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子變 錢袋子——湖南省首家農宅改革試點村湯家山村探訪

2020-12-21 華聲在線

良田美景湯家山。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供圖)

葛輝文 孫瑋懌 吳瓊敏 周勇軍

一條新修的山間小路曲徑通幽,一大片平整連片的空地上推土機正在忙碌。周圍竹林環抱,綠影浮動,寂靜中只有鳥鳴清脆。

這座名叫花溪谷的小山谷,百米外就是319國道,10分鐘就可以上高速。有三棟民宿正在動工建設,幾年後這裡將成為桃花源高端民宿的集中地。

11月11日,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湯家山村、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小桃一邊向我們介紹,一邊感慨:「如果沒有推行農宅改革試點,像花溪谷這樣集中連片開發民宿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小桃所說的「農宅改革」,即湖南省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及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2018年12月26日,湯家山村在全省率先啟動這一改革試點工作。

改革進行兩年,紅利正在釋放。隨著湯家山村以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為基礎、以歸園居農宅合作社為平臺、以「合作社+公司+農戶」為主要模式的改革推進,湯家山農家樂和特色民宿正在走向集群化、規模化,一幅村莊美、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三權分置,抽絲剝繭解「麻紗」

湯家山村緊鄰桃花源風景名勝區和桃花源古鎮,國道319穿村而過,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多年來,由於農民大批外出務工,全村宅基地空置率達10%,空房率高達70%。近幾年,由於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優美環境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農村閒置房成為了很多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三權分置前,農戶的閒置房只能和投資者私下協商。既引不來好項目,吸引不了大的投資者,又容易扯『麻紗』。」張小桃告訴筆者,由於缺乏法律保障,矛盾糾紛頻出,租戶生意不好時容易欠債「跑路」,生意好時農民又會臨時要求漲租。

「三權分置」改革,將宅基地資格權由農戶享有,房屋使用權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由投資者享有,使用權由村集體享有。每一項權利都能獲得確權頒證的法律保障。這樣的利益分配,既保證了村集體和農戶收入,又保障了投資者的權益,為籌劃項目、引進投資者掃清了障礙,也給村民們吃下了「定心丸」。

2018年12月26日,領到全省第一本「三權分置」不動產權登記證的向建香,把使用權證交給了合作社。

她給我們算了筆帳:閒置的舊屋263.68平方米,加上179.7平方米的宅基地,她每年可從合作社獲得租金6000多元。像向建香一樣,入社成員瞿丕生、劉雨娥等也把自家閒置農宅委託租賃給歸園居合作社,籤訂了10年流轉協議。合作社將3戶閒置農房出租給市自行車協會、足球協會等,打造青少年活動營地,每年收取租金2萬元。

搭建平臺, 沉睡農宅「變閒為寶」

在湯家山村採訪,隨處可見「歸園居」的品牌印記。

中午時分,筆者走進標有「歸園居」6號的竹林棲閒農莊,小院裡停滿了車,一樓的大廳裡坐滿了客人。40多歲的莊主田金娥正忙著煮擂茶、擺壓桌,忙得不亦樂乎。

「我是『歸園居』首批入社的經營戶。」田金娥告訴筆者,合作社成立後,完成了鄉村旅遊健身遊步道及多條旅遊線路的修建改造,同時按「一戶一品」的要求,量身為經營戶們定製了改造方案,對經營環境和配套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杆線入地、統一招牌、統一庭院綠化改造、增加公用WIFI布點……「環境更美,生意更好了。」

湯家山農宅基地改革進程中,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歸園居合作社)應運而生。合作社由村民民主選舉理事長、理事、監事等,制定合作社章程、宅地流轉制度、監督評級機制等一系列的操作辦法。目前,自願入社農戶24家,發展入社經營戶13家。

按照房屋閒置、建房資格閒置、宅基地閒置三類情況,歸園居合作社摸清了全村農宅情況,並建立了農宅動態信息庫,查實全村共有閒置房屋16戶、閒置建房資格35戶、閒置宅基地12戶、一戶多宅的25戶、可復耕的60戶,總面積21893平方米。

