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不是解釋違約的「萬能理由」

2020-12-21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評論員 林鵬 王豔彩

最近,因為開發商拒絕支付違約金,臨沂市民徐先生一紙訴狀,將開發商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媒體報導顯示,市民徐先生於2017年9月20日購買了浮來春公館一套商品房,開發商為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總房價為107萬餘元。根據購房合同約定,開發商應於2019年8月31日交房。後來,開發商通知業主延遲交房,實際交付時間改為2020年4月15日。因此,2019年12月,徐先生一紙訴狀將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告至蘭山區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金。被告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則稱,因不可抗力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通知、要求等不可控因素,造成商品房未能按時交付。被告已在據實延期的時間內,向原告履行了交房義務,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生活中,我們在籤訂一些合同和協議中,經常會標註一些附加條款,標註清楚「不可抗力」等因素。此舉屬於一種免責條款,能夠規避風險、減少損失。開發商以此為理由拒交違約金,充分彰顯出對合理規則的運用,無可厚非。

然而,稍微用心查看這則新聞就會發現,傑夫置業將這一規則用錯了地方,顯得有些牽強。眾所周知,傑夫置業提到的不可抗力因素,發生於2020年1月24日以後。而按照合同規定,在此之前,應該履行合同義務按期交房。

開發商以不可抗力條款維護自身權益的初衷,毋庸置疑。但不可抗力,也不應成為解釋違約的「萬能理由」。對不合理的解釋,消費者有理由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據了解,10月16日,蘭山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按照合同約定實際支付給原告違約金數額為4萬餘元。本案一審判決後,被告臨沂傑夫置業有限公司已經向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目前,此案正在二審當中。我們靜待審判結果。

