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奶酒】
薪火相傳的內蒙酒香
心心念念了很久終於做好了!馬奶酒,海西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眼瞅著就快到下雪天了
來一碗奶香十足的馬奶酒配上正滋滋冒油的烤全羊吃過 喝過 撒瘋過!生活,也不過如此了嘛~
▲馬奶酒
我心心念念的馬奶酒啊!趕在羌歷新年那天終於做好了。自從喝了內蒙的朋友給我寄的
媽媽牌馬奶酒
就一直掛念著前陣子空的時候
專門找了老師學了馬奶酒的做法
馬奶酒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
最喜歡的飲料食品
在北方少數民族中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現在是海西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他們一般在七八月份牛肥馬壯的時候釀製
那時候溫度也合適不用保溫就能自然發酵地特別好
我這已經很冷了所以放灶頭上發酵,還要蓋被子
實際上我還每天換了暖寶寶升溫!
馬奶是去朋友的朋友老家買的
那裡是白馬藏族大綿陽裡神奇的藏族部落
有很多馬馬奶存了兩天的大概有個十來斤吧
最後拍攝騎馬這天又去要了10斤左右
混在一起放了一壺酸馬奶當引子發酵
靜放一夜過後每天沒事就打打打
這個就是他們所說的「打馬奶」
為什麼會有」打馬奶」這個做法呢
據說是通過不斷地撞擊
可以使馬奶裡的乳脂分離再通過發酵形成酸馬奶這種飲料
一般發個六七天左右吧具體還是要看溫度和馬奶的發酵狀態
最後再蒸餾,就變成了比酸馬奶度數高一點的馬奶酒
也就是我視頻裡最後做的那個
因為我實在是接受不了酸馬奶的味道
太太太太太酸了!不光酸,還有別的味道
總之接受不了就對了!但酸馬奶在蒙古族確實是好東西
很多蒙醫會用酸馬奶治病。
酸馬奶發酵好後就上鍋蒸餾在蒙古族那邊都有他們專門自製的蒸餾設備
給你們康康長這樣
(圖片來自海西州非遺網)
他們封口的那個泥是無雜質的黃泥
還有馬的粑粑調和的加入馬粑粑是為了增加泥的柔韌度嘛
我家實在找不到馬粑粑
就揉了一團麵糊上閉氣效果還不錯,也不會開裂。
鍋蓋上有兩個孔一個孔是通蒸汽出去冷卻的
還有一個孔上面蓋了個的糰子
他們那邊叫哈布胡(音譯)
我估計是疏壓用的他們那邊的習俗
是插上藍色 紅色 粉色的花枝
我家已經沒有藍色的花枝了
所以隨便插了幾隻討了個彩頭!
蒸餾的過程比較慢,要好幾個小時燒開後蒸汽通過我自己做的那個長彎管子
冷卻後形成液體流出來
這個就是香香的馬奶酒了
奶香四溢!
蒸餾酒的過程中扯了些薺菜
剛好姑父也趕著把羊送來了
薺菜就交給他們弄
我把羊洗了醃製這個醃製料你們真的要截圖收藏一下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試試看民國的吃相就曉得多好吃了辣椒粉 花椒粉 孜然粉 鹽
洋蔥 蔥姜蒜 醬油 料酒
最最重要的記下來
就是醪糟!有加跟沒加完全不同醃製的羊肉烤出來那叫一個鮮香
剁下來的羊脊骨熬了個羊骨湯
用來煮餃子
邊邊角角的碎肉修下來
拿洋蔥料酒醃製,剁成肉餡兒
混著薺菜做羊肉薺菜餃子
羊肉有一點點就夠了
一定要醃製去羶這樣做出的餃子才能無敵好吃呀
薺菜焯水 擠幹 切碎混入一點醃製過的羊肉碎加雞蛋 醬油 姜蔥 鹽攪上勁
就可以包餃子了
民國在邊上戳爛事
說你們吐槽我包的餃子難看
明明很好看好嗎?
多像一個個小刺蝟啊
吃起來還不扎嘴
最後懶得包了交給他們包
上山砍了一根粗點的黃荊棒來撐羊肉
弄好羊肉馬奶酒也差不多收集好了!
羊肉上烤架,邊喝著香香的馬奶酒邊等著烤肉
整個院子都是奶酒香和烤肉香
還沒怎麼熟的時候民國就一直催
真的,我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到那種
看到肉兩眼放光邁不動腿的女生
她算一個!
烤羊肉滋滋滋地冒著油
奶酒喝著沒啥度數比較淡
但後勁兒還是有的。
吃過 喝過 瘋過了最後用羊骨湯煮了個羊肉薺菜餃子
那天是羌年
親戚是羌族人教了我們羌語的新年祝福
「納吉納祿「(音譯)
本來還拍了馬奶酒蒸餾後留下的「寶子」
過濾後像壓豆腐那樣壓實濾幹水分
切塊烘乾可以當零食吃的乳酪塊
但鬼知道這個馬奶酒後勁比較大
最後的最後就暈乎乎的懶得弄
就拍到瀝乾那就沒有然後了
只有半截,就沒剪進去!
好歹拍了一下,給它們一個露臉的機會
事實告訴我們再開心都少喝點酒!
低度的也不可以!不然剪視頻的時候就該兩行淚了!就這麼著吧清單又完成一個了!祝願所有羌族的大小朋友們納吉納祿!
祝願所有的大小朋友們天天開心
強行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