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空即有是什麼意思?

2021-02-08 白沃淨寺
「即空即有」,《心經》上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就是「即空即有」,我們身心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當體即是空,而空當體就是五蘊,這就是「即空即有」。

  要明白這個「即空即有」,可以舉例說明,比如說我現在坐在這裡,大家看見我後面有畫、有牆壁。那真的有個實在不變的畫和牆壁嗎?不是的,它是地、水、火、風所成的。它是眾緣所成,眾多條件所成,裡面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畫和牆壁。我們的身體也是四大所成,其中無有實體。

  其中無有實體,就是空,但是空不妨顯現有身體、有畫、有牆壁。所以有當體就是無實體的空,無實體的空又不妨顯現這個身體、畫和牆壁的假相。所以「即空即有」,就是真俗二諦。

  真,就是真相,是空性,這叫真諦。「諦」就是真理或道理的意思。而俗諦就是有,比如有身體、有這幅畫、有牆壁,這是世俗的一切人共同承認的。

  所以真實就是很多世間人不懂的,唯有佛大徹大悟,見了空性的真相才說給我們的。那佛是證到「有即是空」的真相,才說給我們的。

  那有都是眾緣所生,眾緣所滅。眾緣到了,因緣到了,它就生起來;眾緣謝了,緣滅了,它又消失、解散了。所以叫「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叫緣起。

  緣起就是眾緣所生、滅的,緣起當體是空的,叫性空,所以叫緣起性空。緣起、性空這兩個是沒有離開的,緣起當體就是性空,性空是不妨礙顯現緣起的,是空有不二的,所以叫真俗二諦。

  真,就是真實;俗,就是世俗。真實,它就是非世俗的,非世間共同承認的,而是超世間的思想、意識、觀念,是本體真實。所以真俗二諦事實上也就是空和假。

  為什麼叫空、假?空是本質。假,因為它雖然有,但不是永遠不變,它是生滅的、無常的,也是會散滅的,所以叫假有,有而不真。是假名叫一個某某東西,事實上是暫時的一個假名。所以假有是俗諦,空性是真諦。

  假如再加一個,那就是菩薩所要做到的,就是中諦。中諦就是不執空也不執有,叫中諦。執著有是凡夫生死煩惱;而偏於空、證入空而安於空性,是涅槃、解脫道的聖者。菩薩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就是不執著有,能解脫,不執著空,起妙用、度眾生。所以菩薩是行中道,中道證圓滿是佛。

  實際上《金剛經》就是為了讓我們認識中道、行中道的。《金剛經》經常強調,比如說,「是眾生,即非眾生,名眾生」,這就是三諦。

  「是眾生」,這是眾生,是世俗大家都共同知道的,這是某某人、某某動物,某某東西,這是眾生,這是假有。「非眾生」,就是眾生當體沒有一個實體可得,所以叫非眾生,就是空性。「名眾生」,那不妨還是叫眾生。

  所以「是眾生」,是假有;「非眾生」,是性空或者空性;「名眾生」,就是中道。

  其它一切法都可以這樣說的,比如「是手機,非手機,名手機。」這是手機,我們知道了「是手機」,大家都執著,要看手機,必須有手機,使手機。事實上「非手機」,你別太執著了,否則你就受苦了。你喜歡了手機,被偷了,你苦不苦?壞了,苦不苦?不讓你看,苦不苦?苦!所以要「非手機」,別執著手機。你說「那不執著手機,那把它扔了嗎?」你只要善用也可以,所以「名手機」,是中道。

  雖然「是手機」,是手機,沒錯,世俗。「非手機」,別執著,解脫。那「名手機」,用而不用,不用而用,也可以用來學習、度眾生,是這樣的。

  那麼這裡就是說「即心即佛」和「即空即有」,是不是一個意思?

  大家聽到剛才的演述、闡述就知道了,是不是一樣?不一樣。但是也不能說完全不一樣。因為「即空即有」它是空性和相,所以本質和現象是不二的。假如中道的話,就兩邊不執著。

  「即心即佛」,這個真心就是佛,這是從理體上說的,理體真心是佛。真如理體是佛,要認得這個,反照這個,才能見性成佛。但是假如你悟了的話,那這些不妨起用,做事說話、起心動念也都是真心的妙用,乃至一切相,也都是真心的顯現。

  所以真心也可以是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就是真心之體,不空如來藏就是真心之相,空不空如來藏就是真心妙用、體用不二。空如來藏和空性是一致的;不空如來藏是由真心所顯現的一切相,但是必須是悟了,才是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就是妙用了。

  所以相和用,都屬於有,但這裡是悟後才做到的有。而「即空即有」,不一定是悟,是本來這樣的。當悟了之後了也可以「即空即有」,而不住空有的。是這樣的。

  另外一個從性空唯名上講,他不一定悟到如來藏,他有可能只是空性的了悟,而沒有悟入「即心即佛」的如來藏。所以這也是智慧的高低不同。


地址:上海昆陽路3251弄100號(網球場5號門斜對面)

電話:021-34098289

白沃淨寺捐款專用帳戶:

