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 從來南北大不同

2020-12-15 騰訊網

蔥總是菜餚中的點睛之筆,從小蔥拌豆腐到蔥燒海參,從蔥花餅到蔥香大蝦,處處都少不了蔥的身影。還別說,蔥大概是味道最多變的蔬菜,生吃時的刺激,烤制過後的軟糯,油煎過後的焦香,都讓人食慾倍增,只有久放過後的死蔥味著實不讓人舒服,算是個小瑕疵吧。

如今市場上的蔥也越來越多,相貌差別也越來越大,它們的味道有沒有區別,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大蔥的白褲腿

人類吃蔥的歷史堪稱久遠,它同大蒜和韭菜一樣都處於百科蔥屬(Allium)的陣營之下。在眾多的蔥中,尤以大蔥的地位最高。大蔥的原產地在中國西部以及相鄰的中亞地區,這算得上華夏大地最早栽培的蔬菜之一。在漢代的《尹都尉書》中就有《種蔥篇》,只是原文已經失傳了。在公元2世紀成書的《四民月令》中有這樣的記載,「夏蔥白小,冬蔥白大」,想見當時的人已經一年四季都在種蔥了。雖然蔥幾乎滲透到我們餐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這種蔬菜獨自出鏡的機率卻不高,大蔥蘸醬算得上是屈指可數的個人表演。

北京的大蔥就沒有這麼溫和了,生吃蔥葉尚能接受,但是要生啃整段整段的蔥白,還是算了吧。原因很簡單,辣!不過,北京蔥尚沒有火爆到難以入口。不過,要是吃烤鴨,就真的需要蔥白了,只有那種特有的辣味,才能壓住鴨子的騷味,讓整個鴨卷變成了無上的美味。

很多朋友既想體驗大蔥的香,又怕大蔥的辣,那就該好好選蔥了。選蔥的關鍵就在於蔥白。我們通常會把蔥白當做蔥的莖,其實不然,蔥的莖只是蔥頭部那塊比較硬的部分。至於蔥白,其實就是蔥葉的一部分,叫做葉鞘。這些葉鞘一圈一圈地包裹起來,看起來就像是大蔥的莖了。從這些白色部分的長短和形態上,可以把蔥分成長白型、短白型和雞腿型。

不用說,長白型就是蔥白比較長,這類大蔥的特點是辣味比較平衡,適合生吃,我們平常說的章丘大蔥和京蔥(品種名是北京高腳白)就是長白型的典型代表了。與長白型比起來,短白型會更辣一些,它們的蔥葉適合涼拌菜,代表的品種有壽光八葉齊。不過,現如今大家都喜歡蔥白長的蔥,其他品種的前景堪憂。至於雞腿型的大蔥,辣味堪稱頂級,作為調料和配料都不錯,但是要想用它們來蘸醬吃,那還是悠著點吧。

不過,在市場上,這三種大蔥很少有同臺出現的情況。如果我們手頭只有一種大蔥可選,那又要怎麼吃呢?

燉煮的蔥白拌的葉

蔥的辣味來自於特有的含硫化合物,通常是以蒜氨酸類物質(S-烴基半胱氨酸亞碸,CSOs)的形式存在,這種物質是無色無味的。所以,如果我們不掰開或者切開大蔥,就感受不到那種特有的蔥味。而一旦大蔥的組織受到損傷,CSOs就會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一組複雜的化合物,比如正丙硫醇(肉味)、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青草味、辛辣味)等,蔥的辣味因此顯現。一般來說,蔥葉部分的辣味物質含量要低於蔥白部分,所以涼拌菜大多用蔥葉,而煎炒烹炸通常就用蔥白了。

不過,即使是蔥白,熟制之後也會失去特有的辣味,變得溫和可人。這是因為,上面說到的那些含硫化合物在加熱的條件下會逐漸分解,特別是大蔥辛辣味的主謀(二甲基三硫醚)的成分含量在加熱15分鐘後會迅速降低,在加熱30分鐘之後就會消失殆盡。不過,有一些物質被保留了下來,那就是正丙硫醇,這種物質有種特殊的肉香味。

