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取得成效、存在問題和建議

2020-12-23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

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破解農產品滯銷難賣、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博州始終將發展特色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方式,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深入挖掘特色農業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取得成效

一是優化種植面積。2020年全州播種各類特色農作物47.5萬畝,佔播種面積的17.8%。其中食葵20.0萬畝、枸杞10.8萬畝,甜菜5.5萬畝、苜蓿4.3萬畝、甜糯玉米1.6萬畝、打瓜1.2萬畝、籽用西葫蘆1.2萬畝、蔬菜0.4萬畝、其它2.5萬畝。

二是加大科技支撐。落實國家、區、州本級財政安排的栽培、植保和土肥等農業技術重點推廣項目。實施「番茄品種對比試驗示範」、「富硒枸杞示範」等特色作物試驗示範,帶動了各項先進適用技術的組裝配套和集成推廣,促進了農作物產量水平的顯著提高,進一步提升了農民的科技意識,也逐步引導我州農產品邁向優質、高產、高效道路。

四是加強技術和質量體系建設。大力開展科技攻關,研究解決枸杞、冷水魚等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綜合開發利用領域的產業化關鍵技術。新疆賽湖漁業新開發休閒系列產品魚仔醬、魚肉醬、麻辣魚塊、原味魚塊等三十多個品種。以新疆精杞神、天山果業為代表枸杞精深加工企業脫穎而出,生產枸杞飲料、啤酒、酵素等20餘種深加工產品,提升了枸杞產品附加值。新疆天萊牧業引進先進的歐盟肉牛屠宰加工技術、全套比利時肉牛、羊屠宰加工設備和工藝及美國屠宰加工工具,建成設計規模年屠宰肉牛6萬頭、肉羊10萬隻的現代化屠宰深加工廠,目前是國內少有的實現全自動快速預冷和排酸的肉牛屠宰加工企業。全州農產品加工企業獲得實用性、外觀設計專利20項,通過HACCP體系認證和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18家。

五是加快優質基地建設。通過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施「林果科技進萬家」活動,推進林果種植提質增效。建立了州、縣、鄉三級林果科技示範園15個8636畝,做GAP認證的枸杞基地5000畝。推進品種布局科學化、果品品質化、產業鏈一體化,現代林果業產業體系。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推廣有機枸杞示範基地建設,帶動和促進枸杞產業健康發展。精河縣圍繞養豬產業,大力發展綠色生態養殖業,促進生豬養殖業轉型升級、高端發展。依託博樂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擴大肉牛良種繁育;天萊香牛獲取農業部認定的牛標準化生產示範場,溫泉縣成為目前全國291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中唯一的冷水魚產品出口示範區。

六是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全州農口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79項,總投資42.62億元,目前完成投資16.67億元。引進杞瑞生物有限責任公司、新疆鑫沃榮藥業有限公司、西安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在發展枸杞啤酒釀造、果漿、酵素、枸杞中藥飲片加工及香料精深加工等實現重大突破;新疆金桑灣生物科技公司新增沙地桑種植面積4000畝,是新疆乃至全國種植規模最大、生產能力最強的(年產茶葉50噸,桑葉片20噸的)生產加工基地,直接帶動農戶1000餘戶。

二、存在問題

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生產基地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不高;企業規模較小,產業鏈條短;科技開發投入不足,高科技產品少等問題。

三、對策建議

㈠突出重點產業。推進枸杞、肉牛、冷水魚等主導產業和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在林特產品加工方面,重點圍繞枸杞、葡萄、蘋果、蛋白桑等產品向精細、休閒、飲料、保健品等方向發展。在畜禽加工方面,依託博樂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擴大優良品種群體規模,提高工業化屠宰的集中度,大力發展冷鮮分割肉、熟食製品、休閒食品等深加工;在水產加工方面,依託溫泉縣賽湖漁業國家級冷水魚產品出口示範區,重點發展冰鮮、冷凍、休閒食品、物流、餐飲、旅遊等產品,打響地域品牌。

