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分析|鮮食佔總毛利50%,解碼7-11全球60000多家門店成功之謎

2021-02-06 時代商聯

  

隨著大賣場業態的逐漸退潮,各種類型的便利店在中國開始風起雲湧。無論是世界零售巨頭,還是開過但又撤出的中國零售大鱷,都爭相推出便利店業態。

但是,無論是國內最早出現的便利店品牌,還是一些來勢洶洶的後起之秀,在單店銷售額、毛利水平上,都無法和來自日本的7-11便利店相提並論。

7-11是日本零售業巨頭,也是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創立於1973年11月,在日本和全球擁有大量的便利店、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專賣店等業態模式。7-11很能把握市場的每一次變化,並能及時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7-11最大的差異在於鮮食,這也是7-11最具差異化的商品。
7-11在中國經營也有差異,北京是發展最好的,有旺洋,香奈維斯這樣的專業壽司、便當及烘焙類商品專業工廠,這些都是日本企業在中國直接建設的工廠,與日本工廠基本是同一個技術水平。

先進的日本便當技術,可以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營養及口感,冷凍麵團發酵技術也會讓我們的烘焙食品保持優良風味,不含更多添加劑,確保了食品的安全放心。

在日本,從營業額看,7-11的銷售總額高於羅森及全家兩家上市公司總和。同時,7-11在全世界一共有6萬家店,店鋪數世界第一,遍布全球,包括歐美。


截止到2017年2月末,7-11在日本擁有19422家店,全家及羅森同期開店數量都遠低於7-11。另外,7-11的單店日均銷售36444元,也保持明顯的領先。

7-11與羅森和全家等最大的區別就在鮮食商品這一塊,在7-11,鮮食商品佔所有商品銷售的50%。

60%的毛利來自於日配商品,主要為鮮食+牛奶乳飲料。由於內資便利店允許銷售香菸,鮮食佔比會稍小一點,香菸會佔比更大一些。

以蔬菜沙拉為例,從田間採收到儲存、加工、產成品配送到店鋪售賣,全程都能控制在8攝氏度以下。冷鏈配送蔬菜沙拉並不會增加額外的成本。

相反由於蔬菜沙拉保存溫度控制好了,單品的銷量就有了很大提升。在7-11,飯糰、三明治、便當等商品也都是通過冷藏配送的。

7-11的冷鏈配送可以做到每日二配,為降低配送成本,我們採取高密度集中開店,以及供配中心統一集中的方式來配送。根據消費者需求確定商品

真正的便利店並不是超市的縮小版。因為如果是超市縮小版的話,就必須跟超市一樣,只能通過降價促銷來銷售商品。

低毛利無法覆蓋便利店地處鬧市的高租金,根本無法盈利。

便利店運營的核心必須是提高鮮食商品的品質,目前中國本土一些便利店,鮮食做得不是特別好,模仿7-11不是很到位。

7-11最強的是日配工廠、專用工廠,物流配送,信息系統在內的供應鏈。

其實中國大多數的超市、便利店在選品上考慮更多的是商品廠家的返傭、促銷等優惠條件。

條件好的,才會給好的陳列位置。而7-11在選擇商品的時候,不會考慮廠家給什麼條件,而是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商品。

因為如果是暢銷商品,肯定不會給賣家很優惠的條件,我們對暢銷的、顧客需要的商品都會選擇。


1、根據不同的商圈,7-11如何對店鋪類型進行劃分?

7-11進駐商圈主要分辦公商圈和住宅商圈,在選擇商品的時候,有時候還會遇到綜合的商圈,既有辦公又有住宅的。

這種情況下,就會看哪類商品銷售數據更多,什麼時間的人光顧較多,通常偏住宅型商圈,晚上來的人會較多,商品也會據此選擇。

2、根據不同的商圈商品結構的特點配比不同商品

7-11有專業資料庫,會根據店鋪的數據或者整體的數據,如果出現了滯銷商品,就會取消它,換上新的商品。

因為商品基本上都是買斷的,所以出現滯銷商品,會由店鋪自行處理,比如降價銷售。

對於7-11來說,跟顧客最接近的其實是店鋪,店鋪掌握具體商品銷售的數據,了解暢銷品和滯銷品。店鋪在訂貨時,會選擇少訂滯銷商品,多訂暢銷商品。

如果不選擇買斷而是可退貨的進貨方式,廠家給的毛利肯定會較低,所以選擇毛利較高的買斷進貨,由店鋪負起銷售責任。

在7-11,訂貨全部由店鋪來進行,由總部統一負責談判和結算。因為店鋪最了解顧客,和自己的情況,根據店鋪的銷售數據來自主訂貨。

即使是同一個商品,不同的商圈,不同店鋪,每天的銷售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是辦公商圈,中午大家買酒的可能性就是比較少的,我們可能會減少酒的陳列面積。

