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40年代是每一個歐洲人的噩夢,1347年9月,一種名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來到了義大利著名的港口城市墨西拿,沿著水路,它一路來到了法國,來到了威尼斯,來到了英國……短短7年,「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可是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啊!
肆虐完歐洲的「黑死病」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步伐,它來到了俄羅斯,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在中國東北地區爆發,要知道,當時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治療「黑死病」,它一旦在中國蔓延開來,整個中國的歷史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一位叫伍連德的男人出現了,他竟然憑藉一己之力攔住了這場可怕的瘟疫,上任4個月內,伍連德就消滅了它,拯救了整個中國!伍連德是誰?他又是如何成功的?
伍連德,出生於1879年,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臺山市),由於父親是一位僑商,所以伍連德是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出生的,並且在這裡接受了10年制教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後來還考取了英國女皇獎學金,進入世界名校劍橋大學學醫。
正是在這裡,伍連德打下了堅實的醫學基礎,並且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懷揣著這樣的夢想,伍連德在群英薈萃的劍橋大學依然保持優異的成績,7年拿下5個學位,並且在年僅24歲的時候就拿下了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07年,這位年輕的醫學天才回到了中國,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還認識了梁啓超、嚴復、胡適等人,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雖然這個時候他的中文還不是很好,但他專門請了老師教自己中文,希望早日融入祖國。
就在伍連德積極學習中文,救治中國百姓的時候,「黑死病」以極快的速度來到了我國東北,1910年,「黑死病」(也被稱為「肺鼠疫」)在1個月內奪走了吉林、黑龍江39679人的生命,佔兩省總人口的1.7%,當時的清政府根本沒有專業的防疫機構。
沙俄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竟然還以「保護僑民」為由,趁機派兵來到我國東北,想要「幫助」我們防治瘟疫,整個中國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危機中。
這個時候伍連德挺身而出,表示自己對細菌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學都非常精通,可以擔當重任!外交部施肇基聽到伍連德的話激動地握住他的雙手,這時候的東北,是所有人想要逃離的地方,伍連德竟然主動請命,於是施肇基把他推薦給了清政府。1911年1月,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一個鼠疫研究所,並出任所長。
來到哈爾濱後,伍連德進行了一系列工作,比如深入疫區調查、甚至解剖病例,這一切,都是非常危險的,要知道肺鼠疫在當時的致死率是100%,病人通常在2~3天內就會死亡,死後屍體呈現紫黑色,所以才被稱為「黑死病」。
但伍連德的冒險是值得的,他發現「黑死病」的傳播途徑是「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傳染」,並不是當時國際上認為的「鼠疫是通過老鼠再通過跳蚤傳染給人類的,人與人之間不會互相傳染」,所以只要殺光老鼠,就能斷了瘟疫。
伍連德的想法無疑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伍連德做了3件事,這3件事也是我們國家正在做的:
1. 隔離疫區,控制交通,增加鐵路檢疫,阻止疫情的蔓延;
2.讓所有人都戴上他發明的「伍氏口罩」(全世界最早的醫用棉口罩);
3.找出感染源,控制源頭。
對伍連德的要求,清政府全部照辦,在接下來的1個月內,東北地區的肺鼠疫開始迅速減少,但死者的屍體成了最大的問題——細菌和病毒在合適的條件下,會繼續存活,伍連德決定,燒掉所有屍體。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習俗是「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當地老百姓一聽說伍連德要燒掉他們去世的親人立馬發出激烈的反對,清朝廷也開始猶豫,但在伍連德等人的堅持下,清朝廷還是下旨同意燒掉所有肺鼠疫死者的屍體。
這一天,是1911年1月31日,正值春節,但在當時的東北卻沒有任何年味,老百姓們遠遠看著親人的屍體被火葬。伍連德心裡也不好受,但他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果然,東北的肺鼠疫患者越來越少,甚至連續3天都沒有1例新增病患!伍連德知道,他成功了!
從伍連德上任到東北肺鼠疫結束,竟然還不到4個月,這一年伍連德才31歲。毫無疑問,他是拯救全中國的英雄!
在肺鼠疫結束以後,伍連德繼續在中國大力推動醫學的發展,1918年,創建了北京中央醫院;1922年,創建了東北陸軍總醫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202醫院);1926年,創建了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
伍連德,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