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康復:心肺康復6分鐘步行測試(6MWT)詳解

2021-02-13 康復醫學沙龍
What Is the Six-Minute Walk Test?

六分鐘步行試驗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各種康復幹預的固定時間現場試驗,是分析心血管和肺部疾病患者功能能力的有效工具,功能能力是受試者進行日常活動或日常生活活動(如洗澡、穿衣或散步)的能力。6分鐘步行測試是一項亞最大運動測試,用於評估有氧能力和耐力。

六分鐘步行測試被用作心肺運動測試(COET)的替代方法,因為它具有成本效益,易於執行,並且可以通過以自我選擇的速度在六分鐘內步行的距離來評估。6MWT是由美國胸科協會開發的,它於2002年正式推出,並附有一個全面的指南。目前,六分鐘步行試驗(6MWT)已被美國胸科協會/歐洲呼吸學會(ATS/ERS)很好地標準化,並且是臨床實踐中最常用的確定慢性肺病患者功能能力的試驗。

20世紀60年代早期,Balke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評價功能代償能力的方法,即測量在規定的時間內的步行距離。然後發展出了測定健康人體能的12分鐘場地步行試驗,但是讓呼吸疾病患者步行12分鐘操作起來困難較大,後發現6分鐘步行與12分鐘步行效果相同。

1985年Guyatt等率先將6分鐘步行試驗(6minute walking test,6MWT)應用於評價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動能力。根據美國胸科學會(ATS)《六分鐘步行試驗指南》,6MWT需在平坦無障礙的走廊內測量患者6分鐘行走的最大距離,速度由患者自己控制,這種測試方法簡單易行且安全性高,僅需要一條100英尺(約30M)的走廊,和一些簡便的監測設備(如計時器、供患者休息的椅子、等應急藥物)即可完成。

由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活動需在亞極量運動水平完成,作為一種亞極量運動試驗,6MWT能較好地複製患者的日常生理狀態,反映患者生理狀態下的心功能,是一種無創、簡單、安全、易於管理、耐受性好的臨床試驗,是一種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的運動試驗。

美國胸科學會將6分鐘步行測試描述為一種功能狀態或健康的測量方法。它被用作有氧運動能力的簡單測量。這個測試的結果可能讓你的醫生對你的心肺功能進行更簡單的測量。這個測試可以用來監測你的心肺和其他健康問題的治療反應,現該試驗通常用於肺動脈高壓、肺間質性疾病、肺移植前評估或COPD疾病等患者。

適應人群(Intended Population)6MWT可用於學齡前兒童(2-5歲)、兒童(6-12歲)成人(18-64歲)、老年人(65歲以上),很廣的診斷範圍。這項測試最初是為了幫助評估有心肺問題的病人。漸漸地,它被引入到許多其他情況中,評估個人的功能能力,並提供有關身體活動中所有系統有價值的信息,包括肺和心血管系統、血液循環、神經肌肉單位、身體新陳代謝和外周循環等。得出結果可以作為治療結果的評估、運動耐量評估和確定患者預後

根據美國胸科協會的指南,6MWT的適應症為:

1.治療前後比較
肺移植;
肺手術(包括肺切除術、肺減容術);
肺部康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動脈高壓;
心功能不全。
2.功能能力和運動耐力評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囊性纖維化;
心機能不全;
周圍血管疾病;
纖維肌痛;
老年病人。
3.發病率和死亡率預測
心機能不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動脈高壓。

6MWT的絕對禁忌症:包括1月內有不穩定性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惡化、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肺栓塞、心肌炎或心內膜炎。相對禁忌症包括:靜息狀態心率超過120次/分,收縮壓超過180mmHg,舒張壓超過100mmHg,不受控制的動脈高血壓。具有上述任何情況的患者都應該告知申請或指導檢查的醫師,以便於他們臨床評價和決定是否進行該檢查。6個月內的心電圖結果也應該在檢查前進行回顧。穩定的勞力性心絞痛不是6MWT的絕對禁忌症,但患者應在使用治療心絞痛藥物後進行試驗,並且應備好急救用硝酸酯類藥。

所需設備:

一條30米長的筆直不間斷的平坦的路;

捲尺/測量尺;

兩個圓錐體用來標記起點和轉向點;

秒表/計時器;

機械計數器;

易於移動的椅子;

血壓計;

脈搏血氧計;