而在一些住宅商圈,酒會更暢銷,所以酒類產品的陳列面積可能會有兩個貨架。


7-11對商品的汰換沒有固定周期,店鋪有經營指導員


7-11會根據商品的特性去分析,有的商品可能銷售周期很短,比如飲料,而如果某一款飲料,好幾天都賣不出去一瓶,可能立刻就將它取消了。

將所有的銷售數據,進行排序,排到後面的,分析這個商品可能確實滯銷了,就會去掉。

另外,7-11不是由總部購買商品後再賣給店鋪,而是店鋪直接向供應商訂貨,只從總部經過一下,就直接送到店鋪。

因為如果由總部來採購,總部肯定會推薦給店鋪庫存多的商品。

7-11有店鋪經營指導員,他們一人負責六七家店鋪,每周要對轄內的店鋪至少進行兩次訪問,在訪問時,會對店長或者店員進行訂貨、公司政策等指導。

訂貨是很重要的,對於7-11銷售額各方面影響都較大,所以在7-11,一名OFC只負責6到7家店鋪,並不像有些便利店,可能一個人負責20家店鋪。

如果一名OFC負責太多店鋪,可能一個月才能去轄內店鋪一趟,不利於及時指導改進,7-11一定要確保每個OFC每周到轄區店鋪兩次,對店鋪的情況詳細確認,指導修正。

目前北京7-11經營委託加盟店的數量已經超過了70%,特許加盟也在積極開展中。目前日本7-11店鋪中加盟店佔到很大的比例,而與之相比中國7-11加盟店的發展還任重道遠。

在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唯一能考慮的是如何提升銷售額。

7-11把重點放在鮮食商品即如何提供差異化的商品,以及如何進一步強化鮮食商品上。

首先,中國人在外就餐較多,買回家吃的還是較少,而日本在這方面的發展比中國要快。

在中國,雙職工也是最多的,而日本妻子一般是不上班的,大多做好飯等先生回家吃。

今後在中國的趨勢可能是在外面買好,兩人回家吃。

所以7-11會找一些有名的餐廳,生產同樣品質、口味的商品,由於省掉了高房租和人工成本,這一商品可以在7-11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

如7-11跟海底撈合作,出了麻辣香鍋等菜品。我們通常會挑選較有名的餐廳,導入日本技術實現工業化生產,確保口感。

1、7-11和廠商共同研發商品

共同開發的最主要的還是在鮮食商品,包括便當、飯糰、三明治等,7-11先做市場調查,了解開發什麼樣的商品,然後跟廠家組成開發團隊,共同分析商品怎麼做,以什麼樣的方式做等,這是比較常見的跟廠家共同開發的一些商品。

還有一般商品,如7-11也有自有品牌,叫7S商品,這些商品也是跟廠家一起,共同分析市場需求,我們提要求,廠家形成產品。然後共同對樣品的味道等進行確認,有問題的讓工廠重新做。

2、不在店內開辦飲食區

首先是由於租金較高,可選店址較少。

與其設置飲食區,還不如將該區域用來陳列商品,對顧客更便利。因為如果設置店內飲食區,最多設置5~10個座位。

在中午,最多也就坐兩撥人,一共只能坐20個人,只能滿足20人的就餐需求。而7-11一家店鋪一中午能賣150個左右的便當,150人中,只能滿足20個人。

那麼還不如不設置店內飲食區,陳列更多貨架銷售商品,對提升銷售額也更有幫助。

如今一些網上外賣,O2O業務火熱,網上外賣業務是否會對7-11產生衝擊?

