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去,在中國卻沒有蔓延,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2020-12-10 騰訊網

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災難可以分成兩大類:一是天災,二是人禍。最大的人禍肯定就是戰爭,世界歷史上因為戰爭而死的人多不勝數,如二戰中的軍民傷亡就高達9000萬;但有一種災難的破壞性堪比戰爭,那就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瘟疫。

二戰中,歐洲因戰爭而死的人佔總人口的5%,但在「黑死病」大流行的14世紀,因這場瘟疫而死的歐洲人多達2500萬,佔了總人口的1/3!所以說,瘟疫對人類文明的破壞不亞於戰爭,這場瘟疫甚至讓歐洲的教會地位被動搖,直接扭轉了歐洲文明的走向。

其實中國古文明也曾經受過瘟疫的摧殘。但晚清時期,「黑死病」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後卻沒有蔓延至全國,一旦蔓延開來,我們這些後人能不能順利出生還是個問題。染上了這樣的病,不出一周、甚至可能不出一天就會死去,再意志堅強的人都無法與它對抗。

晚清時那場著名的「黑死病(也稱鼠疫)」災難是在1910年爆發的。10月底,滿洲裡首發病例,之後瘟疫迅速橫掃東北平原,甚至波及河北一帶。被派去擔任疫情總醫官的人是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馬來西亞歸國華僑伍連德,當時他還很年輕,只有31歲。

伍連德接受過西方科學教育,熟悉細菌學、公共衛生學和流行病學,明白要以科學的辦法來防疫。他的一些同事畏懼疫情不敢前去,伍連德便單槍匹馬上任,到了東北後,伍連德碰到了許多棘手的問題:比如當地官員不配合,比如大眾守著舊觀念,拒絕解剖和焚毀屍體。

伍連德壓力很大,如果他沒有把事情完美解決,沙俄和日本又來幹涉防疫工作的話,還不知道這場瘟疫是什麼結局。為此,伍連德一邊去田野考察,尋找並確認疫菌宿主,一邊悄悄在實驗室裡解剖病例,終於發現野生嚙齒類動物是最早的宿主,而這場瘟疫是靠「呼吸」與「飛沫」傳播的。

伍連德的研究結果否定了外國專家提出的「消滅老鼠就能阻止瘟疫」理論,眼看著近6萬人的生命被瘟疫帶走,伍連德馬上開始組織人手隔斷交通、四處消毒、隔離病例與疑似病例群體,雖然困難重重,好在清廷了解情況後準許了伍連德的做法。

可沒想到疫情還是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人們頓時開始懷疑這個疫病專家名不副實。伍連德沒有理會,他戴著口罩去四處考察,終於發現東北的土地在冬天都被凍起來了,因病而死的屍體沒有深埋,而就算患病者死去,鼠疫桿菌還是可以在屍身上存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當時有日本的專家認為,病菌在東北的低溫下會自行死去,所以屍體不需要深埋,但伍連德把人罵了一頓,火速上書給朝廷,申請焚屍。清廷十分意外,但還是批准了他的請求,伍連德頂著重重壓力,指揮大家將棺木和屍體擺在一起實行火葬。

最終,這場肆虐了半年的瘟疫得到了有效控制,東北地區死亡人數迅速下降,降到了零。中國人對疫情的有效控制讓國際醫學界都感到驚奇,伍連德上任不到4個月就撲滅瘟疫,避免了整個中國像昔日的歐洲那樣因「黑死病」而元氣大傷,因此,他成了華人世界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難以想像當時沒有伍連德的話,中國近代文明會走向怎樣的道路。

