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肉的好吃做法,比叉燒肉簡單,鍋裡煮一煮,鮮香味美,口感好。
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成分,是我們最常吃用的肉類之一。而豬身上這個部位的肉非常好吃,它就是梅花肉。
梅花肉又叫前槽肉、梅頭肉,它位於豬的肩胛位置,所以又叫肩胛肉,或是上肩肉。梅花肉這個部位的肉在豬身上不多,大約只有20釐米長,5斤左右,橫切面肥瘦相間,瘦肉佔九成以上。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間有多條肥肉絲縱橫交錯,這個部位是豬身上的上等肉,有筋有肉,肉質鮮美不油膩,特別嫩滑香口,怎麼煮都不老。
梅花肉無論煎、炒、煮都嫩而不柴,最普遍的吃法是水煮肉片或是醃製後放入烤箱做成叉燒肉。叉燒肉雖好吃,但做法比較繁瑣,今日用梅花肉做一道簡單的菜式,鍋裡煮一煮,鮮香美味,口感好,不比叉燒肉差。
【醬汁梅花肉】
【準備材料】:梅花肉300克、薑片3片、豉油2勺、酒料1勺、食用油適量、白砂糖少許、孜然粉少許。
【具體做法】:1、將梅花肉洗乾淨瀝乾水分,橫切成兩塊一樣厚度的肉片,這樣熟得快。
2、熱鍋放入少許食用油,放入薑片,將梅花肉放入鍋中,兩邊略煎一下。
3、鍋中放入豉油、料酒和半碗水,煮開後蓋上蓋子,轉中小火煮10分鐘左右,將梅花肉煮熟,期間讓梅花肉上色均勻。
4、10分鐘後,肉已煮熟,加入少許白砂糖提味,撒入少許孜然粉增香,將肉翻轉均勻,開中大火收汁。
5、再煮1~2分鐘,煮到味汁只剩少許即可關火,將梅花肉用碟子盛起。
6、放至不燙手,將肉反紋路切小薄片後即可吃用。
鮮香味美的醬香梅花肉就做好了,味道不比烤叉燒差,又比烤叉燒的做法簡單。肉香味飄滿屋,吃下去鹹香適宜,淡淡的孜然香味,讓人胃口大增。另外,梅花肉的肉質比較細嫩,口感很好,但也跟切片時的切法有關係。切片的時候要看清梅花肉的肌肉紋路,下刀時垂直肌肉紋理切,或是斜切都可以,既可使其肉不破碎,又令肉吃起來口感更佳。
喜歡吃豬肉的親們可以試試這個吃法,但前提是肉的選擇要對,一定要用梅花肉。
溫馨提示:
1、豬肉一般用冷水清洗,不宜用熱水清洗。因為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穀氨酸和穀氨酸鈉鹽等營養成分。
2、切肉片時斜切或反肌肉紋路切的方法,不僅適用於熟肉,同時也適用於生肉片。
分享美食,分享愛,大家好,我是珊媽小廚,感謝大家閱讀,歡迎大家關注,更多精彩內容陸續奉上。另外,此圖文是由珊媽小廚原創,嚴禁不良自媒體搬運及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