其實一些快餐配送公司,剛開始興起時,對7-11銷售額確實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現在已經幾乎沒有影響了。

因為外賣送餐業務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無論多麼高級餐廳的食物,在打包運輸的過程中都要經過一段時間,如果沒有專業技術,打包過的食物口感會很快變差。

而7-11利用日本的技術可以讓食物不會因為打包外帶,口感立刻變差。無論是米飯還是面,口感都能保持更長的時間。

之所以沒有開展電商業務,是認為需要店鋪數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後,再發展電商。

如果以現在還不夠大的規模,想打敗天貓、百度,是較困難的。規模不夠大時,我們不強迫自己做沒有把握的事情。

7-11是以鮮食商品為主,鮮食商品卻不適合通過網絡購買,如飯糰、便當等。

所以人們常會說便利店是受電商影響最小的一個行業,但是受影響最小的前提是你的鮮食商品足夠強。

現在,便利店成了零售業轉型的一個風口。所有人都在探尋便利店成功的秘密,各種各樣創新的便利店品牌風起雲湧。大家都在模仿7-11,模仿鮮食、模仿品類。

但是,為什麼7-11能一直成功?而模仿者卻永遠有各種問題?核心問題是,7-11一直都在思考經營本質價值觀的問題。

對經營本質價值觀的思考,是需要堅持以市場需求、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是需要有所取捨的。

如內田慎治所講,「中國大多數的超市、便利店在選品上考慮更多的是,商品廠家能夠給多少回扣、優惠條件,如何促銷?

如果各種條件好,就會選擇這個商品,給予大面積的陳列。

而7-11在選擇商品的時候,不考慮廠家給什麼條件,而是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商品。

因為如果是暢銷商品,肯定不會給賣家很優惠的條件,而只要這個商品是暢銷的,顧客所需的,即使條件稍微差一些,我們都會選擇。」

許多經營者最先考慮的是,怎樣獲得高毛利?對高毛利的渴望高於消費者的需求。弔詭的是,最終這樣的價值觀會導致消費者離開。

只有把消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夠真正把握經營本質。

在內田慎治的講述中,此類的案例有很多,比如為了提升顧客滿意度,為了確保蔬菜脆的口感,採用全程冷鏈,日配兩次,嚴控溫度等。

中國不乏高智商、博聞廣識之士,但在很多時候,為了眼前的利益,放棄了對於經營本質價值觀的思考,沒有將精力放在如何提升顧客消費體驗,保證商品質量上,這就是7-11為何成功,失敗者為何失敗的原因。

