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講別人用冷飯給你吃,要說你沒有福報吃熱飯

2022-01-06 格桑花開法雨普潤

如今的人們常常將財富跟金錢劃等號,其實這不盡合理。

財富有外內兩種:外財富,指一個人擁有的錢財、轎車等外在物質,也是一般人所謂的福報;內財富,指一個人內在的涵養、造詣,諸如智慧、信心等素質。

絕大多數人總覺得有錢人就是有福人,沒錢的人即便具有智慧等內在功德,也難以得到他人的敬重,他自己也缺乏自信。

但實際上真正給人帶來快樂的並非外財富,而是內財富——不可否認,外財富確實給生活帶來種種便利。

但如果僅僅擁有外財富,而缺乏心靈調節的能力,那麼當內心起現苦惱時,必定是束手無策,只能深陷其中。

比如有的人為了幾百塊錢起早摸黑地勞作,一旦沒有得到就傷心難過,有的人為了幾千塊錢而奔波,還有人為了幾萬塊錢,甚至幾千萬、幾億或幾十億而奮鬥,沒有達成所願時同樣會痛苦憂傷。

因幾百塊而痛苦與因幾十億而痛苦,就痛苦的滋味而言,沒有什麼差別。

一切內外財富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種呢?有人認為是智慧,有人認為是精進,有人認為是技術,有人覺得相貌最為關鍵,還有人主張具有福報才是當務之急……種種觀點不一而足。

佛陀在《佛說國王五人經》中講過一個故事,往昔有位國王,他有五個王子,個個具有特長:一個王子的智慧最高超,一個王子的工巧最精湛,一個王子的相貌最莊嚴,一個王子精進最超勝,一個王子的福報最為深厚。

他們都自認是最優秀的,因此常常爭論不休。後來,福報第一的王子成為釋迦牟尼佛,智慧第一的成為舍利子,工巧第一的成為阿那律,相貌第一的成為阿難……由此看來,福報確實最為重要。

福報並非僅僅憑藉今生的勤奮就能完全獲得,比如有的人一生辛苦拼搏,但卻始終貧困潦倒、生活不順,這就說明除了即生的努力,福報還有背後隱蔽的因緣。

很多人在工作中、家庭裡常常抱怨,「這個人不對,那個人有錯」,認為都是別人錯了,而自己無可挑剔。這其實不合理。

我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法師曾經到一座寺院參學,那裡的院長要求僧人每天念完經後才可以吃飯,雖然飯九點多就煮好了,卻要等到十一點多才能吃,那時飯已經涼了,吃了涼飯導致很多人上吐下瀉。

後來這位法師拜訪廣欽老和尚時,抱怨道:「我們那個院長總是讓我們吃冷飯冷菜。」

結果廣欽老和尚大喝:「住口。不要講別人用冷飯給你吃,要說你沒有福報吃熱飯。」

表面上廣欽老和尚說的好像不對,明明是別人讓飯放冷了,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老和尚的話的確有道理。

生活中有些人看所有人都是壞人,這其實是自己戴了「這是壞人」的有色眼鏡,導致眼睛已經不清淨了,同時,也不能認為自己十全十美,什麼煩惱、毛病都沒有,如果真是這樣當然好,但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難覓一二。

