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推出的"多給外賣員幾分鐘換獎勵"成功激起了社會上的巨大討論浪潮,這個象徵著新時代效率的"生活通用工具"給底層人民提供了一份新的職業,但也讓他們受到了新時代新產物"算法"的壓榨。
在可憐這些風裡來雨裡去的"外賣小哥"時,我們又不得不想到生活在數字時代的你與我又有誰不是每天都在經歷著算法的壓榨呢?
外賣小哥們的"不得不"
《人物》雜誌所寫的關於這個討論的文章提到一個關鍵詞:時間失蹤。從平臺方來說,"減少無效時間,提高能利用的效率"是算法所能帶來的最大優勢。
外賣平臺實時收集海量的配送數據,人工智慧算法通過大數據的各項工具,優化路徑,儘可能地減少時間,提高配送效率。這就是美團的"超腦"、餓了麼的"方舟"的力量。
對於平臺公司來說,效率就是金錢。網上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將近四十萬名外賣騎手,峰值配送有將近五千萬的訂單,在如此大的基數下,提高配送效率成為了首要任務。
騎手的收入主要取決於接單量、準時率、差評率、投訴率四個方面。其中,準時率是最重要的。因為另外兩個因素的主要原因就是超時,如果超時,系統會自動扣提成,那麼就算你能夠接到再多的單也沒用。
準時率低於98%一單扣一毛錢,低於97%一單扣兩毛錢。外賣小哥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配送裡程增加,配送時間卻在減少。
當然在配送的過程中也有由於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出現突發情況比如商家出餐異常慢、聯繫不上用戶、車壞了、臨時交通管制等。後臺的算法運行情況下這兩種情況其實並不能夠被準確判斷,很多時候下雨天,單行道、封道等一系列突發情況都需要外賣小哥採取自己的方法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派單。
在這樣的算法架構下,其應用效果如下:某配送點在某個時間點用上了新的派單模式和相應的算法,而該配送站的調度策略仍然維持不變。可以看出,在切換後,這個配送站的平均配送時長有了將近3分鐘的縮短,超時率下降了將近5個百分點。
在距離更遠的地域上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在體驗指標不變的前提下,新的策略能夠降將近百分之二十的運力消耗。換言之,原來五個外賣小哥才能送到的餐品,現在四個外賣小哥就能完成這個任務,所以說,算法在降本增效上的價值是巨大的。
從大局上來看,算法的不斷更新使得配送的效率在不斷提高,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需要的外賣小哥的數量也在不斷下降。所以算法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從顧客下單那一秒起,系統就會依據後臺算法計算出小哥送餐的最佳路線以及這條路線上配送時間,並以此為作為考核標準。
這樣的"算法"的確起到了規範行業行為的作用,也大大提高了外賣行業的服務效率,但對於外賣小哥來說,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你就一定要隨著這個算法更新的速度不斷提高自己更新的速度。
在這個架構下,外賣小哥受到遞送時間難以達到、系統給出的最佳路線有逆行、商家速度慢、超時懲罰重等問題的壓迫,為了不被系統開出、不影響配送點整體,小哥們不得不選擇"危險的路",每天都在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這何嘗不是讓外賣小哥成為了"算法"的工具人?
你與我的"避無可避"
你要是以為只有上面寫到的外賣小哥是受到"算法"的壓榨的,而我們其餘和這種算法規劃系統工作離得遠的就不受其"壓榨"的話,你就大錯特錯了。例如經濟學上講究的"差異化定價"繞道到數字時代就是算法上實現的"大數據殺熟"。
在經濟學的概念中,"差異化定價"作為一種價格歧視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當廠商對每一個買家的信息都了如指掌的時候就可以做出差異化定價,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對消費者剩餘進行壓榨。
但是在經濟學的信息分散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在當時的情況下,經濟學家並不認為哪個廠家可以完全掌握客戶的所有私人信息。
而在數字時代下,廠商已經不需要對客戶進行面對面、認認真真地記錄下客戶的購買特點了,只要在後臺設置好算法,記錄好每一個消費者的消費者偏好,對消費者曾經的購買記錄進行保存和數據記憶。
大家在目前網際網路"主宰"的時代下如此相信的一個算法運行的搜尋引擎背後是如此黑暗的一面,醫療這種關乎人命的方面也還是如此的被"算法"玩弄於鼓掌之中。
這種壓榨在生活中無孔不入,每個人的身上都不可免除。你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是在無形中侵入你的日常生活,把持著你的突發事件解決方式,有的人相對來說幸運一些就是金錢損失,而有的人可能需要為這種新型壓榨付出生命的代價。
算法壓榨"無一例外"
在"餓了麼多等幾分鐘"事件之前很多和我一樣的人都沒有意識地在被算法壓榨,直到這件事拉開了"算法壓榨"的一角讓我們得以窺見"算法"這個在當今社會被大多數人看得如此高級的"知識"有或者說是"工具"在無形中對我們每個人實施著"壓榨"。
無論你懂不懂算法,甚至你知不知道它,都無一例外。無論我們多想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都改變不了算法在無形當中就已經如"菟絲子"一般纏繞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吸取養分"。
無論我們多想努力通過這個工具來賺錢,都免不了先被其利用"被"狠狠地賺一筆;無論我們自以為多懂它或者是離它有多遠都免不得它"作用"於我們的方方面面。
比起那些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壓榨,我想起這種無形中的壓榨總是更加的不寒而慄。看得見的你還有可能去避免,看不見的、感受不到,你還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