戶名:上海白沃淨寺

開戶行:農行上海七寶支行

帳號:03414300040040937


相關焦點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心經」的「心」字就是心臟的意思,在經題中引申為精要、心髓的意義,就是說《心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字,但其中包含很多重要的佛教教義和修行方法,含義極為廣博而精深,在600卷般若經中,最概括切要、提綱挈領,說盡「般若皆空」道理的,就是《心經》。據說唐太宗李世民當年病入膏肓、即將逝去的時候,很是執著於自己所擁有的權勢地位,在閱讀了玄奘法師呈送的《心經》之後,方才釋然、含笑而終。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 「色即是空」什麼意思?
    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義?
  • 《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這部經中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很多不信佛的人也都很熟悉,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但未必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甚至很多人把這裡的「空」誤解為消極,什麼都沒有,把這裡的「色」當成美色,經常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當口頭禪,和別人開玩笑,諷刺佛教。
  •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心經》中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底是什麼意思?要想明白這句話,不僅要結合整部《心經》來看,還要結合自己的修行來看。缺少其中的某一部分,都不會使你真正明白這句話。《心經》裡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關於「五蘊」的問題。什麼是五蘊呢?也就是「色、受、想、行、識」到底是什麼呢?
  • 「色即是空」什麼意思?不懂佛法的人,根本想不到!
    《心經》上有這樣一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一些影視劇當中,我們經常會從一些出家人口中聽到「色即是空」,很多人其實都誤解了這句話,尤其是不懂佛法的人,根本想不到,這句話與「美色」沒有任何關係。
  • 【古文賞析】經文解讀——即色即空,即凡即聖
    [問:即色即空。即凡即聖。是頓悟否?]「即色」就是當下就是空。見到「色」跟見到「空」是不二。「空。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色即是空。色蘊,指的是人的身體。
  •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
    色即是空。色蘊,指的是人的身體。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八個字出自《心經》,有點文化底蘊的人,應該都聽過這句話。但是佛教所說「色」與「空」究竟是什麼意思?佛經所說之「色」與世俗生活中所用「色」字有何異同?其實,佛教的「色」與世俗生活中的「色」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所說的「色」,一般指物體的顏色,後引申為「女色」,相關詞彙有好色、女色、情色、美色等;佛教的「色」沒有這層意思,指物質存在的總和,眼睛能看到的物質叫色。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專在即色即空的理論上兜圈子,就會不自覺的橫跨了一步。    「色(受、想、行、識,此下以色為代表,總說五蘊)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義?為什麼要這樣說?這應先理解,「色」與「空」所代表的意義。「色」等是我們觸對的世界,物理(生理)、心理現象的世界。被稱為「自己」的身心組合,認識到的境界,就是「色」等,這就是當前的現實。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八個字出自《心經》。佛教所說「色」與「空」究竟是什麼意思?佛經所說之「色」與世俗生活中所用「色」字有何異同?其實,佛教的「色」與世俗生活中的「色」不同:在現實生活中所說的「色」,一般指物體的顏色,後引申為「女色」,相關詞彙有好色、女色、情色、美色等;佛教的「色」沒有這層意思,指物質存在的總和,眼睛能看到的物質叫色。「色」是變化著的,又是空的,就像《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認為,人心之外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這個世界包括人的肉體和自然界。
  • 什麼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熱水器即熱恆溫什麼意思 熱水器即開即熱的好還是普通的好
    熱水器的種類有很多種,其中比較熱門的是即熱恆溫。不過,也有許多人對於熱水器即熱恆溫不太了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文中了解一下熱水器即熱恆溫什麼意思,順便來說說熱水器即開即熱的好還是普通的好以及即熱式熱水器不加熱了,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你是空你是空色即是空的空空什麼歌 《想起了你》哪裡聽
    抖音裡面最近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你是空你是空色即是空的空空在劫難逃的情劫」,很多抖友都在翻唱這首歌,並且收聽量都很高,那麼這首歌的歌名是什麼呢?下面咖綠茵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抖音》你是空你是空色即是空的空空歌曲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 【夏壩仁波切每日教言】什麼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
    什麼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什麼叫「色即是空」呢?「補特伽羅之色蘊,名言量上,未經觀察,似有顯現;然以勝義觀察智觀察,若名若義,了不可得,自性體空。」i 然若以勝義觀察智觀察的話,無論是它的名還是它的義,皆不可得,故而色的自性,體性是空的。比如說我的身,表面上你們看到我的身體就是這個,對吧?
  •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蜜多時,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
  • 了了 《心經》第二講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簡譯】舍利弗啊!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不是真實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所以物質和空並無差別;而空和物質二者在本質上也沒有不同,因此空不異於物質。有人認為空是沒有,物質是有,而菩薩以般若智慧觀照徹見到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猶如水和水波的關係,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
  • 佛法楞嚴|意法識界即是空,《楞嚴經》之會意法識界即是如來藏性
    假如根和塵兩者都沒有了,縱使有識,又有什麼用呢?這一段經文是約根和識,到底是同還是異來破除。如果意根和意識相同,就不可能由意根生起意識;如果意根和意識不同,而會生起意識,這個道理,更是說不通,所以,無論是同或異,都是不對的。「識心」是意識,就是第六意識;「思量」是意根,就是第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