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暴說不!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2021-02-17 微言說法

關鍵詞:家庭成員

男性被列入受保護對象

據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可見,女性並不是家暴的唯一受害者。

在本次公布的《實施辦法》中,特意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補全,「家庭成員不僅包括老人,也包括兒童;不僅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

此外,《實施辦法》還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員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辦法規定執行。

關鍵詞:身心侵害

精神家暴行為範圍更加清晰

全國婦聯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報警。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家暴就是身體上的毆打、傷害。由於男性天然的身體優勢,往往造成家暴就是「男人打老婆」的刻板印象,而忽視了經常性謾罵、恐嚇等精神侵害行為以及經濟控制、宣揚隱私等一樣會對對方造成傷害。

《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侮辱、誹謗、宣揚隱私、跟蹤、騷擾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關鍵詞:強制義務

發現未成年人遭家暴必須報案

2018年10月以來,懷化市洪江7歲女孩小甲多次遭受父親陳某的家庭暴力。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洪江區婦聯代小甲向洪江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請求禁止陳某對女兒實施家庭暴力。今年5月22日,洪江法院法官和區婦聯及社區工作者將該法院成立以來籤發的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送達被申請人陳某手中,同時將保護令送至當地公安機關、居民委員會協助執行。

「按照《民法法則》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因此,父母對於孩子不良、不當的行為有教育的義務,但要以妥當的方式進行,如果通過毆打、經常性的謾罵、侮辱的方式『教育』孩子,則屬於家庭暴力。」省婦聯主席姜欣介紹,「孩子遭受到家暴,可以向附近求助、向學校反映、報警、尋求庇護,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新制定的《實施辦法》中強化了強制報告義務,要求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姜欣說,「這就意味著,只要發現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就必須要報案。」

關鍵詞:薄弱環節

解決農村地區「無人管」等問題


在農村特別是邊遠鄉村,由於思想觀念的落後,有些人視妻子和子女為自己的擁有品和使用品,認為「娶來的媳婦,買來的馬」,因此,打罵自然也是天經地義的。

因此,在遭受農村家庭暴力侵害的鄉村婦女中,有超過80%的人認為家庭暴力是「家醜」且「不可外揚」。

這次出臺的《實施辦法》中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反家庭暴力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現綜合治理;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為受害人提供應急庇護救助服務;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負責反家庭暴力工作的人員、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將反家庭暴力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心理輔導、家庭糾紛調解、法律諮詢等服務。

