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潮趨勢看,品牌如何針對年輕人進行營銷?

2021-01-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隨著年輕人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各大品牌也各出奇招,針對年輕人的口味做出營銷調整。國潮是近些年的趨勢,自然是品牌營銷的重要發力點。本文從國潮趨勢的角度,分析品牌是怎麼針對年輕人進行營銷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年的618年中促銷比以往更早地拉開了帷幕,作為疫情後的首個全民購物節,商家們卯足了勁要趁此機會回血。

天貓618開售的首日,超37000個中國品牌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至少100%。華為、格力、小米、榮耀等國產品牌成交額短時間內突破1億元,更有一番「國貨當道」的味道。

消費能力擴大、消費需求增長、多樣化的營銷渠道共同催生了新消費的誕生——民眾的消費不再局限於對生活需求的滿足,更追求對生活方式和文化態度的滿足。

國潮,是中國文化與國際潮流碰撞之下的產物,帶著中國年輕人的「糾結」和個性,高調地走進了新消費的市場。

「玩味復古,中式為潮」——喜茶在國慶期間推出中國製造主題周邊 圖片來源:喜茶

一、乘風破浪的國潮到底潮在哪?

「國潮」這個詞出現的時間不長,市場中並沒有權威的說法能夠準確地給它下定義。所以當被問到「你覺得什麼是國潮?」的時候,答案可謂五花八門。

視覺設計師阿水:國潮在我看來就是充滿了中國風的營銷風格,在海報或者 banner 上加上又粗又大的漢字、飽和度極高的配色,土裡透著一點酷。沉迷年輕客群研究的小悅:國潮從字面上理解是中國品牌創造的潮流,裡面被融入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元素,是一場中國傳統文化的文藝復興。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劉:我覺得國潮的背後是當代中國年輕人的一種戲謔精神,它的形式是時尚有趣的,但是也表達了年輕人很複雜的思緒。國潮作為國內消費市場上的熱點話題,經常與中國風、95後、品牌聯名、傳統文化等關鍵詞一起出現。

由於國潮近兩年在廣告、促銷中的大範圍應用,讓很多人覺得國潮只是營銷的噱頭,但其實國潮的活躍不僅僅在於品牌營銷。

國潮是一股發自中國的時尚潮流,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被廣泛應用在各類原創設計中,逐漸形成了以中國文化為底蘊,彰顯個性和生活態度的一類潮流風格。

圖片來源:微博@天貓發言人

二、從國產潮牌到「以國為潮」

國潮最初的雛形出現在2000 – 2010年,以「中國品牌+潮流風格」的形式初入市場,最出名的是明星所創辦的 CLOT、NPC 等潮牌。這類國產潮牌在設計風格上仍以歐美街頭文化為主,雖然受到許多潮人的追捧,在當時的市場中卻仍屬較小眾的消費。

國潮發展的轉機出現在2017年,融合與沉澱了嘻哈文化、街頭文化的「美潮」進入國內。市場中對於潮牌的消費需求大幅增加,給老國牌們的轉型指了條「明路」。

NPC品牌十周年潮流回顧展 圖片來源:微博@李晨nic

2018年被稱為「國潮元年」,國產品牌在這一年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李寧、回力、飛躍張開雙臂擁抱國際潮文化,翻新原有的品牌設計,打造出極富中國特色的潮流運動風格;大白兔、旺旺、故宮等品牌也從看似不可思議的跨界聯名中收穫了一大波話題熱度。

代表幾代人青春記憶的回力和飛躍——聯名開啟「國潮回憶殺」 圖片來源:微博@回力旗艦店

李寧作為國潮界的「扛把子」,帶著復古與前衛並存的全新樣貌亮相2018年秋冬紐約時裝周,在中國隊經典的「番茄炒蛋色」上進行各種創新設計。「中國李寧」四個大字被高調地印在各類單品上,具有年代感的運動裝被改造成了最流行的潮品,T 恤上還印上了李寧本人的經典體操動作,致敬當年奧運會上的榮耀和自信。

圖片來源:李寧官網

李寧在品牌理念中強調要讓中國的時尚以全新的姿態在世界舞臺重燃新生,同時也帶著初心不改的「悟道」——明自本心,心向之途,萬千世界,時事境遷,任顯示與縹緲隨運應變,唯有不變是本心之途。

