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英雄」時來亮:活捉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今93歲依然健在

2021-01-10 佛系說史

1950年9月25日,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戰鬥英雄、工作模範、民兵英雄,共計350名;其中那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立功勳的戰鬥英雄們出席人數是最多的,共有258名。

時來亮就是其中之一;這位出生於大革命剛剛失敗,全國重新陷入軍閥混戰(1927年9月)的山西漢子,從小親眼目睹了軍閥混戰下人民的苦難和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上的野蠻行徑,更是慘無人道。立志參軍入伍、保家衛國的他15歲就參加了兒童團,18歲第一次報名參軍卻因為參軍政策被拒了(過繼給了他五叔,成為獨子),19歲那年,時來亮終於成功的參軍入黨了(1946年夏);從此時來亮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剛入伍的時來亮被分配在第4縱隊(司令員陳賡)10旅29團2營4連(晉冀魯豫軍區),由於戰事緊張,連子彈都不會裝的他只好在行軍途中向老兵們請教;學會了打槍、扔手榴彈的他在第一次戰鬥中就打死了好幾個敵人,還俘獲了一個國民黨士兵、一頭驢、幾袋白面,顯得十分成熟,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紛紛稱讚他。

時來亮人生當中的第二次上戰場,就活捉了國民黨「天下第一旅」的中將旅長黃正誠,立下了大功。

那是1946年的9月份的臨浮戰役中,國民黨第一戰區整編30師和整編第1師第1旅共4個旅的兵力沿同蒲路北上,進佔浮山城,意圖配合第二戰區部隊將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和太嶽軍區第24旅消滅在洪洞、趙城地區。

運動中的第四縱隊第10旅,於9月23日將第1旅旅部及第1團包圍於陳堰村,當日黃昏即發起了總攻。沒想到全美械裝備,號稱「天下第一旅」的國民黨嫡系精銳,戰鬥力卻不怎麼樣,被我軍打的落花流水,一夜之間就被全殲了。當時天剛剛放亮,解放軍戰士們在追擊潰散之敵,時來亮帶著一個班的戰士,衝到了一個大院,見院門關的死死的,他一邊大喊到:「趕快出來,繳槍不殺」,一邊慢慢的靠近院門,然後猛的兩腳踹開院門,向裡扔了兩顆手榴彈,然後接著爆炸的濃煙衝了進去,嚇得裡面的人大喊到:「別開槍,我們投降了」,然後就見一支支槍從一個窯洞的窗戶扔了出來,接著窯洞裡的國民黨士兵一個個的走了出來,垂頭喪氣的站在院子裡,一共有8個人,其中有一個上身穿爛棉襖,下身穿著黃嗶嘰馬褲、短皮靴,戴著眼鏡,鬍鬚乾淨的大個子格外顯眼;在時來亮的刺刀瞄準,連聲呵問下,他終於承認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旅」中將旅長黃正誠。

臨浮戰役結束後,時來亮因表現卓著被記個人大功一次,他所在的班記集體功一次?受到中央軍委電令嘉獎。不久,《解放日報》發表題為《向太嶽縱隊致敬》的社論,此役亦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讚揚。

此後,時來亮在汾孝戰役、晉南戰役、洪順戰役、瀧海戰役、豫西戰役、淮海戰役、京滬杭戰役及雲南剿匪中皆立有大功,被授予了「人民功臣」、「特等戰鬥英雄」等稱號。

1950年9月,出席了第一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並出席了建國一周年國慶觀禮。之後於1953年五一勞動節再次赴京觀禮,1984年10月1日,出席了首都國慶35周年慶典觀禮。

