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報 記者 姜曉 周佳
從打漿子糊袼褙、拓鞋樣剪裁,到沿口縫合、楦鞋定型,那雙曾流傳在歌詞中「媽媽納的千層底」的手工布鞋,要經過十二道工序,才成了兒女們穿在腳上的情懷。
「老手藝不能失傳,小情懷也能做出大文章。」李寧軍是地地道道的關中人,土生土長的北方漢子,他曾穿著土布鞋「走天下」,現如今,他也要帶領那些做布鞋的母親們闖出更廣闊的天地。
身雖在外,心念故土
1976年出生的李寧軍是華州區人,學校畢業後按照家人的規劃,他在當地當起了醫生。沒有太大壓力,收入又穩定,原本,生活按照預定的軌道在正常進行著。但2003年與同村發小的一次談話卻打破了這原本平靜的生活。
在發小的描述中,李寧軍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原來可以那麼多姿多彩!
一直心懷大夢想的李寧軍瞬間動了心,不顧家人的反對,他依然辭去了原本穩定的工作,想去更大的地方闖一闖。就這樣,他隻身去了省城西安,做起了銷售、策劃,一幹就是十多年,這在外謀生的苦辣酸甜,如今也只能化作李寧軍口中長長的一聲嘆息。
身雖在外,心繫老家。2014年,由於孩子上學的緣故,李寧軍又決定回到他朝思暮想的故鄉,在外拼搏了這麼多年,他終於明白,「在家鄉,依然能幹出自己想要的事業!」
有次和幾個朋友閒聊,大家都激烈地討論如何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李寧軍說,「其實在哪都能做事情,我就打算把目光投向農村,帶領咱的相親們一起致富!」
到底要在農村幹什麼?李寧軍想起來,有朋友來家裡走動時送來的幾件工藝品,其中有雙土布鞋,簡樸而又實用,如果再結合現代人返璞歸真的養生理念,這肯定會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小情懷,做大文章
2018年年底,李寧軍把他的想法告訴了好友牛紅波,兩人一拍即合,這就轟轟烈烈地幹起了「大事業」。
「媽媽納的千層底」,首先保證必須是百分之百的純手工打造,這就需要一大批農村婦女的加入。這時候,臨渭區崇凝鎮政府向李寧軍拋出了橄欖枝。
崇凝鎮地處秦嶺北麓,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村民勤勞善良,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和特色農產品,其中,手工布鞋就是代表之一。
當地屬於旱塬地區,靠天吃飯,收成幾乎沒有保障。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除了農忙時節大多時候都閒置在家,「如果能把我們鎮上的這些婦女組織起來,茶餘飯後幹她們本來就熟絡的活,不但給生活找到了一些樂趣,更增加了她們的收入,這肯定是好事情,我們作為當地政府,肯定是大力支持的!」崇凝鎮黨委書記馮宏康和鎮黨政辦主任杜衛剛看到了這個「小產業」背後的「大實惠」,他們願意以政府名義牽頭,帶領鎮上的留守婦女,一起加入到李寧軍的隊伍中來。
就這樣,李寧軍通過「關中布鞋」這一產業鏈,帶動以崇凝鎮為核心輻射渭南市農村留守婦女、年齡在50歲以上、不能進行重體力勞作的婦女、有手工製作能力的貧困戶、帶動貧困村脫貧致富,將「關中布鞋」這一關中民俗產物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讓更多的農村留守人員以家庭手工作坊的形式增加收入。
通過整合產業鏈,讓所有參與這個產業群的個人、行政村、鄉鎮以品牌塑造為市場背景,以手工產品為賣點,以歷史文化為載體,將小、散、廉價的關中民間傳統手工布鞋塑造成有品牌、多品類、純手工、有親情的關中文創產品。
小產業,大帶動
今年65歲的常會冉是崇凝鎮靳尚村人,以前家裡縫縫補補的衣服實在不能穿了,就會納成鞋底,給孩子們穿,儘管不如賣的鞋時尚,但舒適又透氣的感覺一直深受家人們的喜愛。做了幾十年手工布鞋的她,如今年老了卻未曾想,「我們農村婦女人人都會的這個本事還能掙錢!在家孫子看了,一天兩頓飯做了,月底還把工資拿了,真是美得太!」
同常會冉搭檔的還有同村的杜瑞玲、張雪稠,裁剪鞋底、鞋樣、搭配每雙鞋的工料,還要定期為新加入團隊的村民們培訓,她們忙得不亦可乎。
2020年1月8日,新一批的培訓會如期舉行。吃過晌午飯,靳尚村的婦女們三三兩兩走進村委會會議室,杜衛剛在會上簡單介紹了公司化手工布鞋對於村民的切實意義,常會冉又手把手給村民們培訓。61歲的王淑霞學的很認真,她認真地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這都是我們輕車熟路的活,簡單了解下就能上手,納個鞋底10塊錢、做個鞋幫10塊錢,還有鞝鞋、沿口,一雙鞋下來咱至少掙四五十沒問題,一個月時間至少都做十來雙鞋呢!平時看孫子,娃一上學咱就沒事幹了,現在多少掙一點,給娃買零食、自己吃個羊肉泡饃,不用向兒子伸手要錢,多好的事情!」
關中布鞋採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由公司統一供應原材料,提供製鞋樣品,及技術支持和指導,由公司統一按標準回收,計件付酬,讓村民無後顧之憂。
眼看著布鞋在自己的帶動下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周邊受益的群眾也越來越多,李寧軍和牛紅波還有更長遠的打算,在沿用經典傳統款式的同時,他們還將聘請專業的設計團隊,設計「關中八大怪」「秦風『盛唐』」「關中印象」等歷史為軸線的產品。同時,銷售渠道採取下線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要讓「關中布鞋」成為渭南的代表,走向更大的舞臺。就像他們創作的《關中老布鞋》歌曲中所唱的那樣「聽渭水我來到這世上,平川峁梁老布鞋是最美行裝,情作鞋底愛是幫,步步踏在娘心上,走完日頭走月亮,腳跟總沾著黃土香,關中老布鞋,走千山走得人生坦坦蕩蕩……」
來源:渭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