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股東債務危機升級 南粵銀行「受牽連」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第一大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第二大股東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立通信」),接連捲入債務危機,南粵銀行陷入股東變局中。

11月30日,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回復深交所問詢稱,截至目前,新光集團共有7隻債券和短期融券出現違約情況,到期應兌付的本金及到期應兌付的利息共計84.25億元。與此同時,11月28日,金立通信召開債權人會議,邀請了債務在8000萬元以上的供應商,摸底他們對金立破產重整的意見,幾乎大部分的銀行等金融債權人都同意破產重組。

股東或將變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與金立通信的2億元的債券投資,也困擾著南粵銀行。同時,南粵銀行面臨罰單不斷、不良雙升的窘境,南粵銀行新上任的新行長如何處置這些危機?據悉,南粵銀行正在採取「自保」措施。

大股東更換

12月4日,新光圓成戴上了ST的帽子,股票變更為「ST新光」。追溯新光圓成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原因,主要是其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及其關聯人在未履行正常審批決策程序的情況下,在擔保函、保證合同等法律文件上加蓋了公章;公司控股股東未履行相應內部審批決策程序,以公司名義對外借款並被其佔用。

不僅如此,11月30日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回復深交所問詢稱,截至目前,新光集團共有7隻債券和短期融券出現違約情況,到期應兌付的本金及到期應兌付的利息共計84.25億元。且根據新光圓成發布的公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11月23日,新光集團未能清償金融機構借款的債務合計約10.98億元。

面對諸多債務危機,新光集團持有的多個金融機構股權已被凍結,其中包括南粵銀行13億股的股權。根據南粵銀行2017年業績報數據顯示,新光集團持有南粵銀行17.28%的股份,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與此同時,《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持有南粵銀行9.30%股權的第二大股東,是近一年都處於風險旋渦中的金立通信。此前2017年6月廣東銀監局發布公告稱,同意金立通信受讓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約7.00億股份,作價12.18億元。

由於金立通信供應商歐菲科技、深天馬A等公司申請資產保全,金立通訊掌門人劉立榮所持有的金立通信的41.4%股份被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凍結,限制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至2020年1月9日。且金立通信持有微眾銀行股權、南粵銀行股權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位於深圳前海的金立大廈等重要資產也都處在資產凍結中。

據悉,11月28日金立通信召開債權人會議,邀請了債務在8000萬元以上的供應商,摸底他們對金立破產重整的意見,幾乎大部分的銀行等金融債權人都同意破產重組。

對於股東公司破產重組的銀行,某位此前有類似經歷的農商行董秘告訴記者,股東公司破產後,持有的該農商行股權將進行拍賣。

對於南粵銀行的情況,記者也從該行處了解到,該行正在採取一些措施。「目前我行收到若干法律文書,是關於新光、金立在我行股權被其債權人申請司法凍結的裁定書。我行迅速向監管機構匯報,並將按照司法要求辦理,積極配合做好股權凍結。預計不會發生股東撤資、抽資等影響我行資本規模及股權結構的情況。」南粵銀行方面如是回復。

同時,南粵銀行新一輪增資計劃一直在進行中。今年5月,晨鳴紙業曾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湛江晨鳴擬以自有資金,認購南粵銀行定向增發股份4.26億股,並受讓廣東南粵銀行股份9.43億股。湛江晨鳴擬按每股1.86元的價格認購上述定增及轉讓股份,股份認購金額共計約25.46億元。完成後,湛江晨鳴持有廣東南粵銀行股份數為13.69億股,佔廣東南粵銀行總股本的14.55%。不過,截至目前,該參股事項還處於推進過程中,尚需廣東銀監局審核。

除晨鳴紙業子公司湛江晨鳴外,廣東鼎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也認購了南粵銀行14.64億股定增股份,佔變更後總股本比例的15.56%。依此計算,新光集團13億股股份對應的股權比例也將被稀釋至13.81%,從南粵銀行第一大股東成為第三大股東。

資產質量壓力不減

南粵銀行不僅或將面臨股東變動,且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在金立通信成為南粵銀行股東當年,南粵銀行便與該公司進行了2億元的債券投資。不過,針對此債券投資目前的狀況,南粵銀行並未給予回應。

根據裁判文書網在今年7月公布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南粵銀行與金立通訊有借款合同糾紛。南粵銀行第一直屬支行因與被申請人金立通信、劉立榮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南粵銀行向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申請,請求查封、凍結了金立通訊的部分財產。