圖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權請聯繫平臺刪除。




格桑花開   度眾利他   三寶加持   福智自來

相關焦點

  • 人要惜福,千萬不要把福報兌換成吃穿
    那貧窮女的,一輩子勞碌,沒有享受多少福報,但晚景卻很好。可見,這個福報的能量是守恆的。好比說來到這個世界,帶來這麼多福報,你要是提前享受,消費了,透支了,那老年沒有福報,就很悽涼。那要是慢慢的用,不享受,這個福報仍然存在,不會消失,晚年也能用得到。
  • 別人請客,吃的是你的定數,一定要看!
    很多人以為讓別人請客,或者吃用公家的,就不值得珍惜,其實,你浪費的是自己的福報。【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別人請客,吃的是自己的定數很多人喜歡讓別人請客,以為自己可以佔到便宜。殊不知,看似不用花自己的錢,其實消耗的卻是自己的福報。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切記不要揮霍!
    人生缺少什麼,都不能缺少福報,沒有福報,就會過得很苦。當然,如果自己天生福報不夠,也可以通過今生修持善業而積攢福報。人的福氣就像一個聚寶盆,你能夠積攢多少,就會有多少福氣供你享用。佛教提倡大眾「開源節流」,就是一邊要懂得惜福,同時也要廣修善業,為自己培植更多的福報,這樣福報才會源源不斷、福澤長久。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要浪費!
    沒有必要去羨慕或可憐任何人,因為他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作而來的。每個人的福報都是修來的,就像我們看有些人面容姣好、長相好看,那也是人家修來的福報,當然,如果我們當下開始修行修心,「相由心生」,心存善念,久而久之,也會轉柔美端嚴相。天上不會掉餡餅,人這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我們能得到什麼,也是全靠福報支撐,一旦沒有了福報,所有好的東西都會離你而去。
  • 要學會給別人留口飯吃
    水至清則無魚,沒必要這麼較真,大環境內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規則,我一向做人的底線是:要給別人留一口飯吃。講真公務員工資真的不算高,他們也要養家餬口,也要生活,在工作便利之餘收點紅包也可以理解的。他們要應酬,他們要體面,可能可能從他們自身來說對於自己的工作都有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現實中真正的體面是需要金錢的支撐的。
  • 101歲老僧的開示:這三句話不要亂說,會損耗你的福報!
    就在前幾天,朋友去五臺山拜佛回來,跟我講了他在五臺山的經歷,聽了之後,我覺得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因為這件事可能會影響你一生的運勢。朋友對我說,他在五臺山上遇到一位老僧,那位老僧已經101歲的高齡,朋友向老僧請教如何轉運,遇事如何能逢兇化吉。
  • 這些都是在消耗你的福報!不可不知:身體不健康多半是福報受損!
    住包括房子內的高裝修,一裝修就是好幾十萬,如果用個十年,那你算一下一年的成本。這個是住。現在很多都講究奢侈,還買了許多不必要的奢侈品作為裝飾。  行,就包括車子,油錢等。養一部車子,一年也要很多錢。所以你看車子在幫你,還是你在養車子。這個問題是需要自己好好去思維的。有公交車,儘量就不坐私車。可是很多人都貪圖方便,方便是要有代價的。聚少成多。
  • 維摩詰經第六講之一
    行乞就是行乞摶食,摶食就是有形質的,流質的,要麼是喝的,要麼就是吃的這種食物。為什麼要行乞吃這種食物?為壞和合相故。你乞食,你吃飯的時候不要忘了色身是無常的,是假和的,非實有的。這是佛對他的弟子們的要求。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也要提起正念,為壞和合相而乞食。僧人乞食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就是壞和合相,因為乞食需要謙卑的心態,需要放下自己的身份,需要向人乞討,這種行為能破除對自己的執著。
  • 佛說: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可隨意浪費,切記!
    因此我們說,人這一生有多少福氣是有定數的,我們當下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不要抱怨自己出身不好,不要埋怨父母沒有給你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切因緣皆是自己招致的,都是自己該承受的。就像我們種地一樣,付出多少辛苦,就收穫多少果報。種下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不必羨慕別人,該誰的福氣,別人搶不走;不該你的,怎麼也會失去。
  • 貓的靈性有多厲害,要看養貓人的福報
    都說貓咪是很有靈性的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大多數看到都是別人家的貓呢?有的時候看看自家的貓咪,就是那麼不通人性,平時憨傻愣不說,關鍵時不時還給你搗搗亂,好像這個時候一定要宣示自己的存在感一樣,這個時候貓咪的靈性都去哪裡了?難道都被狗吃了?可是家裡也沒有養狗啊!
  • 你的善良裡,藏著你一生的福報!