不過,並非煮的時間越長越好。在上海水產大學的一項試驗中發現,加熱15分鐘的蔥白和蔥葉最受歡迎,而最讓人不能接受的則是那些加熱30分鐘的樣品。這時的大蔥雖然完全不辣嘴,但是已經稀爛,還多了幾分蒸煮的雜味,比青蔥的辛辣還要難以入口。所以,很多菜餚都必須在出鍋的那一刻撒上蔥花,端上桌時,恰恰是最美味的,倘若之前就放入鍋中,那只能增味(不舒服的味兒),不能添香了。

至於,先入鍋炒制的蔥花,我們要取的就是油煸蔥花的肉香味和焦香味。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辣味物質也會大量分解,留下了肉香味的正丙硫醇,再加上一堆叫噻烷和噻吩的物質,於是蔥油就有了一種肉香、焦香、蔥香交織的奇異味道,這大概也是蔥油拌麵的魅力所在。

不是所有的細蔥都是香蔥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北方人,我骨子裡早已習慣了大蔥的粗獷。即便是用煎餅裹住大蔥,咔嚓一口,也能享受那種辣的痛快。但是,在南方找大蔥就不容易了。記得有一次在廣西,實驗的間隙我跟師弟一起琢磨做紅燒肉,花椒、大料和醬油、姜、糖都不缺,唯獨沒有大蔥。市場上,只有細細的一叢一叢的小蔥。於是在試探性地切了些蔥白入鍋之後,發現還是不夠味,索性把一整叢小蔥都扔進了鍋裡,煮好之後全然不見了蹤影,師弟還在一旁嘮叨,「這些人也不會把蔥種大點」。後來,我們才知道,這蔥就這麼大,當地人只是拿這些蔥當湯粉的出鍋調料,這些蔥叫分蔥。

與大蔥獨行俠式的生長不同,分蔥總是紮成一堆。從分類上講,它跟大蔥算得上是親兄弟,它們都是蔥的變種。如果把分蔥棵棵剝開,還真是像極了幼年時的大蔥。只不過比之大蔥,它們的辛辣味就要淡多了,於是我每次吃湯粉的時候,碗裡的蔥花都會加了一勺又一勺。

分蔥在南方廣為分布,想來是得益於它的生長期很短,從種子發芽到收割只要短短的50天時間,與生長期動輒一年的大蔥相比算得上是快銷產品了。加上分蔥耐寒,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供應中國南方的餐桌,同時還提高了菜園土地的利用率。而那些需要大量儲存空間的大蔥,在南方反而沒有了立足之地。

後來,在北京的菜市場上也發現了如此小蔥,只是它們有個新名字——香蔥。其實,香蔥確有其蔥,這種植物跟大蔥和分蔥只能算是表親。它的大名叫細香蔥,這個種曾經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至今在北美地區還能找到它們的原始種類。聽這名字就知道,它們的特點在於香,但是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陳了。至於相貌,倒是跟分蔥有幾分相像,只是細香蔥的蔥白更短,葉子更細,辣味也更淡。如果你喜歡在小蔥拌豆腐裡面加辛辣味,那還是不要選擇細香蔥了。

另外,細香蔥有一點特別之處,就是它們的花朵是紫色的,一朵朵小紫花聚成了一個紫色的圓球。這與大蔥和分蔥的白色花球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在很多地方,細香蔥被當做園林植物來種植。這麼看起來,細香蔥倒是可玩、可看、可吃,出現在農家樂採摘園中是再合適不過了。

