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動起手來,get這些手指食物,讓寶寶喜歡上自主進食!

2020-12-26 騰訊網

寶寶出身的時候對食物的要求比較單一(僅限於母乳和奶粉),在寶寶4-6個月大時,慢慢的開始添加輔食。

阿芳一般給珍珠奶茶準備的泥狀輔食,媽媽們可以參考一下,輔食能讓寶寶能攝取一部分新的營養,能夠幫助寶寶擁有更加健康的小身板哦。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有了想要接收新鮮的食物的需求,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慢慢開始辨識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時再準備一些手指食物,鍛鍊寶寶手眼口的協調能力,同時讓寶寶感知自己吃東西的樂趣。

需要強調的是,不論泥狀輔食或者手指食物,初期給寶寶添加「新食物」時主要是讓寶寶適應、接受為主,尤其是手指食物的形狀一定要符合寶寶的吞咽能力。

國內專家建議:吃有形狀的手指食物可以從8個月左右開始。

輔食階段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寶寶完成向成人化飲食模式過渡的轉換。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大腦、口腔、消化、肢體等各系統器官的功能也會逐步完善。

阿芳現在也漸漸的將珍珠奶茶的食物,從泥糊狀食物逐漸向半固體食物、固體食物的轉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是什麼?

所有能用手拿起來吃的食物都是手指食物。任何固體的、能被切成片狀或塊狀的、可以是各種形狀,不單單是手指狀,都屬於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起源於英國的「嬰兒主導換乳(baby-led weaning, BLW)理論,該理論認為加輔食時,當寶寶具備自己抓食並把食物塞進嘴裡的能力時,就可以引入給寶寶引入條狀或塊狀食物(由寶寶自己抓取食物)。

珍珠奶茶還小的時候,還不會用勺子和碗筷,都是由我和老公(當然還有保姆啦)在幫助餵他們,現在珍珠奶茶也8個月大了,到了可以讓他們嘗試著自己進食的時期,阿芳發現平時餵珍珠奶茶吃飯時,他們看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就會伸出小手手去抓。

其實這對寶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當媽媽們察覺到寶寶自己想動手吃飯這個行為時,一定要正確引導哦,因為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時一個極好的開端,然而這個時候手指食物將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吃手指食物有以下好處

1

鍛鍊眼-手-口協調能力:

從寶寶自己通過拿(捏)食物、放到嘴裡這個過程,媽媽們不難發現,寶寶們從剛開始的抓不穩食物(撒得到處都是),再到慢慢的幾乎不怎麼有食物灑落,這表明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在逐漸增強。

2

感受和體會自己進食的樂趣:

當寶寶像大人一樣靠自己抓食物吃的時候,寶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進食,自己決定吃多少、以及如何吃,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強寶寶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為過渡到自主進食打下基礎:

讓寶寶自己去感受食物的味道、顏色、形狀、氣味等,同時能夠降低寶寶挑食的可能性,讓寶寶更享受吃飯的過程。

4

訓練咀嚼能力:

寶寶會通過口腔運動自己處理到嘴的食物,讓食物更有利於消化。

當然,同是手指食物也根據其性狀質地分為不同等級,年齡越小手指食物越軟,最好一捏就成泥比如南瓜泥,再逐漸增加手指食物韌性,稍微用點力才能捏爛的比如西蘭花,直到需要通過咀嚼才能弄爛的食物種類比如肉丸子。

手指食物推薦

長條類、軟糯的食物,用拇指和食指能輕易碾碎的食物就OK,基本就能保證當寶寶抓住整個條的長度就是可以的。

蔬菜類:

蔬菜類的處理方式一般主要是蒸和煮(如:胡蘿蔔、白蘿蔔、土豆、冬瓜、南瓜等)

水果類:

像香蕉、獼猴桃、牛油果芒果等這樣的柔軟適口的水果,厚切成條讓寶寶抓握;

柿子椒、豆腐、蘆筍、蘋果、梨子這樣質地相對較硬的水果,可以煮軟了再吃;

藍莓、草莓、葡萄(球狀水果都從中切半,防止噎住)。

肉類:

將蝦、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雞肝、豬肝等打成泥,媽媽們也可混合一點兒澱粉蒸成肉糕會更加軟糯,易吞食。

簡單美味的手指食物

手指食物不能太軟,否則寶寶抓起時很容易被捏碎;也不能太硬,否則寶寶根本咬不動;也不能太短,否則寶寶抓著的食物無法露出來讓他方便地吃到。

以下阿芳就為媽媽們推薦幾款適合8-10個月寶寶的手指食物,媽媽們趕緊動手起來,做給寶寶們吃吧~

南瓜鬆餅:

蛋黃一顆+貝貝南瓜50g+底筋麵粉50g+配方奶粉60ml

製作步驟:南瓜去皮蒸熟,把所有材料倒進料理機攪拌均勻(攪拌後是酸奶的粘度就ok),熱鍋全程開小火,倒入麵糊煎制,大小適合寶寶抓握就可以。

▲圖源網絡

胡蘿蔔香菇雞肉腸:

雞胸肉60g+胡蘿蔔3片+鮮香菇1顆+雞蛋1顆+玉米澱粉2勺

製作步驟:把準備好的材料全部倒進料理機攪拌成肉泥,裝進裱花袋,香腸磨具提前刷牛油果油,把肉泥裝進磨具中擠壓成型,上鍋蒸至15分鐘即可。

▲圖源網絡

紫薯雞蛋卷:

紫薯一個蒸熟碾碎備用+2顆蛋黃+配方牛奶30ml+底筋麵粉20g

製作步驟:紫薯碾碎備用,其餘材料放進碗裡攪拌均勻,鍋裡刷有預熱,把蛋液倒入,直到其凝固,呈鏡面狀態,隨後翻面,將紫薯泥均勻的壓實在雞蛋餅上,捲起來切塊就好啦。

▲圖源網絡

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其實給寶寶準備適合的手指食物並不難,媽媽們需要多加嘗試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最佳吃法!

隨著寶寶一步步接受固體食物,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再也不用每天追著寶寶後面餵寶寶吃飯,他們自己也就能把自己餵飽。寶寶們又能吃好,又能練腦,媽媽們學會了麼?

