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必須曬田的6種情況,不曬等於減產,農民需早點重視

2020-12-23 田俊超白

在水稻的生長階段裡,是沒有必須曬田這項的。曬田的主要目的是節水,現在農村地區水資源緊張,地下水是用點少點。

而水稻又是用水大戶,在不耽誤水稻產量的前提下曬田,即能節省水資源,又能省下澆水的費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水稻雖然沒有必須曬田這項,但以下幾種情況,要必須曬田才能不影響水稻的生長:

1 大量起水綿

水稻起水綿現象,在近幾年非常嚴重。對於水綿是預防大於治理,可是水綿嚴重的地塊,預防的效果並不好。

治療水綿的藥有,西草淨,硫酸銅,三苯基氫氧化錫,三苯基乙酸錫,乙氧磺隆與一些生物菌劑和殺菌劑。

這些藥都能殺死水綿,但在水綿泛濫的時候,曬田是減少水綿最快的方法。曬田到水綿變白,水綿便死了,可是對水稻傷害太大。

只要曬到部分變白就可以了,其餘的水綿可以用藥治理。

2用三苯基氫氧化錫

在殺水綿的藥裡,效果最好的便是三苯基氫氧化錫與三苯基乙酸錫這兩種。它們在用藥後三天左右,水綿就變色。

但水綿死後,會留下一層泥皮。這是它們在水裡分解成氧化錫沉澱,用的越多,泥皮越厚。使用它們以後,一定曬田,然後淺水灌溉,等待大雨連拍幾次,泥皮才能下去。

3 沒曬過地的池子

沒曬過地的池子,耙地沉澱時間又短,泥漿會不沉澱。這樣秧苗插到地裡,會出現自己移動的情況。

一旦遇到大風,秧苗會四處漂浮。這樣的池子,為了穩定秧苗,曬田是必要。曬完田後,秧苗才能生長,秧苗不固定在土裡,不長根。

4 從耙地到分櫱結束,沒幹過田的黑土地

水稻種植會有各種土質,在砂質土壤裡,水稻是不用曬田的。砂質土壤易沉澱,不曬田插秧正好,曬田後地容易堅硬,秧不好插。

黑土地確需要曬一下,黑土地保水性能好,泥漿沉澱慢。從耙地到分櫱結束,沒曬過田的水稻,容易起水綿,輕曬兩次田,會大大減少水綿的發生。

5 沒燒荒的稻田地

這兩年水稻地禁止燒荒,地裡的稻草不是打捆運出,就是秋天耙在地裡。耙在地裡的稻草,會在春天腐爛,產生硫化氫氣體對水稻影響很大。

只有適度的曬田,才能把這種對水稻有害的氣體,排出土外。只有曬田,才能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所以不燒荒田,要曬田。

6 被水淹過的水稻

種水稻的農民都知道,水稻是大水返青。所以大家在水稻插秧後,都是大水灌溉。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旦下大雨,水稻必被淹。

一旦淹水超過三天,秧苗會泡得極弱。這情況需要排水,然後曬田,讓秧苗吸夠氧氣。然後小水灌溉,讓它慢慢恢復生機。

在小水灌溉時期要揚肥,只有足夠的營養,才能讓它儘快茁壯的成長。

水稻生長沒有必須曬田這項,但曬好的稻田,能減少稻瘟病與倒伏。可是不會曬田的,儘量不要曬,曬不好田,水稻減產。

小貼士:

鹽鹼地在插秧後,儘量別曬田,曬田會讓地裡反鹼,水稻生長受影響。

相關焦點

  • 2020年東北秋季水稻價格會不會上漲?水稻價格能否達到1.6元/斤?
    今對於東北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災年,水稻,玉米和大豆都遭受了幾十年一遇的自然災害。糧食減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現在農民最為關心的就是水稻的價格是怎樣的?前幾天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了稻穀供給情況的通報,明確的說明了今年的稻穀還是供大於求的形式。
  • 種植的水稻種子撒播後,禾苗有種倒伏的跡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水稻種植最忌倒伏。成熟前倒伏可能導致稻株因通風、光照條件不夠而出現病弱株,即使不死亡也會減產嚴重;成熟後倒伏將容易導致稻穀禾上芽,也不好用機械收割,增加成本還浪費減產嚴重。那水稻直播後在生長前期就可能面臨倒伏的原因會是什麼?又怎樣避免呢?
  • 施什麼肥,可以防止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的原因很多,與品種有關,與土壤有關,與管理有關,與氣候有關等等,不管那一種倒伏,對水稻的產量影響都很大,題主提到的是施什麼肥,可以防止水稻倒伏,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方面的知識。水稻倒伏一般出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倒,根系不發達,入土不深,或者是爛泥田,導致水稻倒伏,在施肥上要選擇有利於根系生長的磷肥,磷肥在水稻上施用的特點,宜早施,我們既可以做底肥,又可以做追肥,同時,磷肥最適宜和有機肥混合施用。
  • 2020年東北秋季水稻價格或上漲?審時度勢,賣個好價
    所以農戶們還需做到開溝排水、搶晴收割、分類收割、以及對溼稻穀的晾曬處理,相信大家對這幾個老生常談的注意事項已經相當熟悉了,這裡小編就不做過多敘述,今天要著重說一下關於糧價的情況
  • 收成減產農民心急如焚!
    近日,家住赫山區龍光橋鎮烏龍壩村的曹谷良給我們女俠五人組打來電話,說他負責管理的40畝農田遭到了福壽螺入侵,農作物面臨減產,而且福壽螺還在向其他農田蔓延,這讓他心急如焚。得知這一情況,女俠五人組立即出發趕往現場。
  • 有些農民為什麼放棄種高產的雜交水稻,反而去種常規水稻?
    省區試結果:每畝有效穗17.4萬穗,每穗總粒數157.6粒,結實率90.8%,千粒重23.5克。抗性:葉瘟4級,穗瘟9級,高感稻瘟病;抗寒能力較強,抗高溫能力較強。米質:糙米率81.1%,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9.1%,粒長6.6毫米,長寬比3.5,堊白粒率4%,堊白度0.4%,透明度1級,鹼消值6.5級,膠稠度7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0%,蛋白質含量8.0%。
  • 目前水稻多少錢一斤?2020年新稻價格會如何走勢?最新行情預測
    6、江西:主流價格為1.14-1.31元/斤,其中幸福米業三等中晚秈稻1.31元/斤,早秈稻1.14元/斤。 從各地稻穀價格看,除了江西早秈稻價1.14元/斤格低於託市價1.21元/斤外,其餘中晚秈稻(託市價1.27元三等)、粳稻(託市價1.30元三等)均等於或高於託市價格。
  • 水稻抽穗後對水分如何管理?
    水稻抽穗後的水分管理相對簡單,主要以淺溼幹的間歇灌溉為主,一方面是為了秋收的稻田土壤乾燥做準備,一方面也是減少後期倒伏的風險,還有一點就是為了提高水稻的結實率和出米率。水稻從抽穗直至齊穗大概需要5-7天的時間,這個時間和品種也有一定的關係,一些早熟品種可能3-4天左右就能達到齊穗的狀態。而且,水稻在抽穗的過程是與水稻揚花同步進行的,只要稻穗抽了出來就能快速的進行揚花的過程。所以,水稻在齊穗之後最多2天的時間就能全部完成揚花的工作。
  • 那一年,周總理在江門新會田間點讚了這位農民水稻專家!
    6月8日至18日,全國財政貿易工作現場會議在新會召開。6月19日,《人民日報》報導了新會農民周漢華用水稻與高粱雜交,培育出水稻優良品種的消息,引起周總理的關注。於是,便有了這次新會視察。    △1958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報導了新會農民周漢華用水稻與高粱雜交,培育出水稻優良品種的消息。  新會縣委安排周總理一行住新建的招待所,周總理婉言拒絕了。
  • 袁隆平的兩個夢:禾下乘涼,水稻種遍全球
    但艱苦的環境並沒有打擊袁隆平從事農業研究的熱情,他在與農民交談的過程中,發現農民要跑到很遠的山上去換水稻種子。農民告訴他,施肥不如勤換種。這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農業生產要靠優良的種子。他把目光投向了雜交育種。但在當時,國內外的主流觀點都認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交優勢。這就是說試圖通過雜交的辦法來獲得優良的水稻種子,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 四月廿一日頭曬,倉裡屯裡都是麥!6句農諺看農曆四月莊稼的長勢
    這天的天氣情況對農作物又有何影響呢?四月廿一日頭曬,倉裡屯裡都是麥這句農諺的意思就是說,農曆四月二十一這天,如果是晴天,太陽很大的話,那麼這一年的麥子會大豐收,家家戶戶的倉囤裡都裝滿了剛打回來的麥子,意味著豐收,並不需要太為一家人的口糧擔心。那麼這一天如果下雨了呢?
