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詩極盡嘲諷,生命美好,如果不懂珍惜,豈不是浪費嗎

2021-01-08 一行史書

我們知道,宋朝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非常發達的時期。宋朝時皇帝減免賦稅,重視商業發展,堪稱當時的第一大國,綜合國力與我國21世紀初時相差無幾。

百姓不用為衣食住行發愁,自然安居樂業,閒暇時讀書作詩,飲酒作樂。那個時代滋養了許多有名的文人墨客,比如黃庭堅、蘇軾、歐陽修、李清照、辛棄疾等等。

蘇軾也是受時代影響長大的名人,他是豪放派詞人之首,被譽為「唐宋八大家」。蘇軾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除此之外,讓他在藝術方面也有極高的造詣,擅長書畫,尤其會畫墨竹、枯木等等。

蘇軾曾寫下一首廣為流傳的佳作,其中有一句非常難出名,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那就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現在這句話的意思是恭祝新婚夫妻的洞房之夜,珍惜短暫的時光。但這實在與蘇軾的本意背道而馳。我們來讀一讀琢磨一下為什麼吧。

01奉勸人們珍惜時間

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蘇軾的《春宵》,原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意思是大概是:春天到了,夜晚的微風不再讓人覺得徹骨,反而增添舒適之感。微風瀰漫在我的臉上,似乎還帶來陣陣海棠花香,真是讓人聞之欲醉啊。

我抬起頭看著滿天忽明忽暗的星光,空氣似乎更加迷人了,這樣的良辰美景哪怕只有一刻也是價值千金啊。月色朦朧,映照著地上開在角落裡的鮮花,更散發出陣陣幽香,如此美好的夜晚,怎麼叫人不珍惜呢?

蘇軾筆下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原意是希望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我們生在和平年代,國富力強,更不能隨意浪費時間。況且眼下花朵盛開,月光皎潔,不正是人們要珍惜時光的理由嗎?

02諷刺權貴只顧享樂

「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葉沉沉。」這是全詩的最後兩句,講的是遠處的殿宇金碧輝煌,明亮的燭光似乎想要點燃整片天空。那裡時不時傳出歡歌笑語,在這寂寥的深夜聽來十分刺耳。我的院落一片寂靜,更顯得他們荒淫無度,不懂得珍惜時間。

最後兩句充滿了作者的諷刺意味,蘇軾年輕有為,壯志滿懷,渴望建功立業成為國之棟梁。雖然仕途艱難,幾次被貶,可他依然活得樂觀、豁達,從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蘇軾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將宋朝的繁榮延續下去,使得社稷安定,百姓安樂。

他自然瞧不上那幫貪圖享樂之人,在蘇軾眼中,那些人和坐吃等死的廢人並無分別,儘管位高權重,但也只不過是一幫毫無用處腦袋空空的庸人罷了。

03蘇軾與眾不同

我們聽說過許多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比如「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比如李商隱在《登樂遊原》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再比如李煜在《烏夜啼昨夜風兼雨》中的「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等等。這些詩詞名言都告誡了人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蘇軾珍惜時間的原因主要是他有目標有理想,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必須要做的事,所以他必須利用好每一刻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倘若不懂得珍惜時間,蘇軾又怎能詩詞書畫皆通呢?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行史書結語:蘇軾這首詩立意深刻發人深省,使人讀過之後有愧對自己浪費時間的悔意。蘇軾自然、沉穩地描繪春日美景,表達了自己對權貴們放縱享樂、醉生夢死的失望和嘲笑。明明那些貪圖享受的人才是最該改變這個世界做出一番事業的人,他們卻不思進取為所欲為,真是讓人失望啊。

蘇軾的詩句用詞謹慎耐人尋味,尤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是為後人所頌揚。我們要明白蘇軾的本意,珍惜時間,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無限的事情,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便要努力增加生命的寬度。