博格量表(用於呼吸困難評分);

氧氣;

心肺復甦設備。

路徑/位置的準備:病人的準備:

確保病人穿著舒適的衣服和鞋子;

如果患者是任何助行器的常規使用者,那麼在測試期間必須給出使用助行器的說明

測試前應服用任何處方藥(如支氣管擴張劑);

如果患者正在補充氧氣,使用與他/她通常使用的氧氣水平相同的可攜式氧氣瓶;

在上午和下午的測試前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患者應在測試前至少休息10分鐘,並且不應進行任何劇烈運動。

六分鐘步行測試圖

確保病史和禁忌症得到重新評估;

記錄生命體徵——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並確保患者穩定;

讓病人站起來,用博格量表評定他/她的呼吸困難和疲勞程度;

將圈速計數器設置為零,並移動到起點;

患者指導和鼓勵必須標準化(根據ATS);

指導患者如下:「本次測試的目的是儘可能走6分鐘。你將在這條走廊裡來回走動。六分鐘是很長的步行時間,所以你會很努力。你可能會上氣不接下氣或筋疲力盡。必要時,你可以減速、停車和休息。你可以在休息時靠在牆上,但要儘快恢復行走。你將在圓錐周圍來回走動。你應該繞著視錐輕快地旋轉,毫不猶豫地繼續向另一個方向返回。現在我要給你看。請毫不猶豫地看著我轉身的樣子」。通過行走進行示範,並指導患者在6分鐘內儘可能多地行走,不要跑步或慢跑。澄清病人的任何問題。

把自己和病人放在起點。一旦病人開始行走,就啟動計時器;

當你陪伴病人時,一定要注意走在他/她的後面,以免影響病人的行走速度;

使用以下標準鼓勵措施:

第1分鐘後,「你做得很好。你還有5分鐘」。

剩下4分鐘的時候,「繼續好好幹。你還有4分鐘」。

當剩下3分鐘時,「你做得很好。你已經完成了一半」。

剩下2分鐘的時候,「繼續好好幹。你只剩下2分鐘了」。

當剩下1分鐘時,「你做得很好。你只有1分鐘的時間了」。

當計時器還剩15秒完成時,「一會兒我會告訴你停下來。當我這樣做的時候,就在你在的地方停下來,我就會來找你」。

6分鐘,「請停在原地」。

一旦停止,在停止的距離處放一個標記,讓病人舒服地坐著。如果病人喜歡站著,讓他/她站著。

立即記錄後生命體徵——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並使用博格量表評估感覺用力的速度。

可以記錄每分鐘3分鐘的心率恢復(HRR),以評估與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的任何異常HRR。[注意:此步驟是例外]

如果患者在測試期間停下來休息,保持計時器運行。

如果患者停止測試,請務必詢問終止測試的原因或者是什麼限制了他/她停止測試。

記錄總圈數,多餘的步行距離可以用捲尺測量,精確到標記的米數。

祝賀病人的努力,並監測任何跡象和症狀。

該公式用於預測六分鐘步行測試的正常值
預測6MWD = 218 + [5.14 x身高釐米–5.32 x年齡年]–[1.80 x體重千克] + [51.31 x性別】性別因素通過以下方式納入等式男性=1,女性=0

例如,一名65歲、身高159釐米、體重38公斤的男性患者在六分鐘步行測試中完成了5圈。
計算預測他應該走的距離的正常值:
6MWD = 218 + [5.14 x身高釐米–5.32 x年齡年]–[1.80 x體重千克] + [51.31 x性別]
= 218+[5.14 x 159–5.32 x 65]–[1.80 x 38]+[51.31 x 1]
= 218+[471.46]–68.4+51.31
= 672.37米
因此,預測的6MWT正常值為672.37米。但病人完成了5圈,即300米

