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留別妻》
對於很多夫妻來說,有人陪著自己,度過往後餘生,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渴望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和他或者她共度餘生。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個畫面。但是這個情況在農村看來,還是很難解決的,很多的農村適齡男青年們現在都面臨著娶妻難的現狀,很多的人都只追求能找到一個人結婚就行,對感情的要求度也不是這麼高了。
畢竟,現在農村可是狼多肉少,很多的人不得不趕緊行動,不然就可能真的是光棍了。但是,走進農村,很多的男青年們在結婚完之後,都感到自己家裡來了個"少奶奶"。而且,隨著農村結婚的人越來越多,這"少奶奶"娶進門的人數也就越來越多,很多的農村人都紛紛的叫苦,但是對這個"少奶奶"也是無可奈何,究竟是為什麼會在農村出現這個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呢?其實主要還是有以下幾種原因。
農村娶妻難
現在,娶妻難已經是農村人普遍頭疼的問題了。如果一個農村家庭家中還是有還未出嫁,年齡正好的女孩子,這可就是成為很多適齡男青年追求的"香餑餑"了,會有很多的人紛紛去女方家庭拜訪,希望能給自己的孩子求一門親事。當然,如何家中有男孩子的,到了年紀還沒有結婚了,這孩子的婚事可就是成為全家的大事了。
畢竟,農村的傳統觀念還是很牢固的,農村人都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和理所應當的。但是,在農村娶媳婦可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畢竟現在農村的男女比例十分的懸殊,而且現在農村的女孩子都不喜歡在農村帶著,這樣一來,適齡的男青年向結婚就更難了。
所以,很多人都是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夠娶到媳婦,這娶回家的媳婦當然要好好的愛護,好好的遷就,慢慢的,很多剛進門的兒媳婦就被娘家人寵成了"少奶奶",打不得罵不得,也不能讓做家務,否則如果兩口子吵架,女方提出離婚,好不容易娶到的媳婦就又沒有了。
高價彩禮娶個妻
農村在娶媳婦的時候,還有一個一直流傳至今的習俗,就是男方的家庭在結婚的時候,要給女方家庭彩禮錢。其實這種行為也只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表示交好結拜的一種習俗,本身並沒有什麼過錯。而且,在女方的家人看來,給彩禮錢還能表示出男方對自己家孩子的重視。所以,這結婚是千萬不能少了彩禮錢,但是,現在很多農村的彩禮錢都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意思一下就行,少則十幾萬,多則三四十萬,這在很多的農民看來,就已經是天價了。
這不給還不行,不然女方家庭就不同意這門婚事,這樣一來,很多的人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取上媳婦,都是東拼西湊把彩禮攢夠,把媳婦娶回家之後,很多人都是不敢使喚自己的媳婦,不然,自己之前繳納的彩禮錢可能就會打水漂了,再也拿不回來了。
現在,很多的老人身子骨還算硬朗,對自己好不容易娶回家的兒媳自然也是很上心,寧可苦了自己,自己多受累一些,也要把自己的兒媳照顧好,生怕自己的兒媳和自己的孩子有矛盾,兒媳賭氣離開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老人也就默認了自己家這位"少奶奶"。
兒媳在家是個"寶"
雖然現在國家提倡的是晚婚晚育,其實這一個政策在城市還是得到很好的落實。根據調查顯示,城市的結婚年齡普遍比較晚,很多人都會選擇晚一點結婚,在忙碌一下自己的事業。但是在農村可就不是這樣,農村普遍的結婚年齡都很早,早婚早孕在農村老百姓看來是很重要的事。
這樣的思想也深受古代"傳宗接代"的思想有關。所以,現在農村人結婚娶回來的媳婦都是普遍年齡比較少,大部分都是二十出頭,達到我國法定的最低年齡就已經嫁人了,這年齡比較小的女孩子結了婚,其實自己的心智還不算太成熟,對自己家庭的責任感認識也不足,對於怎樣經營好自己的家庭也缺乏經營。
再者,她們的也沒有工作,也不喜歡出去找工作,都喜歡待在家玩手機,甚至連帶孩子都不想。但是,公公婆婆也沒辦法,只能幫忙著操持家務,幫忙照顧孩子,這兒媳婦也就慢慢的活成了農村"少奶奶",什麼事都不用自己來摻和,全部都交給了自己的公公婆婆。
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很多的年輕人都是從外地打工回來過年,這"少奶奶"也就更多了,她們在外面忙活了一整年。回到自己婆家就只想休息,啥也不想幹,不想幫忙,往往過年的時候,夫妻之間的爭吵就會增多,很多的老人為了能夠安安穩穩過個年,也就不計較自己兒媳婦的啥毛病了,都會十分的包容,畢竟這兒媳婦能夠娶回來也是不容易的。
結語
現在,很多的女孩子嫁到農村之後都紛紛地變成農民口中所說的農村"少奶奶"。這其中,也感受到來自農村很多的辛酸和無奈。雖然,農村的女孩子們出嫁確實是很容易,但是也希望農村的女孩子們,在出嫁之後,能夠趕快的成長起來,明白自己已經身為人妻子的責任和使命,不應該還是在一味地依靠老人。
對於很多農村的小夫妻,也希望你們的婚姻是幸福的,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不是建立家老人的意願之上。只有這也的婚姻,雙方才會是幸福,婚後的爭吵和摩擦才會減少。婚姻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的,希望每個人不論身處何方,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