摸清了農宅「家底」,合作社牽頭統籌全村閒置資源,推出三種模式,搭建起公益性質的閒置農宅流轉平臺,並探索宅基地復墾入市。2019年,合作社整合54戶空閒宅基地指標實施土地開發,生成了土地指標入市出讓。曾經空置、低收益的農宅,在合作社與投資者的精心裝扮下,成為了「聚寶盆」。

鼓勵有意願的農戶自主經營。合作社統一開展品牌推廣、統一分配客源、統一提供公共服務,鼓勵全村原著村民依託自有農宅院落髮展民宿、餐飲等,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打造健康養生基地、藝術創作中心、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遊特色示範點。

鼓勵有資源的農戶委託租賃。合作社單獨或與專業營運公司、民間資本合作,租賃村內閒置農房,實施標準化改造,規範了標示標牌,做好外觀美化和屋內裝修,發展休閒度假、養老養生、餐飲住宿等產業。

鼓勵有資格的農戶集中流轉。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合作社以支付租金的形式統一收儲有資質但暫未建房的資格權,由合作社實施集中開發。目前,已明確可流轉的建房資格29個,共5660平方米。共流轉8戶社員閒置宅基地資格,合作社用於集中打造擂茶文化博物館和花溪谷主題民宿,與農戶籤訂了20年的流轉協議,每戶村民可獲得租金收益4萬多元。

整合資源,演活鄉村振興「一臺戲」

「湯家山區位優勢明顯,環境優越,特別適合度假休閒旅遊,尤其適合民宿業發展。」已入駐湯家山村的湖南有戲傳媒項目主管劉少燕告訴筆者。今年4月8日湖南有戲傳媒正式接手湯家山村歸園居農宅租賃託管運營項目。湖南有戲傳媒是一家旅遊營銷的專業公司,是張家界多家知名民宿幕後「操盤手」。

目前,圍繞湯家山民宿項目的包裝、運營已經啟動:完成了花溪谷民宿前期規劃定位;開通了「桃花源裡有個家」的微信公眾號,重點推介湯家山的山水資源和民宿產業;製作了專題宣傳片在騰訊等視頻網站發布……劉少燕說,已有好幾批客人來實地洽談,花溪谷的民宿集群建成後,公司將負責前期的包裝、維護、運營。

農宅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湯家山村農宅改革的同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多方整合政策、資金、力量、市場、利益等資源,為改革試點保駕護航,把鄉村振興大戲唱得愈加精彩。

近兩年來,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相繼制定了湯家山村新建房、改建房、翻新房管理辦法及工作流程,明確農村閒置房屋界定的使用條件、租賃建設條件,規範流轉交易的合同條款及合同調解程序;統籌安排農宅改革專項基金,整合村鄉村振興資金,集中財力推進農宅改革項目。實施以獎代投,開展閒置農宅激活示範戶評選,對激活閒置農宅成效明顯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獎補;對接農商銀行開發全省第一個「農宅貸」金融產品,2020年8月發放了全省第一筆農宅貸資金12萬元。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還推出「共享桃花源」的概念,對接旅行社100多家,定期舉辦「送客入村」「下鄉看房團」「民宿體驗營」「鄉村美拍賽」等活動。兩年來,湯家山村年遊客接待量超過10萬人次,吸引了200多人回村創業。

「通過農宅改革 ,盤活了閒置資源,吸引了社會資本,村集體經濟有了源頭活水,村民是最終的受益者。」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伍彩霞告訴筆者,隨著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的擂茶博物館和花溪谷民宿集群的建成,湯家山村的發展將步入新臺階。