㈡發展精深加工。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農產品加工技術升級和設備更新。開發枸杞、葡萄、蘋果等產業的制粉、功能性成分提取、藥食同源等精深加工產品;開展麥胚、餅粕等主食加工產品的綜合利用;開展畜禽骨血、內臟等畜產品的綜合利用。

㈢發展產業聯合體。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構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基礎、專業合作社為紐帶,集生產、加工和服務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推進農產品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和營銷網絡建設。

㈣加快品牌創建。重點打造「精河枸杞」、「溫泉冷水魚」、「博樂肉牛」等一批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繼續開展「二品一標」認證和基地認定,加快形成一批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強化政府引導,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名錄申報。

㈤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重點培育和扶持成長性好、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帶動面大的龍頭企業。切實加強對州級以上龍頭企業的動態監測評價和服務,及時把帶動能力強、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納入支持體系,盡力創造有利於龍頭企業發展的經營發展環境,幫助龍頭企業健康發展。

(審核人:王忠喜)

相關焦點

  • 我省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2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我省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提出依託山西雜糧、畜禽、蔬菜、鮮乾果、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 ...雲南出臺支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冷鏈物流10大措施
    發布會現場7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雲南省支持特色農業產品生產加工和冷鏈物流建設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獲悉,由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和省商務廳共同研究制定了《支持特色農產品加工和冷鏈物流建設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出臺,該措施旨在發展雲南農產品加工和冷鏈物流,補齊農業產業發展短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雲南特色資源優勢
  • 山西出臺意見 將加快建設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原標題:到2022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要達到2500億元  我省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  2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我省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提出依託山西雜糧、畜禽
  • 力爭農產品加工增值率160%以上
    □確·胡熱攝本報烏魯木齊4月13日訊 全媒體記者劉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我區繼續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突出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著力構建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農業增值、農民增收,力爭實現農產品加工增值率160%以上。「產地初加工對提升核桃銷售價格幫助很大,顏色白的要比發黃髮黑的價格貴4倍。」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王永兵:做精深加工 走致富之路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王永兵:做精深加工 走致富之路 2020-05-10 0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得利集團昨日新開工 麵粉智造及精深加工兩大項目 建成後將實現...
    五得利集團昨日新開工麵粉智造及精深加工兩大項目 建成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成為世界最大麵粉加工基地    新鄉網訊(記者王海玲)9月22日,五得利集團舉行新鄉麵粉智造園區暨麵粉及麵製品精深加工項目開工儀式,標誌著我市農產品深加工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也開啟了雙方深化合作、共贏發展的新篇章。
  • 第三屆重慶農產品加工「雙百」企業名單公布潼南5家企業上榜
    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松)3月20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重慶市農產品加工業協會公布第三屆重慶農產品加工業百強示範企業和百強示範戶名單,潼南5家企業榜上有名。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8〕192號)精神,進一步激勵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升精深加工和初加工水平,加快推進全市農產品加工業提質提速發展,市農產品加工業協會在市農業農村委的指導下,於2019年7月啟動開展了第三屆重慶農產品加工業「雙百」推介活動。
  • 休閒農產品保鮮問題重重?!中國農產品冷鏈倉儲體系正在崛起!
    很多特色農產品區域因封村、封路或交通不便的原因,損失巨大。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狀況,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險冷鏈物流建設工程,安排中央財政資金50億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建、改建或擴建貯藏庫、冷庫等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那農產品冷鏈倉儲體系在休閒農業中具有哪些作用呢?
