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種草的門釘肉餅,成為皇室珍饈,為何慈禧對門釘如此鍾愛

2020-12-13 中和博禮

來都來了點個關注唄,上下五千年,歷史冷知識,北京本地文旅資訊盡在這裡哦~

門釘肉餅門丁肉餅,還被「挑剔女王」慈禧親自點名種草,把肉餅做成了皇室美味。因為形狀像古時候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

門釘肉餅的做法和一般的餡餅區別其實不大,只是形狀上,餡餅是扁的,而門釘肉餅則是高約3釐米,直徑5釐米的圓柱體,類似一個「小墩子」

再說肉餡,一定要是牛肉餡,容易上勁兒,也讓門釘肉餅的形狀更立體,口感豐富。而且原來的門釘肉餅多是選擇牛肉的上腦鮮嫩肥瘦相間(肥肉和瘦肉的比是1:1)的部位剁成餡兒,調以香油、大蔥、鮮姜、精鹽、花椒水(只需開水沏開,而非熬煮)、白胡椒粉等輔料拌制,再用精白麵粉和成鬆軟麵皮,包成像宮廷紅門上的門釘形狀,直徑4釐米,厚2釐米,放在鐺中,兩面煎烙成熟。

雖然是北京小吃,但是從吃法上也能看出來它當年「皇家珍饈」的地位。很多第一次吃「門釘肉餅」的小夥伴,都是一口咬上去,那您很可能會被裡面滾熱滾熱的餡兒燙得直咋吧舌頭。

正確的吃法是先輕輕碰破一下軟滑的周邊,一口咬下去那牛肉汁就會順著口子流出來,之後的體驗就相當於順滑了。

當然門釘肉餅與慈禧之間的關係那就更是微妙了。

百度百科的說法是,清朝時皇宮的御膳房為了討好慈禧太后,特意做了一道有餡兒的點心,慈禧吃了一口後甚是喜歡,就問這種吃食的名字。廚師臨時想到這肉餅的形狀和宮廷大門上的門釘及其相似,就回答說叫做「門釘肉餅」

但也有史料記載說是,慈禧太后遊玩回京,經過德勝門門樓時,一時興起,指著門樓上的大門釘,吩咐太監:「今兒就吃這個吧」。

這可嚇壞了大臣們,門釘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撬下來的啊!!

此時御膳房的一名姓李的廚子靈機一動,便模仿皇城門上的門釘的形狀做成了肉餅,還把餅稱的順序排列為「橫九豎九」,共九九八十一個「城樓門釘」的模式,得到了慈禧的賞賜,製作出了現在擁有百年歷史的「門釘肉餅」

可能你也知道,北京的許多小吃或多或少都與慈禧太后有關係,所以這「門釘肉餅」的來源也就不稀奇了。但我剛聽到這兩種解釋的時候,腦子裡卻出現了一個疑問,「慈禧為什麼要吃門釘呢?」,換句話說,「門釘憑什麼能討好慈禧?」

「門釘」,源自於老哲人墨子所說的「涿弋」,主要用於固定門板——《墨子·備城門》記載:「門扇薄植,皆鑿半尺,一寸一涿弋」(涿,當「椓」)。

但眾所周知,古代其實對建造業有極其嚴格的規定。比如,故宮午門神武門西華門的門上都有九橫九縱,足足81個門釘,唯有太子常走的東華門卻只有九橫八縱,72個門釘;宮門外王府的建造就更不用說了,中路的建制是親王府門五間,郡王府門三間,門釘是縱九橫七,簡單的說就是,門釘數量依地位遞減

減到一般老百姓的門上,就不能有門釘了,所以就叫「白丁」。劉禹錫《陋室銘》中也是有提及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也側面驗證了這種說法。所以很多來過北京的小夥伴們也可能產生一種疑問:「為什麼那些宮殿,王府,廟宇門上都有門釘,而胡同兒裡再漂亮的四合院也沒有門釘」