相關焦點

  • 想讓寶寶自己吃飯?避開3個「大坑」,分分鐘幫娃get「自主進食」
    這種幫忙打斷了孩子的學習自主進食的過程,孩子以後要麼抗拒吃飯,要麼形成依賴必須餵食。只會破壞自主進食習慣的養成。 坑位三:圍觀進食 有的家庭,特別喜歡圍觀孩子進食,尤其是老人們,百看不厭,千看不煩的。
  • 給娃用BLW自主進食法的媽媽們注意了!使用不當會讓娃營養缺乏!
    近些年來一種BLW的餵養模式受到廣泛推崇,這幾天也有不少媽媽問及相關的問題。其實,在決定是否採用這種餵養方式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以下這些問題:1.到底什麼是BLW餵養模式?與目前的手指食物有什麼不同?2.BLW餵養模式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好嗎?3.如何判斷自家寶寶是否適合這種新型的餵養模式?
  • 嬰兒自主進食(BLW)的優缺點,你家寶寶適合嗎?
    但當寶寶6個月時,他們便能夠坐直起來,用手抓握小塊的食物,送入嘴裡咀嚼。也就是說,從這時起,他們便有了主動進食的能力。BLW餵養最讓家長們擔心的,就是怕寶寶在自主進食過程中噎到。其實噎到不可怕,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嗆到。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真的這麼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2歲就能自己吃飯,有的寶寶到了4、5歲還得大人喂?原因其實還是在家長身上。有的家長在引導寶寶自主進食上方法不得當,沒有原則性,才是導致寶寶遲遲學不會自主進食的主要原因。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寶寶的吃飯問題。
  • 還在等6個月給寶寶餵米糊?BLW自主進食法,孩子吃飯不用追著餵
    最近幾年,歐美流行一種新的輔食餵養方法,與傳統的從糊狀到塊狀的輔食「進階」方式不同,直接給寶寶餵塊狀食物,讓寶寶自己抓取進食。什麼是BLW自主進食法?寶媽卻要在營養搭配,還有輔食應該是糊狀還是塊狀上糾結。BLW自主進食法則直接跳過輔食糊狀餵養的階段,讓寶媽準備一些塊狀食物,放在盤子裡,讓寶寶自主抓取食用,將輔食吃什麼的主動權,交給寶寶。
  • 新加坡 Elipse學習碗】寶寶自主進食路上的助攻神器!
    「可愛吃貨小萌妞」小蠻我逛微博時最愛看的吃播小博主抓著吃,捧著吃,挖著吃,睡著吃,每一個可愛的動作都是的對食物的無限渴望。偶然翻閱到小蠻媽媽以前的微博,原來小蠻媽在8個月時借鑑BLW輔食餵養法,讓小蠻自主進食。
  • 想要寶寶自主進食,不知道如何安排輔食與營養?這份總結別錯過
    文|穎媽談育兒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了現在國際上另一種流行餵養觀念叫Baby-Led Weaning(以寶寶為主導)。它提倡只給寶寶提供手指食物,並且每天不需要遵守複雜的輔食餵養時間表。寶寶可以和家人一起進餐,吃同樣的食物。
  • 小巴丸子|輔食記:手指食物多趣味
    嬰兒添加輔食一段時間後,在進餐過程中開始表現出並不滿足於單純的「被餵食」,常常會想自己用手指去抓取食物。這是嬰兒自主意識的萌芽,從這個階段開始,爸爸媽媽們可以提供大小軟硬剛好的食物給寶寶抓取進食,這類食物就稱為手指食物。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名詞是在一些輔食分享平臺看寶媽們曬每日輔食打卡獲取的,一頭霧水「手指食物」幹什麼的,好好餵飯不行嗎?
  • 寶寶學吃飯,「手指食物」來幫忙!3種味道好顏值高的手指食物做法
    一般寶寶到了8、9個月時,他們就會表現出抓大人的勺子,自己用手去抓碗裡的食物,這是寶寶自主意識的初期萌芽,是很好的培養自主進食時機。但是,如果給寶寶提供的食物性狀不對路(比如一直給寶寶吃糊狀食物),寶寶無法自己抓食,就會一直卡在這個環節上,直到錯過了「自主進食敏感期」。所以,及時引入「手指食物」很重要。
  • 不想以後累死累活餵寶寶吃飯,1歲前要多讓寶寶吃這種食物!
    其實,關於寶寶吃飯的問題不需要這麼麻煩,只要一種食物,不用陪玩,也不用花太多錢,既能鍛鍊寶寶,還能讓寶寶學會自己吃飯,這種食物就是——手指食物! 一、什麼是是手指食物?
  • 手指食物好處多,一把小米一塊雞肉,隨手一蒸,營養美味!
    上次我們聊過關於寶寶「自主進食」的話題,今天我們來做一份手指食物——小米肉丸。手指食物是讓孩子學會自主進食的工具。媽媽們永遠要記住,寶寶喜歡自己吃飯!手指食物其實沒有網上說的那麼高格逼,它就是按字面意思來理解的,可以用手拿起來吃的任何食物。條狀、塊狀、顆粒狀、片狀、圓形,任何形狀的食物都OK!只要他是安全的。
  • 突破傳統,自主進食新方法
    如果每次都是成人餵孩子,每次都餵的飽飽的,看似營養很不錯,但是從長期發展來說,並不利於孩子吃飯的自我判斷能力和自我意識。有些大人,遇上自己喜歡吃的,就一下子胡吃海喝起來,直到吃完了,才發現自己撐著了。這就是小時候缺乏自主進食體驗,導致對自我覺察和判斷能力缺失的一種體現。