  • 獨山電商農產品加工中心:餈粑土貨搭電商快車出大山
    獨山農產品加工中心行政主管胡莉介紹,為保障餈粑供應鏈不斷,加工中心從原有的18名員工擴增到近50名員工,每天實行三班倒工作機制,預計這樣的情況將持續到年後。 認真工作的工人 為打造過硬產品質量,縣供銷社引進專業團隊——貴州山裡良品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運營,通過"電商+基地+加工園"模式,整合獨山特色農產品加工資源,形成集生產加工、包裝、銷售
  • 雲南省核桃初加工和澳洲堅果精加工機械一體化試點示範項目取得實效
    雲南省核桃初加工和澳洲堅果精加工機械一體化試點示範項目取得實效 2020-12-24 11:48:45來源: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作者: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 荔波縣著力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鏈成效顯著
    持續推動「一縣一業」桑蠶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桑蠶種植業,桑園面積突破4萬畝,引進貴州粵盛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桑芽茶加工產業,主銷珠三角地區,引進綠寶石絲綢有限公司投資打造集蠶繭、繅絲、果桑加工等生產及觀光於一體的桑蠶產業園,「白蠶綠桑」織出一條依託資源、具有特色、農企共贏的「新絲路」,搭建起桑蠶全產業鏈建設。
  • 品質提升|六盤水刺梨原汁加工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在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加工項目的工藝流程先後得到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匯源果汁等相關院校和企業的幫助和指導,設計工藝簡潔有效。  為有效帶動群眾增收,結合季節進行了刺梨原汁生產試驗,所生產的刺梨原汁在經歷了三個月的試驗期後質量非常穩定。
  • 零陵區四措並舉打造優勢特色千億產業
    該區高度重視打造優勢特色千億產業工作,成立零陵區推進農業產業興旺暨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出臺《永州市零陵區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農業「百千萬」工程促進產業興旺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零陵區關於推進農業產業興旺暨優勢特色千億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年度工作實施計劃,實行「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項政策」,全面加強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規劃、管理和服務。注重政策推動。
  • 四川西充:小麻花打造中國首個特色休閒食品工旅融合生產基地
    4月28日上午,四川陳吉旺福食品有限公司投產儀式在川東北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舉行,第一批西充造陳吉旺福「小麻花」也於當天正式下線。這是繼四川果泰、浙江海龜電商產業園之後,第三家建成投產的企業。必將吸引和帶動更多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加速向該園區聚集,助推園區加快打造西部最大的有機農產品精深加工中心。
  • 特色農業提檔升級,萊蕪品牌農產品正叫響世界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積極回應泉城市民對綠色優質農產品、美好田園生活的嚮往和需求,在第三屆品牌農產品「雙十佳」評選揭曉之際,濟南市農業農村局推出「泉水人家」區域公用品牌暨第三屆農產品「雙十佳」品牌行活動。7月3日,記者團走進萊蕪區和萊蕪高新區「雙十佳」獲獎企業,給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濟南綠色生態農產品,引領創新濟南市農產品走出去的新途徑。
  • 豆芽屬食品還是食用農產品?國辦督查室建議明確分類標準
    新京報訊(記者 劉歡)12月4日,新京報記者從中國政府網獲悉,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通報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收集轉辦部分意見建議的情況時提到,建議明確界定豆芽等產品的分類標準和產品屬性,進一步統一監管方式。此次通報中,「進一步明確豆芽等產品的類別」作為單獨一項,被列在關於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之內。其中提到,黑龍江省有關單位反映,由於有關部門對豆芽的類別認定不一致,原衛生部和原質檢總局認為豆芽屬於初級農業產品,原農業部認為豆芽屬於食品,導致地方在監管方式上還不完全統一。
  • 鞏固優勢特色產業好基礎 繪好綠色農產品發展新篇章
    隨著寧夏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優質農產品和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有沒有」已經不成問題,「好不好」「優不優」逐步成為主要矛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為主線,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寧夏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 大蒜功能成分精深加工系列產品
    成果簡介01大蒜功能成分精深加工系列產品,以大蒜為原料,採用綠色高效梯次製備技術,生產大蒜精深加工系列產品,包括:1)大蒜油,採用常溫物理加工提取而來,並可與物理-化學交聯技術聯用,實現不同成分單體的定向分離收集,可根據營養功能需要生產特定組成的大蒜油
  • 農產品未經檢測即入市場?湖南慈利:「地毯」式排查
    2019年3月,張家界市檢察院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監督員來院座談。趙武代表提出,有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農產品未經檢測就進入市場銷售,質量堪憂,建議檢察機關予以關注。  一句簡單的「囑咐」,引起了張家界市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的高度重視。市檢察院決定從農產品生產大縣慈利開始,開展一次質量安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