相關焦點

  • 湖南省常德市穩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湖南省常德市組織召開「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推進會,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於「證照分離」改革的決策部署,在經開區和高新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由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局牽頭推進,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37個涉改單位出席會議。
  • 耳洞村的幸福變化——湖南省總工會湘西龍山縣駐村扶貧紀實
    建扶貧車間,興產業電商,山貨脹了村民「錢袋子」老百姓有山竹筍,有豆製品,有蜂蜜,有臘肉……但是這些山貨怎麼加工?在哪兒加工?工作隊幫村裡建起了「扶貧車間」。工作隊駐村後,看到村民的房子有些破舊不堪甚至已成危房,便籌集170餘萬元專項資金,啟動全村房屋安全保障及配套設施建設工作,按照統一風格,傳承土家特色原則,對全村所有民居進行改造,對房子的屋頂、屋簷、望板進行改造完善,使房子特色鮮明,更加美觀,居住更加舒心。同時,還在入村沿路口安裝了有民族特色的標識標牌,在村子中間興建了花池和垃圾集中處理點。
  • 魯山縣:「小藍莓」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張海林 師紅軍4月19日,記者在魯山縣庫區鄉慄村的藍莓基地看到,群眾正忙著移栽藍莓苗,大棚內的藍莓長勢喜人,即將成熟的藍莓掛滿枝頭惹人喜歡。據了解,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慄村於2018年爭取省扶持村集體經濟試點項目資金120萬元,建成了8座大棚,並以每年5萬元的價格,租賃給平頂山市亦源實業有限公司種植藍莓。「由於大棚藍莓成熟期比露天早3之4周,且價格也高1.5倍,因此市場上相當走俏。」該公司負責人劉勝旻介紹。
  • 國家的「錢袋子」為什麼總缺錢?
    在人類文明社會的歷史長河中,當國家機器產生之時,必然也會產生與其相適應的「供養機制」(供養這個國家機器的運轉),這個「供養機制」的學名叫做「財稅」,有時也將其形象地稱為「錢袋子」。「錢袋子」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某一組織而言,都十分重要。
  • 靠「菜籃子」鼓起村民「錢袋子」
    八名村種植的反季節蔬菜。  12月18日天氣晴好,方正縣方正鎮八名村的蔬菜產業園裡,一排排鋼架大棚在田野裡依次排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頗有氣勢。想把日子過得更富裕,八名村村民的心思活泛起來。鄉親有的投資買車,幹起蔬菜運輸,把村裡產的鮮菜批發進縣城市場超市;有的乾脆把自家旱田流轉出去,直接來到園區打工。  「大棚就在家門口,每個月工資3000多元,忙完了還能回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日子過得不累還有奔頭。」李娟說,很多鄉親都入股加入合作社,還有幾十名村民和她一樣走進園區打工,當起了「蔬菜工人」。
  • 清遠這個地方立足優勢謀發展,鼓起村民「錢袋子」 | 脫貧攻堅
    「安居之花」「文明之花」「致富之花」處處「幸福花開」,昔日貧困小山村迎來美麗蝶變。禾石坑村是陽山縣以人居環境整治擦亮脫貧攻堅底色,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陽山縣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脫貧的基礎保障和鄉村振興的先導工程,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持續定向發力。
  • 直擊改革前沿:小城市試點的沙河樣本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沙河鎮堅持城鎮化和工業化同步,完善功能和改善民生並舉,發展商貿和提升形象齊抓,全力推進新生小城市建設。  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以工業化引領新生小城市發展以優化審批流程、經濟轉型升級改革為契機,依託市委、市政府對試點鎮土地、金融等方面的專項扶持政策,積極探索市場化融資新模式,通過變政府「投」為市場「籌」、政府「管」為市場「辦」,努力破解資金、運營等瓶頸制約,加快換擋提速,提升產業發展內涵。
  • 遼寧錦州義縣:找準農村發展「金鑰匙」 「三變」撐起農民「錢袋子」
    資源一變股 錢袋就會鼓 沿著綿延數百裡的陰山餘脈,從義縣縣城驅車約一個半小時,記者抵達了王景屯村。葡萄大棚、葡萄冷庫放眼皆是,各種和葡萄有關的元素遍布村落。村民們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在當地發展葡萄產業後興建的。景璽是村裡小有名氣的葡萄種植戶。
  • 區分不同情況,實施分類指導 統籌試點,把握改革節奏(深閱讀·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鼓勵不同區域進行差別化試點,善於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改革是系統工程,在改革試點的推進環節,如何加強統籌,分析各個改革試點內在聯繫,合理把握改革試點工作節奏?記者在多地進行了調研。
  • 平和這15個村入選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有你們村嗎?
