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清潔工」找到了,除溼不輸山藥,平時常吃,溼氣繞道走

2020-12-23 芳鑫老師

白居易有一首詩是這樣描述三伏天的:「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長達40天,自從入伏以來,各地都進入了「桑拿」模式,又高溫,又潮溼。而中醫認為:三伏天雖然難熬,但是卻是養生的好時節,養生的關鍵,也是在於排溼氣。

什麼是溼氣呢?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我們人體新陳代謝後產生的廢水,而當身體無法排出這些廢水,就會越攢越多,從而影響身體。

排溼氣並不簡單,想要排出體內溼氣,就需要先了解溼氣從哪裡來?主要是分為兩個源頭,一個是外溼,一個是內溼。

一、外溼

外溼其實就是環境產生的溼氣,夏季高溫多雨,空氣含有大量水分,如果我們不注意防範,很容易就會使溼氣入體。

二、內溼

內溼可以說是現代人最主要的溼氣來源了,往往是由於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引起脾胃功能失常,從而導致溼氣無法排出。

5個不良的生活習慣,容易讓身體不經意間溼起來

1、長期坐著不動,這也是如今很多上班族、學生黨的習慣吧,久坐不動容易使身體代謝變慢,降低我們的運化能力,溼氣無法排出,所以說,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積攢溼氣。

2、飲食口味太重口,比如太鹹、太辣、太油膩等,這類食物往往容易影響脾胃功能,脾胃功能一旦受影響,就會影響身體排溼。

3、長期熬夜,容易引起脾虛,而脾虛則影響溼氣排出,所以長期熬夜,身體得不到休息,溼氣也會越來越多

4、喜歡飲酒,這是加重溼氣的關鍵所在,酒助溼邪,儘量還是少喝酒。

5、貪涼,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因此不易過量食用

體內溼氣重的表現,平時表現的並不明顯,但是只要你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以下幾點表現

1、大便粘稠,容易粘馬桶

當自己排便的時候,發現比較粘稠,很難衝掉,那就代表需要排溼氣了,這種情況主要跟飲食有關,比如吃了比較刺激油膩的食物,就容易讓溼氣入體。

2、舌苔又黃又厚,有口氣

正常的舌頭,應該是淡紅色,舌苔薄而均勻,而當你發現舌苔又黃又厚,明明已經刷過牙,但是還是有口氣,這樣的情況就代表你體內溼氣過重。

3、臉上容易出油,長痘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溼氣重往往是脾胃虛弱引起,從而導致體內水液失衡,所以臉上容易出油,還會有長痘的情況。

4、頭暈沒精神,容易犯困,中醫認為,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容易堵塞我們人體的「清氣」,使其無法上升至頭部、四肢,所以會出現頭昏發脹,無精打採,還容易犯困的情況。

5、沒食慾,吃一點點就飽,當你覺得自己的突然沒有食慾,而且很累沒有精神的時候,多半是體內溼氣過重了。

上述5個表現是體內有溼氣最常見的表現,但凡中了一個,就代表身體提醒你要除除溼氣了。

正如前文所講,三伏天養生的關鍵是除溼氣,一說到除溼氣,很多人想到的應該就是吃山藥吧,但是吃多了容易肚子脹。

那麼還有什麼食材是可以排溼氣的呢?中醫推薦一個食療方:

準備:薏苡仁、赤小豆、芡實、紅豆、大麥、橘皮、苦蕎、梔子、甘草等9種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製成赤豆無溼茶,每天用開水衝泡3-5分鐘,能夠排出體內堆積的溼氣,一個月之後,你的身體會越來越輕鬆。

這個食療方主要的3個材料,千萬不能少

薏苡仁:溼氣的「剋星」,有健脾養胃,利水滲溼的作用

赤小豆:消除水腫,清熱退黃

芡實: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的作用

如果有不認識材料,又想排溼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得。

另外,做好預防也很重要,千萬不要等到溼氣入體了,才想著排溼,要知道,預防比排溼要簡單得多。

堅持鍛鍊,不要因為夏天高溫就放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讓溼氣跟隨汗液排出體外,可以選擇傍晚或者清晨,氣溫沒那麼高的時候做運動。

