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為什麼阿Q沒有女人?

2021-01-15 十年三國風雨

魯迅先生是中國一個偉大的旗幟,在民國的時候,他通過他自己的文章深刻的諷刺了一些社會現實,同時有想那些反動革命者插入了幾把刀子,深深的讓他們難受。

但最主要的就是要激起國人,一生都在呼號著,不怕揭露傷疤,用自己鋒利如刀的筆去喚醒沉睡麻木的人。

要說到盧先生哪一篇文章比較厲害,那就是阿q正傳在裡面,阿q是一個非常窮的人,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並不覺得自己窮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反而是引以為豪,就像一個地痞流氓一樣,但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喜歡自我安慰。

比如別人打了一巴掌,他就說自己兒子打了一巴掌,這個像極了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碰到了硬茬子卻沒有辦法反抗,只有在心理安慰自己,通過在心裡辱罵別人來得到自我安慰。

在阿q正傳這一篇文章裡面,魯迅先生描述了一段情節,那就是阿q是一個正當的青年,身體也非常的粗壯,有力氣也能夠幹活,雖然窮了一點,但是為什麼就沒有女人喜歡?

阿q窮是一個特性,但是他卻沒有反思自己為什麼窮,就是因為他好逸惡勞,整天都是沒有事幹,吃了一頓就沒有下一頓。

在當時那個亂世之中,阿Q不僅是沒有什麼本事,反而是被別人總是欺負,要是想讓女人喜歡必須要嘴巴厲害一點,但是他嘴巴確實用來調戲別人,就連哪幹活的老媽子都沒有放過,甚至還有尼姑的光頭都被他摸過。

他的形象被魯迅先生刻畫之後,讓人一眼就覺得非常討嫌,深深的表達出了農村一些好逸惡勞喜歡佔小便宜的人。

就像我曾經見到過這樣的一個事情,在我們農村有一個公交的公交車就是私人和國家合作的,但是有些人就喜歡佔便宜,有一個人在半路上喝了酒,然後就上了車,不可能給公交費,說自己沒有帶錢讓他摸,就算是報警也沒有事情。

還說這個公交司機要是不開車的話,車裡很多人都等急了,誤了時間就不好了,反正他可以等,就怕別人等不了

當時司機氣死了,說遇到他算是倒黴了,於是只能罵罵咧咧的開了車,而這個人卻笑哈哈的佔了一身便宜,在下車的時候也不忘說了一聲謝謝,感覺是理所應當的。

這樣的形象很像阿q,喜歡佔據便宜,總是愛幻想,但是這樣沒有什麼本事又怎麼能夠得到女孩子的喜歡呢?

