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林克教授談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評審:以奧索金斯演奏蕭邦《練習曲》作品25之10為例

2022-01-08 音樂表演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國際音樂賽事之一,每隔四年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2015年10月3日-20日舉辦的第十七屆「肖賽」邀請了音樂表演研究國際學術權威、蕭邦專家、劍橋大學約翰·林克(John Rink)教授擔任評委。約翰·林克教授事後就這段經歷撰寫了專題論文《評審蕭邦:音樂經歷的一種評價》(Judging Chopin: An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對於我們了解國際頂尖大賽的評審內幕以及他個人所堅持的評判標準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圖1是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賽制概況。表1是約翰·林克教授所關注的拉脫維亞鋼琴家喬治·奧索金斯(Georgijs Osokins)在整個賽程中的得分情況。其中,評委的姓名以縮寫形式(JR為約翰·林克)給出。前三輪成績以25分制的得分(越高越好)以及決定選手是否晉級的是(Yes,Y)與否(No,N)同時給出,而決賽成績則以1-10的排位給出,越大越好。可見,儘管約翰·林克教授每輪都為奧索金斯給出了較高分數,但他在決賽中還是以微小的劣勢與前六名失之交臂。

圖1 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概況

表1 喬治·奧索金斯三輪得分與決賽排位(越高越好)

約翰·林克教授對奧索金斯在第一輪中演奏的蕭邦《b小調練習曲》作品25之10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給出了所有評委中的最高分24分。他在評審過程中邊聽邊做筆記,並在賽後對這些潦草的記錄進行了整理。如圖2所示,筆者大致翻譯如下:具有轟動效應——非常顯著地牽出了內聲部被懸置的角色;         ——超級好的踏板——[他使得樂曲變得]痛苦,而後釋放;

圖2 約翰·林克教授為喬治·奧索金斯演奏蕭邦《練習曲》作品25之10做的筆記

從評語中的這些描述性語言還可以進一步整理出約翰·林克教授的主要評分依據。大致可以分為表2中所列舉的三個方面。首先是有關鋼琴(技巧)的因素;其次是一些表現性特點,包括「有些不尋常」的獨創性;最後是從表演中顯現出的結構,其中最核心的關鍵詞是形態(shape)。關於整體形態問題,約翰·林克教授通過曲式結構與奧索金斯演奏中的一些特點進行了對照分析。如圖3所示,R是指樂句結尾處的退縮式(Retraction)處理,S是指樂句結尾處的巨浪式(Surge)處理,而C是指對位的前景(Contrapuntal foregrounding),特別是內聲部。而這些R、S與C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速度塑形(temporal shaping,參見圖4)、雙手與手指間的錯位(hand/fingerdisplacements,例如低音先行的處理方式)、和弦的琶音化處理(arpeggiation)以及豐富的力度起伏(dynamics)等具體途徑來實現的。

表2 約翰·林克教授的評分依據

圖3 蕭邦《練習曲》作品25之10曲式結構與奧索金斯的演奏特點

圖4 蕭邦《練習曲》作品25之10曲式結構與奧索金斯的速度-力度曲線

(Vmus.net 2.0生成速度曲線與演奏蠕蟲)

奧索金斯的演奏確實有太多不同反響之處,具有鮮明的獨創性。在他目前的個人簡介中如此寫到:「他在2015年的肖賽中引起了轟動,被評論家認定為超常且出乎意料。他作為獲獎者可能太過於革命性了,然而進入決賽已足以證明一切。」