根據研究,健康受試者在六分鐘步行測試中的步行距離從400米到700米不等。一組健康男性和一組健康女性的平均距離的參考值分別為735米(98米)至580米和657米(56米)至500米。如果在6MWT中行走的距離接近正常預測值,則表明功能容量良好。在隨後的測試中增加60米以上被認為是康復結果的顯著改善。但是6MWT也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如被測試者的經驗、測試者和被測試者的之間的交流和被測試者的理解能力等,在測試開始以前向患者解鎖這個測試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ATS Committee on Proficiency Standards for Clinical Pulmonary Function Laboratories. ATS stat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six-minute walk test.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166(1):111-117;

https://www.calculators.tech/6-minute-walk-test;

https://healingphysio.com/six-minute-walk-test/等。

相關焦點

  • 心肺康復論壇|超早期的術前「預康復」理念應全面普及並提上康復療程
    9月27日,博鰲首屆國際康復醫學學術技術交流會心肺康復分論壇在博鰲國賓館舉行。心肺康復分論壇主席由同濟大學附屬上海第一康復醫院院長周明成和博鰲中法康復醫學中心心肺康復科主任孫湧共同擔任。分論壇內容涵蓋心肺康復學科領域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療法,涉及心肺康復學術研討、臨床應用、先進設備、技術研發、人文康復等多角度、全方位領域。全局視野·我國心肺康復現狀據統計,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我國主要死因。心血管病的發病人數持續增加,住院總費用快速增長。
  • 中國社區心肺康復治療技術專家共識
    ③科學性強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過程是嚴格按照康復治療、臨床醫學、運動學等學科的要求進行的,具有較強的科學性。根據運動處方進行康復訓練,旨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明顯的康復治療效果。④針對性強運動處方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實施,為了達到較好的康復治療效果,應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 六分鐘步行測試-測出你的運動實力
    最近兩期主要分享的是在接到醫生轉診的心肺疾病的患者後,如何評估患者現在的運動能力,從而制定相應的運動處方。開始前可以點開音樂,本人超喜歡的一首歌,歌詞超陽光臨床上最常用的就是這個六分鐘步行測試,其優點就是簡單快捷,不需要複雜的設備,並且更能反映日常活動能力。
  • 如何進行心肺功能康復訓練 肺科醫院對出院患者進行遠程指導
    湖北日報訊 (記者餘瑾毅、通訊員王敏)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如何進行心肺功能康復訓練?4月9日起,武漢市肺科醫院將篩選符合要求的出院患者,在出院時免費提供一套儀器。患者在家佩戴這些儀器,就能遠程將心肺監測的數據傳到醫生的手機上,醫生據此給出長達5個月的康復指導。目前,已有3名患者接受了測試。
  • 這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運動康復指南》,請轉給需要的人
    隨著新冠肺炎患者陸續康復出院,有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了很多人面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對人體肺功能的影響較大,即使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在出院後也可能存在呼吸功能不足、身體活動能力下降、合併功能障礙等問題,需要較長時間來進行恢復。
  • 跟腱斷裂重建術後康復計劃
    臨床上可根據情況結合使用以上檢查以得到準確診斷。康複目標: 減輕疼痛及腫脹保持肌肉張力,防止肌肉萎縮增強上肢力量及心肺耐力。坐起時患肢自然下垂,坐立時間逐漸增加;5.上肢力量及心肺耐力訓練同踝關節骨折術後康複方案;6. 條件允許情況下開始踝關節活動度訓練,以無痛訓練為主, 訓練結束後可冷療緩解腫脹。
  • 6分鐘步行試驗,行走6分鐘,測出最適合你心臟的運動量
    不過,心臟病患者進行運動之前,一定要先進行6分鐘步行試驗,評估心臟的運動耐量。6 分鐘步行試驗(6-minute walk test,6MWT):測定患者 6 分鐘內在平坦、硬地上以能耐受的最大速度步行的距離,可以很好地反應患者完成日常體力活動(次大量活動)的功能代償能力。
  • 醫生告訴您: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
    心力衰竭過去一直被認為是運動康復的禁忌。國際上也只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才通過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慢性心衰患者康復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2005年歐洲心臟病協會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運動康復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級預防措施,運動鍛鍊應作為心臟康復的一部分應用於穩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二、哪些心衰患者不適合運動康復?
  • 山西汾陽醫院心臟康復中心 順利通過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
