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種植蜂糖李也有10年了,採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可帶動100多戶貧困家庭就業,每家每年還可從他的公司分紅近10萬元。」鎮寧自治縣春權蜂糖李種植銷售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啟坤欣慰的說道,自己是個「90後」,由於自小家庭困難,未上完初中的他就一直在外打工,有了點積蓄的他因看中了家鄉蜂糖李的發展前景,便毅然決然的回鄉搞起蜂糖李種植。他的種植規模從當初的2000顆樹苗發展到如今的700畝,每年收益達1500萬元左右。今年冬天,他將擴大種植規模,爭取發展到1000畝。
牧之攝
牧之攝
自2017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縣一業」產業發展戰略部署以來,鎮寧自治縣結合自然生態資源條件和產業優勢,精準定位「鎮寧蜂糖李」「鎮寧櫻桃」、火龍果、百香果、芒果等精品水果「五朵金花」為全縣種植業「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大力發展精品水果。
牧之攝
在六馬鎮,走的是立足產業扶貧拓寬綠色發展之路,而蜂糖李可是主打品種。在海撥600米以上的地區發展種植蜂糖李、四月李達11萬餘畝(其中,蜂糖李6.5萬餘畝,四月李4.5萬餘畝),在海拔600米以下發展芒果2萬餘畝,初步形成現代山地生態立體型農業發展模式。
牧之攝
鎮寧蜂糖李主產區域位於鎮寧自治縣南部的六馬鎮、良田鎮、簡嘎鄉、沙子鄉等地,如同「天然溫室」的氣候以及特殊的土壤成分、酸鹼度、伴生植物、微生物群落等形成了出產蜂糖李的小環境。在這個區域種植生長的鎮寧蜂糖李,外包裹天然蠟粉、果實大果頂平、核小離核、味甘甜如蜂蜜、果肉緻密酥脆、香味濃鬱、食之不忘。近年來,蜂糖李還獲得了國家農產品無公害認證、綠色水果認證和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等榮譽。
牧之攝
「現在回來自己種點蜂糖李,在這裡幹活每天還有100元。不僅能照顧老人孩子,掙的錢也不比在外面少。」瞧,在李啟坤的蜂糖李果林裡務工的田金香一邊幹活,一邊高興不已的說道。
田金香是板幹村第一批外出打工的人,她在江蘇打工了十幾年,去年回來跟著李啟坤開始種植蜂糖李。李啟坤不僅給她提供了技術,在她家種植的蜂糖李成熟了以後,還以高於市場價5毛錢每斤的價格收購,完全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
每年一到李花開的季節,李啟坤的訂單就開始陸續來了,來果園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等到李子成熟以後,村裡那是相當的熱鬧,遊客和客商們紛至沓來。「六馬蜂糖李因口感好、肉質細、味濃甜、品質優的條件,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銷往重慶、上海、北京、廣州、馬來西亞等國內外。」李啟坤非常看好蜂糖李的市場,其的價格也從2015年的每斤20元—35元,到2018年每斤賣價30元—88元,隨著價格持續增長,村民們的荷包也在逐漸鼓起來。
「下一步,公司將採用網際網路+旅遊+採摘+專業定製相結合的方式,讓更多人到果園裡來體驗鄉村旅遊,讓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買斷某棵樹的採摘權,也可以買定下一年的採摘權,可以全程視頻監控這一棵李子樹從開花到結果的全過程,遠程監控是否施化肥,是否無公害,是否是綠色產品等……」據李啟坤說,為了更好地發展蜂糖李產業,他自己出資9萬餘元在公司果園的山上修了一條產業路,今後管護、施肥、採摘都方便了!同時,周邊種植蜂糖李的農戶也得到實惠,實現了產業帶動。對於蜂糖李今後的發展,李啟坤更是信心十足。
鎮寧縣六馬鎮駐板幹村突擊隊隊長彭繼彪感慨的說,一個蜂糖李產業帶來的市場效益不可小覷,據統計,2019年全鎮李子總產值達8億元,惠及貧困戶2779戶125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