堅持泡腳,睡前泡一下腳,可以緩解疲勞,還可以預防溼氣,是三伏天養生不錯的一個方式,對身體是有益的。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建議夏季遠離三種水果,溼氣繞道走
    近幾年來溼氣重這個詞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各種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有關溼氣重的視頻或文章。但是很多人也還是不了解溼氣重的人會有哪些表現?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體內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人體內溼氣重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頭暈、倦怠、精神不振、口臭等症狀。還容易引起脂肪肝、高血壓或中風,出現右上腹疼痛、失眠、嘔吐、胸悶、發熱等症狀。另外很多人因為體內溼氣較重,導致身體代謝降低,出現溼氣型肥胖,這種原因造成的肥胖很難減下去,首先就要祛溼除溼。
  • 脾虛,溼氣重?平時常吃這3物,有助於調理脾胃健康,祛風除溼
    導語:脾,五臟之一,是身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脾的主要功能就是造血、濾血、儲血免疫等,所以如果脾受損發生症狀,是會影響到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的,但脾臟往往也是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器官,大部分人平時並不會關心脾臟的健康,以至於現在我們身邊脾虛的人比比皆是,嚴重侵害著身體的健康,大家應注重視起脾臟的健康,日常生活中應注重脾臟的調養
  • 如何去體內溼氣 五大方法可除溼氣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飲食祛除體內溼氣可以通過吃薑糖、喝薏米紅豆粥或者蓮子粥來驅寒健脾。
  • 教給你一個除溼好方法,幫助你有效去除溼氣
    寒溼雖然一直是在一起,但是在中醫的眼中寒氣很容易排乾淨,而排光體內溼氣就不容易了。這是因為溼氣的特性是油膩黏性強,經常是剛把溼氣排光了,不用多久溼氣又會產生危害身體健康。那麼,是哪幾種習慣導致身體溼氣重?
  • 身體溼氣怎麼排除 4大去溼氣的妙招
    我們在吃多了大魚大肉之後不妨吃一些五穀雜糧,為身體注入更多的營養。五穀雜糧不僅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還能排毒養顏、防溼邪。(3)常吃薏米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溼。
  • 有溼氣需要經常排,這6種祛溼粥夏天要多吃,幫助身體排乾淨溼氣
    二、溼氣很難纏,需要經常排溼氣重會有多種表現,虛胖是最普遍的一種,溼氣很難纏,需要經常排,溼氣重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喝一些祛溼粥,每周吃幾次,排走溼氣,可以喝一些薏米紅棗粥,茯苓粥、薏米紅豆粥、冬瓜粥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溼氣的。尤其是南方人,屬於潮溼性比較大的地帶。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吃一些能夠去除溼氣的食物來除溼。否則身體很容易生病,那麼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有哪些方法能夠去除身體的溼氣。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去溼氣最好的食物
    體內溼氣太重的話會導致各種疲勞睏倦,不僅沒有食慾,皮膚還會起疹,頭髮比較油,腸胃不佳,雀斑增加。那麼溼氣太重吃什麼去溼氣呢?
  • 溼氣的「剋星」找到了,生活中這些祛溼食物,常吃能祛溼排毒
    比如說,夏天喜歡一些生冷的食物和飲料,或者是待在空調屋裡不出去,冬天又不喜歡運動,還總是喜歡熬夜和吃一些油炸的食物,脾胃虛,自然溼氣重。所以,對於溼氣,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但是,如何確定自己是不是溼氣重呢?若是有下面這5項特徵,那就很有可能是溼氣重:1、舌苔厚膩,舌邊呈齒痕狀
  • 溼氣最「怕」這4種食物,每天堅持吃一點,排出溼氣,人也變瘦了