近年來,南粵銀行資產質量壓力不減。在資產質量方面,2014年2017年末,南粵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6.7億元、12.35億元、15.09億元、15.08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6%、1.76%、1.87%、1.67%。根據南粵銀行2018年三季報數據顯示,該行不良資產餘額已達到約17.88億元,不良率較年初有所上漲為1.78%。在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18年9月底,南粵銀行核心以及資本充足率為9.3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33%,資本充足率為11.39%。

與此同時,今年廣東銀監局發布的十餘張罰單中,有4張涉及南粵銀行,處罰對象包括南粵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南粵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粵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以及兩名相關人員,罰款共計570萬元。

被罰原因包括:關聯交易未按規定備案或批准;股東股權質押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南粵銀行廣州分行內部控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內部帳戶開立及銷戶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籤署虛假合同等。其中,因「違規開展商業承兌匯票買入返售」,南粵銀行資金運營中心被罰款400萬元。

中國經營網

相關焦點

  • 股東陷債務危機 南粵銀行新董事長如何「排雷」?
    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股東接連出現債務危機,甚至破產清算,是擺在廣東南粵銀行新任董事長蔣丹面前一道必須解決的難題。
  • 晨鳴紙業「意外」成為南粵銀行第一大股東 持股16.62%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晨鳴紙業「意外」成為南粵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16.62% 晨鳴紙業如願入股廣東南粵銀行並「意外」成為該銀行第一大股東。此前披露的股權變更情況從當時的披露信息可以看出,與湛江晨鳴一同參與南粵銀行定增的還有廣東鼎龍實業集團(下稱鼎龍集團),後者擬參與定向增發1464405634股。定增後,鼎龍集團持有南粵銀行15.56股份,為第一大股東,而湛江晨鳴則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4.55%。
  • 南粵銀行2018年「腹背受敵」:對公存款大幅滑坡 不良貸款率升至...
    南粵銀行2018年「腹背受敵」:對公存款大幅滑坡 不良貸款率升至五年高位 2019年05月24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因前兩大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深圳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立通信」)深陷債務危機而備受市場關注的廣東南粵銀行於近日發布
  • 發現|廣東南粵銀行股東方陷經營危機,更換股東緩解運營壓力
    與廣東南粵銀行資產規模旗鼓相當的四川天府銀行,2019年資產規模為2036.06億元,營業收入為44.63億元,淨利潤為14.08億元;雖然這兩項數據不及廣東南粵銀行,但其資產規模增長速度卻為1.29%,遠超廣東南粵銀行0.66%的資產增速。
  • 廣東南粵銀行因網絡募資陷2000萬逾期糾紛 兩名主要股東面臨破產...
    另外,記者注意到,廣東南粵銀行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第二、第三大股東目前已經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所持有的股權已全部被凍結,且仍存在關聯交易尚未清償,未來股權結構穩定性存憂。    需要指出的是,該行的第二大股東新光控股2018年9月底發生債務危機,30億元債券違約,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被ST。
  • 廣東南粵銀行獲批發行二十五億元二級資本債 去年末不良偏離度降至...
    4月29日,南粵銀行披露了該行2018年度報告和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出現經營危機的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立通信」)為該行的第二大股東,持有該行近10%的股份。
  • 三大風險點引爆新光債務危機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惠凱·編者按·新光控股債務危機爆發接近一年,債權人申報債權總金額超過數百億元。在新光控股債務危機中,大量金融機構以貸款、擔保、股權質押、債券等方式涉身其中。新光控股債務危機只是浙江地區諸多債務危機中的一家,銀億等債務危機也令人觸目驚心。目前,新光控股的債務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金華市中院受理了新光控股破產重整一案。
  • 新光控股30億債券違約:為南粵銀行第一大股東,深度布局新金融行業
    浙江女首富遇創業40年最大危機,大型民企新光控股旗下兩隻發行總額為30億元的債券發生違約,後續還有130億債券未到期。  公告裡,新光控股給出的原因是:「由於受宏觀降槓桿、銀行信貸收縮、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司流動性出現了問題。」  新光控股是浙江大型民營企業,早起主營小飾品,後涉足地產、金融等多個行業。  從傳統金融到網際網路金融,新光控股難掩金融野心。