對經營本質嚴謹務實的思考,也是7-11之所以成功的另一個方面。

比如7-11強調商品的經營能力,以買斷商品的方式,進行精準的商品管理,自己承擔風險,通過買斷有效拉低商品的價格,通過供應鏈的優化來提升毛利。

比如為了讓每家店鋪能夠有高效商品的周轉,7-11全部由最了解銷售狀況的店鋪直接訂貨,而非由總部統一訂貨,從而避免了總部把庫存積壓的商品推給店鋪等。

此外,在對電商業務的判斷上,也體現出了7-11務實作風。不跟風,按照自己的步驟,在時機成熟時再開始電商業務。

中國的便利店一直在學習7-11,但為什麼總是學不好,學不會。這可能需要從對經營本質的價值觀上去思考。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加盟7-11還是賺不到錢?| 深度測評
    說到便利店我們能想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7-11,中國大部分的便利店從業者敬之為學習對象。目前,7-11在全球的門店數已經60000多家!2016年他們8000多名員工,創造了近百億人民幣的利潤,人均創造利潤接近120萬元人民幣,比肩阿里巴巴。在日本,人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7-11。
  • 深度測評丨為什麼加盟7-11還是賺不到錢?
    說到便利店我們能想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7-11,中國大部分的便利店從業者敬之為學習對象。目前,7-11在全球的門店數已經60000多家!2016年他們8000多名員工,創造了近百億人民幣的利潤,人均創造利潤接近120萬元人民幣,比肩阿里巴巴。
  • 夫妻店、7-11、無人售貨店......開一家便利店到底賺不賺錢? || 乾貨
    目前,7-11在全球的門店數已經60000多家!2016年他們8000多名員工,創造了近百億人民幣的利潤,人均創造利潤接近120萬元人民幣,比肩阿里巴巴。在日本,人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7-11。人們可以在這裡買生活用品、吃飯、買襯衫、機票、電影票、遊樂園的門票;還有免費電話翻譯服務,老年人服務;收發快遞、物品寄存、代繳個人所得稅和年金保險等費用、洗衣服務……可以說,7-11真的做到了便利。但在中國本土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目前,7-11在中國7000多家門店中,但臺灣地區就佔到了5000多家,內地的門店只有2000多家!
  • 夫妻店、7-11、無人售貨店......開一家便利店到底賺不賺錢? | 周末重磅
    夫妻店的不足是產品少,沒有鮮食,質量得不到保障,服務時間短等等。現在的年輕人需求又多,夫妻店很難滿足他們。加盟7-11賺不賺錢?說到便利店我們能想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7-11,中國大部分的便利店從業者敬之為學習對象。目前,7-11在全球的門店數已經60000多家!
  • 7-11鄭州首店開業,年內還要開近10家門店
    據悉,7-11首店開業期間為廣大鄭州消費者準備了豐富的促銷活動:市場價178元的福袋僅售50元,限量5000個;7-11的主打日配鮮食類產品全場8折促銷,還有大量特色商品第二件半價、加1元換購等活動。什麼是7-11便利店?
  • 便利蜂再建鮮食工廠,高毛利鮮食成便利店競逐「香餑餑」
    便利蜂近日宣布在天津建設一家大型鮮食供應基地,這是其在華北的第三家工廠。這樣便利蜂在北京和天津的三大基地將能滿足華北未來5000家門店的供應需求。 從品類來看,鮮食是便利店行業公認的「高毛利」產品。業內認為,鮮食對於拉動日銷、提升毛利起到重要作用,是便利店行業差異化競爭中重點發力的「香餑餑」品類。
  • 打敗7-11,門店破10000家,你絕對想不到竟然會是它...
    7-11?在哪裡?北上廣深?都不是。它叫美宜佳,在東莞。公開數據顯示,東莞市糖酒集團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下稱美宜佳)的門店數比上海農工商便利集團(擁有好德、可的)和7-11(內地)的總和還要多出近千家,是中國最大的便利店系統。此外,美宜佳正在和阿里巴巴合作密切,每個月有200萬個快遞在美宜佳取件,解決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問題。
  • 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店7-11鄭州首店開業!今年還要開近10家,未來可加盟
    也就是說,河南叄伊可以在河南省範圍內開發和經營7-11便利店門店、使用7-11的系統及經營資源等,7-11將提供初始和持續的業務支持服務。據悉,7-11首店開業期間為廣大鄭州消費者準備了豐富的促銷活動:市場價178元的福袋僅售50元,限量5000個;7-11的主打日配鮮食類產品全場8折促銷,還有大量特色商品第二件半價、加1元換購等活動。
  • 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在鄭州開業
    三全在區域早已與7-Eleven合作,在南京為7-Eleven鮮食供應商,鮮食佔銷售40%,毛利佔60%。公開資料顯示,7-Eleven便利店是Seven & I 控股公司(SEVEN & I HOLDINGS)旗下便利店品牌。2019年,Seven & I 控股公司以614.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居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第159名。
  • 鄭州7-11是怎麼破世界紀錄的?開業玩法大解析
    這家7-11是鄭州首家。7-11進入一個新的城市,一般都會做空前的促銷,以達到宣傳的目的,也就是說開業首日儘管銷售了65萬,但當日能不能賺錢是一個未知數……業內人士都知道7-11的平均毛利率高達35%,65萬的銷售那就是22.75萬的毛利!但是,開業如果有這個毛利論誰都不會相信!為了將來的客流和銷售打基礎所以要招攬像東海裡面的魚兒這麼多的顧客,不放誘餌怎麼可能?
