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全球:家樂福如何成為家樂福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去年9月,蘇寧易購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的股權交割手續,家樂福中國業務進入「蘇寧時代」也即將進入一周年。這一年裡,蘇寧易購和家樂福中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整合,舊有的「家樂福模式」已經完全迭代為了以社區商業為核心的新零售模式,而支撐其模式迭代的便是供應鏈再造。

  蘇寧易購憑藉三十年來積累的豐富運營能力,對家樂福進行的賦能、改造、升級,家樂福在場景創新、供應鏈融合、產業融合、數位化等方面取得了飛速的進步。面對未來,家樂福仍將繼續創新,伴隨蘇寧品牌矩陣擴張的同時,完成自身的進一步蝶變。

  為了慶祝家樂福加入蘇寧易購一周年,在整個9月,家樂福舉辦了以 「億元補貼,好省大典」主題大促活動,這期間家樂福還特意推出了進口食品低至5折的促銷活動,彰顯其全球供應鏈打通、整合後的產品能力。

  全球好貨,在家可得

  事實上,蘇寧家樂福的全球供應鏈整合能力首次亮相上海「五五購物節」,正式宣告蘇寧家樂福的國際化戰略全新啟航。當時,受疫情影響,消費相對低迷,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組織重點商圈、特色商街、商業企業、品牌企業開展營銷活動,通過線上引流帶動實體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而家樂福便是被選中的重點企業之一,5月6日,「家樂福環球美食季暨葡萄酒節」在上海古北店推出,活動精選了來自39個國家的350個品牌旗下共計3700多種進口食品,低至5.5折;來自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阿根廷、智利、澳洲等國家的70多個品牌旗下共計200多種進口葡萄酒、進口洋酒、日本清酒等,也在全市家樂福門店銷售。

  因受疫情影響,這些進口美食和美酒,除了可以到店選購之外,也可以通過線上下單,由配送員直接送貨上門,以減少人群之間的接觸。隨著家樂福中國融入蘇寧易購一周年的到來,這一「全球購」被推廣到了更廣的範圍,同時在品類上也由酒類擴展到了進口食品、生鮮、百貨等全品類,並在整個9月期間進行讓利大促活動。

  俗話說「金九銀十」,時間進入九月,中國百姓的消費觀念也隨著這場疫情悄然發生著變化。追求極致性價比、推崇健康生活方式,這兩點觀念迅速滲入大眾認知,已然成為消費者的「新標杆、硬需求」。以家樂福的生鮮商品結構為例,在常見的豬牛羊肉的基礎上,家樂福增大了原產地直採的海鮮水產、高端水果等品類的佔比,滿足應消費者不斷更新的品質需求和購物偏好。家樂福門店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種養植基地的原產地直採,抗疫期間,家樂福成功開發出十餘個全新的剛需品類,確保了貨源的穩定,也保障消費者特殊時期足不出戶也能吃上新鮮多樣的蔬菜水果。」截至目前,在家樂福門店銷售的生鮮果蔬中,從原產地直採的直供品類已達到數十種。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並未因疫情而改變,家樂福明確通過產品和服務打造品牌差異化優勢的發展戰略。品類版圖不斷擴大,正彰顯出家樂福持續不斷發力布局生鮮全球化的決心。「品質戰」的戰場延伸到了海外產品的原產地,從源頭上確保安全和新鮮。家樂福開展原產地直採項目,憑藉全球供應鏈優勢,深入商品原產地溯源考察,從源頭「尋鮮」,對商品品質進行嚴格把關。基於家樂福自身的基礎採購體量,聯合蘇寧線上超市、蘇寧小店等渠道,背靠集團雄厚的資源支持,憑藉強大的集採優勢,整合對接更多的源頭資源,不僅為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商品,也為更多優質原產地農戶實現銷量增長提供助力。

  被疫情改變除了人們的消費理念,還有消費方式。「新零售」、線上買菜、生鮮平臺成了行業內的香餑餑,在此背景下,家樂福中國也開啟了「二次創業」,整合蘇寧易購線上線下資源的同時,跑步進入了一小時社區商業模式,讓全球好貨也能一小時到家。