圖片來源:李寧官網

在近兩年的發展中,國潮除了以時尚、前沿、個性的設計風格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以外,更加注重對本土文化和生活態度的表達和彰顯。

去年10月,敦煌博物館憑著送給明星王一博的一款「飛天滑板」在微博上火了一把。除了滑板,敦煌博物館還把石窟、壁畫、飛天等古絲路元素用在各類現代生活用品上,借用波普藝術的表達方式,還原千年前的彩色壁畫,誕生了伎樂天、佛系、九色鹿等一系列不失古典之美的文創產品,正中佛系青年們的「萌點」。

圖片來源:淘寶敦煌博物館旗艦店

佛系青年不一定懂佛,而是生活壓力和焦慮下的當代年輕人賦予自己的一種標籤。敦煌博物館抓住「佛系」這個連接點,給古老的絲路文化「加戲」。佛系青年們在蹦迪的樂妓、打碟的樂舞之神身上找到了展露個性的機會,向外界展示著自己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生活態度。

「好的,都行,你說了算」 圖片來源:淘寶敦煌博物館旗艦店

從國產潮牌到「以國為潮」,「國產品牌+潮流風格+中國文化」的組合產生了奇妙的市場化學反應。國潮逐漸成為承載中國文化和社會思潮變化的一種中國式原創潮流,向著更加大眾化的消費市場發展。

三、國潮,看見年輕人的「糾結」

從中國加入 WTO 至今的近20年時間裡,隨市場開放而來的全球化潮流,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年輕人的成長過程。

許多追求時尚的年輕人被貼上了「崇洋媚外」的標籤,被認為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但實際上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恰恰是年輕人,而且年輕人不僅自己喜歡,還通過圈層傳播、社交媒體、文創設計等方式,努力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全新的詮釋。

疫情發生前,湖南女孩彭靜旋經常身著漢服,帶著自己的古箏在法國街頭進行表演,並且錄製成視頻上傳到 YouTube、bilibili 等平臺上,以她的方式宣傳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她的 b 站個人帳號在1年多時間裡收穫了60多萬粉絲,5200多萬次的播放量。

廣泛的文化認同和強烈的文化自信影響下,國潮帶著傳統文化復興的使命,在中國年輕人當中產生了巨大的穿透力。年輕人曾經對歐美潮、韓潮、日潮多追捧,對今天的國潮就有多熱情。

追逐潮流是每一代人在年輕時都共有的特徵,但是對於現在的90後、00後一代而言,國潮更像是國際潮文化和中國民族文化之間的精神契合點。

年輕人追隨著時尚潮流的先鋒,卻也希望潮流裡能看到更多自己的影子。正是這種「糾結」的心態,讓潮文化在進入不同國家後延伸出了獨特的氣質。中國的年輕人則是把自豪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給潮文化裡加入了更多中國特色的元素,張揚著獨屬於中國年輕人的個性。

雪佛蘭跨界包裝古代著名詩人,演繹獨特的國潮生活態度 圖片來源:數英網

另一方面,國潮也表現出年輕人在經濟和消費上的一種「糾結」。去年我們在95後信用卡消費研究中發現,現在的年輕人非常敢於消費,但是由於有限的收入不足以支撐他們購物慾,所以會更多地藉助信用卡這類工具來幫助自己「買大件」,滿足興趣愛好的需要。

國際潮牌動輒上千元的價格讓收入有限的「後浪們」總是望而卻步,而國潮相比之下更具性價比。既能彰顯自己對潮流的理解,展現獨特的個性,還融入了更多本土的文化氣質,在年輕人追逐潮流的「理想」和經濟狀況的「現實」之間找到相對的平衡。

北京三裡屯的「有間國潮館」快閃店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年輕人在迷茫和糾結中不斷地尋找自己、證明自己,國潮也在不斷嘗試創造獨屬於自己的潮文化。

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式跨過了30歲的門檻。長輩們總教導年輕人要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三十而立」意味著工作、置業、結婚、生育……但這屆年輕人卻有些力不從心。

年輕人的「青年危機」不僅源於對年齡的焦慮,也因為被賦予了太多社會的期許。糾結、矛盾、焦慮的情緒,在20+的年輕人身上顯得尤其明顯。

我們觀察了許多年輕人身上的「糾結」,在此解鎖其中的5個典型行為和他們背後價值需求的分析,與大家分享:

朋克養生——買最貴的眼霜熬最狠的夜可控陪伴——不會成為負擔的陪伴感求知焦慮——在舒適圈的邊緣來回試探角色投射——我的「白日夢」,會有人替我實現娛樂至上——改造經典的反差快樂

1. 朋克養生:買最貴的眼霜熬最狠的夜

熬夜是年輕人怎麼都逃不開的難題,即使在父母千百次的嘮叨下,仍舊停不下「作死」的腳步。

雖然嘴上說著不在意,也會被網上「熬夜猝死」的新聞給嚇到,深感自己精神不濟、記憶力衰退,從此走上了「朋克養生」的道路。

「朋克養生」指的是就是這種另類又矛盾的養生方式——在肆無忌憚放縱自己「作死」的同時,又感到焦躁不安,不惜花費財力物力瘋狂補救。

其實年輕人的身體還能蹦達,沒到需要靠保健品來修補的年紀。反而是需要養生的儀式感來緩解泛化的焦慮,減少一些「作死」的心理負罪感,是一種自救型的心理安慰。

即使沒有父母和營銷號們的「大肆渲染」,年輕人也知道熬夜的危害,但是面對學習、工作、家庭的壓力總是身不由己,只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享受一些獨屬於自己的時間。來自生活壓力和自由時間之間的矛盾,讓深夜裡總有幾點瑩瑩亮光不願熄滅。

除了購買養生食品、保健品、護膚品,年輕人也開始積極地體檢、健身、購買保險,從中獲得自己在努力生活、積極養生的儀式感。

人群洞察:

初老恐懼在年輕消費群體中開始蔓延,90後的年輕人逐漸成為了「健康消費」的中堅力量。

企業可以通過定義品牌的健康理念,主打具有健康保養功能的飲品、食物、服務等,更好地迎合這一趨勢。醫藥保健領域的企業也需要開啟「年輕化」戰略,針對年輕人的消費觀和消費習慣進行轉型,更加貼合消費者養生需求。

2. 可控陪伴:不會成為負擔的陪伴感

在CBNData《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中顯示,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5年裡同比增長43.9%。隨著空巢青年、丁克家庭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面臨著孤獨感加深、安全感缺失的情感問題,寵物經濟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

成家、生育對於當代的年輕人而言意味著要承擔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和責任。在沒有充分準備之前,很難下定決心組建家庭或養育孩子,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從寵物身上獲得情感滿足。

另一方面,飽受社會毒打的年輕人回到家後,希望共同相處的是不會越界、不會給自己帶來額外壓力的角色。寵物的陪伴、互動、依賴使得寵物與鏟屎官之間形成一種親密關係,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年輕人需要陪伴、需要被依賴的情感需求,而且不會帶來過多的精神壓力和財務壓力,是一種可控的陪伴感。

而經濟條件或是生活條件不足以飼養寵物的年輕人,則選擇加入了「雲吸貓」、「雲吸狗」的大軍,從可愛、有趣的寵物短視頻裡獲得源源不斷的快樂,寵物社交悄然興起。

人群洞察:

關愛空巢青年的孤獨經濟和寵物經濟正在崛起,「自我取悅」及「一人居」的生活方式在商業市場中越來越受歡迎。

企業可以從年輕人的孤單又追求自由的矛盾情感入手,打造留有自由與空間的社交產品,提供隨叫隨到、可掌控的便利服務,或是人性化的虛擬 IP 互動,幫助年輕人緩解孤獨感,也不會帶來額外的現實壓力。

3. 求知焦慮:在舒適圈的邊緣來回試探

如果褒義形容詞有鄙視鏈,那「舒適」二字一定非常無辜地躺在最底端。浮躁的網際網路總是喜歡販賣焦慮,時時刻刻催促著年輕人走出舒適圈,不要安於現狀。

發達的信息網絡也讓獲取知識變得輕而易舉,年輕人有機會見識到了更多的「山外山」和「人外人」,隨之而來是對自己現狀的不滿,不斷地追求著見識廣博、自我提升。

圖片來源:bilibili《後浪》截圖

然而求知與懶惰並存,導致年輕人出現了一系列非常自我矛盾的行為。

在視頻網站廣泛瀏覽不同領域的內容,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又因為沒有時間或是覺得枯燥,要配合倍速播放和彈幕來快速看完。

