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橫行歐洲,病毒為何在中國蔓延不起來?多虧一人救命

2020-12-09 華太師

十四世紀中期的歐洲,在病毒的恐懼中掙扎,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鼠疫,也就是俗稱的"黑死病",在恐怖的氣氛中傳播。當時佔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黑死病,據統計大概有2500萬人,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就算與號稱人類史上傷亡最慘烈的二戰相比,歐洲的死亡人數也比戰死的人數多得多。

追溯到最早,黑死病是由十字軍在1347年帶到歐洲的。沒有任何人注意到,這可怕的病毒已經開始擴散開來,從義大利到西歐,再到北歐最後到俄羅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這五六年的旅程,讓黑死病走遍了整個歐洲。

在這次災難中,受害最為嚴重的便是義大利與法國,最為悲慘的是光佛羅倫撒這個城市,就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染病而死。當時的人也探尋過鼠疫發生的源頭,後認為只要將人與人隔離便可以抑制病情,但誰能想得到,罪魁禍首的黑鼠已經肆無忌憚地穿行在馬路上。

這種疾病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的震動,對政治經濟都有巨大影響。當時的天主教會為維護自己的威信,給猶太人扣上了傳播病毒的帽子,並大肆迫害猶太人,1.2萬猶太人被天主教會在美因茨燒死,他們又在斯特拉斯堡城裡,喪失人性的殺掉了1.6萬猶太人,可謂是天災人禍都在衝擊著歐洲社會。

歐洲人值得慶幸的是,在經歷過這場與病毒的較量後,歐洲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方面都因巨大衝擊而找到發展契機,社會轉型加速,天主教的地位徹底被剝奪,思想啟蒙運動蓬勃發展,也許這就是歐洲社會發展的代價。整整幾個世紀,對黑死病的恐懼已深深烙印在歐洲人的心裡,薄伽丘在瘟疫爆發中反思社會,著下《十日談》。英國作家笛福,在十八世紀出版了《瘟疫年紀事》,內容記錄的是十七世紀倫敦鼠疫橫行的慘烈景象。法國作家加繆將其對人生和人得以存在的思考寫進了《鼠疫》這本書中。直到今天,提到黑死病,也是令人毛骨悚然。

除歐洲之外,黑死病的傳播範圍甚至波及到了亞洲。1910年的清朝,與當今的俄羅斯接壤的東北地區爆發了首例鼠疫病。隨後,黑死病恐懼波及到了整個東北,甚至有向河北傳播的跡象。朝廷迅速加以重視,派遣海歸華僑伍連德受任全權總醫官,治理疫情。

伍連德,祖籍是新寧人,出生於馬來西亞,從小天資聰穎,成績優異,後獲得劍橋大學學位。後來,他接受了袁世凱的邀請,回國後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在接到朝廷的委派後,開始對疫區進行初步了解。鼠疫的傳播十分迅速,當時的吉林,黑龍江兩省死亡人數多達將近四萬人。但清朝在當時沒有任何的專設防疫機構,而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鼠疫研究所。

但是在鼠疫控制過程中,伍連德也遇到了許多麻煩,例如當地的官員們並不配合他,執行效率低下,當地的民眾們受舊觀念影響,拒絕焚燒解刨屍體,認為是對死者不敬。但當時鼠疫擴散情勢已十分緊急,伍連德絲毫不畏手畏腳,深入疫區,控制交通,隔離病人,勇敢地奮戰在前線。當時有日本的專家認為東北氣候寒冷,病毒會被凍死,所以屍體無需焚化。可伍連德將他們臭罵一頓,果斷地將屍體全部焚毀。

在伍連德上任幾個月裡,病情得到迅速控制,死亡的人數也迅速降低,這場曾經席捲整個歐洲的疫病風浪也逐漸被平息。難以想像,如果中國的黑死病蔓延程度與歐洲那樣,整個亞洲會是一幅怎樣的情形。此事九年後,哈爾濱又出現,幾個月死亡數千人,伍連德迅速採取措施,以直轄醫院收治了千名霍亂病人。在1920年,東北鼠疫又開始橫行,伍連德依據之前的經驗和國際手段,積極採取防疫措施,疫情才得到有效控制。