相關焦點

  • 蘇軾除夕之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無數失意人
    在這歷史的搖籃裡,孕育出不少優秀的傑出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給後世留下來寶貴的財富。一提到唐詩,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詩史杜甫和詩仙李白。說到宋詞,那我們腦海中肯定會有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身影。在很文人墨客的心中蘇軾就是北宋文學的代表性人物。如果說李白的詩詞代表唐朝文學,那麼蘇軾詩詞就是宋詞的巔峰。蘇軾是宋代豪放詞的頂尖人物。
  • 蘇軾的七言絕句《海棠》一詩,真的只是在寫海棠花嗎?
    欣賞完後,提筆寫下了這首名為《海棠》的七言絕句: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首詩前兩句描寫環境,後兩句抒寫對海棠的喜愛之心事。可是,即使美麗動人,海棠仍然不被世人喜愛——就連那沒有生命的月亮,也轉過迴廊,不再照耀她了。此詩後兩句,化用唐玄宗說楊貴妃的典故。唐玄宗登上沉香亭,召楊貴妃,可是此時的楊貴妃因為前一晚喝醉了酒還沒有醒了,於是唐玄宗前去楊貴妃宿處,看到楊貴妃醉後未醒的樣子,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蘇軾這首詩的開篇的第一句,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已經是成為了至理名言,整首詩也是意境高遠,寫這首詩時蘇軾正陷入了人生困境,由於爆發了烏臺詩案,他被貶到了黃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黃岡市,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蘇軾的內心其實是很傷感,也非常的悲痛,為此在這首詩中,他用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描寫了內心的變化,還有對於富貴人家的諷刺。
  • 蘇軾除夕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世間多少年少失意
    到了除夕,蘇軾自然也是忍不住要寫幾句的,於是便有了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守歲》。守歲又叫熬年夜,是春節的一個傳統,吃過年夜飯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待著新年的到來。蘇軾的這首詩則是除夕夜他睡不著、感慨萬千之下給蘇轍寫的:《守歲》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 蘇軾這首詩,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第一句經常被誤解,你肯定讀過
    其實在作詞之外,其實很少有人知道蘇軾在其他的領域,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以及學識,蘇軾精通畫畫,以及最為拿手的書法。其實宋朝有很多的人寫詩,很多詞人也寫詩,那麼蘇軾就寫下很多質量很高的詩,並且大多流傳於世,膾炙人口,為大家津津樂道。
  • 蘇軾告誡人們珍惜光陰,寫下千古名句,但如今讀來卻幾乎都會想歪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一向追求語言凝練、委婉含蓄,然著名七絕《春宵》一詩卻與他以往的創作風格大相逕庭,勸勉人們珍惜光陰,卻被後世誤會了千餘年,如今讀來幾乎都會不覺想歪,這是為何?「春宵一刻」指的是歡樂難忘的短暫時光,旨在告誡世人珍惜每一寸光陰,珍藏每一刻寶貴的時光,莫要浪費時間,追悔莫及。而蘇軾不僅以「春宵」直接為題,還刻意在詩中重複二字,究竟是為何意呢?《春宵》原詩如下:《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 蘇軾告誡人們珍惜光陰,寫下一首千古名句,但後人們卻用得非常「汙」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一向追求語言凝練、委婉含蓄,然著名七絕《春宵》一詩卻與他以往的創作風格大相逕庭,勸勉人們珍惜光陰,卻被後世誤會了千餘年,如今讀來幾乎都會不覺想歪,這是為何? 一、《春宵》 「春宵」一詞總會令人浮想聯翩,它既指春天的夜晚,也可比喻男女約會的夜晚。
  • 900多年前的春節,蘇軾給蘇轍寫了這首詩,讀後您想守歲到幾點?
    無論是吃年夜飯,貼春聯,拜年還是壓歲錢,樣樣都有講究,件件都是風俗,而這年味最濃的還是除夕的守歲夜。關於守歲有太多的傳說,從西晉開始到現在,這個傳統至少有1700年的歷史。守歲時萬家燈火通宵不滅,叫做「燃燈照歲」。但是要一夜不睡覺,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要和瞌睡作鬥爭,所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在心裡嘀咕:今年守歲到幾點呢?
  • 蘇軾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第一句就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許多道理