刷微博時遇到乾貨,總要認真地轉發、點讚、收藏「三連」,「馬克」下來以備不時之需。但其實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回頭去看,靜靜地看著它們躺在收藏夾裡蒙灰。

還有的人為了斬斷來自外界的幹擾,通過使用時間管理工具,用帶有一定獎懲機制的任務模式來督促自己完成既定的計劃,強制自己擺脫手機和娛樂,進入專注的狀態,以此換來高效率和自製的成就感。

Forest 專注森林 APP 利用種樹的遊戲模式來幫助用戶保持專注

歸根結底,激起自我改變的不是「舒適圈」,而是對現狀的不滿。年輕人看到了更優秀的人、更優質的生活,總會對自身安於現狀的想法產生懷疑,從而迫使自己開始改變。但是骨子裡的懶惰又會讓年輕人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創造出各種「捷徑」,只為快速看到成果、證明自己努力過,用成就感來緩解自己的焦慮。

人群洞察:

企業可以在消費場景中引入遊戲化的獎懲機制,以任務的形式來輔助年輕人進行自我提升,保持克制、有序,來抵制來自各方的誘惑,滿足年輕人自制力不足卻想要獲得成就感的需求。

4. 角色投射:我的「白日夢」,會有人替我實現

2018年開始中國本土網絡綜藝市場大火,相繼出現《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青春有你》等系列化、流水線製作的偶像養成類節目。

這類節目主打的受眾是95-00後的年輕群體,觀眾以粉絲的角色參與節目的全過程,不再是純粹的跟隨者,而是變身全民製作人或女團創始人,通過投票決定選手的去留。

《創造營2020》最終成團出道的7位學員 圖片來源:微博@硬糖少女303

偶像養成類的節目大多不間斷、全方位地展現練習生們的訓練過程和日常生活,觀眾能夠看到星光熠熠的偶像背後也有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把自己的認可和期待的性格特質投射在偶像身上,見證偶像們通過自己的力量一步步成長,逐漸形成一種粉絲和偶像之間無法分割的依賴和寄託。

圖片來源:動物森友會官網

今年上半年「火出圈」的動森,是追求平淡生活的一群成年人的自我投射。

動森全名叫做《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一款集養成、建造、採摘、捕魚、造物、換裝、捏臉於一體的遊戲。

動森是一個能夠實現成年人「白日夢」的地方。

在這個遊戲裡,沒有敵人、不用冒險,也沒有令人焦慮的排行榜。雖然在島上建房也需要貸款,但是不會有人每個月來催你還貸,也沒有額外的貸款利息。玩家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裡,從收集和撿拾裡獲得幸福感,用交換和互贈聯絡友情,享受最簡單最純粹的快樂。想和朋友互動了就發個邀請,想一個人獨處了就給小島加個密碼。

這種田園式的隨心生活是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

圖片來源:動物森友會官網

面對現實的壓力,年輕人選擇將期待寄託於遊戲世界中的虛擬人物或是現實生活的偶像身上,去實現自己暫時無法完成的目標,追求結果的同時更享受養成的過程,以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人群洞察:

網際網路時代,關於情感、人格、IP 的品牌定位比廣告的影響更加有效,品牌消費人格化的趨勢越發明顯。企業可以選擇從人格特質的角度,打造人設經濟,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模擬生活等場景的創造,滿足年輕人對理想生活的幻想。

5. 娛樂至上:改造經典的反差快樂

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如今的年輕人從小成長在繁榮的娛樂環境中,對娛樂表現出巨大的熱情是他們的顯著特徵。年輕人會分配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娛樂上,也會通過自己的創作,用一些與眾不同的文化形式,創造獨屬於年輕人的娛樂方式。

鬼畜是其中一種飽受爭議的娛樂方式,喜歡看的人從中獲得「洗腦」的快樂,不喜歡的人覺得低俗、無聊、吵鬧。經典電視劇、當紅明星、知名網紅都逃不過鬼畜的魔爪,沒被鬼畜過都無法證明自己的火。

鬼畜創作者們並不在意形式是雅或俗,也不關心社會對他們的認可度,只是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或明嘲、或暗諷、或吐槽、或搞笑,創造主流無法理解的快樂。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王朗的片段是鬼畜視頻裡的常客

