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壓力大
工作中常常不如意,遇到事經常一個人悶在心裡,長期找不到發洩的方法和途徑。長時間的壓力積累很容易導致心理出現負面情緒,慢慢地會焦躁不安以至於抑鬱。
2.家人不理解
產婦在抑鬱症患者中佔大多數,她們在生完孩子後身體會變得非常虛弱,有的家庭她們覺得沒什麼,不就是生個孩子嘛。孩子出生後也不幫忙照看,尤其是剛做媽媽的新手,她們沒有經驗,沒帶過孩子,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就會出現心煩意亂的情緒,家人理解不了她們,覺得是在無理取鬧。長時間下去產後抑鬱是必然的。
3.遺傳
抑鬱症雖然不是遺傳病,但很多研究表明,抑鬱症的患病有一定遺傳傾向性,直系親屬有抑鬱症患者的家族中,下一代患抑鬱症的機率比無家族病史的高出了很多。
4.生理因素
血清素是負責情緒變換的最直接的神經遞質。血清素濃度的降低可能會引起抑鬱症的發作。去甲腎上腺素是影響血管收縮的一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在突觸如果含量極低,也會引起抑鬱情緒的產生,引發抑鬱症。乙醯膽鹼是影響人們大腦認知功能的常見激素之一,含量過低會導致行為認知錯誤,含量過高就會導致抑鬱。
5 .經歷過創傷或極度悲傷的事件
經歷過創傷事件,比如曾經遭受過暴力或虐待,這種經歷可以是近期發生或很早前就存在記憶裡的。遇到朋友或者家人等去世的傷心事件也有可能處於抑鬱狀態。
6.人格和個性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處事比較謹慎,對細節追求過分完美,拘泥於秩序,行為固執的人更容易患有抑鬱。平時有一定強迫情節或衝動情緒以及偶爾伴有焦慮情緒的人更加容易患抑鬱。
7 .疾病
心臟病、癌症、慢性疼痛、糖尿病等多種身體疾病和狀況經常引起抑鬱症。他們長期處於病痛的折磨中,還要擔心高額的治療費用,所以長期產生抑鬱和不安。
8 .錯誤的認知
對負面事件產生錯誤的認知也會導致抑鬱症,錯誤的負面認知會增加抑鬱的風險。例如,如果一個人在消極認知後產生自卑心理,他會對自己慢慢感到失望,覺得自己的未來看不到任何希望,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存活的價值和意義。
9 .兒童期創傷
對很多孩子來說,自己在家庭受到虐待、家庭暴力事件、缺乏父母的關懷,或者小時候總是被自己的父母拿來和其他孩子進行對比,如果孩子失去自信而受挫,他們就會進行自我攻擊,越想攻擊越壓抑,為自己以後的成長埋下一顆會隨時爆發抑鬱症的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