以疫情為由延遲交房?臨沂市民一紙訴狀將開發商告上法庭

https://hb.dzwww.com/p/7279167.html

相關焦點

  • 疫情導致的違約:「不可抗力」並非「萬金油」
    去年二月,全國人大法工委指出,因疫情防控導致不能履行合同屬不可抗力,於是讓新冠疫情成為了「官方認證」的不可抗力事件。 很多企業習慣把「不可抗力」作為「救命稻草」,然而我要告訴您的是,不可抗力並不是百試不爽的「救命稻草」,其適用條件比較嚴苛。
  •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
    下面逐一予以說明:   就第一項理由而言,該項理由中比較的不是不可抗力規則與情勢變更制度,而是在比較法定解除制度與情勢變更制度。就法定解除制度而言,確實包含著這樣的內容,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當事人可以依據《合同法》第94條第1項的規定取得法定解除權,該解除權為形成權。這一法律效果與情勢變更制度中由法院最終決定是否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解除合同確實明顯不同。
  • 疫情引發的民商事合同糾紛適用不可抗力情形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規定,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
  • 不可抗力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那這種情況客戶和業主違不違約,我們應該採取一些什麼業務動作,等提出了一些比較現實和棘手的問題。接下來我就結合業務場景,我就和大家分享,關於受疫情影響的存量房買賣在途單履約處理方案。目標有兩個,一是要明析此次新冠疫情的發生在法律上的定位,第二個,掌握買賣在途單的應對處理方案,我們看一下第一個,你要明析它在法律上的定位,我們知道它屬於不可抗力。那為什麼是不可抗力呢?
  • 各路神仙各顯神通,「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大鬥法
    近日,全國人大法工委明確了「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屬於不可抗力」。那麼,是否就此可以定性,凡租戶因疫情防控這類不可抗力就可以要求減免租金、退租?筆者認為值得商榷,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抗力或者情勢變更是什麼概念?不可抗力簡單來說,就是合同訂立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 民法典法條分析第0180條「不可抗力」
    第一百八十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而不可抗力為免責事由原因是其本身與當事人沒有任何有關係。例外情況以合同為例,一方已經違約了,後發生不可抗力,那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張三和李四籤訂了服裝供應合同,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張三的服裝廠不能正常開工交付,那麼張三不承擔違約責任。
  • 海華法務參考:圖解「不可抗力」,3步走運用免責抗辯
    在這種情況下,適用「不可抗力」作為企業抗辯條款成為法律界熱議的問題。本文繞開複雜的法律規定和案例分析,用簡單的圖示,分幾步走,解釋「不可抗力」免責抗辯的運用。第1步:違約方證明不可抗力的成立只要證明存在「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即可成立「不可抗力」。
  • 所謂「限韓令」並不構成不可抗力,遲延上映不能免責
    該類政策因無法證明,通常無法被認定為不可抗力,當事人也無法以此為由主張免除違約責任。典型的例子有幾年前傳言的「限韓令」,某案中當事人便以此作為自己違約的免責抗辯,該案很好地體現出「特定國家政策」對違約免責的效力。
  • 融資借貸類合同能否以疫情影響為理由主張不可抗力抗辯?
    提示主體:公司、企事業單位 提示依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之後發生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免除其違約責任。
  • 疫情影響下「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規則在施工合同中的適用
    (二)不可抗力規則無法用於解決人工、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我國法律將「不可抗力」作為違約、侵權的免責事由,但不可抗力事件除了導致違約、侵權,還可能引發不利於合同後續履行的其他情況,比如:勞動力不足,人工上漲。
  • 關於不可抗力證明及應對措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01如何評估能否使用不可抗力條款中國貿促會商事法律服務中心法律顧問唐怡日前表示,「從目前的新聞報導來看,還不能確定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買家具體以何種理由發出不可抗力通知,以及基於該通知提出了何種主張。這主要是看不可抗力條款的內容是否有明確寫明不可抗力事件包括瘟疫, 或者是即使沒有寫明瘟疫,但是否有提到相關的事件,例如疾病,檢疫,並加上文字說明「與包括其他同類的事件」,這樣法官或仲裁員會解釋這個不可抗力條款的文字與措辭是包括瘟疫。
  • 【龐法官信箱】什麼是不可抗力?
    【龐法官信箱】什麼是不可抗力?對於疫情以及疫情防控期間所採取的延遲復工等情況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存在,性質上是屬於不可抗力。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合同都能適用不可抗力來減輕或者免除責任。主持人:構成不可抗力有什麼條件嗎?龐法官:首先時間節點很重要,疫情等影響作為一種不可抗力,必須是合同訂立之後還未履行這個過程發生的事情。
  • 新冠肺炎疫情屬於不可抗力
    對於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屬於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不過小編不得不提醒建築企業遭遇不可抗力的責任分擔,需以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為基礎,應因時、因地、因事而定。
  • 不可抗力適用情形嚴苛
    根據2020年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屬不可抗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不過,不可抗力適用情形嚴苛,違約方/延遲履行方需要通過積極作為的方式、嚴謹細緻的依法減損。
  • 法院:屬不可抗力 可免除部分或全部...
    受到疫情影響,張先生無法按時復工完成訂單,現在交貨時間到了,他擔心自己要承擔違約責任。對此,四川自貿區法院回應他的諮詢,認為因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履行合同的構成不可抗力,對於當事人來說,一般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違約責任。
  • 房屋買賣合同能否以「不可抗力」為由解除?丨法官說案
    法院審理認為,涉疫情個案中,應當綜合考慮當事人的約定、疫情發展階段、疫情對當事人實際影響的時間、程度等因素,判定當事人是否存在違約行為、違約程度等。本案中,在被告給予原告寬限期,且疫情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原告仍怠於履行,以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故新冠疫情不構成原告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理由,判決駁回原告部分訴訟請求。
  • 別讓「不可抗力」忽悠了!
    疫情波及面之廣,房地產行業也未能倖免,不少業主都收到了延期交房的通知,理由是「不可抗力」。這種延期交房,業主能不能索賠?這次疫情,是不是「不可抗力」因素?開發商該怎麼賠?這次疫情,我們的房貸,能不能延期?一場延期交房潮,正悄然襲來!
  • 王敬波:論政府行為作為行政協議訴訟中的不可抗力
    房屋徵收補償協議、投資協議、特許經營協議中,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面對政策變化、規劃調整、體制變動、行政審批程序未完成等狀況都選擇運用不可抗力作為答辯理由,可見,行政機關對將不可抗力作為免責理由「情有獨鍾」。而對於政府行為是否構成不可抗力,民法學界早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政府行為符合「折中說」中不可抗力的外在客觀的非人意志性、該事件的當事人主觀上沒有過錯這兩個要求。
  • 【以案普法】因疫情違約怎麼辦?企業能否援用不可抗力免責?
    【以案普法】因疫情違約怎麼辦?企業能否援用不可抗力免責?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已經籤訂的合同無法繼續履行,面臨違約風險。對此,多個地方的貿易促進委員會均向地方企業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助力企業最大限度減輕因疫情造成的不能按時履行合同的責任。在當下和後續一段時間裡,不可抗力或將成為商事往來、合同履行以及訴訟糾紛中的高頻詞彙。
  • 民法典·天天聽(第3編第8章)|什麼是「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二條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