年輕人還非常熱衷於玩梗,給許多成語或名詞加入新的含義和新的解讀。舊詞新意,顧名思義就是對已經有固定含義的詞語進行全新的解釋,常常以諧音的形式出現。就像每個成語都有典故或源頭一樣,新詞們也能通過兩三個字,引申出一個精彩的故事。

圖片來源:網易號 一隻小嫻包的奇妙世界

大多數的成語包含道德、理義、規則等較為正統和嚴肅的內容,但是年輕人就熱衷於利用新詞在字面意思和實際解釋之間的反差,讓大家會心一笑的同時達到極佳的諷刺或自黑效果。

圖片來源:微博

年輕人熱愛娛樂,帶著點遊戲人生的態度,用短視頻、音樂、表情包、段子的方式,給傳統、經典的文化創造了更豐富的解讀。

他們的行為看似叛逆、無法理解,實則是在以更加輕鬆和幽默的態度對待世界,尋找自己心中的快樂和正義。

釘釘製作鬼畜視頻在線求饒:「各位少俠,五星求一次付清!」 圖片來源:bilibili

人群洞察:

用年輕對話年輕,是當下品牌打入年輕人群體的重要需求。除了與年輕群體的流行文化進行聯名活動,品牌還需要不斷打造自身人格化的標籤屬性,偶爾的自黑和調侃也能增加品牌與年輕人之間的親和力,營造共同語境,獲得年輕人好感。

每一代人所經歷的年輕都是迷茫、糾結、焦慮的,而這代的年輕人最突出的特點是「創造」。

用在長輩們看來是自相矛盾、無法理解的方式來緩解自己身上的焦慮、獨孤、壓力,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用自己的創造力傳播著獨屬的快樂。

參考資料:

1. KnowYourslef. 「明年我就30歲了」 | 第一批奔三的90後,如何面對三十歲?[EB/OL].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103353

2. 解放日報. 越來越難了? 90後三十而立倒計時[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2/30/c_1125403456.htm

3. 網際網路江湖. 「寵物經濟」:滿足年輕人價值千億的孤獨[EB/OL]. https://www.tmtpost.com/4087844.html

4. CBNData. 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R].

5. 梁瑩, ONE. 到底要不要走出舒適圈?[EB/OL]. http://wufazhuce.com/article/3649

6. 言之有範. 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你為什麼要「pick」偶像養成類節目?[EB/OL]. https://www.sohu.com/a/234471295_182272

7. ONE文藝生活, 我還是不懂,為啥這麼多人玩《動森》????[EB/OL].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4118946

8. 圓角望. 鬼畜文化為什麼重要?[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328/11/68780_902208207.shtml

9. Youth Lab. 一個人的好時光?「孤獨經濟」在崛起[EB/OL]. http://www.ad-cn.net/read/10001.html

10. 麥肯錫. 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R].

11.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阿里媽媽. 新消費引爆新增長——複合消費場趨勢報告[R].

12. 埃森哲. 2018埃森哲中國消費者洞察系列報告——新消費 新力量[R].

13. 石雨. 天貓618:開售首日 有超37000個國貨品牌成交翻倍[EB/OL]. http://www.100ec.cn/detail–6558556.html

14. 中國服裝網. 「國潮」的興起:是品牌轉型和發展的偶然還是必然?[EB/OL]. http://www.xinhuanet.com/fashion/2019-04/10/c_1124342599.htm

15. 京東時尚, WWD國際時尚特訊. 2019「國貨當潮」白皮書[R].