相關焦點

  • 學鋼琴,為什麼蕭邦練習曲非彈不可?(石叔誠)
    那麼為什麼我要專門談蕭邦的練習曲呢?19世紀上半葉,正是鋼琴這個樂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不斷改進完善,走向「王位」之時。老天的安排,兩位對鋼琴藝術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師應運而生了。蕭邦生於1810年,李斯特生於1811年,他們既是鋼琴演奏家,也是作曲家,過人的天賦和才華將鋼琴的藝術表現力推向了幾近極致,同時也將鋼琴的演奏技術擴充和發展到幾近極致。
  • 27首蕭邦鋼琴練習曲,演奏技巧和詳解都在這了!馬上練起來!
    「練習曲」原是作曲家們為學生練習某種演奏技巧而創作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據單一的音樂動機寫成的。蕭邦創作了27首鋼琴練習曲。他把其中24首分成兩集,每集12首,編為作品10號和作品25號。另外還出版了一卷沒標明作品號的練習曲,起名為《三首新練習曲》。
  • 綠皮書鋼琴曲音樂是哪首 鋼琴譜蕭邦冬風練習曲指法分析
    由於影片是更具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主人公也是著名的鋼琴家唐謝利,所以當中涉及到大量的鋼琴音樂作品。其中,唐謝利在酒吧彈奏的鋼琴曲更是讓不少觀眾記憶深刻,好奇唐謝利彈奏的那首曲子是什麼。那到底《綠皮書》中唐謝利在酒吧彈奏的鋼琴曲是什麼歌曲呢?如果你也十分好奇,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綠皮書》酒吧鋼琴曲是什麼歌?
  • 中國北碚站丨蕭邦冠軍、金鐘獎冠軍陳學弘『夢幻鋼琴音樂會』
    1真正聽得懂的音樂會既有個別練習曲又有貝多芬、蕭邦等大師的作品既有部分中國作品又有鋼琴協奏曲的經典穿插首屆北京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青年組冠軍。中央音樂學院「拔尖創新人才」(BOB)。師從著名鋼琴家張欣寧、韋丹文、杜泰航教授。著名國際鋼琴家Arie Vardi稱「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 蕭邦主要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作品涉及體裁十分廣泛。蕭邦創作了許多練習曲、前奏曲、夜曲、圓舞曲、諧謔曲、敘事曲、瑪祖卡舞曲、波羅乃茲舞曲、奏鳴曲等作品。人們從這些體裁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採用了一種創作更大型、更複雜的作品把特性樂曲推向大型樂曲的發展趨勢,並且以典型的浪漫主義音樂語言將鋼琴樂器的表現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 鋼琴詩人蕭邦,安魂曲,葬禮進行曲
    蕭邦的媽媽是一位很有音樂才能的人,不但歌唱得很好,還會彈鋼琴。蕭邦在音樂上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就是他的媽媽。蕭邦5歲開始學鋼琴,7歲時就創作了第一首《波蘭舞曲》;8歲舉行第一次公開演奏會獲得成功。由於鋼琴教師自感自己水平不能滿足蕭邦要求,蕭邦12歲開始自修鋼琴演奏和作曲技巧。對音樂的酷愛,對鋼琴的迷戀,促使他全面發展。
  • 鋼琴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人物鋼琴詩人蕭邦的創作特點與代表作品分析
    為了讓更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專業的學生、老師了解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代表人物,今天正步音樂特地為各位準備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分析和作品分析,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藝術歌曲之王、孟德爾頌、舒曼、蕭邦、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等。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蕭邦三首鋼琴曲上榜,你都聽過了嗎?
    1、蕭邦—軍隊波蘭舞曲:這首曲子情緒昂揚、氣魄宏大,富有戲劇性,是一首勝利凱旋的進行曲,被認為是蕭邦音樂中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強烈的作品之一。2、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是一首風格是古典音樂,取材於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隨想曲,所以這首曲子又稱為「帕格尼尼主題變奏」。
  • 中國雙流站丨美國鋼琴演奏博士吳易穎『解析型』鋼琴新年音樂會
    >李斯特鋼琴練習法傳承者四歲學習鋼琴、六歲學習小提琴、自幼展現出非凡音樂天賦、是音樂界比賽的常勝將軍。比賽獎項包括西雅圖國際鋼琴大賽與(羅森沙菲爾)Rosen-Schaffel協奏曲比賽,春之祭鋼琴大賽第三名(一,二名空缺)及日本交流協會鋼琴大賽第一名,演出期間吳易穎老師被多次特邀參與國內與國際鋼琴比賽評委;比賽評委身影遍及中國湖南長沙、四川成都、上海、北京、日本、美國、波蘭、西班牙等、他的學生比賽多次贏得國際與國內鋼琴比賽獎項;
  • 第29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甘肅賽區網絡人氣冠軍—田佳禾
    在昨日剛剛結束的「第29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甘肅賽區」比賽中,小選手田佳禾以超高人氣獲得了「超人氣冠軍」榮譽稱號並成為本次大賽的網絡形象大使!他以一身乾淨利落的形象出現,端坐在鋼琴面前,手指在黑白琴鍵之間來回穿梭。他大方自信毫不扭捏,可以看出他對鋼琴的專注和認真。
