獨立自主的吃飯
  • 寶寶學習自己吃飯,必須有一把這樣的好勺!賈靜雯女兒同款
    寶寶8、9個月開始,就喜歡從媽媽手裡搶勺子,總想自己吃飯。媽媽們要抓住這個時機,鼓勵寶寶自主進食。準備一個給力的勺子,將會事半功倍!為了檢測這個勺子到底能不能用,我們讓一個同事拿回家進行「親測」了,她家寶寶正好在學自己吃飯。得到的反饋是:不僅能用,還出乎意外的特別好用!小寶寶單根手指的抓握力量還很小,最習慣的動作就是握拳或者一把攥。這個勺子看似「歪七扭八」的設計,其實很符合小寶寶的抓握習慣。
  • 不想以後累死累活餵寶寶吃飯,1歲前要多讓寶寶吃這種食物!
    沒有孩子之前,從來沒有想過吃飯會是一個問題,想想自己小的時候哪有讓爸爸媽媽催促著吃飯的,都是老老實實地坐在桌子旁,規矩地吃飯,吃完再下桌玩。 現在呢?各種催促,各種花招,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好好吃飯,真是操碎了心啊!
  • 育兒分享|如何培養一個自主吃飯的寶寶?
    早早的加入finger food,是為了鍛鍊孩子自主進食——BLW(Baby-Led Weaning)。它的好處是可以鍛鍊孩子咀嚼能力,刺激牙齦,促進乳牙的萌出;以及嬰兒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運動的發育,還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孩子對吃飯的興趣,最重要的好處是,讓家長減少幹預,不影響孩子的自然成長,吃飯是本能,讓孩子自己去吃飯。
  • 寶寶突然不吃飯,90%都是這16個原因
    比如讓寶寶給大家安排座椅、分碗筷勺子等,讓他們有參與感,也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大錢最喜歡給大家分筷子,弟弟則喜歡給我們放椅子。嘿嘿你就說吧,你想睡覺、困得要死的時候,你老公還喊你吃飯,你會不會想打死他……不誇張地講,這個是我遇到最多的孩子不吃飯的原因。
  • 孩子吃飯總要人餵,如何讓娃獨立進食?
    橙子始終認為寶寶自己吃飯是個很自然的事情,能力到了,肯定就會了。以前都是一窩蜂的去追著喂,現在好像衝向另外一個極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自己吃,一歲不會用勺子好像就落後了似的。其實小朋友們從開始有自己吃飯的意識,到完全自理,大概要分三個階段一,自不量力階段時間:9個月左右特點:搶勺子搶碗,不給就使勁哭。
  • 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從1歲、2歲開始?不,從吃第一口輔食就要開始
    寶寶吃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全家追著喂,甚至追到大街上、公園裡;寶寶不吃,怕餓了怕營養不夠,家長非「填鴨式」餵;飯冷了,回爐熱,熱一次又冷又熱;寶寶想自己動手嘗試,家長大喊「別動」,把桌子全擦乾淨,繼續給孩子餵飯。這些場景,有沒有太熟悉。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讓寶寶自己吃飯呢?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之前在講吃飯問題的時候,真的太多媽媽吐槽自己的娃不好好吃飯了,而且大多數媽媽的問題都是,不知道餵飯要餵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鍛鍊自主進食:今天,糕媽就幫這些迷茫的媽媽,整理了一份簡潔有趣的寶寶吃喝「裡程碑」,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一點困擾哦!
  • 若不放手,孩子就不會學會自己吃飯!
    孩子不能自己好好吃飯,做父母的真是費盡了心血。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都是因為粑粑麻麻沒有從小好好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習慣造成的呢!那麼自主進食到底是怎麼回事?③:給寶寶更多的主動權,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方式進食,自己決定吃多少,培養寶寶形成自主行為習慣,從而建立更好的吃飯習慣,讓他更享受吃飯的過程。
  • 給娃用BLW自主進食法的媽媽們注意了!使用不當會讓娃營養缺乏!
    而手指食物則是先給泥糊狀食物,在寶寶具備了自己動手吃的能力之後再給予適當形狀的食物。開始一般是條狀或者棍狀的,隨著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再給片狀或者塊狀的食物。BLW和手指食物的共同點都是讓寶寶自主進食,促進動作發展的同時增加進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