相關焦點

  • 對家暴說「不」!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5月30日,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下稱《實施辦法》),於2019年7月1日起施行。>今年4月,安徽廬江縣一男性,因忘記給妻子買雞腿兩人起爭執,最後妻子拿刀將其捅死……據媒體報導,死者家屬稱其「對妻子很順從,被扇耳光也不敢動」,而妻子「平日就很暴躁」。
  • 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他曾經因藏私房錢,而被老婆打耳光、罰跪,遭受老婆的各種語言暴力、行為暴力……在一般人印象中,只有男人打女人才算家暴,其實不然,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是家暴的直接受害者。蘇大強就是其老婆家暴下的受害者。5月30日,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下稱《實施辦法》),於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 家暴起訴離婚要調解?商丘女子遭家暴跳樓離婚案引熱議
    家暴起訴離婚要調解?商丘女子遭家暴跳樓離婚案引熱議近日,「商丘劉女士婚後遭家暴,為逃生選擇跳樓致截癱」一事引發熱議。24日23時許,商丘市柘城縣人民法院官方微博通報相關情況稱,劉女士的丈夫竇某豪涉嫌故意傷害罪,現羈押於柘城縣看守所,案件正在審理中。關於離婚案,由於雙方調解意見分歧較大,法庭不再逬行調解,案件將擇期宣判。
  • 對家暴說「不」!瀏陽公安快速查處一起家暴案件
    2021年1月2日晚,瀏陽市公安局關口派出所接到轄區羅女士報警稱:因瑣事與丈夫發生爭吵後被丈夫羅某毆打。 《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第二條明確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被家暴後是不是馬上可以起訴離婚?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和生活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些年,年輕人離婚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直線攀升。法妞網友諮詢:被家暴後是不是馬上可以起訴離婚?周乃文律師補充:《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但這隻適用於協議離婚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登記的情形,《民法典》第1079條同時賦予了夫妻雙方通過訴訟離婚的權利,夫妻一方如果存在家暴、吸毒或賭博等惡習屢教不改的情形時,另一方可直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請求法院準予離婚。
  • 近15%離婚糾紛是因家暴,精神家暴應引起足夠重視
    我說請他們冷靜,我不是來打架的,我是來解決矛盾的。」孫銘銘說,對方看到她說得在理兒,慢慢不那麼牴觸了。孫銘銘講情說法,告訴徐晶晶的丈夫,家暴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經過一番勸說,男方同意先帶徐晶晶治療。孫銘銘進徐晶晶房間時,眼前的情景讓她倒吸了口氣。徐晶晶把菜刀和剪刀都放在枕頭下,說如果丈夫再打她,她就拿剪刀捅了他,要不就拿菜刀砍他。
  • 讓我們一起向家暴說「不」!
    讓我們一起向家暴說「不」!我國於2015年制定和頒布了《反家庭暴力法》並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對於家暴,如何收集證據? 一旦家暴問題訴諸法院,我們提到的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離婚訴訟、爭奪撫養權等,就要靠證據講話了。所以被害人要注意收集或者固定證據,比如:1、施暴者曾經做過的悔過、保證 施暴者做出的口頭、書面悔過或保證,可以作為家暴的證據。
  • 家暴離婚需要什麼證據,起訴流程是什麼?
    家庭暴力不僅給被家暴者身體上巨大的創傷,也造成被家暴者心靈上的傷害。家庭暴力有一方提出離婚,並且提出證據證明雙方的感情已經破裂,無法維持的情況下是可以離婚的。如果另一方不同意,那麼就需要收集家暴的證據。那麼家暴離婚怎麼收集證據有什麼起訴流程呢?
  • 被家暴的一方該如何起訴離婚?能否申請離婚賠償?
    比如有些人脾氣很暴躁並且喜歡酗酒,只要對方有一點讓他感到不滿意的地方就拳腳相加。法律快車的小編告訴大家,面對家暴該怎麼維護好自己的權益。一、遇到家庭暴力怎麼辦?張女士與她的丈夫情感不和,發現其丈夫出軌後,便去他丈夫所在的地方進行查看,沒想卻慘遭丈夫暴打,導致右耳流血受傷。心灰意冷的張女士選擇了報警,並向法院起訴離婚,稱其丈夫存在家暴行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
  • 法院通報「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樓離婚案」,態度很明確
    提起近日曝光的「河南女子遭家暴跳樓離婚案」,可以說是刺痛了無數網友的心,去年的8月13日,劉女士被丈夫竇某某家暴,並揚言要將其「打死」,被逼到絕境的劉女士選擇了跳樓,致全身多處骨折,雙下肢截癱。劉女士起訴離婚,法院卻要求調解。
  • 遭遇重婚、家暴等情況怎麼辦?
    央視新聞12月3日消息,據民政部近日發布的文件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這回,離婚冷靜期是真的來了!
  • 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只是第一步
    作者:王軍榮  日前,一則「廣東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定義」的消息引發關注。消息稱,廣東組織起草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其中不但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對家暴的範圍更加明確,同時還將目睹家暴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認定為受害人。
  • 女性不是家暴唯一受害者!孩子視角的家暴影響究竟有多大?
    2020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明確提到,「法不入家門」已經成為歷史,反對家庭暴力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也將「禁止家庭暴力」作為處理婚姻家庭關係的基本原則。
  • 這些行為,說明TA有家暴傾向
    全世界家暴受害者中,80%是女性,20%是男性。如何識別有家暴傾向的人,彭教授提出3點:控制欲特別強。經常說「你必須這樣,我要求你這樣,你不得不這樣」等類似的話。猜忌心理特別強。語言暴力、精神控制也是家暴警惕「以愛之名」的情緒控制家暴不僅是毆打,還有語言暴力。劇中的安嘉和指責妻子,是她的「不檢點」導致了自己的暴力行為。
  • 女子與舊戀相遇再續前緣 誰料男友「家暴」之外還涉嫌重婚
    2019年4月,有熱心市民發現不妥,終於案發。「家暴」之外還涉嫌重婚警方立案後,梁溪區檢察院及時介入引導偵查。小紅身上的傷痕讓人觸目驚心,辦案檢察官要求偵查人員儘快固定證據,並主動為被害人小紅進行心理評估和輔導,會同公安分局、區教育局、區婦聯等部門開展聯合維權善後工作,還協調反家暴婦女庇護所為孫潔麗母女提供了臨時住所。
  • 什麼是家暴?面對家暴怎麼辦?
    家暴是違法行為,我國幾年前就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如今各省份也相繼制定了相關實施辦法,但是很多朋友對家暴的行為和應對的措施都不甚了解,找法網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一、什麼是家暴?家暴,即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司法實踐中,通常的家暴行為有三種類型:1、身體暴力:家庭成員一方毆打另一方致死、致殘、重傷的;家庭成員間經常性的拳打腳踢、咬、扇耳光等人身傷害或者羞辱行為;婦女在孕產期間遭配偶毆打的;由第三者介入對配偶的身體傷害行為等。
  • 女打男的家暴,情理之外,法理之中
    家庭裡或因賺錢不多、感情不和往往會導致吵嘴,一般來講床頭吵床尾和,但總有一些調不和,就會出現家暴。一個真實案例,男方很老實,文化不高,為人厚道,也有技術,結婚之後,賺錢養家,聽起來是好男人品種。女方本科畢業,曾上過班,後結婚生子後就沒工作,典型家庭貴婦一個。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還算和睦。
  • 女子忍40年家暴起訴離婚被駁回,丈夫說「過日子難免磕磕碰碰...
    本報訊 12月13日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發現一則涉及離婚訴訟的民事判決書,內容顯示男女雙方於1980年登記結婚,婚齡長達40年中丈夫經常對妻子有「非打即罵」的家暴行為,妻子以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但被法院駁回,法院認為家庭瑣事發生矛盾,不足以認定感情破裂,並在判決意見中規勸雙方
  • 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受到「家暴」該怎麼辦?如何處理?
    很多遭受「家暴」人也正陷入在痛苦之中。那麼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呢?如果遭受「家暴」該怎麼辦?該如何去處理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說說。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一、什麼叫「家庭暴力」?法律明確界定的,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實際中「家暴」大致有兩種情形:1、「外在」形式的家庭暴力。如,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
  • 「女子遭家暴16年」,你真的了解家暴嗎?
    隨後,在她發布的第二條微博中,有一句「16年來多次承受家暴的痛苦」迅速引發網友關注,並被廣泛傳播為「四川女子遭家暴16年」。4月5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四川廣元市蒼溪縣,經過多方調查及楊女士本人確認,真正的家暴發生在2019年以後,至今共有3次,其中兩次是在辦公室毆打,一次發生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