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是中國一個偉大的旗幟,在民國的時候,他通過他自己的文章深刻的諷刺了一些社會現實,同時有想那些反動革命者插入了幾把刀子,深深的讓他們難受。
但最主要的就是要激起國人,一生都在呼號著,不怕揭露傷疤,用自己鋒利如刀的筆去喚醒沉睡麻木的人。
要說到盧先生哪一篇文章比較厲害,那就是阿q正傳在裡面,阿q是一個非常窮的人,這個人有一個特點,並不覺得自己窮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反而是引以為豪,就像一個地痞流氓一樣,但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喜歡自我安慰。
比如別人打了一巴掌,他就說自己兒子打了一巴掌,這個像極了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碰到了硬茬子卻沒有辦法反抗,只有在心理安慰自己,通過在心裡辱罵別人來得到自我安慰。
在阿q正傳這一篇文章裡面,魯迅先生描述了一段情節,那就是阿q是一個正當的青年,身體也非常的粗壯,有力氣也能夠幹活,雖然窮了一點,但是為什麼就沒有女人喜歡?
、
阿q窮是一個特性,但是他卻沒有反思自己為什麼窮,就是因為他好逸惡勞,整天都是沒有事幹,吃了一頓就沒有下一頓。
在當時那個亂世之中,阿Q不僅是沒有什麼本事,反而是被別人總是欺負,要是想讓女人喜歡必須要嘴巴厲害一點,但是他嘴巴確實用來調戲別人,就連哪幹活的老媽子都沒有放過,甚至還有尼姑的光頭都被他摸過。
他的形象被魯迅先生刻畫之後,讓人一眼就覺得非常討嫌,深深的表達出了農村一些好逸惡勞喜歡佔小便宜的人。
就像我曾經見到過這樣的一個事情,在我們農村有一個公交的公交車就是私人和國家合作的,但是有些人就喜歡佔便宜,有一個人在半路上喝了酒,然後就上了車,不可能給公交費,說自己沒有帶錢讓他摸,就算是報警也沒有事情。
還說這個公交司機要是不開車的話,車裡很多人都等急了,誤了時間就不好了,反正他可以等,就怕別人等不了
當時司機氣死了,說遇到他算是倒黴了,於是只能罵罵咧咧的開了車,而這個人卻笑哈哈的佔了一身便宜,在下車的時候也不忘說了一聲謝謝,感覺是理所應當的。
這樣的形象很像阿q,喜歡佔據便宜,總是愛幻想,但是這樣沒有什麼本事又怎麼能夠得到女孩子的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