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Foeniculum vulgare)來自於傘形科,茴香屬。別名小茴香、懷香、西小茴、茴香菜、川谷香。
草本,莖直立光滑,灰綠色或蒼白色,多分枝。復傘形花序頂生與側生,花瓣黃色。果實長圓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原產地中海地區。我國各省區都有栽培。
嫩葉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調味用。果實入藥,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文中的茴香是在昆明馬金鋪遇見的,是個很常見的蔬菜及藥用植物,我們來了解他的用途吧。
小茴香作為常用中藥,最早載於《唐本草》,是傘形科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系一年生草本植物。
秋季茴香果實初熟時,進行採割,曬乾,挑選果實,去除雜質。
小茴香性溫,味辛而甘,具有理氣和胃、散寒止痛的功能。
故常用於治療寒疝腹痛、痛經、食少吐瀉、少腹冷痛、脘腹脹痛、睪丸偏墜及睪丸鞘膜積液等病症。
小茴香的果實在家家戶戶的廚房中是調味品,其經過提取而成的茴香油既可以炒菜使用,也可以作為藥物使用。
治腹痛及胃痛:小茴香子6g,高良姜6g,烏藥根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藥》。
治脅下疼痛:小茴香(炒)50g,枳殼(麩炒)5g;將以上藥物研為末,每次3錢,鹽湯調下《袖珍方》。
治小腸氣疼悶、不省人事:小茴香(鹽炒)50g,枳殼(麩炒)50g,沒藥25g;諸藥為末,每次1錢,熱酒調下《太平聖惠方》。
五香粉:小茴香、花椒各30g,大茴香、砂姜各50g,桂皮10g,共研細末;辛溫之性,有健脾溫中、消炎利尿的功效;可促進食慾。
茴香生薑陳皮粥:小茴香5g,生薑3片,陳皮3g,粳米50g。將小茴香、乾薑、陳皮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粳米煮粥即成。
每日1劑,分次服食;可溫中散寒止痛,適用於腹寒性疼痛等。
小茴香的介紹就到這裡啦,小茴香使用廣泛,常用於治療寒疝腹痛、痛經、食少吐瀉、少腹冷痛、脘腹脹痛、睪丸偏墜及睪丸鞘膜積液等病症。
小茴香精油既是調料品,又可用作香料來食用和日用,適合肉類食品、方便食品、調味品。
茴香精油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可用於醃漬食品。
在外國的很多酒吧中流行一種茴香酒,其重要成分是茴香精油,在喝時加入水或冰塊。
將小茴香製成花草茶,由於其溫腎散寒、和胃理氣,故對於飲食過量所引起腹脹,和女性痛經能起到緩解作用。
用小茴香莖葉製作菸絲,由於其不含尼古丁成分且焦油量低,對人體危害小,香味濃鬱依然,有可能成為香菸的替代品。
聲明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參考文獻
(1)小茴香的化學、藥理及臨床應用 王婷 苗明三 苗豔豔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6
(2)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