    所以,想要祛除我們體內頑固的溼氣,首先就是要從飲食方面做出改變,尤其是要每天堅持吃一點溼氣最害怕的4種食物,不僅能排出時期,人也會慢慢的變瘦!山藥:山藥是一年四季中都能見到的一種蔬菜了!山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藥用功效很多,不同的人食用山藥所得到的效果不同。秋季吃山藥的好處也有很多。尤其是對於溼氣重的人來說,鐵棍山藥相對於普通的山藥來說去除溼氣的效果會更強一點,不僅如此,山藥也可以幫助我們補脾,讓自己的一些器官更加健康。
  • 夏天最常吃的3種水果,體內有溼氣的人儘量別多吃,容易加重溼氣
    現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很多吃的食物裡也有汙染,再加上平時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溼邪內鬱。
  • 女性|去溼氣、除溼最快食物
    女性經常會有溼氣重的煩惱,最近聽說有些食物是食用可以祛溼的,女性必吃的除溼食物是什麼? 薏仁,又稱薏苡、薏米等,薏仁是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薏仁性甘、微寒、無毒,歸脾經、肺經、胃經,有健脾利水等功效,女性溼氣重時,可以適當食用薏仁幫助身體除溼。 推薦食譜:紅豆薏米羹 材料:紅豆、薏米。 做法:1、提前一個晚上將紅豆、薏米淘洗乾淨。   2、然後用清水浸泡。 3、第一天撈出紅豆和薏米。 4、放入乾淨的紫砂鍋裡面。
  • 六大習慣讓你溼氣纏身,這樣做輕鬆除溼!
    我們常發現有些人體型肥胖、大腹便便、油頭滿面、無精打採,總感到身體很重、渾身不清爽、舌苔厚、大便黏……其實,這些都是體內溼邪在作祟
  • 溼氣的剋星找到了,每天吃一點,排淨體內溼氣,大肚腩也消失了
    溼氣的剋星找到了,每天吃一口,排淨體內溼氣,大肚腩也消失了!
  • 去溼氣的食物 6種食物助你去除體內溼氣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體內溼氣太重的話會導致各種疲勞睏倦,不僅沒有食慾,皮膚還會起疹,頭髮比較油,腸胃不佳,雀斑增加。
  • 溼氣過重會讓人發胖,想要祛除溼氣,這6種食物或會管用
    這些情況都跟體內的溼氣有很大的關係,平時一定要離開潮溼的環境,在飲食上也應多加注意。3種「溼氣果」,越吃溼氣越重1、火龍果。火龍果是一種寒性食物,會加重體內的溼氣,體內溼氣重的人最好不要吃,女性在經期也一定不要吃火龍果。2、香蕉。
  • 體內有溼氣,天越熱越好排,不吃4物,多喝4粥,溼氣沒了肌膚透亮
    脾虛就會生溼,除溼先要健脾胃避免內溼的生成,然後配合一些除溼的方法,趁夏季最熱的時候祛除體內溼氣,首先一點就是少吃甜食,水果,寒涼冷飲,油膩黏膩之物,減少和避免溼氣,脾虛就會生溼,因此強化脾胃功能,是祛除內溼的首要工作,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找到問題的根源,就有解決的辦法,
  • 12種除溼食物能有效幫助身體排出溼氣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其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溼、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赤白帶下等症。白扁豆的補脾除溼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 除溼氣「最佳」,不是山藥和薏米,經常喝1水,溼氣走遠
    然而,溼氣也是有內外之分的,兩者相互作用天氣影響,夏季雖說天熱,但長期待在空調屋內,就會導致寒氣入體,洗完澡後沒有及時把水分擦乾,也就導致溼寒入體 。另外就是飲食上,長期吃生性寒涼的食物,不僅會影響到腸胃道的消化,還會影響到體內水溼的運作,促使體內水分排洩不出去,溼氣加重。
  • 體內溼氣很重的人,每天吃一點,或許可以幫你排出溼毒
    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不開空調睡不著,容易導致體內溼氣又多加了一個。中醫上認為,溼邪從來都不會孤軍奮戰,遇到寒氣變成溼,遇到熱變成了溼熱,俗話說:」溼氣重則百病生」,因此溼氣可是我們健康的「天敵」,溼氣不排出去,不僅損害我們的脾胃,還容易導致咳喘、胸悶、氣短,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思慮過度、睏倦無力等等,還容易造成女性各種婦科病跟肥胖,尤其是肚子,大肚腩是愛美的女性絕對不能容忍的,因此去溼氣,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