  重構本土化的「人貨場」

  從O2O時代的「到家」大戰、千團大戰,到近期重回風口的「社區拼團」,中國的網際網路模式創新始終走在全球的前列,作為傳統的零售大賣場不過不變革必然被時代淘汰,就如某零售大佬所說的,「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一聲。」

  然而,作為跨國企業,因其決策者不了解當地的本土市場,或是因為決策機制過長,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加上新模式的挑戰,如果不注入新鮮血液,不進行模式迭代,被淘汰將是時代的必然。加入蘇寧易購後的家樂福中國,也經歷了這種「推到重來」的過程,在蘇寧易購的智慧零售模式賦能下,重構了供應鏈體系。

  在今年的4月份,「蘇寧家樂福生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618商洽會」在蘇寧家樂福總部隆重舉行。這場名為「品質生活 優鮮到家」的籤約儀式上,易果、海天下、百吉、展卉、洪九、湘佳、恆都、中潤、禾煜等9家國內知名企業成為首批家樂福「生鮮億元俱樂部」成員,2020年整體年銷售劍指30億,涵蓋肉、水果、蔬菜、水產、乾貨等產品分類。目前生鮮市場玩家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家樂福嚴苛優選國內知名生鮮企業,確保生鮮品質,而在極大的保證和豐富市場供應的同時,大規模採購有利於進一步降低成本,讓消費者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除了與優質供應商深化合作,「生鮮直採」則是家樂福持續發力拓展生鮮的另一大利器。通過開展原產地直採項目,家樂福深入商品原產地溯源考察,從源頭「尋鮮」,對商品品質進行嚴格把關。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質優價廉的商品的同時,也為更多優質原產地農戶實現銷量增長提供助力。「生鮮版塊是家樂福今年很重要的戰略發展目標之一,我們將進一步提升生鮮供應鏈效率,從品質、品類、品效等各方面優化商品規劃,為消費者打造生鮮新體驗。一方面是「好」,產品好、服務好、體驗好,另一方面是「省」,省錢省力省時省心。」蘇寧家樂福商品常務副總裁龔文瑞說。

  從源頭「尋鮮」到運輸過程的「鎖鮮」,蘇寧集團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運輸體系。所有的直採商品將被分撥至家樂福全國範圍內的倉庫,針對不同產品的特定存儲需求,作相應常溫或恆溫倉儲,確保商品品質。而憑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全渠道優勢,從貨架到餐桌的服務也日趨便捷。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家樂福小程序、蘇寧易購app、蘇寧小店App及美團、餓了麼下單,享受1小時送到家的極致「搶鮮」體驗。