相關焦點

  • 《阿Q正傳》:背後映射的中國精神
    《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不單單以刻畫鄉下無賴漢為能事,阿q是中國人各種劣根性的結晶體,是每個中國人,卻不是任何的個人。魯迅是有意識地要指出中國民族性的弱點。影射中國民族普遍的劣根性。《阿q正傳》不單單讓人笑,其中包蘊著一種嚴肅的意義。
  • 在墨子書院讀《阿q正傳》有感
    眾所周知,魯迅的小說以思想深刻、技巧精練而聞名,《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典型也是最著名的一篇,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重要的傑作。它寫於1921年,最初分章發表於《晨報副鐫》,後收入《吶喊》。《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未莊為歷史舞臺,以主人公阿q的活動為線索,以批判阿q的病態心理精神勝利法為重點來組織材料。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作者不但從中國的現實社會出發,以農民的實際生活為基礎,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著眼於辛亥革命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設計未莊這樣一個閉塞落後的江南農村,作為阿q生活的典型環境。
  • 來一部經典看電影《阿q正傳》
    阿q正傳《阿Q正傳》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阿Q正傳作者魯迅下面說說咱們的主人公阿Q,他很卑怯,他喜與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對手。口訥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與王胡打架輸了時,便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假洋鬼子哭喪棒才舉起來,他已伸出頭顱以待了。
  • 《阿Q正傳》:阿Q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無知
    原創:王子涓涓《阿Q正傳》是魯迅的一篇中篇小說,收入《吶喊》中的《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以連載的形式發表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報副刊》。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為社會為背景,故事發生在農村未莊,主要描寫了阿Q這樣個典型人小人物形象。
  • 阿Q與陳奐生之「精神勝利法」對比
    二是:阿q和陳奐生的不同點是什麼。  第一個問題是: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國民性有無變化?《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描述的是一個一貧如洗,無家無業,甚至連名字也沒有,住在未莊的土谷祠,只能給人家做短工,飢一頓飽一頓的農民形象。
  • 《阿Q正傳》賞析
    剛剛被強者假洋鬼子用「哭喪棒」打得鼻青臉腫,轉眼之間就去欺辱小尼姑,強行摸小尼姑的頭,還說「為什麼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別人家的蘿蔔,卻要蘿蔔說話。等等。但「精神勝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徵,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碼的自我意識和個性意識。阿Q的身上還有封建的正統思想和傳統意識。他認為,凡是革命都是與他作對,革命黨捉住都要殺頭。這體現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識。
  • 《阿Q正傳》
    《阿Q正傳》第一章 序我要給阿Q做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
  • 魯迅《阿Q正傳》中的阿Q到底叫什麼名字?
    魯迅《愛情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個窮酸落魄的底層人民。他在趙莊本來就不被任何人看得起,被好多人都欺負。電影劇照中的阿Q那麼阿Q為什麼叫做阿Q呢?其實阿Q的名字叫做阿貴。而在英文的同音之中是quer,魯迅便取了首字母Q作為他的名字。阿Q說自己姓趙,所以他的名字應該叫做趙阿貴。
  • 畢飛宇解讀魯迅《阿Q正傳》
    對待女性,對待異己分子,阿Q就更沒有什麼可客氣的了。請大家留意一下,只有在欺負婦女和異己分子的時候阿Q 才是真正的勝利者,為什麼?他有合伙人,那些曾經欺負過阿Q的「閒人」。那些「閒人」統統站在了阿Q這一邊。——阿Q的這次受辱,是因為阿Q對婦女和異己分子的欺壓和褻瀆。現在,問題清晰了。魯迅為什麼要把阿Q的六大「行狀」分開來寫呢?
  • 魯迅|阿Q正傳全文