特別的蔥

其實,整個蔥屬有700多種植物,山上的蔥遠遠不止大蔥、分蔥和細香蔥。還有一些特別的種類還活躍在我們身旁,比如樓蔥和胡蔥就是這樣的偏門蔥。

樓蔥還有個別名叫倒栽蔥,如果你看到它們,立馬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諢號。整個植物下小上大,層層展開,根本就不是大蔥那樣亭亭玉立,這全都是因為它們奇特的珠芽結構。樓蔥的花通常不會結子兒,但是會長出小的鱗莖,並且慢慢長成小的植株。一般情況下,當小植株長成的時候,母株已經枯死,小植株會獨自紮根地面,開始自己的生活,不過很多時候母株並沒有死亡,在小植株的花上又長出了小植株,樓蔥因此得名。不過,樓蔥看個稀奇倒好,至於味道就沒什麼特別了。

如果你覺得大蔥的味道不夠衝,那選擇胡蔥準沒錯。因為,它們還有個別名叫火蔥。從長相上看,胡蔥的模樣介於蔥和蒜之間,上半段像蔥,下半段像蒜(想像一下單瓣生長的大蒜,就是那個模樣)。這種蔥原產於中亞,在唐朝時引入我國,炒著吃或者醃製鹹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國慶假期回家,放下行李就匆匆跑到外婆家看了一眼,外婆直嘮叨,「也不早打個招呼,我還沒有給你準備飯」。其實,已過耄耋之年的外婆,很久之前就不炒菜了。打開火,燒上水,下上一碗掛麵,切上細碎的蔥花。雖然沒有豬油(外婆已經許久不吃肉了),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蔥花面,依舊是暖暖的。

美食錦囊

在家種根蔥

大蔥的生長期長達1年,所以這個品種可以直接忽略。分蔥和香蔥都可以考慮。分蔥可以用種子繁殖,而香蔥就需要用到種苗了。分蔥和香蔥對生長條件要求不嚴,可以忍耐乾旱和寒冷(當然,水凍得邦邦硬的天氣還是算了)。不過,它們都害怕炎熱,所以要想有個好收成,還需要給它們安排一個涼爽的環境。播下種去,不出2個月就能吃到親手種的蔥了。

