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太忙沒空吃東西時感覺飢腸轆轆,但餓著餓著,過一段時間後,忽然感覺不餓了。有些人餓到沒感覺,會幹脆少吃一餐當成減肥。那麼,為什麼餓過頭反而沒感覺了?這種現象其實不奇怪,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人之所以會有餓的感覺,一是由於胃中食糜排空產生出的自然反應,二是食物缺乏會導致體內血糖水平下降,此時大腦便會傳遞出飢餓訊號,來催促人進食以提升血糖水平。如果這時沒及時吃東西,機體會自動調節,分解平時儲存在肝臟中的肝糖原,使血糖濃度恢復到正常值,人就不覺得餓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肝臟最多只能貯存100克左右糖原,分解肝糖原時雖然不會覺得餓,但當肝糖原耗盡又會重新產生餓的感覺,繼而動用機體所存儲的脂肪來釋放葡萄糖,在這個過程中人會覺得頭暈,此時如果還不吃東西,組成人體結構的蛋白質也會開始分解,這種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鑑於以上原因,平時工作再忙,也儘量正點吃飯,即使餓過頭也須及時補充能量。當感到特別飢餓時建議先選擇一些質地軟爛的食物,如稀粥、餛飩等,然後再逐漸吃一些質地稍微緊緻的肉類、蔬菜、米麵等,切忌吃過于堅硬的食物;而且要注意進食的節奏,最好緩慢進食。當餓過頭時再進食,應小量地吃,不要突然吃得比平常多,因為餓過頭再次進食胃部要重新進入預備狀態。
特別提示,千萬不要長期用水來抗餓,以防胃被經常排空而患上胃病。
來 源 | 醫藥養生保健報
作 者 | 張繼元
編 輯 | 劉丹彤
審 校 | 丁毅
腸息肉是「定時炸彈」,超過40歲就要提高警惕!馬齒莧為何被稱為長壽菜?這些保健作用少為人知!老人突然「鬧肚子」要警惕大病來襲什麼樣的運動可以延年益壽?適合自己就好!中醫入藥為何會選赤小豆,而不選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