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在購買食品的時候經常還會關注一下食品的保質期問題,我也是這樣的 呵呵 !實際上食品的保質期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食品的保質期一般都是由廠家自己定的。這件事情可能很違反大家的認知啊,食品的保質期這麼重要的事怎麼能交給廠家自己定呢,我們通常所說的食品保質期是指在那個期限內,食品各方面都符合既定的標準,包括食品的風味口感,安全性等等,他的意思就是在這期間內如果食品在任何一方面不達標了,包括國家標準和廠家承諾,廠家都要負責,過了保質期並不見得食物壞了,只是廠家不再擔保是否能吃,就靠消費者自己來決定了。
這跟汽車的保修期是一樣的,比如說,廠家給了三年或者6萬公裡的保修期,並不是說這期間車就一定不會出問題,只是說出了問題廠家負責維修,也不是說過了這個期限汽車就壞了,只是說過了這期限再出問題就要由消費者自己來負責,實際上大多數汽車開很多年或者更長的裡程,都是沒有問題的。食品的變質是一個連續漸變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受到食品配方 生產工藝和保存條件的影響,把保質期控制到多長時間 跟採用的配方工藝和保存的條件密切相關,而這又對生產成本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說一款具體的產品如何權衡取決於不同的企業對產品的定位,也就是說,同類食品甚至是同一種食品,不同的廠家,追求不同的保質期,這是經營策略的體現,如果對他們設定統一的保質期就不合理了。
保質期或者保修期只是廠家承諾,國家可以對汽車設定最低保修期,這是為了建立一個服務的標杆,對消費者的利益有一個基本保護,但是對於食品,消費者需要的是保障,如何保障這就是廠商要操心的事兒,消費者只要知道,在廠商承諾的期限內,是絕對安全的就夠了。許多人擔心廠家會不會因此亂標保質期,其實吧,如果廠家的保質期不能保證,其所有產品都在此期間內合格,那麼廠家所面臨的風險,或者實際的損失就比咱想像的要更大,首先只要是在保質期內,監管機構就可以抽檢 一旦抽到不合格的產品就會是該廠家的產品不合格,這對於廠家來說,基本上就是不可承受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只要產品在保質期內,經銷商以後售賣的產品。咱們需要注意保質期內不變質的前提 是遵循廠家的保存要求,否則保質期內的產品也是可能變質的,比如說一款鮮牛奶保質期是一周 ,是指在沒有開封而且冷藏的前提下,如果打開了蓋子放在室溫下,可能半天就壞了,而廠家對此並不需要負責任,您就得自己留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