相關焦點

  • 南北大不同:蔥香四溢,生活好滋味,咱們來聊聊「蔥」
    1.南方人,蔥是佐料,北方人,蔥是道菜!以前,我和老公去菜市場買菜時,經常會到一個老太太的攤位前,買五毛錢的蔥。老太太把蔥幾根幾根的理好,拿著比較方便。五毛錢的蔥是多大一把呢?就是幾根吧。我們從來也沒問過具體的蔥價,直到後來,五毛錢的蔥,根數越來越少,老公對我說:別買了,這老太婆太精明了,她的蔥只是看著整齊,算起來比別的攤位上賣得貴。
  • 【印度風情】南北印度風味大不同!
    拉闊豆知識:印度風情美食1.印度菜(Indian cuisine)是結合藥材和香料製作的樸實簡單、作工精細的菜餚;2.印度菜以咖哩聞名,主要依魚、肉、菜等不同食物來調和多種香料據說,印度菜所放調料之多,恐怕是世界之最,每道菜都不下10種調料;4.印度菜的烹調方式是以香料和香草為主,帶出種種不同的特別香味,而辣的味道並不是最主要的,而咖喱只屬於其中一種菜式。
  • 南北護膚大不同,三草兩木告訴你冬季如何護膚
    北方冬天寒冷乾燥,南方則低溫潮溼,在南北不同的氣候中,肌膚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呵護。北方冬日護膚指南氣候特點:北方寒冷乾燥的氣候,容易導致肌膚缺水緊繃。北方解鎖暖氣全開模式房間外嚴寒空氣乾燥,房間內溫暖乾燥皮膚乾燥缺水非常明顯。只要有一晚上在暖氣房裡忘記塗水乳臉上直接幹到爆皮發癢。
  • 神奇寶貝劍盾:不同地區的大蔥鴨扛的蔥也不同,誰的蔥更厲害?
    不過說起來,這隻大蔥鴨看起來著實有些和曾經印象中的大蔥鴨有些不同呢,但猛地一看卻想不起來有哪些不同。於是主角們立刻拿出了神奇寶貝臉識別器,我們就得知這是伽勒爾地區的大蔥鴨,系統還溫馨的放出了關都地區的大蔥鴨模樣作對比,我們這次見到的伽勒爾大蔥鴨眼神犀利,羽毛的顏色很深,看起來相當壯實,而且還有了眉毛!
  • 南北保暖大不同?拼多多數據顯示:南方保暖主內,北方保暖主外
    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研究員範日召表示,「同時我們也看到,冬季服飾消費具有極其顯著的南北差異,展現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區域消費圖譜。」萬物皆可加絨,南北保暖大不同拼多多榜單顯示,雙12期間,前十大熱門服飾類商品中,半數以上都繞不開「加絨加厚」這一關鍵詞。其中,羽絨服和皮草以不相上下的差距分列榜單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 南北保暖大不同?數據顯示:南方保暖主「內」,北方保暖主「外」
    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研究員範日召表示,「同時我們也看到,冬季服飾消費具有極其顯著的南北差異,展現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區域消費圖譜。」萬物皆可加絨,南北保暖大不同拼多多榜單顯示,雙12期間,前十大熱門服飾類商品中,半數以上都繞不開「加絨加厚」這一關鍵詞。
  • 蔥開、蔥油餅、蔥烤大排……上海人究竟能用蔥做出多少好吃的!?
    蔥是尋常見的,南北不同。以淮河北,多是指大蔥,光蔥白就有三尺來長,晶亮,細潤,含著水,生食脆甜生津,熟做主輔皆可成菜。不說別的,光是吃不得蔥開,就是大損失。不食蔥開,哪得面滋味。蔥開燒起來馬虎不得,面要小闊面,加雞蛋的最好。面有骨子,爽滑,拌著也不坨在一塊兒。開洋需新曬的,個頭大些,用黃酒泡軟,滋味才足。
  • 南北建築在風格和位置上有什麼不同
    長期以來,每當我們遇到南北差異的話題,總會引起強烈反響,比如豆腐是甜是鹹,粽子是甜是鹹,即使在冬天,南方人在被子裡很冷,而北方人在暖房裡穿短袖,我們不再談論吃或穿衣服,而是談論南北建築風格和城鎮位置的差異至於南方和北方,由於環境、溼度和溫度的不同
  • 南北生活的不同,在衛生間裡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導讀:南北生活的不同,在衛生間裡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小編來自南方,作為南方人,理所當然的認為不論南方還是北方的衛生間應該都和咱南方這邊差不多,然而時間久了,發現有很多粉絲經常會時不時的告訴我,有些東西在他們北方並不是特別的實用,就比如說衛生間裡面的一些設計和不同之處,把南北生活的不同之處體現的淋漓盡致。今天就把一些值得注意的點整理出來給大家一起分享。
  • 蔥開、蔥油餅、蔥烤大排,上海人究竟能用蔥做出多少好吃的
    胃裡要還餘地兒,攤頭要個蔥油餅,這一餐,嗝兒裡都湧著蔥香。江南謂蔥之一物,不及韭嫩,不比蒜辛,唯香而已。蔥是尋常見的,南北不同。以淮河北,多是指大蔥,光蔥白就有三尺來長,晶亮,細潤,含著水,生食脆甜生津,熟做主輔皆可成菜。往南,即是指小蔥,也稱香蔥,入饌佐味,扮的是錦上添花的賓客。
  • 南北燒烤大對決,到底哪個更好吃?