相關焦點

  • 連續兩年參展進博會,家樂福成全球共享中國紅利典型
    顯然,作為零售服務商,享受到進博紅利的家樂福正在以實際行動提振著全球市場信心,引進更多海外優質品牌,滿足中國消費者品質升級需求,為品牌和用戶共享進博紅利搭臺。 籤約規模逐年走高,進博會吸附效應凸顯作為嫁接海外品牌與國內消費者的橋梁,家樂福在為國內消費者引進全球好物的同時,也為海外品牌進入國內、紮根發展提供助力。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上)
    緊隨家樂福之後,沃爾瑪、歐尚和特易購等全球領先的大型超市連鎖在隨後數年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大型超市給中國的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也給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帶來了體系化的參考標杆。全新的購物體驗剛進入中國的家樂福超市給還留存著物質匱乏記憶的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一站式折扣購物體驗。如今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一家大型超市開業已經很難再成為當地的重大新聞。時光倒回到20世紀90年代,情況則完全不同。在家樂福中國首店開業前兩年,中國的消費者剛剛與實行了四十多年的票證供應時代告別。
  • 家樂福購物卡批量回收|家樂福購物卡回收平臺
    前陣子有一個朋友在網上留言說,擁有一大批的家樂福超市的禮品卡想回收找不到合適的平臺進行回收,也擔心打水漂了。家樂福是個綜合性超市,在二三線的城市是比較多的,在深圳比較少見。部分住宅地段都會有家樂福超市,並且這個超市有個特點,就是你的消費如果達到了某額度,還幫你送貨上門,非常的方便,所以這麼大的超市肯定有自已的家樂福超市卡。家樂福購物卡是家樂福超市推出的適用於超市購物的卡券,面值有:200、300、500、800、1000。家樂福購物卡和京東e卡一樣的,都經成為了公司福利的流行趨勢。
  • 內參:家樂福「二次創業」
    家樂福對於這句話一定深有體會,從早期大賣場「躺著掙錢」,到後來在電商和即時零售衝擊下頻頻關店,作為外資商超的代表企業,家樂福在中國的25年見證了零售業態的變遷。2019年6月下旬,蘇寧擬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3個月後,交割手續完成,家樂福中國正式成為蘇寧智慧零售的重要拼圖。
  • 探店:家樂福的智慧蝶變
    大眾財經網訊:新年伊始,一篇"家樂福100天:雙線融合、加速升級、強效執行"的文章刷爆業內朋友圈。自去年9月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交割正式完成,家樂福的未來發展成為行業內密切關注的一個話題。據內部人士透露, 2019年第四季度,家樂福的利潤及經營性現金流數據與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的改善,創7年來新高。短短一百日,業態開發、商品供應鏈融合互補、蘇寧生態圈協同效應,這些看不見的背後推手來自於蘇寧對於家樂福"造血型"的輸出改造,而前端的消費者又能切實的感受到什麼?帶著這樣的疑問,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家樂福門店,探訪家樂福的智慧蝶變。
  • 改造家樂福,蘇寧「暗度陳倉」
    1995年,家樂福成功開設了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超級購物廣場北京創益家店,之後的很多年勢如破竹,成為永輝、大潤發等中國超市的「偶像」。然而,從2010年開始,面對電商的興起以及新零售的變革,固化的家樂福中國開始跌下神壇,在過去幾年業績一路下跌,直到2019年9月,被蘇寧以48億元收購80%股份。
  • 企鵝號商品清倉出售,家樂福鄭州北環店要閉店了?河南家樂福:系升級...
    除了其是家樂福進入鄭州的首店外,這裡還藏著一代鄭漂們「買買買」的夢想。有多少鄭漂在這裡買過第一雙李寧,又有多少潮女們在這裡的屈臣氏買過第一支口紅。鄭州「小香港」已經成為歷史,北環家樂福也要淡出人們的視野嗎?這樣的話題,難免讓人唏噓。根據家樂福的說法,北環店目前處於清理庫存的狀態,計劃9月進行改造。
  • 五五購物節,「家樂福環球美食季暨葡萄酒節」重磅福利來了,家樂福...
    今年的加拿大龍蝦春捕季即將到來,但疫情下的全球供應鏈受到持續衝擊,加拿大的龍蝦出口受到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疫情形勢逐漸向好,龍蝦等進口鮮活海產品的需求量穩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家樂福憑藉全球供應鏈優勢,與加拿大的龍蝦供應商合作,「尋鮮」原產地,為國內消費者帶來質優價廉的龍蝦商品。
  • 家樂福
    西班牙電商平臺有哪些 西班牙電商平臺有:亞馬遜西班牙站、El Corte Ingles、Booking、全球速賣通
  • 蘇寧家樂福:扮演好中國消費者和全球好物之間的橋梁角色