    「別傳」呢......魯迅|阿Q正傳第一章序第二章優勝記略阿Q不獨是姓名籍貫有些渺茫,連他先前的「行狀」也渺茫。因為未莊的人們之於阿Q,只要他幫忙,只拿他玩笑,從來沒有留心他的「行狀」的。阿Q沒有家,住在未莊的土谷祠裡;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只給人家做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工作略長久時,他也或住在臨時主人的家裡,但一完就走了。
  • 畢飛宇:如何讀《阿Q正傳》
    大家想過沒有,魯迅為什麼要把阿Q寫成一個三無產品呢?魯迅的情懷是巨大的,落實到小說上,那就是貪大,魯迅是一個貪大的作家。­事實上,就本質而言,魯迅並不是一個小說家,而是一個思想上的革新者。在魯迅的眼裡,小說算個什麼東西呢?
  • 《阿Q正傳》讀感
    內容:七整理:紫岸這個月的讀的書是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這次就不說是分享了,談一下自己看這書的一些感悟吧。上學的時候學習魯迅的文章是最頭疼的一件事,魯迅寫的文章,學習起來難度很大,沒有註解基本都看不通,雖然也是白話文寫的文章。
  • 畢飛宇|畢飛宇解讀魯迅《阿Q正傳》
    對待女性,對待異己分子,阿Q就更沒有什麼可客氣的了。請大家留意一下,只有在欺負婦女和異己分子的時候阿Q 才是真正的勝利者,為什麼?他有合伙人,那些曾經欺負過阿Q的「閒人」。那些「閒人」統統站在了阿Q這一邊。——阿Q的這次受辱,是因為阿Q對婦女和異己分子的欺壓和褻瀆。現在,問題清晰了。魯迅為什麼要把阿Q的六大「行狀」分開來寫呢?
  • 漸漸的,我們都活成了魯迅筆下的阿Q
    莫言先生曾說,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傳》。這是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中篇諷刺小說,旨在揭露舊社會黑暗、腐敗的社會特徵,批判生活在那個社會的人們愚昧、麻木、懦弱的國民劣根性。阿Q是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名自尊自大,自輕自賤,自欺欺人,欺軟怕硬又極其卑微的貧苦農民,受盡剝削壓迫的反動封建文化、封建精神、醜陋的自我麻醉甘於受奴役的卑賤心態。
  • 《阿Q正傳》:阿Q無家、無妻無子,阿Q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冤死」
    想到取名目,魯迅先生好是一番惆悵,想到作傳又不能像帝王諸侯那樣,所以只好借鑑舊小說「閒話休提,言歸正傳」中的「正傳」二字以作名目,取名《阿Q正傳》。《阿Q正傳》故事梗概:魯迅先生通過筆下的阿Q還原了當時許多人心裡存在的某些問題,這篇故事圍繞阿Q主要講述了阿Q的生活,以及阿Q對待不同的人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舉止。阿Q很能幹,在未莊這個村裡經常給人打短工。
  • 《阿Q正傳》讀後感
    讀完《阿Q正傳》,我只能用六個字來表達我對本小說主人公啊Q的感受:可憐、可恨、可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對這個時代悲劇的深思。《阿Q正傳》以未家莊辛亥革命前後的歷史為背景,以阿Q一幅幅可笑又可鄙的生活畫面為線索,勾勒出了當時冷酷麻木與醉生夢死的社會環境。
  • 重讀《阿Q正傳》,圈點阿Q精神中蘊含著的積極意義
    百年前魯迅寫過一篇小說,叫《阿Q正傳》。魯迅將小說拿到北京的《晨報副刊》連載發表,後編入魯迅《吶喊》文集。今天筆者重讀《阿Q正傳》,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圈點阿Q精神中蘊含著的積極意義。海邊風景·選自Pexels網站|魯迅寫《阿Q正傳》的目的魯迅的《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江南農村未莊為背景,那時國家積貧積弱
  • 《阿Q正傳》的國民性!
    在小說《阿Q正傳》裡魯迅先生塑造了一個阿Q來代表中國人,他身上表現出的愚昧、自私、自卑、軟弱無能、畏強凌弱等方面的人格都代表了國民性中的種種弱點,時至今日這些弱點仍然存在於國民中。魯迅先生的這種批判精神可以使我們時刻保持清醒不至於墮落。
  • 《阿Q正傳》:阿Q的精神勝利法,何嘗不是當時國民的鏡子
    《阿Q正傳》選自魯迅先生小說集《吶喊》中最長的一篇,阿Q這一角色也是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中塑造的一個不朽的文學經典 初看《阿Q正傳》的時候內心沒有那麼多的感慨,現在重新翻讀從小說的開篇到結束,一種濃重的壓抑始終在胸中瀰漫。阿Q這一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悲慘的一生令人同情,但悲慘背後那個社會狀況卻令人深思。
  • 魯迅《阿Q正傳》:極其諷刺,多少人靠著阿Q的精神勝利法活下去
    原創:嘟妹《阿Q正傳》出自魯迅短小說集《吶喊》,阿Quei姓什麼?他說自己姓趙,但是趙家在未莊是有頭有臉的人家,不允許阿Q姓趙,所以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姓趙,也不知道他地這個Quei怎麼寫,是富貴的貴還是桂花的桂?無從得知,乾脆魯迅就給他寫成了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