本文由 @ETU Desig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國潮營銷泛濫,品牌如何突圍?
    每天海量碎片信息的轟炸,使得人們的記憶越來越短暫,品牌如何從眾多國潮營銷中脫穎而出,將品牌價值和品牌形象根植入用戶心智?國潮是趨勢已是大家的共識,但是不是只要品牌與國潮聯繫上就能煥發新生。國潮營銷並不是僅浮於表面噱頭,而是要抓住90後、00後這群主力消費群體的需求,從產品層面融合傳統文化和時尚潮流,提供新的感官體驗,驅動商業消費增長。
  • 國潮,品牌營銷的新動力?
    後臺回復「品牌」免費獲得《50本品牌營銷必讀書》作者 | 李大為(網際網路品牌官主筆)來源 | 網際網路品牌官(ID:szwanba)國潮,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熱詞。什麼是國潮?國潮已成營銷新風尚從各種跡象來看,都能感覺到國潮已經是營銷的新手段。2019開年以來,就有不少品牌祭出了自己的招式。過年期間,支付寶推出「國潮有福」活動,攜手CONP、哭喊中心、太平鳥樂町、東方好禮等品牌,在傳統春節文化中提煉出最具代表性的「福」字,融入品牌的聯名單品中。
  • ...人單霽翔開講:國潮文化大課穿越古今 尚品宅配讓年輕人愛上中國風
    品牌只有深刻把脈消費者的心理,抓對消費取向,才能搶佔商機。像尚品宅配就是在用戶研究和用戶消費趨勢方向把握得非常好的代表性品牌。  傳統文化融入家居生活尚品宅配要做年輕人愛的新中式隨著國潮復興,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備受喜愛,新中式風潮也逐漸引領家居領域。作為行業領先的定製家居企業,尚品宅配一直深入洞察消費需求,並不斷思考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家居生活,讓年輕人喜歡新中式。
  • 達成過億銷售,看嘉興八佰伴如何開啟國潮營銷新紀元
    2019年是國潮文化蓬勃的一年,嘉興八佰伴作為浙江省地標性商業體,立足自身「潮人打卡新地標」「匠人匠心造物所」的定位,結合 「國潮」熱點,分線進行「一起噶鬧忙」會員瘋搶節、「奇市街」七夕節、「肆溢歡喜」周年慶,共計三季國潮主題的營銷專場。
  • 媒介直通車:「國潮」營銷分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國潮作為最易構築群體共鳴的方式之一,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挖掘和再創造能夠有效提升綜合品牌力。此外,疫情進一步加強國人自信,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將滲透到消費領域。本期的媒介直通車,我們將從宏觀背景、消費者轉變、品牌溝通三個方面,解讀目前國潮營銷的發展。
  • Adidas借勢「國潮」被嘲諷,2020年的國潮營銷應是文化進階
    近兩年,「國潮」這個詞引爆了時尚圈以及營銷圈。而中國品牌也不負眾望,不斷通過「國潮」概念進行品牌年輕化和創新,以潮流的創意和新式美學創造了驚喜,也改變了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的刻板印象。「以國為潮」儼然成為了當下的消費新動向、新趨勢。
  • Adidas借勢「國潮」被嘲諷,2020年的國潮營銷應是文化進階
    而中國品牌也不負眾望,不斷通過「國潮」概念進行品牌年輕化和創新,以潮流的創意和新式美學創造了驚喜,也改變了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的刻板印象。「以國為潮」儼然成為了當下的消費新動向、新趨勢。有果就有因,「國潮」近來為什麼會這麼火爆,以及究竟什麼才是「國潮」?都非常值得我們去探究一番。
  • 萬聖節營銷盤點,看品牌如何「搗蛋」
    這兩個月內節日眾多,開學、中秋節、國慶節、萬聖節等節日扎堆,是各行各業營銷的重點時節,招聘季、樓市旺季等都有「金九銀十」的說法。 近年來,萬聖節在國內興起,年輕人熱衷於「扮鬼」,品牌為了搶佔年輕群體的心智,也開始進軍萬聖節營銷,開始「扮鬼」。每一個品牌借勢都有自身特色和創意融合的地方,根據品牌方的特點量身定做的萬聖節營銷自然也帶來了品牌借勢的參考。
  • 國貨品牌大行其道,如何助力國潮文化長盛不衰?
    國潮曾經是品牌營銷的綠葉,現在已然發展成品牌營銷中最生機盎然的鮮花。    最後,網際網路成長下的新青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與追逐潮流,越來越多品牌看到其中商機,運用各種營銷手段挖掘傳統文化更深層次的價值,讓國潮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眾多品牌紛紛投身於國潮營銷中,它到底有何魔力?
  • 那時撩到你的國潮品牌現在怎麼樣了
    從2018被稱為國潮元年,很多品牌借國潮出圈兒,然而熱鬧過後心理不免嘀咕,營銷噱頭過後不會又是一地雞毛吧,兩年過去了,那時我們追捧的國潮品牌現在怎麼樣了。,酷的有設計感,有內涵,質量也不錯,而且價格很美麗,所以成功撩到了一大批年輕人。
  • 國貨+國潮,中國品牌的最大紅利