相關焦點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亡,在中國卻徹底根除,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4世紀40年代是每一個歐洲人的噩夢,1347年9月,一種名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來到了義大利著名的港口城市墨西拿,沿著水路,它一路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威尼斯,來到了英國……短短7年,「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可是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啊!
  • 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的黑死病,為何沒有在中國爆發?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1910年10月25日,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世人聽了都害怕的鼠疫,這個鼠疫就是曾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近2500萬人生命的「黑死病」,在當時,人一旦患有鼠疫,致死率幾乎達到了恐怖的99%!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蔓延,都要感謝一個人
    這場寒流危機在歐洲出現過,並且在歐洲地區有了個新名字——黑死病。這種病曾經讓歐洲陷入災難,從發病到最終結束,整整有2500萬人死亡,悲慘程度一點都不亞於一場世界戰爭。從損失的人口來看,這種病感染率和死亡率非常恐怖,只要是沾染上基本上就是沒跑。
  • 黑死病在歐洲殺死2500萬人,在中國卻沒有爆發,我們要感謝「他」
    1910年10月25日,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令世人聽了都害怕的鼠疫,這個鼠疫就是曾席捲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近2500萬人生命的「黑死病」,在當時,人一旦患有鼠疫,致死率幾乎達到了恐怖的99%!這場鼠疫在東北肆虐了6個月時間,奪走了6萬多人的性命。一旦受到感染,長則五六日,短則半日,感染者將一命嗚呼,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的感染者,這一事件對當時的晚清政府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前有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國,後有來勢洶洶的鼠疫。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連戰爭都要為黑死病繞行,可見黑死病的威力。
  • 一場殺死2500萬歐洲人的瘟疫——黑死病,比今天新冠病毒可怕得多
    當然,我們中國新冠病毒疫情也是非常嚴重的,但是我們中國上下一心,動員全國,很快就控制了疫情蔓延,還派出醫療組出國幫助其它國家,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大。就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還不算可怕,由於現代醫學和衛生很先進和科學,還有我們中國的幫助,也許歐洲很快就能消除這場瘟疫了,歐洲人成功躲過一劫。
  • 由於其他各大洲與歐洲來往並不密切,所以黑死病沒有蔓延開來
    14世紀中期,歐洲各國黑死病肆虐橫行,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致使上千萬的歐洲人在痛苦中掙扎死去。它是難以抵擋的一股恐怖力量,在歐洲所向披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死亡浪潮。 時至今日,每次談起歐洲黑死病,人們仍然將它當作死神的象徵。
  • 黑死病橫行歐洲,病毒為何在中國蔓延不起來?多虧一人救命
    十四世紀中期的歐洲,在病毒的恐懼中掙扎,席捲了整個歐洲的鼠疫,也就是俗稱的"黑死病",在恐怖的氣氛中傳播。當時佔歐洲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黑死病,據統計大概有2500萬人,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就算與號稱人類史上傷亡最慘烈的二戰相比,歐洲的死亡人數也比戰死的人數多得多。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裡(1347年至1353年),這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而今天,咱們不談玫瑰戰爭,也不談英法恩怨,我們只談曾經令歐洲人談虎色變的黑死病。·黑死病是如何由來關於黑死病的由來,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就是,由於當時蒙古人橫掃了歐亞大陸。當黑色病爆發之後,蒙古人不得不放棄進攻,這救了歐洲一命。但接下來的黑死病,卻奪去了歐洲2500萬人的生命,也就是整個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當然,蒙古老鼠論純屬胡說八道,是歐洲人恨蒙古人,給他們編排的故事。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在查士丁尼一世去世不久,帝國軍隊要出徵時,通常能召集到一支人數在2.5——3萬人的隊伍。但到了7世紀初期,瘟疫徹底結束時,由於人口損失過多,已經很難組織起一支超過1萬人的軍隊,拜佔庭帝國只好收回向外擴張的野心。14世紀發生的「黑死病」,則留下了較多文字記錄,來看看它究竟有多麼可怕?對歐洲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這波鼠疫被稱為黑死病,一般認為,其名稱取自其中一個明顯的症狀,即患者皮膚上會因為皮下出血而出現許多黑斑。在當時歐洲的醫療條件下,醫生只知道放血治療,黑死病的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1347年~1351年間,有2500萬到30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約1億)的1/3至2/3。
  • 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這些人骨大多來自於14世紀中葉——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在幾年時間內奪走約2500萬人(將近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一半),以至生靈塗炭,屍骨遍地。 「佛羅倫斯突然一下子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被譽為中世紀文學三傑的義大利作家薄伽丘親歷了這場黑死病,他在小說集《十日談》中如是寫道。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01中世紀歐洲黑死病這場災難於1347年9月抵達歐洲第一站——墨西拿,11月經過水路傳播繼續蔓延到熱那亞和法國的馬賽,1348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薩
  • 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從1347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席捲了歐洲。在之後短短六年時間裡,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感染瘟疫後死去的患者屍體呈現黑色,因此當時歐洲人稱這個瘟疫為黑死病,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所稱的鼠疫。
  • 黑死病的第二副面孔:對歐洲進行大洗牌
    引言:黑死病,以身體四肢出現黑色或和鉛色斑點為主要特徵,以老鼠和跳蚤為傳播媒介的一種傳染病,出現這種症狀的患者在三天之內幾乎都將死去。此病爆發於歐洲中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災難。而歐洲關於黑死病的記載最早來源於1346年的夏天,韃靼人包圍卡法(熱內亞在克裡米亞的殖民地),由於長時間都沒有攻破,於是韃靼人就把染有細菌的屍體通過投石器扔到卡法城內,於是黑死病就在卡法城內大肆傳播,使大多數卡法城內的居民死去,少數活下來的逃到了其他地方,但也把病毒傳播到了歐洲的其他地方,於是一場大規模的疫情就爆發了。
  • 黑死病:歐洲文明時代到來的先聲
    從1347年到1353年,短短6年時間裡,造成了2500萬歐洲人的死亡,佔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要知道,歐洲因為戰爭所導致的傷亡也僅佔總人口的5%,而瘟疫是它的6倍還要多,足以證明這場瘟疫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發生了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此次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其不僅是歐洲的災難,更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災難。黑死病不僅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還從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 新冠疫情的plus「黑死病」為何沒有到達中國?
    2500萬,相當於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數據說他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最可怕的傳染病都不為過。14世紀後半期,歐洲還出現過數次嚴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紀末,歐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襲擊。16世紀和17世紀,黑死病仍對歐洲人的生命構成極大威脅。1664~1665年流行於倫敦的黑死病為害不小,被人們稱為倫敦大瘟疫。1894年,我國廣東、香港一帶出現的黑死病,傳播範圍也很廣。1898~1928年間,黑死病在印度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死病還曾在越南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