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諷刺小說文學家,其小說內容高深,諷刺意味深長,包含了對舊社會和人性麻木的極端批判。在當時白話文小說作者之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而其作品《阿Q正傳》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愛情正傳》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個窮酸落魄的底層人民。他在趙莊本來就不被任何人看得起,被好多人都欺負。而阿Q卻只能用精神上的幻想來彌補安慰自己在現實之中受到的不公。其中的趙老太爺便是阿Q最嫉妒的人。最終阿Q在一片革命的浪潮之中想要將這種幻想變成現實,結果卻身陷牢籠丟了腦袋,成了時代的犧牲品。

那麼阿Q為什麼叫做阿Q呢?其實阿Q的名字叫做阿貴。而在英文的同音之中是quer,魯迅便取了首字母Q作為他的名字。阿Q說自己姓趙,所以他的名字應該叫做趙阿貴。而阿Q說自己其實和趙老太爺家是本家,但是自己落魄了,這也招致了一頓毒打,阿Q從此不敢說自己姓趙。

那麼為什麼一個底層人民的故事要用正傳這樣的字眼來寫呢,魯迅說正傳是為了讓大家覺得這是一件應該值得關注的正事,要給人正式的感覺,便用了正傳這樣的字眼。而在當時社會,便是人權平等和封建社會的激烈鬥爭時期!

欺軟怕硬的阿Q最終在菜市場被砍了頭,而人們在意的是他到底有沒有在死前唱戲,阿Q沒能唱戲,但是說了一句二十年後還是一個好漢!
阿Q並不是一個人的悲哀,更是當時整個社會的悲哀。而今的社會,雖然物質上比起以前有了質的超越,但是在精神上,有多少人還是那個阿Q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