在古代,「門釘」實際上被賦予了「身份」的含義。

那麼當時的慈禧正直垂簾聽政,一人獨攬大權。她想吃「門釘」其實就是在挑戰男權社會中設定的規章制度,看似極度的「任性」其實更是她本人的權利的極度膨脹。

晚晴那位禍國殃民的女王「慈禧」發明了「門釘肉餅」。她以自己的極度任性將「肉餅」這種不入皇室之流的食物,強行拉到了皇室珍饈的高度。

現在「門釘肉餅」也是老北京們和全國食客追捧的美食之一。但是它與過去不同,現在門釘肉餅代表著另外一類美食:市井、樸實、接地氣兒,滿滿的胡同兒風情。

安利一波北京必吃的三家門釘肉餅店,這裡只提供名字,具體情況請自行網上衝浪:增順樓門丁肉餅、寶瑞門釘肉餅、門釘李。下次來北京,可千萬不能錯過這種被慈谿種草的地道美食哦~你還知道有哪些老北京傳統小吃跟慈禧有關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互撩!

相關焦點

  • 門釘肉餅不是老北京的傳統小吃!︱它和慈禧太后沒關係!!
    慈禧當然不能把門釘取下來食用,回宮後隨侍的人把慈禧的意思轉達給了御膳房的廚子們,廚子們全都挖空心思琢磨老佛爺的旨意,經研究,他們認為慈禧想吃的應該是狀若城門門釘的食物,由於門釘象徵著皇家的威嚴,這門釘食物也必須體現出皇室的威儀,口味自然也不能差。
  • 京味舊風物|北京傳統小吃門釘肉餅的起源與慈禧太后有什麼關係?
    —阿諾德 門釘肉餅又稱「門丁肉餅」,是北京的傳統小吃裡的一種,它是一種很厚的肉餅,因為其形狀像古代城門上的門釘所以得名為門釘肉餅。門釘肉餅是由牛上腦肉剁成肉餡,加上洋蔥、薑末等結合起來,用精白麵粉製成的麵皮包成如門釘一樣大小的肉餅,用鐺烤制出來後,肉餅呈現外焦裡嫩的狀態,美味十足,但是門釘肉餅吃起來一定要趁熱,因為由牛油做的門釘肉餅油水很大,而牛油容易凝固,所以最好趁熱吃,這樣口感最佳。但是筆者這裡提醒各位讀者趁熱吃也要注意咬的尺度,千萬別燙嘴,如果力度太大,咬開肉餅時會有滾燙的湯汁溢出來,並且滋一身油。
  • 門釘肉餅的做法
    門釘肉餅的做法做肉餡:1.瘦牛肉清洗乾淨2.切成小塊後剁成肉餡4、麵皮一定要捏緊,否則裡面的水分會流失殆盡就不好吃了;5、麵皮捏緊後千萬不要摁扁麵餅,要向上搓圓;6、光滑一面煎好翻面後加水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麵餅可以迅速鼓起來,所以吃的時候你發現只要用筷子把皮捅破,汁水會濺出來,那樣才是最成功的門釘肉餅。飲食小常識今天Tony要來挑戰一下難度比較大的老北京名點——門釘肉餅。
  • 老北京門釘肉餅,就是這個味兒!
    其中門釘肉餅在北京最有名。口感外焦內嫩,香潤可口。門釘肉餅,從名字看「門釘」二字,您就能聯想到老北京一些城門上的金黃色門釘。門釘同樣還賦予著一種吉祥的含義。上面隨著歷史的沉積,顏色都被人們摸出了痕跡,所以至今門釘肉餅被老一輩兒人們看做吉祥之物。
  • 想吃正宗的北京名小吃門釘肉餅,來這四家餐廳品嘗,一定不會失望
    門釘肉餅或門丁肉餅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因為形狀像古時候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而且據說門釘肉餅有吉祥的含義。門釘肉餅來歷:北京的名小吃,許多都與慈禧太后有關係,門釘肉餅也不例外。一日,御膳廚房的師傅給慈禧做了一道帶餡的點心,慈禧吃後,覺得味道適口,非常喜歡,就問這是什麼食物。當時還沒有名字,可是太后問,不能說不知道吧?於是,廚師想到了宮廷大門上的釘帽,於是就隨口說:「這叫『門釘肉餅』」。門釘肉餅就這樣誕生了。
  • 門釘肉餅哪家強?沒吃過用腳和面的門釘肉餅不足以談滋味