    近日,福建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印發《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 《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工作方案》明確在全省開展50個鄉村振興重點縣、100個鄉村振興特色鄉鎮、1000個鄉村振興試點村示範創建工作。
  • 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駐村工作組組員廖興號:發展海棠產業 助力...
    我叫廖興號,是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駐村工作組組員。對門山村位於沙文鎮政府東北面,全村總面積 5.18 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 1310 畝、海棠種植面積 1000 餘畝,轄村民組 5 個,共 234 戶、891 人,有黨員 23 名。
  • 湖南省資訊|「永州古村落」零陵排家洞村:鬼斧神工的詩畫夢境
    「永州古村落」零陵排家洞村:鬼斧神工的詩畫夢境零陵排家洞村:鬼斧神工的詩畫夢境。排家洞處在大山窩裡,遠離喧囂與繁華,原名排家弄,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大慶坪鄉,因村前山嶺諸峰成排,天坑溶洞眾多,故村名又改為排家洞,大山和綠色就是這裡的資源,原始的勞作方式和淳樸善良的村民,讓這裡擁有了「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清新寧靜。
  • 古港鎮梅田湖村入選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擬入選第二批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的公示》,瀏陽市古港鎮梅田湖村擬入選第二批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鄉村旅遊重點村優勢據官方公布,列入名錄的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將優先享受有關支持政策,並擇優參加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遴選。
  • 北魏拓跋宏堅持漢化改革的背後,權力和錢袋子
    這部片子對很多歷史事件的解讀也很是深刻,其中在第八集拓跋宏篇中,從更寬廣的視角回看北魏王朝,介紹了一場影響至今的漢化改革。拓跋宏是北魏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統治的北魏是由鮮卑族中的拓跋部所建,但他尤其推崇漢人文化,並推行了轟轟烈烈的漢化改革。這場改革極其宏大,涉及從平民的生產生活到國家體制的方方面面。拓跋宏要求鮮卑人說漢話、穿漢衣,甚至連姓都要改成漢姓。
  • 秦嶺人文故事|老屋三間空蕩蕩,半夜思家睡裡愁——走進空房子
    如果讓時光回到從前,當有人提到家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些什麼?首先應該是人。父母長輩、兄弟姐妹、兒孫晚輩,以及圍繞著這些人發生的種種故事。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也有得意與失勢、榮華與衰落。就是這些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故事,為我們織成了一張關於家的記憶之網,網住了我們的來路和歷史。其次大概是物。可以具化為房子和土地。
  • 遼陽市體育運動學校改革試點探索體教融合新模式
    近日,全國體育運動學校改革試點城市暨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青少年培訓基地授牌儀式在遼陽中奧健身大廈舉行,遼陽市成為全國首家體育運動改革試點城市。為了培養高質量體育競技人才,20世紀50年代青少年業餘體育訓練學校應運而生。
  •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等6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
    中共湖南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湖南省財政到2021年4月底前,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在部分科研院所開展改革試點;到2021年底前,科研院所深化改革工作全面鋪開,基本解決轉制類科研院所改革不到位問題;到2025
  • 安徽省首家集團保稅試點項目!正式落地合力叉車!
    12月10日,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試點啟動儀式在合肥順利舉行!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試點啟動儀式 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是海關總署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高水平開放、深化「放管服
  • 永嘉這個改革試點這樣幹
    永嘉為何要進行基層商會改革?它又是如何成為全省「試點」的?  破土 立足民營經濟發源地  改革開放初期,在永嘉縣橋頭鎮,橋頭紐扣市場繁榮,這是我國第一個專業小商品批發市場。  以「商」之名,探尋新出路,永嘉大地一股新力量萌動。對內,1983年,橋頭42家個體戶註冊;對外,「永嘉彈棉郎,挑擔走四方」,立足永嘉,對外開拓。
  • 威寧40萬畝蔬菜:豐富市民「菜籃子」 鼓起群眾「錢袋子」
    威寧40萬畝蔬菜:豐富市民「菜籃子」 鼓起群眾「錢袋子」 2020-12-28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