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推!這是一部比央視《舌尖上的中國》還要好吃的深夜美食紀錄片

2020-12-14 大安電影推薦

「民以食為天」,人生永遠離不開吃這個主題,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吃也最會吃的國家,否則不會有八大菜系之多。央視都為此尋遍了全國的上千種美食,繼而一共拍了三季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深得觀眾的喜歡,衍生出了舌尖上的中國見紅打卡點。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一檔美食紀錄片也深得「舌」心,它的畫風雖沒有《舌尖上的中國》那麼高大上,卻也把人生裡不可缺少的美食夜生活表達得淋漓盡致!

《人生一串》是國內首檔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專題片,以展現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燒烤文化為主題,涉及近30個城市的500多家傳奇燒烤攤。與以往的燒烤節目不同,《人生一串》極具市井氣息,把鏡頭從廟堂拉至尋常攤鋪,真實地去展現燒烤的樂天內涵與江湖風味。

《人生一串》

現已拍攝兩季《人生一串》,從雲南昭通的牛肉小串開始說起,用鏡頭記錄街頭巷尾,講述平民美食和市井傳奇,從最常見的燒烤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方特色食材,燒烤攤遍布祖國大江南北,極具地域特色,每一串燒烤都是用當地最獨特最匠心的做法,講究食材的新鮮,串法,醬料,時間,還有火候的把控。

雲南昭通的牛肉小串兒的原材料都是用的牛齡三年的新鮮牛肉,浸泡入特製的滷湯,這是靈魂點,再在大火上不停翻轉快烤,最後撒上雲南人最愛的幹辣椒提味,天哪!又是一道無法抵擋的美食。

《人生一串》昭通牛肉小串兒
《人生一串》昭通牛肉小串

這片子簡直就是有毒,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觀看,它能把燒烤的魅力表現得淋漓,讓你無法抗拒畫面裡全是肉,中國人民最愛吃的肉肉,還有學常見的,如廣西百色的烤豬眼,剛看到活生生的眼珠子覺得無法下咽,待烤熟了以後,色澤金黃醬汁鋪滿,咬一口還爆漿的口感簡直好吃到爆粗,看著口水分泌個不停!!!

《人生一串》百色豬眼睛

豬腦花是一直沒吃過的,也不敢輕易嘗試,片中特別講究豬腦花原材料新鮮程度,新鮮的腦花才能成型,而凍過的會散,抓重點哦。腦花放在錫紙盆上烤,不會變得很乾,很有口感,烤熟後再灑上辣椒和蔥花,味道一絕呀!誰能忍受得了啊這種畫面啊!

《人生一串》湛江生蠔
《人生一串》湛江生蠔

片子裡把嘈雜熱鬧人間煙火氣,髒亂中又帶有美食風味的真實感拍攝得到位,再配合著解說,感覺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深夜食堂。本來不常吃的動物部位就讓我無法接受,看了《人生一串》之後,感覺任何食材在中國人手裡會能變出美味來,我每樣都想吃一遍啊。

《人生一串》尉犁烤全羊
《人生一串》洛陽馬坡烤鯰魚
《人生一串》涼山小豬肉串

《人生一串》紀錄片裡面還有太多太多的奇特美食了,這篇文章裡說到的只是九牛一毛,我先在這裡強推一波,它不僅是對燒烤美食的深度解說,更是對中國民眾深夜美食文化的探索。對吃感興趣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小夥伴還記得片中還有什麼美食讓你過目不忘,甚至有讓你強烈想去的想法的?