  • 鴻達興業集團10億債務違約,百億潮汕富豪爆發債務危機
    近年來,由於化工行業不景氣,鴻達興業集團盈利能力下滑、償債壓力大,資產流動性弱,今年在疊加疫情影響,債務危機一觸即發。2004年,鴻達興業集團控股的鴻達興業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氫能源、新材料、大環保和交易所」產業的領航者。鴻達興業集團官網從股權結構上看,鴻達興業集團的控股股東為自然人周奕豐,持股比例為72%,二股東鄭楚英持股28%,兩人為夫妻關係。
  • 新光控股債務危機? 華融浙商銀行第一創業證券等百餘家機構踩雷
    三大風險點引爆新光債務危機   新光控股債權人的實際申報總金額為539億元,其中擔保債權147億元,普通債權392億元。   新光控股集團成立於2004年,大股東為周曉光、虞雲新夫婦。   自2018年以來,在宏觀降槓桿、銀行信貸收縮等因素影響下,浙江民營企業接二連三地出現爆雷現象,如盾安、新光、銀億等相繼出現債務違約、質押危機、股價暴跌、經營受衝擊等情形,而爆雷後所公開的債務規模也往往高達數百億元,在這其中,尤以浙江的知名企業家周曉光控股的新光控股集團債務違約金額最大。
  • 又一家山東地煉企業爆發危機,受擔保牽連兩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亞通石化官網從股權結構上看,亞通石化的控股股東為自然人賈相國,持股比例為90%,他也是公司實控人。對外擔保情況總得來看,2019年亞通石化已出現經營惡化、有息負債高企、現金流枯竭等問題,且對外擔保規模較大存在一定代償風險,如不能化解眼前的流動性危機,債務危機一觸即發。
  • 大股東債務重組進行時 *ST銀鴿面值退市風險持續
    同時,銀鴿投資大股東銀鴿集團的債務重組也正在推進。5月12日,由控股股東銀鴿集團、漯河市金融局以及相關債權機構召開紓困溝通會,討論債務重組相關事項。「紓困方案還沒有具體進展,也是考慮到面值退市這個問題,應該不會拖太久。」5月19日,銀鴿投資董秘辦人士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 三鼎百億債務危機:步新光後塵,紓困資金「腰斬」
    對於債券市場頻發的違約事件,《紅周刊》此前曾刊發過《新光債務危局》、《銀億債務危局》等多篇文章進行過報導。現如今,最新的浙江省民企信用風險事件是三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三鼎控股」),其發行的17三鼎01債券於今年9月份出現了違約。三鼎百億債務危機三鼎控股位於浙江義烏,集團是由丁志民、丁爾民、丁軍民三兄弟於1994年創立,正式成立於2003年。
  • 希臘債務危機重挫全球金屬市場
    證券時報 發布時間: 2010年04月29日 03:57 作者: 遊石     一貫表現平穩的LME鋁周二暴跌7.17%,並創下近兩個月新低  證券時報記者 遊 石  本報訊 歐元區債務危機再起波瀾
  • 盛運環保大瘦身退出五公司 百億債務危機中寄望重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盛運環保大「瘦身」退出5公司 百億債務危機中寄望重整 債務危機之下,環保巨頭盛運仍在尋求出路。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盛運環保旗下寶潤新能源近期持續瘦身,其退出了5家子公司的股東行列。目前,盛運環保尚未就此發布公告。
  • 南粵銀行東莞分行違法遭罰 違規辦理資本金結匯業務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近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東匯處〔2020〕9號)顯示,廣東南粵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粵銀行」)東莞分行違反規定辦理資本金結匯業務,違反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改革和規範資本項目結匯管理政策的通知
  • 凱迪生態債務危機結局:退市進入倒計時
    同時,公司股東華寶信託由於自身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3929.60萬股,擬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不超過7859.19萬股,在此之前,華寶信託合計持有凱迪生態2.15億股,佔總股本的5.47%,股份來源於非公開發行。
  • 清流|泰禾失信調查:大股東連責擔保30億元債務有什麼玄機?
    一則泰禾集團大股東的失信信息,或許揭開了上市公司的一個秘密:涉嫌巨額關聯交易未披露。泰禾集團大股東黃其森,為包括施工總包單位在內的公司連責擔保承擔30億元債務,背後是什麼邏輯?是否存在非股權的實質性關聯?
  • 南粵銀行趙俊宏:銀行大小不是關鍵,小銀行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某種意義上也已經是紅海,很多銀行在做,一些大銀行把價格壓得很低,市場競爭也很激烈。」廣東南粵銀行副行長趙俊宏11月19日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金融供給側改革下的中小銀行轉型與發展主題論壇上表示。對於國有大行、中小銀行小微業務的競爭問題,趙俊宏認為需要考慮三組辯證關係。首先是大與小。
  • 愛康科技(002610.SZ):控股股東為公司代償部分債務
    格隆匯 11 月 17日丨愛康科技(002610.SZ)公布,2019年1月29日,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愛康實業」)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分行(「中信銀行無錫分行」)籤署了《最高額保證合同》,愛康實業為公司與中信銀行無錫分行在2019年1月29日至2020年1月29日期間所籤署的形成債權債務關係的一系列合同之債權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