    國潮+國貨,正在成為一種營銷趨勢。隨著中國經濟開始注重「內循環」,國貨消費品牌也迎來利好,龐大的人口基數、層出不窮的消費熱點,以及加速恢復的經濟局勢,讓更多人相信,國貨品牌會順勢而起。與之對應的另一面,是源於文化自信,國潮IP正在被賦予新的意義。
  • 家居品牌年輕化,看全友如何在雙11對話年輕人
    在這場全世界的品牌都鼓足了勁想分一杯羹,年輕人都在踴躍參與的狂歡盛日裡,全友家居交出了一份頗為亮眼的成績。作為一個傳統家居品牌,全友家居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年輕時尚品牌?或許,我們可以從全友家居此次雙11營銷的思路裡,摸清它年輕化的奧秘所在。
  • 都在說圈粉年輕人 這個羊奶國潮品牌不一樣
    這句話裡的情緒有著不可思議,有著發現品牌新魅力的欣喜,還有著絲絲的嘆服。對於朵恩這個只爭朝夕且充滿生命力的羊奶國潮品牌來說,它的「不一樣」,還真是顯而易見。創新營銷玩法 賦予了新時代媽媽每一個高光時刻在營銷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 跨界營銷以消費者的力量影響品牌 維他奶榮膺2020「拉姆·查蘭營銷...
    隨著"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消費者與品牌的溝通方式已悄然改變。近年來,快消行業的營銷玩法不斷變革,跨品類、多樣化的營銷模式正在蓬勃湧現,給不少經典品牌帶來全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在營銷大戰中,如何以更多變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年輕一代的眼球,成為企業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10月30日,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辦的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榜單在北京隆重發布。
  • 維他奶獲2020「拉姆·查蘭營銷實踐獎」,跨界營銷助力實現品牌「逆...
    此外,維他奶與新茶飲市場也進行了一場品牌合作和聯合營銷的創新,在不同場景進行聯動跨界,不僅讓維他奶獲得更多新的用戶,更實現品牌之間的跨界雙贏,延伸更多可能性。在文化跨界上,維他檸檬茶與國潮對話,藉助國潮大熱的趨勢,向世界傳達文化的聲音。
  • 看老牌珠寶品牌老鳳祥如何玩轉「國潮風」,打造全新腕錶系列
    (原標題:看老牌珠寶品牌老鳳祥如何玩轉「國潮風」,打造全新腕錶系列)
  • 商業社會如何擁抱Z世代?從國潮2.0升級說起
    一個是民族運動品牌,一個是千年文化古剎,看上去毫無交集的兩者卻能實現跨越時空的對話,這場別開生面的走秀從開場就吸引了眾多知名潮流人士的目光。而在一天後的天貓金桂冠峰會上,特步再度受邀參加,進行體育營銷創新探討——自今年6月以一場少林寺山門前的T臺秀引爆世人關注以來,特步的跨界營銷步伐在不斷加快,也已經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效。
  • 尚品宅配國潮文化大課,前故宮「網紅院長」單霽翔談文創
    傳統文化融入家居生活  尚品宅配要做年輕人愛的新中式  隨著國潮復興,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備受喜愛,新中式風潮也逐漸引領家居領域。作為行業領先的定製家居企業,尚品宅配一直深入洞察消費需求,並不斷思考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家居生活,讓年輕人喜歡新中式。
  • 維他奶榮膺2020「拉姆·查蘭營銷實踐獎」,跨界營銷助力實現品牌...
    與消費者合作,以消費者的力量影響品牌        縱觀飲料行業,每逢銷售旺季,傳統營銷打法多依賴電視廣告等高頻投放。然而對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不離手的「Z世代」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體驗」因此,在營銷大戰中,如何以更多變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年輕一代的眼球成為企業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
  • 國潮當道,看美妝品牌如何玩轉「國潮」新概念!
    國潮興起,國貨品牌正迎來高光時刻。從中國李寧走上時裝周,到老乾媽出時尚衛衣,再到故宮聯名款彩妝引爆市場……無論是國貨老牌,還是新銳品牌,都展現了源源不斷的生長力,紛紛藉助國潮進行自我煥新,並與中國文創、經典IP、明星KOL等跨界聯名,通過新包裝、新理念等營銷創新玩法搶佔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本期,我們準備了國潮盤點第一期:國潮美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