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山城區金博大商場影院入口處,一間10餘平方米的小店店,一位年輕小夥正在桌案上嫻熟地把香蕉、西瓜等各種水果去皮、切塊、裝盒……這個30多歲的小夥子便是山城區石林鎮店莊村蘇文奎。
蘇文奎一家六口人,上有年老體弱的父母,下有兩個年幼的兒女,母親腦梗、高血壓,兒子脾胃虛弱幾乎每月都得往醫院跑,生活一直過得很窘迫。在社會上打拼十多年的他,但由於文化程度不高,這麼多年一直沒闖出什麼名堂。眼看著父母年事已高,需要陪伴和照顧,蘇文奎便回到家附近打工。
2019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蘇文奎得知經營水果撈甜品店效益還不錯,心動了。他思量著,開個小店投資少、風險低,再有妻子頭腦靈活,並且還有從業經歷,自己年紀輕輕,何不試試也開個小店呢。
之後的一個月裡,蘇文奎跑了城區地段進行「調研」,選定了大型商場金博大樓下的一間房,不僅人流量大,而且附近有一個兒童遊樂場,這都是潛在的顧客群呢。可算下來前期投資需要4萬塊錢呢,資金從哪來?財政局幫扶幹部陳飛在走訪中得知他的創業想法時,大力支持,積極聯繫扶貧辦、農商銀行等部門。多方協調下,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其申請辦理小額信貸。接下來的日子裡,置辦炒酸奶機、冰櫃等用具,粉刷牆面、購買桌椅等,各項準備工作在繁忙中有序推進,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小店終於開張了。
為了做出口碑,蘇文奎用的都是上好的純奶自己釀造酸奶,各種水果的挑選也是親自把關。一次,一個親戚家有幾箱快過期的純奶,說要便宜賣給他,可他一口回絕了,「別說便宜了,就是白送我也不會要的」。他說,投機取巧、偷工減料,這樣的生意是不會長遠,做生意,顧客的信任,產品的品質才是屹立不倒的法寶。
晚上10點多,他還守著小店,一邊招呼顧客,一邊準備第二天要用到食料。而準備完這些,他才能起身趕回十來裡外的老家。「現在人們都注重養生、營養什麼的,水果撈營養豐富、水果鮮美,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前景還不錯,」他對未來的生活滿懷信心,「這不,我申請的貧困家庭創業補貼也快發下來了,國家政策這麼好,我現在就想抓住機會把自己這點小生意幹好,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老闆,來兩份水果撈,再來一份炒酸奶帶走。」他熱情地接待著顧客,「師傅,這是我研發的新口味,送您免費品嘗,請您提提意見,督促我改進。」眼見倆人聊的熱乎,筆者疑竇頓生,原來是小店常來光顧的老顧客,因為店裡的水果撈奶味醇厚,即便是小店搬遷,每隔一段時間還特意趕過來買上幾份。「做生意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出新產品,才能留住更多的顧客,別看小店才搬過來兩個多月,上個月除去房費還有原材料,掙了4000多。」他跟筆者算了一筆帳,眼神中透著一股自豪。
夜幕降臨,出來乘涼遊玩的人越來越多,不時地有顧客光顧小店。看到蘇文奎忙碌的身影,似乎看到幸福的腳步正向他闊步走來。(鶴壁市鶴山區委宣傳部王歡供稿)
(責編:辛靜、黃莎)
河南:因地制宜興產業 穩定脫貧重長效 牢記總書記囑託,河南各地因地制宜,精選脫貧致富路。仲夏時節,「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採訪團深入河南基層,探訪脫貧攻堅的河南答卷……【詳細】
河南:中原糧倉的「豐收答卷」 6月的中原大地,麥浪滾滾,滿目金黃。河南修武王屯鄉東黃村的小麥超高產攻關示範點,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新品種「中麥578」高產示範方實打驗收報告出爐,平均畝產841.5公斤,冬小麥單產再創新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