  • 3種情況下種水稻,老農民:告訴你如何,讓水田地更平,打糧更多
    要說水稻種子是種水稻的第一步,那水田整地,就是高產水稻的第一步。沒有平整的池子,要想高產很難。在種水稻方面,北方與南方不同。南方梯田多,水田地的池子小,在平整度上,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就能找平。最多哪裡不平,人工處理一下就平了。
  • 水稻田不種水稻了,還有哪些賺錢的項目可以做?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且人口眾多,人多了肯定需要大量的糧食,水稻種植一直是國家推行的一個產業,也是中國老百姓的飯碗。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的騰飛,很多老百姓都不願意種植水稻了,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不賺錢,而且糧食的產量每年都在逐漸提升,而收購價格卻始終不見增長,這就是很多中國老百姓都不願意種植水稻的原因。那水稻田不種水稻了,還能種些什麼呢?其實種植的東西還有很多,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以下幾點。1蓮子種植。
  • 家有三畝水稻田,不想種水稻還能種啥?因地制宜就種它好吃好玩
    所以前提是,你家的這三畝水稻田必須是一塊兒整田,而且不是什麼窮鄉僻壤的山旮旯,不然人氣哪裡會旺?要交通便利,稻田改造也容易。如果水稻田確實在窮鄉僻壤也不用怕,還是採用這種種養模式,壓上蓮藕,放上幾千尾魚苗,收成也不會比單純種植水稻要好,不想管理的,就不用管它,蓮藕田養魚,不管理不過是長的慢而已,在我們農村老家有人做過實驗,把稻田改成蓮藕田,一年的純收入也不低,一畝地產量不多說,3000斤蓮藕能見吧?
  • 兩大原因導致2020年水稻價格上漲!?
    現實情況:三大主糧中玉米行情的上漲,也帶動了水稻的價格提升,以至於如今的大米價格也在跟著提升,似乎這也讓消費者比較頭疼!至於水稻的價格為何上漲?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恢復農民收益,提高水稻種植積極性的政策使然官方認為,今年的上漲是恢復性上漲,並不會野蠻大漲,一切是在恢復農民收益的基礎上提價,也是為了能夠讓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提升,這樣才能讓農民加入種植中,促進明年種植面積的增加,從而讓糧食穩產穩收。
  • 【堅守「糧」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萬長妹種稻小記
    成熟的稻穀水稻種植的環節非常複雜,從選種、曬種、浸種,到催芽、育小苗、插秧,再到管理、收割,每個環節都要仔細把關,「雖然現在的條件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種稻子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人力來做。」萬長妹是南昌市新建區石埠鎮新潘村的一位農民,今年53歲的她得過一次腦梗之後,身體落下了病根,左手使不上力氣。可是即便這樣,萬長妹也依舊堅守在田間守護她的六分地。8月19日,萬長妹帶著記者參觀她剛收割後的農田時,臉上滿是自豪。
  • 小龍蝦養殖要想穩賺不賠,必須要明白一點,蝦子生病趕快賣掉清塘
    小龍蝦的主要捕撈季節集中在上半年的3月份到6月初,前後也就3個多月的時間。進入5月份之後,小龍蝦就要面臨五月瘟的困境。小龍蝦五月走瘟病很容易爆塘,大量死亡。養殖戶虧損也往往是在這個節點上最明顯。這種情況下,只要確保小龍蝦不死亡,就是賺了,價格上面,大點的成蝦,價格可能在10塊錢以上,小點的就當苗子賣,儘管只有個位數的價格,但是也不會虧損,一般都有賺的。2,餌料投餵方面: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我們這裡一般都是以投餵黃豆為主,飼料前幾年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投餵的比較多一些,這兩年明顯減少。本著吃什麼不重要,只要能飽肚子,不生病就行。
  • 農村種植水稻,為何荒了多年的水田,種出來的水稻病蟲害少呢?
    荒廢多年的水稻田,由於多年未種植水稻,實際上切斷了病毒病的繁衍,水稻病毒自然滅絕了,蟲害也一樣,沒有種植水稻,蟲害也無法吸取水稻營養,在水稻田無法生存產卵、化蛹,病蟲害基數會大大降低。再種植水稻,病蟲害由於基數低,密度不大,很難對水稻造成危害。過去沒有農藥化肥時代,農民都是採取「休耕輪作」,培養地力方式來防控病蟲害疫情。
  • 養什麼魚和選擇什麼水稻品種最好呢?
    養什麼魚和選種什麼水稻品種好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稻田真的可以養魚嗎?1、魚和稻都是需要水的,這是它們共生的基礎,稻田地裡是可以養魚的。①水稻是沼澤植物,它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構就是它的通氣組織。
  • 在巴基斯坦種雜交水稻,90後中國帥小夥上熱搜
    戴著大草帽,穿著巴基斯坦傳統的寬鬆長衣,露出被曬得黝黑的皮膚,赤腳遊走在水稻田間……這是過去3年裡90後中國小夥代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