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吃穿,而是有了更深層次的追求,精緻的生活,孩子的教育成為更多人關注的話題,所有的這些沒有讓人幸福感更強,反而越來越焦慮,煩躁,甚至抑鬱。
為什麼會這樣?是生活辜負了我們,還是我們辜負了生活?
我生活在一個四線城市,和老公是大學同學,有一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這些年通過打拼再加上雙方父母的資助買了套100平米的房子,按理說這樣的日子應該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曾經我也很滿足,直到孩子上了小學。生活的波瀾不驚,事業的停滯不前,孩子的學業不精,讓我煩躁不堪。
那段時間我的情緒變化很大,看哪裡都不順眼,心裡總覺得有股火要燃燒,脾氣變得很差。老公,兒子都小心的避著我,生怕我這個火藥桶隨時爆炸,傷及無辜,我知道自己可能太焦慮了,曾經也找方法排解,奈何見效甚微,直到我無意中又讀了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主要講的是辛亥革命前後一位身無片瓦的底層農民,以出賣勞動力為生,深受壓迫與剝削,在經過一次次抗爭一次次受辱,再也無力反抗後,變得自輕自賤,狂妄虛榮起來,他用獨創的「精神勝利法」時時的自我安慰,即使在赴死的路上仍不忘「第一」。小說對阿Q所代表的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典型形象無疑是批判的,諷刺的。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好的'和『壞的」。正像魯迅先生所說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覺得「阿Q精神勝利法」中的「自我安慰」用到某些方面還是不錯的。
1:自我安慰讓我發現老公獨一無二的好
老公做研究工作的,這份工作註定了他不可能工資很高,偶有加班,但大多數時候能夠照顧上家庭,應酬也不多,沒有什麼夜不歸宿,花天酒地事情發生,見過一個同學在聚會上失態,哭訴老公的不忠,只有錢沒有溫情,雖然住著豪宅,畫著精緻的妝容,但她精神面貌卻不是很好,我不再抱怨老公的書呆子氣,反而覺得這樣的人更踏實,更值得依靠。
2:自我安慰讓我明白兒子的健康快樂勝於一切
兒子自從上小學以來,成績一直不理想,每到考完試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捧著獎狀,我除了羨慕更多的是著急,雖然也輔導他,找家教,可效果並不明顯,每天搞得他累我也累,有時候會忍不住發火,娘倆的關係越來越差,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路過一個特殊學校,看到一個個情況特殊的孩子跨入學校的大門時,我釋然了,想當初懷孕期間好多次去做B超,我們期盼的是一個健康的寶寶,兒子雖然不是很聰明至少他很健康,快樂,懂事,體貼,是我自己對孩子要求太多,為我們兩個人都戴上了枷鎖。
3:自我安慰讓我明白豁達的老人勝於金錢
老公的父母都是農村人,生性豁達,很看得開,在他們眼裡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也曾因為他們年齡漸長想要接到身邊照顧,都被他們拒絕了,理由是身子骨還硬朗,不想給我們添麻煩,這與鄰居家每天上演的婆媳大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他們的退休金不低。
照顧老人是子女的責任,可是碰到愛胡攪蠻纏的老人卻是子女的不幸。
結束語
情感解憂鋪告訴你:
在這個人人都需要奔跑的時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既定目標,沉溺於當下沒有追求的人生是可悲的。
可在追逐的道路上好高騖遠,忘記了初心,除了徒增煩惱,更有可能會使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
有時候你最珍惜的就在你的身邊,生活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要在不完美中發現它的閃光
點,時時地安慰自己,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生活中樂趣多了,煩惱少了。不要讓自己變得疲於奔命,
追求所謂的「高大上」。適當地停下腳步你會領略到人生路上不一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