    以進博會為契機,蘇寧家樂福攜手多家「明星級」國際供應商,開啟合作共贏新模式。未來,家樂福將進一步深化發展全球化供應鏈體系,努力扮演好中國消費者和全球好物之間的橋梁角色。  餐廳高端巴西肉品,來家樂福以批發價帶回家  11月6日,在進博會現場,蘇寧家樂福和全球肉類生產巨頭巴西JBS集團、浙江物產公司舉辦籤約儀式,現場籤署採購意向書,採購金額達1000萬美元。由浙江物產作為經銷商,未來,家樂福將與JBS集團開展深入合作,JBS集團將通過家樂福200多家門店及銷售網絡全面覆蓋中國市場。
  • 全國首店,家樂福餐廳今天開業!
    家樂福餐廳MR.福全國首店,正式開業6月16日(今天),蘇寧家樂福全國首家餐廳MR.福在上海古北正式開業。作為家樂福明星門店,中國超市店王,曾經年銷10億+的家樂福古北店,正在成為家樂福的革新「試驗田」。
  • 家樂福是這樣進入中國的
    日前,有關家樂福將被停業整改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家樂福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家樂福到底是怎樣進入我國零售業市場的,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第一步組建多個子公司  一位曾經在家樂福國展店工作過並且直接參與了家樂福進入我國零售業市場策劃的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家樂福在當時與中資的中創商業公司合資註冊了家創商業管理公司,而後,中創商業公司又註冊了一家名為創益佳商城的商業公司。
  • 家樂福開餐廳了,宜家坐不住了!
    作為1995年就進軍中國超市的家樂福,曾是「零售之王」。短短幾年,就在全國各地開了100多家門店,是很多80 90後眼中的「購物樂園」,陪伴了上海小囡20多年。十幾年後的今天,電商快速發展,很多實體超市都受到了衝擊,家樂福也沒有逃過這劫,蘇寧宣布收購了家樂福,正式進入了「蘇寧時代」。
  • 進入蘇寧時代100天,家樂福發生了哪些變化?
    美國實體零售業一年關閉9300家門店,不乏維多利亞的秘密、GAP、Forever 21等全球知名連鎖品牌,甚至連梅西百貨、西爾斯百貨等傳統百貨巨頭也難逃一劫,國內的情況也不樂觀。但家樂福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卻加速實現和蘇寧的融合,通過蘇寧輸出的智慧零售場景塑造能力,對門店進行全面改造,在供應鏈信息化建設、商品經營、系統融合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升級,效果顯著。
  • 家樂福加碼生鮮板塊
    「面對突發的疫情,家樂福堅持209家門店不打烊,肉菜水果的採購量在春節期間提升了3-6倍,這得益於我們與國內優質供應商堅實的合作基礎,為保障市民的菜籃子作出了極大的努力。」蘇寧家樂福商品副總裁龔文瑞表示。
  • 聚投訴網友投訴家樂福:家樂福網上商城訂單未收到家樂福不處理
    2020年01月07日 18:07,李先生發起對家樂福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家樂福有效投訴31次。
  • 家樂福App從應用市場下架,蘇寧易購App接入「家樂福到家」服務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文 記者 張鬱/圖曾經承載家樂福到家服務重要渠道的家樂福App,已從蘋果、小米等應用商店下架。不過,家樂福的到家服務還要繼續——蘇寧易購App、美團、餓了麼等第三方平臺,將成為家樂福到家服務的主要入口。
  • 動作不斷:蘇寧家樂福上海萬裡店重裝開業
    自2019年9月16日,家樂福融入蘇寧集團後,蘇寧賦能家樂福的一系列科技、金融、家電正在改變著大賣場的固化貨架模式,蘇寧家樂福正在做著最大的改變。上海古北店在2天前引入本地品牌上海農場、樂購仕、Mr.福餐廳,情懷滿滿的三家店中店引起了眾多業內人士和消費者的共情,體驗感爆棚。6月18日,蘇寧家樂福上海萬裡店重裝開業,也標示著蘇寧家樂福在上海的改變速度。
  • 家樂福跨界開餐飲,是對自有品牌產品的一種補充
    但家樂福試水這一模式,則更為另闢「新徑」,其在賣場裡打造了一家主打去聯營化和自有品牌化的「餐廳」。本文精彩內容搶先看自有品牌餐廳該如何運營?商超+餐飲是自有品牌新風向嗎?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能為商超+餐飲帶來什麼?
  • 蘇寧家樂福首家社區生鮮店來了
    這是家樂福在店面模式上進行的新嘗試,意味著家樂福正式以「小而美」業態搶佔生鮮社區消費場景,標誌著家樂福「1+2+1」店面模式的穩步實踐。深入社區,打造居民身邊的生鮮便利超市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不少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在「新零售」、線上買菜、生鮮平臺備受關注的同時,社區生鮮店也成為了居民消費的主要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