    蘇軾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也讓他顯得與眾不同,而且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北宋最了不起的詩人,他的很多詩歌都是膾炙人口,譬如這首《春宵》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同時又充滿了哲理,尤其是第一句可謂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的話,一定是會有收穫。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儘量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都是名句!
    唐詩和宋詩其實是有區別,前者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哲理,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抒情,蘇軾的詩不僅很抒情,同時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另一首經典之作,也就是這首《和董傳留別》,這也是蘇軾眾多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驚豔。
  • 如果感覺人生太苦,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心境不一樣世界就不一樣
    這點星光,或許是父母慈祥的容顏,或許是愛人鼓勵的眼神,或許是兒女可愛的笑臉,有時候,也會是一首詩,一句話,然後便有了方向。雖然詩歌篇幅短小,但卻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它們是詩人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困境和黑夜,所領悟出來的,這是他們戰勝苦難的致勝利器,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 蘇軾一首驚豔了時光的詩,你知道嗎
    這首詩有多好,就不用多說了,從提起它幾乎人人都能知曉的人氣,就能知道了。不錯,就是這首,猶記得初遇這首詩的情景,那時候沒有筆記本電腦,沒有智慧型手機,信息獲得渠道是那麼匱乏,而我那時尚在學中,雖是極愛詩詞,卻也沒有餘錢來買課業外的書。與這首詩的初遇是在電視上的一個詩詞欄目,當時在兩岸青山之中,夾了一條綠流,綠流上蕩漾一條輕舟,只是背景已讓人心曠神怡,之後伴隨著主持人磁性的嗓音,這首詩出現了,然後就刻在了我的腦子裡。
  • 蘇軾模仿李商隱寫下一首小詩,盡顯豁達本色
    此種豁達的精神,也體現在他的詩中,特別是在經歷「烏臺詩案」之後,蘇軾的思想精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境界,猶如佛家的「頓悟」,猶如道家的「得道」,也就是這一事件的發生,促使了蘇軾轉變為蘇東坡
  • 蘇軾曾寫「春宵一刻值千金」,這「春宵」是啥意思,值不值千金?
    而在這四季的景色當中,尤其以春天的景色最能夠吸引詩人們的注意。他們描繪春景,感受春風,欣賞春花,甚至還會因為春花的凋落而傷感,並由此想到自己生命的老去。他們為什麼會對春天如此情有獨鍾,甚至還寫出了「春宵一刻值千金」,為什麼不是「夏宵一刻」或者「秋宵一刻」呢?
  • 去看牡丹嗎?在4首經典古詩裡!唐詩都很認真,但蘇軾的詩太敷衍
    說到牡丹花,估計大家最先想起的就是劉禹錫的這首詩,因為太經典了!《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但如果只看花朵的話,實在是不好區分啊。對比一下葉子,你看出區別來了嗎?據說楊貴妃號稱「羞花」也就是花朵見了她的美貌都會羞愧的低下頭,而這害羞的花朵就是盛開的牡丹。
  • 蘇軾和徐凝,這兩首詩詞有沒有借鑑關係
    徐凝這首詩雖然不及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那麼順暢,那麼誇張,那麼一氣呵成,但是他比喻誇張的手法也用得好,也有意境。然而蘇東坡卻對此不以為然。蘇東坡出生晚了徐凝兩百來年,雖然素不相識,但詩壇上是可以爭論的。他也不顧徐凝的好朋友白居易和元稹的面子,於是寫了一首《戲徐凝瀑布詩》,對徐凝進行了嚴厲批評。
  • 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用蘇軾的話來說,咱們該「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找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境界。靜不下心來,讀讀蘇軾這首經典禪詩,開頭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這首《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子由,即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與蘇轍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
  •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蘇軾此詩有人說千萬不可效法
    前些天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是蘇軾晚年七律中的絕唱,這首詩為什麼有人認為寫得不好呢?前言這兩句詩出自蘇軾的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
  • 蘇軾8首寫春天詩詞,或詩或詞,都有經典之語,總有一句你會背
    這首宋詞寫於蘇軾的密州時期,是蘇軾婉約詞當中非常精彩的一首。尤其是其中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極盡纏綿之能事,甚至被王士禎《花草蒙拾》稱讚為:「『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