    2020年11月9日,中國心臟康復中心總部發布《通過全國第四批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醫院名單》,經過國家衛健委全國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CDQI)心臟康復中心項目組、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康復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聯合組織專家初審及遠程線上覆審
  • 心衰患者康復,是靜養好?還是運動好?醫生來解讀
    經過眾多醫學試驗證實,運動康復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減少住院次數,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生活質量,合理控制醫療支出。一、什麼樣的心衰患者適合運動康復?符合心功能分級I至III級穩定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才可以進行運動康復。
  • 定量評估有氧訓練對老年腦卒中偏癱病人心肺功能的影響
    目前腦卒中偏癱康復主要採用康復理療、言語康復、作業康復等傳統方式,部分病人僅能改善運動功能,心肺儲備功能改善欠佳。本研究通過有氧運動聯合常規康復訓練治療老年腦卒中偏癱病人,評估其對病人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以期尋求更加有效的康復治療方案。
  • 心衰心臟康復共識
    心力衰竭患者如何進行規範進行心臟康復?近日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版慢性心力衰竭心臟康復中國專家共識。,6 min步行試驗是公認的簡易評估運動耐量的方法;2、為了實現安全有效的運動康復,運動負荷試驗是重要的評估手段,可選擇由簡單到複雜,包括 2 min 踏步、6 min 步行試驗、運動平板、心肺運動試驗等。
  • 脊柱側彎實用康復訓練,動圖詳解!
    3.影響心肺功能:早發性脊柱側彎患者的屍檢結果表明,其肺泡數量低於正常人,肺泡過度充氣或萎縮,累積肺葉或全肺,肺動脈直徑也遠低於同齡人。大部分的脊椎側彎都是不明原因的,臨床上大部分(80%以上)屬於特發性脊柱側彎,此外還有先天性脊柱側彎、神經肌肉源性脊柱側彎(例如腦癱)等。
  • 新冠肺炎中醫藥康復指導小程序和運動康復指導方案來啦!
    ,增強患者軀體功能和心肺功能。中醫藥康復指導小程序基於出院患者居家管理規定,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康復治療,由四川省中醫院盧雲教授團隊在總結四川省首屆「十大名中醫」陳紹宏教授治療疫病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康復實踐,在「培土生金、益氣活血」理論指導下通過中醫藥綜合技術手段幹預,幫助患者全面康復。專家針對四川省內和湖北患者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不同的康複方案。患者可通過在線指導和線上視頻學習的方式免費參與。
  • 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優勢學科巡禮(二十七)——康復醫學科
    康復醫學科擁有先進的康復治療設備,注重開展多學科協作和聯合,定期組織講座和查房。近年來,深入神經內科、骨科等臨床科室開展早期康復介入工作,並在神經內科、骨科等康復基礎上新開展心肺康復、重症康復、盆底康復等。
  • 康復醫學考試重點
    :注意防止某些肌肉對受試的無力肌肉的替代動作2)選擇合適的測試時間。後臨床康復的任務主要是截肢術後的殘肢的處理、假肢安裝前後的訓練及併發症的處理。必須掌握好牽引的三大要素:A、牽引角度:C1-4 0:C5-6 15;C6-7 20;C7一Tl 25 B、牽引重量:一般以4kg開始,逐漸增加至體重的1/8—1/12。一般不超過20kg。C、牽引時間:每次l0—30分鐘,每日l-2次,20—30次為一療程。5)手法治療。推拿:手法輕柔:以頸、肩、背部的揉、拿、捏、推等手法為主:勿輕易做頸部拔伸、推扳等動作。
  • 哈市四院專家劉玉馳談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強度: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強度要考慮到患者的體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訓練強度是有益的。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康復訓練:1.運動功能障礙肌肉無力和肌肉痙攣是影響腦卒中後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
  •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方法有哪些?早期康復不可忽視!
    如果在患病後六個月進行腦梗塞後的早期康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提高到97% 。與之相對比的,如果只接受標準治療,生存率只有89%。來霽達康復支持的SIMC康復醫學科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中,近8成都是發病後0-6個月內來到這裡的,說明大家的早期康復意識都是比較強的。
  • 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
    此次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認證工作由國家衛健委全國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建設(CDQI)、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聯合認證,從2020年3月15日-4月15日上交申報材料工作,10月19日完成遠程線上覆核,11月9日,中國心臟康復中心總部發布
  • 運動有助於心臟病康復嗎?患者又該如何運動?值得收藏
    一般心臟康復分為三期:I期康復:住院期間的康復階段,主要是指發病後4-7天。此時以生命安全和恢復正常生活為目標;II期康復:出院後3-6個月的運動康復階段,以恢復日常工作、回歸社會生活為目的。III期康復:從發病後6個月開始持續終生,養成規律的鍛鍊習慣,進行健康管理。由此可見,運動康復貫穿心臟病住院和出院整個過程。但細心的患者會發現,最早的康復運動是從發病第4天開始,那前3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