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會議文件少了,實際行動多了;打電話要材料少了,走出機關下沉一線多了……提起最近一段時間工作上的變化,武清區各鎮街的基層領導幹部感觸頗深。
基層點讚「無會日」
天津北方網訊:會議文件少了,實際行動多了;打電話要材料少了,走出機關下沉一線多了……提起最近一段時間工作上的變化,武清區各鎮街的基層領導幹部感觸頗深。
「過去會議多、接待多,有時候一份文件要找領導籤字,沒個一兩天都『堵』不到人。」武清區東蒲窪街道辦事處黨建辦主任周振響對記者說,「如今區裡推行了『無會日』,加強了會議統籌、提高了工作效能,讓領導能夠集中時間更多地研究具體工作,抓落實了。」
周振響所說的「無會日」是2019年7月武清區委在《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措施》)中推出的一項舉措。
武清區委分別從區級領導同志、職能部門、鎮街園區3個層面召開座談會,以問題為導向,切實找到基層面臨的痛點、難點,出臺了《措施》。文件聚焦解決文山會海問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等6個方面重點內容,提出了22條具體工作措施。
「我們在《措施》中特別提出建立會議統籌管理機制,將每周二定為全區『無會日』。同時進一步明確,要求鎮街、園區有關人員參加的全區性會議活動,應提前一周報區委、區政府,未經批准不得召開。對於專項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不要求各單位『一把手』參加,如有需要參加,報區委、區政府批准。」武清區委督查室專項督查科幹部盧鑫介紹說。
負擔減少效率提高
在文件的審核把關上,武清區也做出了一系列詳細規定,比如:對上級已發至縣團級的文件,沒有新舉措的,不予發文;與上級文件內容重複達到40%的,實行退文處理,重新修改;內容重複達到60%的,一般不予發文;部門或部門聯合發文能夠解決的,不以區委、區政府名義行文等。
「自從區裡狠抓基層減負之後,辦公耗材開銷明顯減少。不僅在街裡,下面各個社區申請的列印紙、硒鼓等辦公用品開支也明顯下降。」這是鎮街辦公室幹部的實際感受。
繼《措施》之後,配套出臺的《武清區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列出正、負面清單各28項,為進一步規範減負工作提供了標準和指南。2019年,武清全區召開會議、印發文件同比分別減少41.8%、47.8%;2020年1-3季度,全區召開會議、印發文件分別佔全年總目標數29.9%、67.3%,會議、文件數量持續精簡。
與此同時,武清區還劍指「偷走」基層幹部時間的各種檢查。該區開展督查檢查考核規範管理工作,砍掉不必要的考核,合併可以合併的檢查,最終2019年度督查檢查計劃僅餘9項,同比減少88.7%。
負擔少了,效率高了,幹部群眾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人民網的書記留言板、區長留言板,北方網的「黨群心連心」「政民零距離」都是百姓熟知的民生問題辦理平臺。周振響說,過去因為忙於各種事務性工作,在處理一些群眾投訴問題時,有些幹部只能通過電話和群眾溝通,服務效果肯定會打折扣。如今,幹部們有了更多時間深入基層,面對面為百姓解決問題,群眾對政府服務的滿意度也有了大幅提高。不僅如此,區裡針對多個網民留言平臺常常出現同一問題重複投訴的現象,專門由一個部門對各類平臺進行整合,不僅避免了多頭髮文,對基層來說也避免了同一問題多次回復,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減負不是減工作
一提到減負,一些人認為可以歇歇腳、喘口氣。這顯然是對好政策的一種誤讀。武清區委督查室主任楊靜表示:「減負絕不是減擔當、減作為,減負是要把幹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時間和精力更多用於幹事創業、推動發展。」
為了保障政策的執行,不讓「好經」被「念歪」,武清區委在區直部門、鎮街層面選取部分單位作為聯繫點,定期觀測各部門減負落實情況,定期對違反減負規定要求的單位進行全區通報。對於其中反覆出現問題的16家單位,由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對相關單位「一把手」進行了約談。通過約談和通報,各單位對減負工作的重視程度和規範化水平明顯提升,近期通報的問題個數和單位家數明顯減少。
「作為中辦督查室設在天津的唯一一個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觀測點,我們將繼續按照區委提出的做好真實數據『統計員』、工作運行『分析員』、向中辦直報『通信員』、潛在問題『預警員』和及時報告市委發現問題『報告員』的要求,不斷深化拓展減負工作效果,將基層黨員幹部從各種羈絆中解脫出來,切實為基層鬆綁減負,讓幹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楊靜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