    究其原因,我分析八成是因為門釘肉餅更加不好掌握製作要領,加之貌似更為複雜的爆肚兒技法以及選料上的考究,都是家傳的密宗單傳手藝,外人想學也沒那麼容易呢。 您問了,這麼是說岔兒吧?怎麼說著門釘肉餅又冒出爆肚來了?嗯,沒錯,門釘和爆肚是密不可分的一個體系,但凡您在北京看到有賣爆肚的店,一定也有門釘肉餅賣,反之亦然,這一點不接受質疑。
  • 老北京最好吃的小吃——門釘肉餅,吃8個不過癮,好吃到停不下來
    前些年因為工作需要,去北京出差,去到北京後,被賓館附近的小吃一條街給饞住了,雖然已經過去多年,但記憶猶新的還是忘不了老北京門釘肉餅。門釘肉餅的特點形似老北京城門上的門釘,金黃酥脆,皮薄餡香。說起門釘肉餅,它的名字還和慈禧扯上關係:據說一日,御膳廚房的師傅給慈禧做了一道帶餡的點心,慈禧吃後,覺得味道適口,非常喜歡,就問這是什麼食物。當時還沒有名字,可是太后問,不能說不知道吧?於是,廚師想到了宮廷大門上的釘帽,於是就隨口說:「這叫『門釘肉餅』」。門釘肉餅就這樣誕生了。
  • 當宮廷門釘肉餅遇見西餐牛排!
    剛到義大利的達人袁媛根本吃不慣當地菜怎麼才能把老家的茄子融入到義大利菜裡?說到高大廚,就不得不提到「國貿五絕」:門釘肉餅,煎餅,餡餅,糖餅,烀餅!這五種餅算是撐起了國貿美食圈,今天她為大家準備的就是其中之一—— 門釘肉餅!
  • 「老佛爺」在清朝是慈禧的尊稱,慈禧為何叫老佛爺?
    在清朝歷史上被稱作老佛爺的人就慈禧一人,並非是清朝皇太后的尊稱。慈禧為何被稱為老佛爺呢?說法有下面幾個,我們不妨來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慈禧是同治朝、光緒朝的實際控制人。慈禧為何叫「老佛爺」呢?有種說法和李蓮英有關。光緒初年慈禧想要再度垂簾聽政。
  • 打卡傳說中火爆京城的門丁肉餅店,地道的老北京小吃
    門丁肉餅又叫門釘肉餅,是老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跟故宮午門大門上鋥亮的大門釘一樣,吃了門丁肉餅也是吉祥好運的寓意,傳說清朝皇宮的御膳房為慈禧太后做了這道有餡的肉餅,慈禧很喜歡,問叫什麼,御廚靈機一動想到宮廷大門上的門釘,就隨口說叫門釘肉餅,於是就流傳開了。
  • 慈禧愛不釋手的「玉藕」到底有何用途?如果是你會喜歡嗎?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慈禧生前最鍾愛的寶物並非這個價值連城的翡翠西瓜,而是放置在她身後左旁的那隻看似「不起眼」的玉藕,在很多史書典籍中,都有這個玉藕的身影,據說慈禧每晚入睡時必須要有玉藕相伴,否則就難以入眠! 那麼慈禧為何如此鍾意這個玉藕呢?它有何特殊用途呢?
  • 為何鹹豐如此喜愛慈禧,是因為慈禧好看,還是因為其他原因?
    自古皇帝多情,後宮三宮六院,偶爾也有在民間留情的,清朝也不例外,有一位皇帝,卻很專情,那就是鹹豐皇帝,他很喜歡慈禧,那時候慈禧還是蘭貴人的時候,他就對她情有獨鍾,非常寵愛,還跟慈禧生下了唯一的一個兒子載淳,鹹豐皇帝在後宮裡大部分都是陪伴在慈禧的身邊,是不是因為慈禧長得傾國傾城,還是那位有其他的原因呢
  • 阿魯特氏與慈安是親戚,為何慈禧要害她,慈安卻不出面相救
    慈禧為了能夠繼續垂簾聽政,就迫不及待想要逼死她。加上距離同治帝駕崩還不到三個月,皇后阿魯特氏就去世了,這便更令人懷疑是慈禧動的手。可是,有一件事讓人感到奇怪。就是阿魯特氏雖然與慈禧太后不和,可她與慈安太后卻是親戚。既然如此,為何慈禧要害她,慈安太后卻不出面相救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阿魯特氏與慈安太后是什麼關係。