伍連德可以說是中國防疫事業的先驅,作為海歸的博士,它擁有一腔熱血的愛國熱情,它曾在自傳《鼠疫鬥士》中說到:"我曾將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統治崩潰,往事在我腦海裡記憶猶新。新中國政府的成立,使這個偉大的國家永遠幸福繁榮。"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走近諾貝爾獎第一人,是第一個成為諾貝爾醫學獎候選人的中國人。因為他,中國才躲過了一場場慘絕人寰的"疾病殺戮"。

相關焦點

  • 由於其他各大洲與歐洲來往並不密切,所以黑死病沒有蔓延開來
    14世紀中期,歐洲各國黑死病肆虐橫行,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致使上千萬的歐洲人在痛苦中掙扎死去。它是難以抵擋的一股恐怖力量,在歐洲所向披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死亡浪潮。 時至今日,每次談起歐洲黑死病,人們仍然將它當作死神的象徵。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從醫學角度來說,黑死病的直接誘因是跳蚤身上攜帶的鼠疫桿菌所致,這種跳蚤學名稱為「印鼠客蚤」,專門寄生在歐洲當地的黑家鼠身上。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去,在中國卻沒有蔓延,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二戰中,歐洲因戰爭而死的人佔總人口的5%,但在「黑死病」大流行的14世紀,因這場瘟疫而死的歐洲人多達2500萬,佔了總人口的1/3!所以說,瘟疫對人類文明的破壞不亞於戰爭,這場瘟疫甚至讓歐洲的教會地位被動搖,直接扭轉了歐洲文明的走向。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教皇利用教會控制人們的思想,對不合乎《聖經》的一切東西進行嚴厲打壓,科學思想被嚴格封鎖起來,導致整個社會缺乏應有的創造活力,各行各業的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呈現出倒退的跡象。因此,中世紀有一個貶義色彩濃厚的別稱——黑暗時代。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科學家認為,鼠疫桿菌在傳播到歐洲時已經發生了變異,成為更加致命、更易在人間傳播的肺鼠疫。1346年,蒙古大軍圍攻黑海之濱富庶的貿易城市卡法,久攻不克,於是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士兵屍體拋進城內。很快,城中開始暴發瘟疫。隨著破城之後城內居民坐船逃亡,瘟疫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開來,甚至英倫三島也未能倖免。
  • 一場殺死2500萬歐洲人的瘟疫——黑死病,比今天新冠病毒可怕得多
    當然,我們中國新冠病毒疫情也是非常嚴重的,但是我們中國上下一心,動員全國,很快就控制了疫情蔓延,還派出醫療組出國幫助其它國家,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大。就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還不算可怕,由於現代醫學和衛生很先進和科學,還有我們中國的幫助,也許歐洲很快就能消除這場瘟疫了,歐洲人成功躲過一劫。
  • 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的黑死病,為何沒有在中國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910年10月25日,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世人聽了都害怕的鼠疫,這個鼠疫就是曾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近2500萬人生命的「黑死病」,在當時,人一旦患有鼠疫,致死率幾乎達到了恐怖的99%!
  • 在黑死病橫行的中古歐洲,醫生該如何自保?答案就是「鳥人裝」
    一身黑色長袍,頭戴寬簷帽,再罩上一個烏鴉嘴面具,這看上去如同死神一般古怪的模樣,卻是中世紀歐洲醫生的標準準備。1619年,法國人查爾斯·梅洛發明了這套服裝,取名「鳥人裝」。一經問世,迅速流行於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中世紀黑死病橫行期間,醫生們最為普遍的打扮。從五世紀開始,歐洲大陸就不斷受到各類傳染病的侵襲,鼠疫、天花等等等等,如雪花一般降臨歐洲大陸。十四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許多人認為是蒙古人將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帶到了歐洲大陸,但時至今日,這個說法仍得不到確切肯定。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卡法淪陷後,這些義大利人紛紛選擇返回家鄉,而潛伏在他們身上的黑死病也就這樣從卡法傳播到了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再沿著地中海航線傳至義大利西西里島、熱那亞,法國港口城市馬賽。當時歐洲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城市裡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大街小巷汙穢遍地,整個城市都瀰漫著令人作嘔的惡臭。這種情況對人類來說當然是非常糟糕,可對瘟疫病毒來說卻是肆意蔓延的溫床。黑死病就在這種環境下迅速傳播開來。
  • 新冠疫情的plus「黑死病」為何沒有到達中國?