    因為燒烤的南北差異實在是太太太太太大了!我簡單舉個例子,我在去四川之前,吃到的烤玉米都是這樣的:去了四川之後,發現他們的烤玉米是這樣的:一度讓我以為南方的烤玉米是不是都長這樣,使我這個不拘小節的妹子畫風都變得婉約了起來。
  • 老字號——聊聊南北的點心
    這裡要注意的,是烙不讀作者字音,乃是「洛」字入聲,又名為山東餅,這證明原來是模仿大餅而作的,但是烙法卻大不相同了。鄉間賣餛飩麵和饅頭都分別有專門的店鋪,唯獨這烙餅只有攤,而且也不是每天都有,這要等待哪裡有社戲,才有幾個擺在戲臺附近,供看戲的人買吃,價格是每個制錢三文,油條價二文,蔥醬和餅只要一文罷了。
  • 南北經濟差異大主要原因是什麼?南北經濟差距是被誇大了嗎?
    逐漸地,哈爾濱、青島、大連、瀋陽都掉出了十強榜單,最近幾年,北方城市中只剩下了北京和天津,此次三季度的GDP數據公布,天津也掉出了十強榜單,這引發了關於南北城市差距的熱烈討論,「北方失守」「中國迎來大南方時代」的聲音層出不窮。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則認為:南北差距被誇大了。所謂的南北差距,不過是沿長江和沿海的航運能力帶來的。
  • 南北保暖大不同?拼多多數據顯示:南方保暖主「內」 北方保暖主「外」
    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研究員範日召表示,「同時我們也看到,冬季服飾消費具有極其顯著的南北差異,展現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區域消費圖譜。」萬物皆可加絨,南北保暖大不同拼多多榜單顯示,雙12期間,前十大熱門服飾類商品中,半數以上都繞不開「加絨加厚」這一關鍵詞。
  • 蔥的營養是什麼?吃蔥的4大誤區
    蔥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在烹飪時適當放一些蔥不僅可以調味,對健康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今天,就和小編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蔥的營養價值   蔥對身體有保健作用。蔥含有具刺激性氣味的揮髮油和辣素,能祛除腥羶等油膩厚味菜餚中的異味,產生特殊香氣,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
  • 雙廚聯袂話年味,南北料理大團圓!煮夫攜手麥德龍,為你解鎖經典南北年菜!
    顧超大廚為大家做道鴻運醬牛肉,還原西北特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快感中,讓你新的一年鴻運當頭。無論南北,新年餐桌上都少不了豬肉。做起山東傳統名菜:蔥燒海參,顧超大廚也是信手拈來。頃刻間香氣撲鼻的北方年菜躍然餐桌,蔥香味醇,營養滋補,讓你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福如東海。想知道兩位大廚如何復刻南北經典年味?趕緊點擊文首視頻觀看,周廚和顧廚為你現場演繹!
  • 南北差距竟這麼大!
    南北差距竟這麼大!南北飲食文化之間差別非常大,就拿我們山西來說吧!是吃麵為主,我們的麵食豐富到每天三頓吃麵吃一年都可以不重樣的,這樣讓我們不容易因為吃東西單一而產生厭倦感。所有我們是麵食的品種繁多,形成我們對面的依賴。
  • 這菜看著像蔥,味道比蔥好,和臘肉炒是冬天的特色菜,許多人愛吃
    南北飲食有差異,但這幾年物流的快速發展,南方菜市場也能買到許多產自北方的新鮮瓜果蔬菜,北方菜市場也能買到許多產自南方的新鮮蔬菜。美食,最能拉近人與人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的距離。因為人人要吃飯,尤其是家庭主婦,每天都要琢磨給家人做啥飯菜。
  • 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的原因與建議
    從五千年歷史看,由於北方因農耕、遊牧兩大文明長期衝突融合導致戰亂頻發及南北氣候差異等,中國人口和經濟重心逐漸從黃河中下遊向長江中下遊轉移。計劃經濟時期,北方因資源富集等形成重化工業優勢而領先南方。改革開放後,北方依靠要素和投資驅動繼續階段領先,但也導致市場化改革內生動力不足;而南方依託便利的海運和長江內河航運優勢,通過市場化改革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而逐漸崛起。
  • 潮流從來都是由不同者打造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2013年,美劇《紙牌屋》正熱播,視頻行業開始進入小屏時代,電腦、平板、手機觀影成為了潮流,影視傳播從此大不一樣,電視電影開始無處不在。2017年,另一部美劇《權力的遊戲》播出了第七季,人們觀看視頻的方式早已不僅僅局限於小小的一塊屏幕上,潮流是從彈幕到社交網絡、從虛擬到現實再到虛擬實境,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