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塑膠袋、填充物、商品自帶包裝……你有沒有拿到過這樣裡三層外三層的快遞?
此前國家郵政局發布信息,稱預計今年全年快遞業務量有望超過800億件,但根據相關機構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
如何給快遞「瘦身」?12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將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推廣可循環包裝產品,減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等的使用;推進快遞包裝廢棄物中可回收物的規範化、潔淨化回收等。
讀懂政策
八部門協調共治,快遞包裝要全環節管理
此次《意見》明確了未來5年的工作目標,並且劃分為兩個時間節點。
到2022年,快遞包裝領域法律法規體系要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商和快遞規範化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
到2025年,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意見》提出,要強化綠色治理,落實快遞行業塑料製品禁限要求,推動包裝材料從源頭減量,淘汰劣質包裝,避免過度包裝,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同時,推廣可循環快遞包裝。鼓勵相關企業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推行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完善回收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降低運營成本。
《意見》還提出,將對綠色包裝生產、綠色快遞物流和配送體系建設、專業化智能化回收設施建設等項目,在資金、信貸、債券等方面給予支持。同時,加強環保包裝材料、智能打包分揀設備等的研發和應用,推動提升快遞行業集約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直擊現場
快遞網點現拆現回收
重慶網點的快遞包裝瘦身情況如何?12月15日,記者隨機探訪了重慶江北多家快遞網點。
在紅旗河溝一家菜鳥驛站網店,市民王女士取完快遞後,當場進行了拆封,將包裝盒留在了快遞點。快遞點負責人表示,他們設置了快遞包裝回收點,這些回收後的包裝可以二次利用。
目前,快遞的二次包裝率已經很低,很多商家郵寄的快遞包裝符合郵寄標準,他們只需要貼上面單就可以了,避免了二次包裝造成材料浪費。
「二次包裝的情況不是很多,重複使用的情況會很多,很多商家都推出了重複使用的包裝 。」快遞網點負責人唐欣說。
在中郵重慶市渝中區分公司上清寺郵政支局,櫃檯旁邊約一個單開門冰箱體積大小的綠色大箱子很顯眼,這是一個「包裝廢棄物回收箱」。值班長黃豔表示,「渝中26個營業網點配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我們倡導客戶取了包裹後,原來的快遞箱可以放到回收箱裡,有利於二次使用。」
這個綠色箱子用隔層的方式,對塑料和紙質材料作了分類,方便在回收的時候,達到環保的目的,減輕工作量。
快遞網點是怎麼做的呢?記者了解到,重慶市超過2000個菜鳥驛站、上千個快遞網點積極響應重慶「綠色快遞郵政城市」計劃。在包裝箱回收方面,菜鳥驛站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菜鳥驛站會有海報提示大家,回收箱子可獲得螞蟻森林的綠色能量,同時站長也會倡議和建議大家進行快遞箱的回收。」
聚焦重慶
快遞包裝全面禁塑日記
回顧今年,重慶在打造「綠色快遞」方面的動作也有跡可循。
今年4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印發了《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其中提到:「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物流」。在這之中,「綠色」成為一個全新的快遞熱詞。
重慶將發展綠色倉儲,鼓勵和支持物流園區、大型倉儲設施應用綠色建築材料、節能技術與裝備和能源合同管理等節能管理模式。
此外,將引導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使用可循環、可降解的綠色包材,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推行實施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大力推動岸電、LED、太陽能等節能技術在港口、航道和船舶上的使用,進一步促進節能減排。
目前,重慶打造「綠色快遞郵政城市」進展順利,到今年底,主城區1000個以上郵政快遞網點將完成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推動快件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利用。
此次《意見》的出臺將帶來哪些影響?對此,記者採訪到重慶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
「雖然之前重慶各部門都在推進快遞綠色包裝,但是沒有形成協同聯動。」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的意見系統全面,是對快遞包裝全過程、全環節的指導意見,比如要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以及包裝要循環回收等。
今年內,重慶將力爭實現郵政快遞業「9796」工作目標:實現「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全市新增600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營業網點。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