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關注品讀遂寧,最具品質公眾微信號
「寶寶你是四川人?!來來來,炒個川菜來試試~」
「你在成都讀書/上班那麼久了,來來來,炒個川菜我們嘗嘗~」
面對這種「理所當然」的要求,如果你表示出絲毫的「我不會」的氣質……
那麼你可能會收到對方或多或少,如下圖的微妙感情……
不要方!這個周末,蜀妹已經精選出最常用的6種點「食」成金的絕妙調味!
學會它們,你,就是小當家!
首先,是適合初學者的——
紅油——如果條件允許,這滿足大部分人對川菜的嚮往
代表菜:夫妻肺片
四川人做涼菜,一碗辣香豐盈的紅油辣子必不可少:辛而潤的朝天椒、香而冽的二金條、嗆而亮的小米辣,三種辣度不一的辣椒分別過油,才能熔煉成紅亮誘人,頗有回味的辣子。這種辣子最好現煉現吃,香味才有撲鼻之感。還可以加入適量的鹽/醬油、糖、花生碎、蔥姜蒜末等調料,做澆頭或蘸料都超級百搭。
調味比例:八角1枚、桂皮1小段、香葉1片、蔥段5截、姜3片用花生油小火熬出香氣,再以此香料油,以5成油溫,炸香磨成粉末的朝天椒、二金條、小米辣(三者比例1:1:1),最後過濾後撒上芝麻和花椒鹽。
適用菜餚:所有涼菜
紅油抄手、口水雞、紅油肚絲
蒜泥——如果紅油已經來不及準備了,逼格與口味雙美的Plan B
代表菜:蒜泥白肉
蒜泥味型自然以蒜為絕對主角,而且最好是現磨的蒜末,才會有突出而新鮮的蒜香味。川菜中蒜泥經常搭配少量紅油食用,但紅油只作添油潤辛香之效,為了中和掉蒜本身的生澀感,與其他增味的作料一樣,不必多加。
調味比例:蒜泥50g,紅油30-50g,醬油20g,醋10g,糖5g
適用菜餚:所有涼菜(吃完記得嚼口香糖就行XD)
蒜香茄子、蒜泥肘子、拍黃瓜
如果你有一定的料理基礎,那麼,以下的口味更適合你露一手~
魚香——對,裡面其實並沒有魚……
代表菜:魚香肉絲
魚香味型,是四川首創的常用味型之一,因源於四川獨有的烹魚調味方法而得名,當然現在它的適用範圍就不僅限於魚類了,也因此才有「魚香隱隱卻不見魚影」的奇妙說法。魚香味中最不能少的一味料,是切碎的四川泡辣椒。據傳,最早最正宗的炮製方法,得用上魚辣子泡椒,就是在泡辣椒時放幾尾鮮鯽魚,這樣泡椒就會帶著鯽魚的鮮香「魚味」。這種做法無疑成本太高,在家做也不方便,後來便簡化成了只用泡辣椒,或者用郫縣豆瓣醬代替的做法。
調味比例:泡辣椒10克、蔥姜蒜末各10g(先混合煸香),白糖20克、醋15g、醬油20克、雞精5g、水澱粉10克(調成碗汁後淋鍋)
適用菜餚:禽畜肉類、蛋、質感厚實的蔬菜、豆腐/豆乾
魚香豆腐、魚香白菜、魚香茄子、魚香烘蛋
荔枝+煳辣(宮保)——可以秒殺幾乎所有不吃辣的人~
代表菜:宮保雞丁
入口微酸,引出鹹鮮,帶著隱約麻辣,細嚼辛香,咽後回甜。味覺層次如此豐富的「宮保」味道,就在於「小荔枝口兒」和煳辣味型的混搭。小荔枝,近似於糖醋口兒,但糖的用量會比醋略小,並須輔佐以足夠的鹹味,以達到「甜而不膩,開胃適口」的效果;煳辣味,川菜另一特色味型,就是通過溫油煸香乾辣椒和花椒,產生「辣而不燥,麻而不過」的香味,炸過的幹辣椒和花椒就稱為「糊辣殼」——這也是宮保系列與魚香系列的根本區別。
調味比例:幹辣椒、花椒適量(按個人口味取量,先以溫油煸香),醬油20克、醋15克、糖8g、水澱粉10克(調成碗汁後淋鍋)
適用菜餚:禽肉、海鮮、蘑菇、豆類
宮保鷹嘴豆、宮保蝦球、宮保杏鮑菇
麻辣——經典中的經典,讓人慾罷不能的女王
代表菜: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這道爆款菜,最早是四川民間苦力們的下飯菜,重體力勞動者就是需要這種重口味,才能多塞幾碗飯補充能量。後來這菜越做越講究,麻、辣、香、酥、嫩、鮮,要求的又是極其複雜精妙的味覺融合。這樣濃厚的味道,調和起來倒是意外簡單,只需要郫縣豆瓣醬,加上烘乾水分的花椒(粉),一濃一淡,辣得深深淺淺;如果是其他葷腥更重的菜,還可以再來點兒幹辣椒或鮮辣椒,提味又去腥。
調味比例:郫縣豆瓣醬1炒勺(先煸出紅油),花椒1小把(烤或幹焙出香氣,根據菜色需要決定是否碾磨成粉),幹辣椒/鮮辣椒適量,鹽/味精/醬油適量。
適用菜餚:肉類、內臟
水煮肉片、麻辣雞雜、毛血旺
家常——最適合不經意間秀一秀了
代表菜:回鍋肉
所謂「家常」,意為「尋常習見,不煩遠求」,居家常有,但敢以此來命名某種味型,川菜也是頭一份。川菜中的家常味,醬油和郫縣豆瓣調出的鹹鮮微辣是基本,再因菜式所需,或加糖醋、豆豉、泡椒等作料,提亮出不同味道的程度。
調味比例:郫縣豆瓣醬:醬油=2:1
適用菜餚:除了綠葉蔬菜以外的幾乎所有食材
家常豆腐
怎麼樣?看上去是不是so easy~這周末就在家嘗試起來吧~
川菜萬花筒般的複合型調味,其實大多並沒有什麼高深的技巧
只是將不同食材獨有的味道,用最合適的比例調和在一起(這個就已經非常難了!)
就能讓人吃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刺激感,這絕不是簡單的「辣」味就可以辦到的……
你有沒有成功的獨門調味配方?
不妨也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來源:吃喝夢工廠(微信號:taste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