退休後的時來亮長期生活在江西省軍區南昌第一幹休所。

如今已經93歲的時來亮依然健在,願老英雄福壽安康,長命百歲!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所謂"天下第一旅",即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是蔣介石的警戒部隊。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率軍殲滅天下第一旅,活捉黃正誠!1946年9月24日凌晨,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被陳賡指揮的第四縱隊擊潰,槍聲停止後,繳獲了不少物資,俘虜了數千人,然而在黑暗中,不見了黃正誠。死屍中沒有,傷兵裡沒有,俘虜群裡也沒有見到。
  • 96歲至今健在的英雄,3次獲特戰英雄,榮立9次一等功
    我軍自成立以來,就湧現出了許多戰鬥英雄。但是,在我軍歷史上,能夠立下一等功的人很少,被授予「特戰英雄」的則是少之又少。可是,在我軍中,有這麼一個人,他曾經立下了9次特等功,三次獲得「特戰英雄」的稱號,成為我軍歷史上的傳奇。而他現在已經96歲,仍然健在。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 戰史上的唯一!他3次授「特戰英雄」,9次立特等功,至今無人打破
    圖:接見戰鬥英雄立過一次特等功已實屬不易,然而我軍歷史上卻有一位奇人,他3次被授「特戰英雄」,9次立特等功,成為戰史上的唯一,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沒有犧牲,後成為副軍長,英雄至今還健在。
  • 黃正誠不過是一個旅長,為何卻跟杜聿明一樣,都是國軍中將軍銜?
    而胡宗南麾下有一員名將,叫黃正誠,是國民黨陸軍中將軍銜。令人驚訝的是,其實黃正誠當時的軍職只是一名旅長,竟然和統兵數十萬的國軍大佬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是一樣的軍銜。這似乎有些不合邏輯,怎麼回事呢?
  • 揭秘俄軍第三獨立近衛特戰旅
    俄羅斯中部軍區第3獨立近衛特戰旅是隸屬俄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的一支特種部隊。近日,該旅旅長阿爾別爾特·奧馬羅夫在接受俄《紅星周刊》採訪時,向外界透露了這支部隊的歷史沿革、人員組成和訓練情況。第3獨立近衛特戰旅的前身為1944年3月成立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第5獨立摩託車團。
  • 他8歲就會抽菸,15歲參軍,被稱「天下第一瘦」,斃俘9中將55少將
    周希漢,1913年8月27日生於湖北麻城市順河鎮周家坳村,14歲參加黃麻起義,15歲參加工農紅軍。在開國將帥中,周希漢資格不算老,但卻戰功赫赫,足以比肩很多上將,僅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就斃俘國軍9名中將(活捉7人,擊斃2人),55名少將,被譽為解放戰爭中的「斃俘戰神」。
  • 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通常,「大團」在師的編成內,作為戰術兵團(師)的一部分遂行戰鬥任務,或作為配屬部隊(如特種兵旅)在合成軍團內進行協同作戰,這類旅旅長的軍銜大都為上校;而「小師」則可作為戰術兵團使用,其旅長軍銜一般為將官的最低一級。如美軍的師屬旅旅長是上校,獨立旅旅長是準將。二戰結束前日軍的旅團長(日軍的旅稱「旅團」)軍銜為少將,這是因為日本的軍銜沒有準將這一級,少將即為將官最低一級。
  • 129師冀南部隊四個野戰旅,旅長都是誰,一中將一大校,兩位犧牲
    八路軍一共有多少個旅?回答六個就錯了。八路軍成立的時候,的確只有六個旅,可是八路軍發展非常迅猛,三個師都在迅速壯大,後來可絕對不止六個旅啊。 到1940年,冀南地區的八路軍改編成四個野戰旅。冀南地區隸屬於129師,是由陳再道宋任窮開闢的平原根據地。那麼,冀南地區的這四個野戰旅旅長都是誰呢?
  • 在十倍之敵包圍中,解放軍一個旅殲敵一個師,自己只傷亡300人!
    一查,原來昨夜敵整編15師和敵125旅一個營乘汽車增援到了郟縣。在30團攻城作戰中,敵師長武庭麟親自督戰。武庭麟是個土皇帝,但是也會打仗,抗戰時曾率部在洛陽苦戰21天,血染古城,硬是沒讓日軍打進城來。30團攻擊不下,周希漢將28團也調往郟縣,一起攻城。
  • 解放軍英雄譜:將軍看似白面書生,卻是敢打惡仗的「王老虎」!
    王必成從二團參謀長做起,先後接任第二團團長、新四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旅長、蘇浙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王必成先後任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第六師副師長、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24軍軍長、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副司令員。