  • 只做直營不加盟 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便利蜂命脈 攜7-11基因激進擴張
    2019年9月25日,便利蜂宣布全國門店數已突破1000家,這距離該品牌2017年2月首批門店開業僅有2年7個月。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按照內部規劃,原本3年內開店1000家的目標已提前完成,便利蜂已將未來3年的門店目標數上調至1萬家。同時,便利蜂所有門店均為直營。
  • 鮮食,便利店的超級品類
    鮮食,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是專打到店引流、顧客心智、利潤獲取,便利店從供應鏈到門店運營的整體企業能力的超級品類。,那麼鮮食這一超級品類,對於便利店來說好不好做呢? 吃、喝兩大類中,又可以細分為鮮食、包裝食品、水飲。其中鮮食的售賣,能帶動其他品類額售賣,比如消費者購買了肉夾饃、茶葉蛋等熱食,還會搭配酸奶、碳酸飲料等包裝食品進行購買。 更為重要的是,鮮食打造出兩種飲食場景:一日三餐類和小吃類,只要被消費者接受,就會形成高復購率、高粘性、高毛利的穩定售賣。
  • 福州7-ELEVEn單店日銷超3萬,鮮食PK小餐飲,開放加盟目標3年300家
    此舉說明福州7-Eleven已初步跑通區域門店模型,計劃通過加盟店提速擴張。  據了解,7-Eleven福州區域目前共有17家門店,單店日銷3萬元以上,基本實現單店盈利。這些門店主要分為CBD店、街邊店、校園店等店型,根據商圈特性設置有相應商品結構。而據知情人士透露,福州7-Eleven也在試點社區店型。他們計劃在3年內開出300家門店,覆蓋泉州、廈門等地。
  • 7-11、肯德基等日本餐飲、零售店多名店員確診,多家門店閉店
    據日媒3月9日報導,繼2月27日象印札幌店50歲男性職員因參加北海道某家電展會確診感染,本月3日一名曾在京都市南區的麥當勞京都吉祥院店工作的50歲女性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據稱該名女性店員在發病後仍在工作,且未戴口罩)之後,又有肯德基等多家知名餐飲、零售企業店員確診感染,所在門店緊急關門停業
  • 11月全國開出92家首店,餐飲品牌佔7成
    如今,越來越多的「首店」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中,「首店」不僅成為引領消費潮流、提升消費體驗的新場所,也日益發展為激發消費的新動能。從業態上來看,零售和餐飲仍是兩大主要業態。其中餐飲65家,零售22家,生活服務5家。從地區分布上來看,華東地區的首店數量仍然穩居第一,引進首店38家,佔比41%;華中17家,佔比19%;華南地區13家,佔比14%;西南地區13家,佔比14%;華北和東北數量相同均為3家,共佔比6%;西北地區有5家,佔比6%。
  • 從蘇寧小店、便利蜂、7-11、紅旗連鎖,看連鎖零售便利店品牌的困境...
    ,在成都門店數約為行業第二舞東風2倍,2018年毛利率達23.2%;總部設立在南京的蘇寧小店2019年10月在南京門店也多達400家,從1.0到3.0不斷迭代,向重體驗和多業態並存的方向轉變。日系便利店的教育成效:高毛利的快餐鮮食和自有品牌快速滲入國內市場,但運營成效門店差異度大。 日系便利店在中國市場的進入時間要追溯到1992年的7-ELEVEn,隨後,以LAWSON和全家先後在上海等連鎖便利店落地為競爭態勢為紐帶全面拓展。
  • 3年開店近600家,50%門店直營,這家便利店想做中國「全家」
    有家便利認為會。這家總部位於江西南昌的本土便利店品牌,是新力集團旗下業態。有家創業3年來進駐南昌、武漢、長沙、廣州、深圳、佛山6個城市,開店近600家。信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略,有家便利迄今已搭建起自有鮮食工廠及物流體系,整體投入近5億元。據有家便利總經理張磊透露,其50%以上門店為直營,35%為員工內加盟,僅有15%為外部加盟店。
  • 坐擁6000家肯德基、2000多家必勝客,中國最大餐飲公司開盤就綠了
    隨後的三十多年間,百勝中國從一家肯德基門店逐漸發展為在中國擁有上萬家門店的餐飲帝國,並於2016年11月1日從母公司獨立出來,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從全球企業Yum!Brands的中國分部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獨立上市的中國公司。至此,百勝中國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獨立上市餐飲公司以及Yum!
  • 便利蜂2021年開啟高速擴張模式,規劃3年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
    數據顯示,便利蜂門店在2017年底的數量是60家,2018年年底是570家門店。明年年底,便利蜂方面預計「將會超過4000家門店」,2023年年底將超過1萬家門店。為此,便利蜂強調,「已準備了充沛的基金,足夠支撐開發1萬家門店。」近年來,便利蜂不斷融資。
  • 7-ELEVEn河南首店今日開業,鄭州新添國際頂尖便利店品牌!
    三全食品7-ELEVEn項目相關負責人楊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花園路商圈是鄭州最早一批成熟的商圈之一,密集分布著多家運作成熟的商業綜合體,無論是辦公樓還是商業、社區,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經濟活力強,非常適合7-ELEVEn的密集開店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