  • 初哆咪育兒課堂:做好這幾步,寶寶自主進食不再難!
    要讓寶寶自己吃飯,當然要從使用工具開始,你可以遞給它一個勺子。開始時,寶寶或許只是把勺子當做玩具來玩,咬咬它,揮舞它或是拿它來敲桌子。但是,不論寶寶如何使用那把勺子,請你不要去訓斥或者制止他。慢慢地,寶寶就能夠意識到勺子是吃飯的工具,開始試著用勺子來盛食物,放進嘴裡。這個過程是一個從眼到手,從手到口的協調運動,寶寶們需要不斷鍛鍊才能夠更加協調,家長們不要操之過急。
  • 搶勺子、扔餐具,8月齡為何會變成飯渣寶寶?媽媽需要這樣來助力
    每天總是喜歡搶奶奶手中的勺子和碗,不給就閉著嘴一口都不吃!麵條啊稀飯啊菜泥啊都伸手抓,抓了捏碎,擦在桌子和自己身上上弄成泥,要麼就扔得滿地都是,整個一犯罪現場!孩子吃飯時,為什麼喜歡抓、搶、扔?小寶寶們最初其實是用嘴來感知世界的,這個過程從6-8個月開始。
  • 媽咪廚房|蛋煎土豆餅:這款手指食物內含乾坤,能補鐵補鋅還能排體內垃圾!
    「爹地都忙著上節目,媽咪在這看著他裝逼」F o l l o w  By S t e pOr B y  Y o u r  K i d s/寶寶不吃飯 還不是東西不可口/好一點的能坐餐椅裡喂,還有的,不追著餵根本不吃……可是,追餵的寶寶很容易牴觸,覺得吃飯不是自己的事兒,而是大人強迫的,因此更不好好吃飯,陷入一個惡性循環。那麼問題來了:非「餵」不可嗎?孩子小就是「餵」的理由嗎?國外有款很火的進食方法。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之前在講吃飯問題的時候,真的太多媽媽吐槽自己的娃不好好吃飯了,而且大多數媽媽的問題都是,不知道餵飯要餵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鍛鍊自主進食:今天,糕媽就幫這些迷茫的媽媽,整理了一份簡潔有趣的寶寶吃喝「裡程碑」,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一點困擾哦!
  • 寶寶輔食碗:選購與使用心得!新手媽媽避坑
    寶寶6個月左右,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不同月齡、季節,對輔食碗的需求是有區別的,媽媽們都了解嗎?給大家整理了這篇指南,看完挑選輔食碗不再迷茫!給寶寶購置輔食碗,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篩選:1、選材質給寶寶用的,一定首先確保材質安全可靠,更何況是入口相關的輔食碗,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產品!輔食碗的材質有好幾種,媽媽們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
  • 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
    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手指食物不僅可以吃,還能讓寶寶玩,最為關鍵的是,手指食物是幫助他們學習自己吃飯的一種方法,是孩子邁出獨立自主的第一步,更是日常生活中鍛鍊精細運動和協調能力的有效方法。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當寶寶學會獨坐,並時常將手或其他東西帶到嘴裡,家長就可以給ta手指食物,以幫助嬰幼兒學習自己進食。
  • 寶寶「滿口牙」,媽媽滿意了,寶寶卻無奈:我只是不喜歡笑而已
    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寶寶全方位360度的呵護,作為寶寶進食保障的牙齒,也越來越成為不少媽媽們的關注對象。最近,就有這樣一位「滿口牙」的寶寶在網絡上走紅了。從寶寶媽媽分享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寶寶的眼睛黑而亮,皮膚嬌嫩,模樣憨態可掬,樣子十分可愛。
  • 育兒分享|如何培養一個自主吃飯的寶寶?
    如上圖所示,是小星辰快七個月的輔食,一半泥糊狀的輔食,一半手指食物。早早的加入finger food,是為了鍛鍊孩子自主進食——BLW(Baby-Led Weaning)。我只負責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泥糊類的食物我會喂,手指食物就讓他自己開開心心抓著吃!有的媽媽可能會擔心,寶寶還沒有長磨牙,怎麼吃手指食物呢?其實真的不需要擔心,孩子並不是靠牙齒咀嚼食物的,而是使用牙齦咀嚼食物,這樣也有助於乳牙的萌發。一開始的手指食物,可以煮的軟一些,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逐漸再吃不那麼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