  • 慈禧太后身為一介女流,也沒什麼文化,為何能掌控清朝47年?
    鹹豐十一年(1861),鹹豐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鹹豐帝獨子載淳繼位,慈禧、皇后、生母慈安並尊為皇太后,同年十二月二日,改年號為「同治」,兩宮太后御養心殿,簾幕下聽政。為鞏固同治帝的絕對權力,保住後宮地位,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地奪取政權。
  • 慈禧60歲大壽時,宮中發生兩件怪事,為何李蓮英知道真相卻不說?
    漢初時期的呂雉,唐朝的武則天,無不是如此。究其原因,在於女性在封建社會的話語權本就比較弱,所謂物極必反,好不容易上位了,必然要體現自己的權威。此外,女性比男性偏感性,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也更加容易被情緒左右。要說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女性統治者,還得是近代的慈禧。她幾乎雲集了歷史上所有女性統治者的特性,多疑敏感、殘暴專制。
  • 慈禧逃難時,一位官員用菜名羞辱慈禧,慈禧毫無察覺還大讚好吃!
    慈禧,葉赫那拉氏,以太后身份成為了晚清實際上的統治者。慈禧的政治手腕很厲害,但她當政的效果卻很差,讓本就千瘡百孔的清朝變得搖搖欲墜。
  • 日本記者眼中的慈禧:除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沒人可以與慈禧相比
    它出自日本作家田原天南的《清國西太后》一書,儘管他沒從慈禧那裡得過任何好處,也沒見過慈禧,但並不妨礙他成為慈禧的「鐵粉」。 田原天南曾以新聞記者的身份在中國生活多年,創辦《日中新聞》等媒體,參與報導義和團運動、日俄戰爭和一戰等重大事件,堪稱日本的「知華派」。
  • 老北京小吃門釘肉餅的做法
    然後往鍋裡加入黃豆醬10克(門釘肉餅一般是不用醬油的)、十三香0.5克、糖2克、生薑末5克和小蔥末10克攪拌勻,這樣香料油汁就做好了。註:門釘肉餅一定是用牛肉!4.先往牛肉泥中加入滷牛肉湯汁凍100克,再將過程「1」調製的香料油汁打入,放入冰箱靜置30-60分鐘。
  • 喬家借給慈禧太后十萬兩,慈禧: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所謂「匯通天下」就是喬家的票號實現匯通天下,成為當時最大的票號,喬家能夠將各地所需要的銀兩都能快捷調配,即生意人都能夠攜帶銀票於各地取錢。當年慈禧太后賜此牌匾給喬家,為的是褒獎喬家護駕的功勞,也表示喬家大院乃是富貴之邸。慈禧是晚清的實際掌權者,喬家只不過是「四民」之末的商人,為何能讓慈禧太后親自賜匾?
  • 慈禧被玩壞的紅內褲,解讀紅內褲的原因,你想不到慈禧是這樣的人
    大家好,我是與大家久別重逢的文史奇緣的小編,今天我帶大家了解慈禧那下葬時期所穿的紅內褲。解讀一下作為大清太后的慈禧,為何會穿紅內褲下葬?解讀後你會想像到慈禧和你們認為的慈禧不盡相同。大家都知道慈禧在當時以及現在人們心中是一個皇帝一般的存在,皇帝一般在在位時候就給自己修建皇陵,證明了不僅僅是百姓,那高高在上的人們更加看重陰宅自己皇寢陵風水和建設,但是作為一國太后的慈禧為何會如此浮誇,輕佻的穿著紅色內褲下葬,而且在民間會有傳言是說傳紅色衣服下葬(包括內衣)是會變成厲鬼的(小編不禁想起了咱們國家的一些影視作品皆是如此描述),這是大家所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