相關焦點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八年前,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和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又一次引發了對美食紀錄片的熱議。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
  • 強推!邊吃邊看,越吃越香的美食電視劇和紀錄片!
    《孤獨的美食家》推薦中飯和晚飯的時候看,而《早餐中國》字面上的意思,早餐時刻看,這也是為什麼這兩部作品並列第一。NO.6: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對我們影響最深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共有三季,每一季有七集,除了第三季多了一集以外,每集時長約48分。這部由陳曉卿導演的紀錄片,是我個人最愛看的紀錄片,沒有之一,可為何會排名到第七,因為這部紀錄片不單單記錄了美食。
  • 鄔虹導演:從央視美食紀錄片導演到文創IP品牌主理人_發現頻道_中國...
    ——導演鄔虹   如果聊到中國的美食類紀錄片,那麼《舌尖上的中國》註定是座繞不開的豐碑。一方面是因為它無論從知名度、觀眾口碑,還是從頻道收視率、網絡播放量來講,幾乎都無出其右;另一方面,跟以往紀錄片宏大敘事、莊嚴厚重的選題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從第一季開始就把目光投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講述那些藏在美食背後的百姓故事和溫暖記憶,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甚至可以說,之後十年間絕大多數美食類紀錄片多少都被烙上了它的風格印記。
  • 《風味人間2》:最接近舌尖的美食紀錄片回來了!
    2012年,陳曉卿帶著一部紀錄片意外地火遍了大江南北,這部紀錄片用一個又一個震撼的鏡頭向人們闡釋了美食這一冷門題材獨有的魅力,這部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的爆紅幾乎是現象級的,在它之前,沒人將美食紀錄片拍的那麼有意思,在它之後,人們才發現原來中國大地有如此多的美食,這些美食不光在高檔飯店中,更在尋常百姓家裡。對美食的嚮往,一下激起了吃貨大國的欲望,在舌尖之後更是出現了數不清的美食紀錄片。
  • 這些最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紀錄片,第一部真的太難超越了!
    美食紀錄片,是通過對美食的紀錄,去探尋美食背後的文化傳統、民俗傳承以及最樸素的人文氣息。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部非常優秀的美食紀錄片!1.《舌尖上的中國 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已經開播,看了幾集後,更懷念第一季。
  • 讓人深夜流口水的節目,還是變了
    「民以食為天」,老祖宗傳下來的這條真理變不得。深諳其道的央視粑粑在2012年推出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俘獲了無數觀眾的胃。大家才逐漸發現,原來神州大地還有這麼多好吃的。也不禁讓人驚嘆:央視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事情。這樣的畫面在深夜播出,這不就是赤果果的深夜放毒、引人犯罪麼!
  • 鄔虹導演專訪:從央視美食紀錄片導演到文創IP品牌主理人
    ——導演鄔虹 如果聊到中國的美食類紀錄片,那麼《舌尖上的中國》註定是座繞不開的豐碑。一方面是因為它無論從知名度、觀眾口碑,還是從頻道收視率、網絡播放量來講,幾乎都無出其右;另一方面,跟以往紀錄片宏大敘事、莊嚴厚重的選題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從第一季開始就把目光投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講述那些藏在美食背後的百姓故事和溫暖記憶,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甚至可以說,之後十年間絕大多數美食類紀錄片多少都被烙上了它的風格印記。
  • 只知道《舌尖上的中國》?你要被吃貨界除名了!
    猶記得當年搬著小板凳,拿著小本本,比上高數課還認真,一分鐘不落地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至今還被「舌尖體」洗腦:「鴨脖,無疑是香料和鴨子的一場曠世愛情,看似瘦弱無肉的細長脖子,經過數個小時的食物與配料的交流融合,鴨脖實現了最奇妙的一次升華……」「說人話!」「老闆,來一斤鴨脖……」
  • 介紹中國各地美食的紀錄片推薦(吃貨必看)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系列了,畢竟當年紅遍大江南北啊。自從有了《舌尖》之後就冒出了一大堆《舌尖上的XX》、《XX味道》等紀錄片,看得人眼花繚亂。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中國各地美食的紀錄片,大家再也不用擔心搞不清哪個跟哪個了。  上吧,進擊的吃貨們!