  • 「冬日裡的蕭邦」——藝術家進校園系列講座圓滿舉行
    12月18日晚19:30分,由西安交通大學藝術教育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團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音樂教育中心、西安交通大學人文藝術名師工作室承辦的藝術家進校園系列講座「冬日裡的蕭邦」——陶敏霞教授專題鋼琴講座在1400絲路大講堂報告廳舉行。
  • 5歲鋼琴小天才彈高難度作品,網友都稱其為「蕭邦轉世」!
    蕭邦《幻想即興曲》是公認的難度較高的一部作品,有一位5歲的男孩就將自己彈奏這首作品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網友們看到後,都被這位可愛的小男孩的才華所震驚!音樂家蕭邦的《幻想即興曲》到底難在哪呢?首先我們從音樂的結構上來看。
  • 鋼琴詩人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
    蕭邦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蕭邦的生平簡介浪漫主義時期不僅在德國和奧地利湧現了像舒伯特、孟德爾頌和舒曼這樣偉大的鋼琴音樂家,在德、奧以外的國家也產生出了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蕭邦
  • 第29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膠東五市)賽區比賽暨中國賽區...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8日訊 第29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煙臺賽區比賽暨中國賽區資格選拔賽,將於2021年1月1日-3日在煙臺大劇院舉行。本次大賽由煙臺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青團煙臺市委主辦,山東知涯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山東英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 蕭邦女朋友喬治桑,悉心照顧蕭邦的同時,稱他為「我親愛的屍體」
    1849年10月17日,音樂家蕭邦因肺病於巴黎去世,終年39歲。蕭邦被稱為「鋼琴詩人」,是歐洲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因為曲子介於通俗與高雅之間,成為歷來鋼琴家最喜愛彈奏的對象。蕭邦終生專注在鋼琴曲的創作上面,代表作《夜曲》舉世聞名。現代流行歌手周杰倫也因蕭邦產生靈感,發表專輯《十一月的蕭邦》,並以一首現代版《夜曲》作為該專輯的主打歌。
  • 蕭邦:琴聲裡的情懷和夢想
    從近期在華沙眾多沙龍舉行的蕭邦演奏會,到將在盛夏舉辦的蕭邦音樂季,再到舉世矚目的、每五年一屆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紀念蕭邦誕辰將是今年波蘭文化界和全球古典音樂愛好者的盛事。他6歲開始學習鋼琴,7歲創作出了第一首作品《波蘭舞曲》,8歲首次登臺演出就轟動華沙,十幾歲寫出了名動歐洲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與《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至今仍是經典。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為蕭邦贏得了「莫扎特的繼承人」的美譽,當時歐洲報紙曾有這樣一句話:「上帝把莫扎特賜給了奧地利,卻把蕭邦賜給了波蘭。」
  • 蕭邦: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今年是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210周年誕辰。在短暫的一生中,蕭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浪漫而經典的作品。在流水一般動聽的旋律背後,深藏著他對祖國波蘭深切的熱愛。音樂家舒曼曾說,蕭邦是詩人,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 甘肅省首次引進舉辦蕭邦國際少兒鋼琴比賽 300多名琴童「一決高下」
    我省首次引進舉辦蕭邦國際少兒鋼琴比賽300多名琴童「一決高下」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由友好際聯國際文化交流(北京)中心主辦,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絲路盛典文化傳媒公司承辦的第29 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全國鋼琴比賽甘肅賽區正式在甘肅隴劇院開賽。
  • 書評《蕭邦:生活和時代》
    經過十年深入廣泛的研究,阿倫.沃克(Alan Walker)完成了關於蕭邦的著作,對於這位舉世聞名的波蘭音樂家和作曲家,這是一部至今最完整和全面的生平傳記和音樂分析。沃克之前還為蕭邦同時代的匈牙利鋼琴大師和作曲家李斯特的寫過傳記,那部具有學術價值的三卷著作已經讓沃克為大眾所熟知。在蕭邦的一生中,波蘭持續的政治動亂為他的音樂塗上了一層悲傷的色彩。
  • 再見,「中國的蕭邦」!我們將永遠記住他
    年輕時,他在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一戰成名,他對蕭邦作品的權威演繹舉世公認,「他的蕭邦,是最真摯、最詩意、最純潔動人的。」鋼琴家李民鐸評價。蕭邦成了傅聰最重要的標籤,然而,他的藝術成就絕不僅限於蕭邦。傅聰1934年出生於上海。他從小對音樂的感受力特別強,父親傅雷感覺他在這方面有潛質,也許能有所發展,就讓他學了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