    楚惠王一次在吃涼酸菜時發現有水蛭,於是就把水蛭吞食了,之後腹部得病不能吃東西。「飯菜裡有水蛭,按照律法應該是死罪。如果我只是口頭責備廚房裡的人,而不處死他們,那麼就是廢棄法律。如果真追究起來,將廚師殺頭,我又不忍心這樣做。我怕旁邊的人看見,所以便把水蛭吞下去了。」令尹聽後,立即叩拜說:「我聽說天道是沒有親疏的,只幫助有德行的人。君王具有仁德,靠天的幫助,病不會對您造成傷害。」
  • 高僧說:人最大的福報就這三點,看起來簡單,卻只有少數人擁有
    他說,他實在是周轉不開,每次給別人做項目,自己總是要墊一筆錢,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這麼多年以來,哪能有什麼固定的存款?並且,他除了過年那幾天,全年無休,幾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兩點多,第二天早上七點半又起床去店裡,老婆經常和他鬧離婚。說到這裡,他感慨道,可能是自己還不夠努力,或許再加把勁多賺點錢,就能過上有福氣的好日子了。聽了他這一番話,我不敢苟同。
  • 【奉新習俗】三隻手、吃狗肉、吃冷飯,聽得懂你就是奉新人?
    《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從別人身上偷東西的小偷」。 因為傳說古代有個很有名的小偷,他的偷術就是:用一隻假手來代替他的另一隻真手,別人看到他的兩隻手在前面,但其實他藏在衣服下的另一隻真手趁別人不注意就下手偷東西了。所以後來人們用「三隻手」來隱喻小偷。民間也流行一個「三隻手」與範仲淹的故事。北宋天聖年間,東京黑道上有個赫赫有名的神偷。
  • 從因果講,墮胎是非常耗損個人福報的,罪過非常重
    佛家講,神通不敵業力,業力不敵願力。算命先生雖有神通可以知曉過去,卻無法改變我們自身前世惡業所得地惡果,但如果我們真誠懺悔,放生、念經,發大願,就一定可以改變命運。很多人現在算命,算的不好調一調風水,卻不知道,如果一個人的福報是定數的,這邊多一點,那邊就要少一點,真正改變命運的方法只有斷惡修善,福報增多了,命運才能根本的改變。這裡多談一下,由於軟色情泛濫(網路遊戲),很多女孩未婚先孕,每到暑假,很多醫院婦產科都排隊做墮胎手術,但女孩們卻不知道。
  • 佛學:這3件事情最損福報,千萬不要做,會有報應!
    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和我們要承擔的結果,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就已經註定了。因果,不只是勸人行善,教人做好事就可以了的,它是一門高深的哲學,有因必有果,有時候你都不得不去佩服它,就連現代的科技都沒辦法解釋。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人生是有輪迴的,你發心布施給他人的東西最終其實到繞回了自己身上。人吶,不要害怕吃虧,吃虧的人必定會有厚報。「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你所失去的,上天必會以加倍的福報補償給你。「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當下所遭受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經種下的因,而今感召果報,所以命運是好是壞,都不要有任何怨言,因為這是自己造成的。
  • 百忙之中看看:這些事情都是在消耗你的能量,你的福報!不可不知!!!
    住包括房子內的高裝修,一裝修就是好幾十萬,如果用個十年,那你算一下一年的成本。這個是住。現在很多都講究奢侈,還買了許多不必要的奢侈品作為裝飾。行,就包括車子,油錢等。養一部車子,一年也要很多錢。所以你看車子在幫你,還是你在養車子。這個問題是需要自己好好去思維的。有公交車,儘量就不坐私車。可是很多人都貪圖方便,方便是要有代價的。聚少成多。
  • 給孩子花費太多是折他的福報
    金錢是一種能量,也就是你生命的能量。而且現在大家都追求經濟,許多人把生命能量都轉化為金錢。要如何認識這一股生命能量,我們要好好去想。金錢本來沒有好壞,你這股生命能量,來源是否乾淨,要怎麼安排去處。這就是要有生命的智慧了。這裡頭講到天道無親的問題。自然的規律中,人和人的關係,不會因為他是你的親人就改變的。比如我前面講到,別人給的起,你不一定用的起。這個規律同樣適合於親人之間。
  • 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我們六祖大師,你看那上面偈子都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一天到晚看到別人的過失毛病,他到底修什麼?你為什麼會看到別人過失?自己心裡有過失才看到別人有過失,心清淨沒有過失,看一切眾生都成佛,一點毛病也看不出來。所以佛看眾生統統是佛,菩薩看眾生統統是菩薩,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這沒有法子!所以萬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變。
  • 體光老和尚:福祿沒有了,吃的東西也沒味道了
    把我們所知道的,能夠知道的這一切一切丟下來,那就不要別處找修行了,這個就是修行!  這個娑婆婆世界苦是苦啊,要修行還是很快,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一夜,要比在他方淨土修行多少年,那你得真修行,你要不真修行還是不行。在這個娑婆世界發菩提心,也是不可思議,可是在娑婆世界要發菩提心,那得真是菩薩,要不是菩薩,你就是發也不行!《大智度論》說,具縛凡夫,發菩提心,沒有用,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