  • 《舌尖上的中國》《沸騰吧火鍋》《老廣的味道》每一部都超下飯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還有這些美食紀錄片讓人垂涎,每一部都超下飯作為一名資深吃貨,每次看《舌尖上的中國》都會感嘆祖國廣袤疆域的豐富物產、食物與季節演變、廚房的烹飪技術、不同菜系的味型調和、各個民族的食物追求。
  • 《舌尖上的中國3》豆瓣評分跌破及格線,口碑坍塌,差評不斷,原因竟是因為...
    ▼但別忘了,《舌尖》是面向全國的美食節目啊,作為一個遊客,我想知道杭州有哪些土味美食,你告訴我河南人都愛吃這個???如果說上面的吐槽還算是小打小鬧的話,那下面的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相當相當嚴重了!其中有網友指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錯將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當成四鰓鱸魚。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美食紀錄片,吃貨:都是下飯神劇!
    現如今,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逐漸頻繁,中國的美食也走出國門,走向了全世界,並且受到了許多外國人的喜愛,對於中國吃貨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說道我們國家的美食,相信大家張口就能說出一大堆,但是如果說道我們國家的美食紀錄片,相信很多人都說不出幾部。
  • 舌尖上的美食APP WP美食應用精選推薦
    舌尖上的美食APP WP美食應用精選推薦 2014年04月28日 13:02作者:李萬裡編輯:李萬裡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資訊頻道4
  • 央視新聞聯合WiFi萬能鑰匙出品美食紀錄片《小店看中國》—中國...
    8月25日,由央視新聞和WiFi萬能鑰匙聯合出品的8集美食紀錄片《小店看中國》在央視新聞客戶端、新媒體、WiFi萬能鑰匙客戶端等多個渠道正式上線,該紀錄片以各地美食小店為切入點,以地方風味折射一方水土。
  • 完虐《舌尖3》,這才是打工人2020最想看到的美食紀錄片
    關注我的小夥伴都知道,前段時間我一直都在寫日本的美食紀錄片。那時候就有人問我說,你能不能寫一下國產的美食紀錄片呀?這個當然沒問題,同時我又轉念一想:有沒有一些,兼顧美食與情感的紀錄片呢?隨後,一部紀錄片映入我的眼帘,我立刻拍板,就是它了:早餐中國第三季豆瓣評分:9.1分平臺:騰訊視頻早餐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我都專門寫過文章去安利:
  • 漫分享‖最妖豔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水果傳》.
    早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就有了水果,它們先於人類來到地球。當人類與水果初次相遇,唇齒間的獨特感受註定了人類與水果往後的緣分。
  • 央視拍的大語文紀錄片真是絕了!強推!
    北京的隆冬,天氣冷到不像話,周末的下午,不出門的日子,米粒就愛磨我跟他一起看各種紀錄片。這段時間,我也是卯足了勁,給他找了不少好看的紀錄片,第一時間也安利給了老粉們。之前的推薦戳這裡驚呆!有這7部紀錄片,娃連動畫都不看了!
  • 如何「烹飪」一部美食紀錄片
    談及創作,陳曉卿表示,「第2季我們不僅在拍攝手法、場面調度、影調控制上精益求精,也在故事講述方式上加強了戲劇性和衝突感。不少喜歡BBC紀錄片的觀眾或許會覺得親切,因為片中使用了自然歷史類紀錄片的手法。其實,我們正是借鑑了自然類紀錄片的專業拍攝手段和故事講述方法,才讓我們的故事更加起伏跌宕。借用他山之石,為美食紀錄片增色,也是我們專業主義的一種探索方向。」
  • 舌尖上的中國之煉獄篇,吃到靈魂出竅,網友:就這不成禁菜才怪
    近些年來,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紀錄片,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火爆上映,同時也打開了關於中國對於美食這一個概念的認知,喚醒了成績,在中國人血液裡面將近上千年的吃貨血脈。對於美食,我們都有著一個統一的目標,那就是發現他分享他豐富他。
  • 《早餐中國》用7分鐘調動味蕾,紀錄片揭開「美食江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天氣轉寒,美食紀錄片成了片單中不可或缺的追劇類目,最近,《早餐中國》第三季以9.2分收官,每一集只用短短7分鐘挑逗觀眾的味蕾,是一部美食短紀錄片。第三季《早餐中國》選取了30個普通的早餐店,早餐店一般都以家庭為單位經營,在觸動味蕾的美食背後也講述了30個平凡家庭的故事,第一集介紹了山西蔭城的豬湯,這道外地人聽起來完全陌生的美食,是蔭城人魂牽夢縈的一碗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