  • 從卡西姆·蘇萊曼尼看「聖城旅」,30歲當上旅長,鍛造精英部隊
    1987年3月11日,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提拔卡西姆·蘇萊曼尼擔任第41塔哈拉拉赫旅(Tharallah)指揮官,30歲就當上了二級準將級別的部隊主官,他的軍旅生涯開始走向輝煌。卡西姆·蘇萊曼尼的最高光軍旅生涯是在「聖城旅」,他在2000年親手組建的某衛隊特種部隊——「耶路撒冷旅」(後改名「聖城旅」),他親自擔任旅長。早在1987年,卡西姆·蘇萊曼尼就已經當上旅長,此時再指揮這支1.5 萬人的特種部隊,其實是有「高職低配」的意味,體現的是對於特種作戰和情報作戰的高度重視。
  • 20歲當師長的紅軍,為沒當上344旅旅長生氣,朱老總:輪不到你
    以他的資歷,在新中國的授銜典禮上,應該是中將軍銜,但是他在1943年的時候,在戰場上犧牲了,年僅28歲。 20歲的紅軍師長 田守堯,安徽六安人,1915年出生。在他小的時候,就滿懷報國的熱情,16歲那年,意氣風發的少年參加紅軍,開始他的軍人之旅。
  • 中原突圍時皮旅一戰成名,旅長的軍銜少進中,還有兩人的軍銜更牛
    中原軍區解放軍被迫突圍,此戰中皮旅一戰成名,旅長的軍銜少進中,還有兩人的軍銜更牛。當時,中原軍區主力6萬餘人由司令員親自率領,分南北兩路向西突圍。其中,皮定均率領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為迷惑敵人,裝成主力向東行動,牽制國民黨軍,以掩護主力部隊越過平漢線向西突圍。
  • 此人榮獲9次特等功,3次被授「特戰英雄」稱號,卻鮮為人知
    此人一生共榮獲9次特等功,3次被授予「特戰英雄」的稱號,這一記錄至今無人打破,他也成為了我國軍事史上的「軍功奇才」。他就是張英才將軍。張英才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就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並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當地我黨的地下成員展開了革命工作,只不過那個時候,他還小,只是負責為各個據點傳遞情報。
  • 國軍中將被俘,旅長問蔣嫡系紛紛倒戈你一雜牌硬扛啥,他竟如此說
    當時,我軍在西北戰場打得非常艱苦,地處豫西的郟縣是胡宗南深入解放區的一根「釘子」,此地必須要打下來,才能甩開敵人的糾纏,集中力量開闢豫西解放區,因此,陳謝兵團命令第10旅攻取郟縣,10旅旅長周希漢接受任務後,立即率部向郟縣進軍。
  • 西藏軍區某特戰旅海拔5000米開展雪山重裝行軍訓練慶八一
    近日,西藏軍區某特戰旅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山展開重裝登山行軍訓練。 王述東 攝中新網拉薩8月1日電 (張玉璽 王述東 何蓬磊)西藏高原已是盛夏,近日,西藏軍區某特戰旅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山展開重裝登山行軍訓練,在練兵備戰的實際行動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近日,西藏軍區某特戰旅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山展開重裝登山行軍訓練。 王述東 攝圖為官兵在重裝行軍訓練途中。
  • 日軍殺害八路軍司務長,旅長立刻率一個營攻打日軍,親手斃了兇手
    王近山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一個貧困家庭,自幼喪母,八歲的時候為了謀生,開始給地主放牛,13歲的時候給地主放牛,生活過得十分悲慘。1930年,年僅15歲的王近山參加了紅軍,當時部隊中看他太過瘦小,餓得就剩下了皮包骨頭,不太想要他,但是在他的軟磨硬泡下,終於參加了紅軍。
  • 鐵馬冰河入夢來——探訪10位健在的開國將軍
    如今,大部分人已離開了我們,至今健在的僅有10位,他們是:楊永松、鄒衍、詹大南、黎光、楊思祿、張力雄、王扶之、文擊、陳紹昆、塗通今。這些一生戎馬倥傯的開國將軍,大都從紅軍時代開始,就在血與火的磨礪中親歷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致力於為強國強軍作出貢獻。
  • 中原突圍,只有這兩個旅保全了建制,旅長後來都是開國中將
    最為奇蹟的是,有兩個旅成建制的突圍而出。這兩個旅都很光榮。一個就是著名的皮旅了,也就是中原軍區第一旅,旅長皮定均,紅四方面軍走出的猛將。皮定均是安徽金寨人,紅軍時期的職務不高,長徵結束後才是團長,後來長期戰鬥在河南境內,至今河南的環翠峪等地都有皮定均的遺蹟。加入中原軍區後,皮定均擔任第一旅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