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李玉告別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兒,奔赴千裡之外的甘肅省清水縣第三中學,開始為期一年的扶貧支教生活。
在甘肅,面對氣候、飲食和語言等方面的諸多不適,李玉及時調整心態,全身心投入工作。按照學校安排,她承擔了七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每個班60多個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能說標準普通話的寥寥無幾,連基本的交流都成問題。針對這種現狀,李玉從漢語拼音的標準讀法起步,幫助孩子們打牢學習的根基。最初一段時間,她的努力並沒有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顯出多大成效。李玉及時總結得失,從深入分析題型、研究出題思路入手,對課程教學和複習進程進行改進,終於讓自己所帶的班的總成績在期末考試中名列前茅。
為儘快拉近和當地孩子心靈上的距離,李玉也想了各種辦法。比如新年時給每個孩子買水杯作為禮物;自費買來一些文具,獎勵完成作業的同學;還從天津買了一些當地難得見到的高級糖果、進口零食什麼的,只要背會一首詩、默寫字詞得了100分,都能得到獎勵。孩子們的積極性又高漲起來,學習成績也是水漲船高。李玉還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把家裡閒置的一些衣物寄到清水,捐贈給一些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
在清水期間,李玉利用公開課等形式,努力把自己十多年來積累的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當地同行,助力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促進兩地教科研工作的交流;與此同時,她還積極參與送教育下鄉工作,與鄉村教師溝通交流,幫助大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李玉說,支教生活確實很辛苦,可是看看那些貧困家庭渴望讀書的孩子、看看甘肅當地教師的微薄收入,就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了。在清水一年,對於支教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單靠一已之力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一個地區的落後現狀,但是通過我們每一個支教老師的不懈努力,改變一個班級、帶動一所學校,一批又一批的教師接力延續,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推進西部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得到質的改善。個人,一如夜空中的一點星光,微不足道,但群星匯聚,便會星光燦爛,照亮天宇!
【來源:天津河北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