    就在今年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新冠病毒出現。並迅速爆發了全球性的疫情,從最初的東亞地區席捲了整個亞歐大陸,而隨著疫情的發展,全世界都有著患者增加。2500萬,相當於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數據說他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最可怕的傳染病都不為過。
  • 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從1347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席捲了歐洲。在之後短短六年時間裡,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感染瘟疫後死去的患者屍體呈現黑色,因此當時歐洲人稱這個瘟疫為黑死病,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所稱的鼠疫。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老鼠被譽為人類的天敵,這主要是由於老鼠不僅偷吃糧食,而且繁殖能力驚人,能攜帶多種致命病毒,給人類造成前所未有的損失。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
  • 讓歐洲喪失1/3人口的黑死病,為何神秘消失?新冠會重蹈覆轍嗎?
    法卡人看到這一幕目瞪口呆,不知道蒙古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他們很快就將明白。黑死病的病毒來源於中亞的一種老鼠,準確的說來,還不是老鼠,是寄生在老鼠身上的一種跳蚤體內。一開始這個病在蒙古軍隊內部傳播,給他們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後來蒙古人決定用這種東西當武器,這真是缺了大德。沒多久,黑死病開始在亞歐非三個大洲蔓延,其中歐洲最為嚴重,據說有2500萬人死於黑死病,佔當時歐洲人口的1/3。
  •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爆發過像歐洲的黑死病和麻風病那樣的泛大陸...
    據《中國救荒史》對疫情的不完全統計,周朝發生過1次,秦漢時發生過13次,魏晉時發生過17次,隋唐時發生過17次,兩宋發生過32次,元朝發生過20次,明朝發生過64次,清朝發生過74次,合計起來,至少在中國古代發生過238次以上。類似於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麻風病也不在少數。
  • 黑死病:歐洲文明時代到來的先聲
    一、抗爭與醫療,瘟疫中的逆行者在這場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黑死病肆虐期時,人們用從拉丁文「pestis」演變而來的「pest」一詞來形容這種病症,由於傳播速度非常快,且從發病到死亡往往不超過兩天的原因,人們會在已經感染了黑死病的人所住房屋的牆壁上寫下一個血紅的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即使在我們今天,科技如此發達,醫生在接觸患者的時候,依舊可能被傳染,那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曾經爆發過一場觸目驚心的黑死病災難,當時的醫生又是怎麼去自保呢?他們那個時候有現在的那些技術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他」
    1910年10月25日,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世人聽了都害怕的鼠疫,這個鼠疫就是曾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近2500萬人生命的「黑死病」,在當時,人一旦患有鼠疫,致死率幾乎達到了恐怖的99%!伍連德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查疫情原因,雖然伍連德是「奉命行事」,但當地官員都怕自己被感染,不配合伍連德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伍連德孤身一人經過不斷的努力調查,他發現鼠疫是靠飛沫為主要傳播途徑,有些治療黑死病的專家認為,只要殺死帶病原體的老鼠就可以解決這場鼠疫。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這場黑死病起源於中亞,1347年蒙古軍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據說他們曾將死者的屍體拋進城中,將瘟疫傳入,之後由亞歐商人傳到歐洲 。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也隨著病毒的傳播而拉開序幕。而歐洲黑死病來勢洶洶,除了其傳染力極強以外反應的是當時時代與文明的陰影。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亡,在中國卻徹底根除,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4世紀40年代是每一個歐洲人的噩夢,1347年9月,一種名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來到了義大利著名的港口城市墨西拿,沿著水路,它一路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威尼斯,來到了英國……短短7年,「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可是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