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命名卻締造了巨大變革,浮漂界的後起之秀:納米浮漂

2020-12-23 騰訊網

前言:浮漂界的後起之秀

釣魚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用來釣魚的浮漂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如今被大規模普及的立式浮漂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現的,起初製作浮漂所使用的原材料相對單一,只有蘆葦杆這一種材質。到了90年代,逐漸開始出現巴爾杉木和孔雀羽材質的浮漂,而納米浮漂出現的時間最晚。毫無疑問,納米浮漂是名副其實的後起之秀,但是納米浮漂的誕生在浮漂領域卻掀起了一場巨大的變革,並且一舉成為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浮漂。

納米浮漂:將錯就錯的命名

眾所周知,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用「納米」一詞為某種物質來命名嚴格來說是錯誤的,但是人們早已習慣了使用「納米浮漂」這一稱呼,久而久之就將錯就錯了。

揭開納米浮漂的神秘面紗

其實所謂的「納米」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高密度的發泡塑料,學名叫做聚甲基丙烯醯亞胺(polymethacrylimide,PMI)。它的最大特點是分子密度高,重量輕,浮力較大,材料內部呈現出極高的閉孔結構,所以防水性能強,同時還具有極佳的防火性能。

聚甲基丙烯醯亞胺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科技,飛機的發動機艙門以及雷達罩等部件都是使用聚甲基丙烯醯亞胺製造的。另外,在很多醫學儀器以及生活、體育用品中都能見到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的身影。

納米浮漂的變革意義

無論是最先誕生的蘆葦浮漂,還是隨後出現的孔雀羽、巴爾杉木浮漂,無一例外都是天然材質,而納米浮漂的誕生意味著人造材料被首次應用於浮漂的製作中,並且納米浮漂有著其它材質浮漂所不具備的超強防水性能。因此,納米浮漂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的生產製造最先起源於德國,隨後其他國家也紛紛開始生產。目前國際市場上1立方米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的售價在1萬元至4萬元範圍內,1立方米聚甲基丙烯醯亞胺能夠製作出8000至10000支漂胚模型。這樣算下來一支納米浮漂的漂身原材料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元錢左右,而最高也不超過5元錢,納米浮漂的出現讓浮漂生產成本大幅降低。

納米浮漂的製作工藝

由於人造材料擁有極高的可塑性,所以納米浮漂的製作工序被大幅簡化。蘆葦浮漂和孔雀羽浮漂在選擇好原材料之後需要將原材料進行長時間的放置乾燥,並且需要採用切割再拼合的方式來製作浮漂的漂身。但是製作納米浮漂的原材料可以隨買隨用,而且在製作漂身時可以免切割拼接一次成形,大規模生產時還能夠使用機械模具進行加工,節省了大量人工成本,同時也讓浮漂的製作周期更短,效率大幅提升。

由於製作工序的簡化,納米浮漂在生產製作的時候只需要三個最基本、簡單的步驟即可完成。首先使用機械模具切割並打磨出漂身模型,然後安裝固定漂尾和漂腳並對漂身兩端進行加固防爆頂處理,最後給漂身、漂尾、漂腳上漆即可。全程僅需少量的人工操作,大部分工序都可以使用機械加工完成。

納米浮漂的優勢與劣勢

作為人類首次採用人工合成材料製作的浮漂,納米浮漂的各項性能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與傳統的蘆葦浮漂、孔雀羽浮漂和巴爾杉木浮漂相比,納米浮漂所展現出的優勢遠大於劣勢。

價格更低

由於生產工序的簡化降低了生產成本,所以納米浮漂的價格更低了。一支蘆葦浮漂的市場售價最少不會低於10元,而孔雀羽浮漂的價格更貴,但是一支納米浮漂的售價能低至3元左右。在納米浮漂出現之前,很多偏遠地區的釣魚人會使用家禽的羽毛或者是泡沫來替代浮漂釣魚,隨著納米浮漂的誕生,更多的釣魚人也能夠開始使用專業浮漂,專業浮漂的普及程度因為納米浮漂的出現被大幅提升。

靈敏度高

在納米浮漂誕生之前,價格最低的是巴爾杉木浮漂,但是納米浮漂誕生之後讓巴爾杉木浮漂徹底陷入被淘汰的邊緣。這是因為納米浮漂的價格比巴爾杉木浮漂更低,而且納米浮漂的自重更輕,比巴爾杉木浮漂的靈敏度更高。

衡量浮漂靈敏度的一個重要參數是吃鉛比,也就是浮漂吃鉛量與浮漂重量之比。在吃鉛量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浮漂自重越輕,吃鉛比越大,說明浮漂的靈敏度越高。例如同樣是吃鉛量1克左右的浮漂,蘆葦浮漂、孔雀羽浮漂和納米浮漂的吃鉛比最多能達到1.5至2.0,也就是說浮漂自重約為0.5克至0.7克,所以納米浮漂的靈敏度並不比蘆葦浮漂和孔雀羽浮漂差。而巴爾杉木浮漂的自重較大,吃鉛量1克的巴爾杉木浮漂自重大約在0.7克至0.9克,吃鉛比大約在1.1至1.5的範圍內,靈敏度遠不及納米浮漂。

防水性強

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的閉孔率達到了95%以上,所以納米浮漂的防水性能遠遠比蘆葦浮漂、孔雀羽浮漂和巴爾杉木浮漂更強。一支浮漂的防水性能取決於漂漆和漂身材質兩個方面,蘆葦浮漂、孔雀羽浮漂和巴爾杉木浮漂的漂身都不具有防水性,只能依靠漂漆防水。也就是說,蘆葦浮漂、孔雀羽浮漂和巴爾杉木浮漂一旦漂漆出現破損,浮漂內部就會很快進水,從而導致浮漂的浮力下降無法正常使用。

但是納米浮漂即便漂漆破損,浮漂內部進水的速度也非常慢,至少還能夠正常使用很長一段時間,而且納米浮漂的漂漆破損之後只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表面晾乾,再重新補漆,浮漂依然能夠恢復到原始狀態。

物理性能穩定

蘆葦浮漂與巴爾杉木浮漂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溫度變化影響,導致浮漂的浮力發生變化。但是納米浮漂卻能夠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物理穩定性,無論外界氣溫、水溫發生多大變化,浮漂性能都始終穩定,浮漂的浮力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漂形選擇更多

在納米浮漂出現以前,大棗核形的浮漂基本都是巴爾杉木材質,這是因為蘆葦杆和孔雀羽毛都太細,很難滿足大棗核形浮漂漂身較粗的特點。但是巴爾杉木材質的大棗核形浮漂靈敏度又太低,納米浮漂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種矛盾。由於納米浮漂漂身使用的是人工合成材料,所有完全不受粗細限制,而且納米浮漂的靈敏度也遠高於巴爾杉木浮漂。

硬度略低

在我們常見的四種浮漂材質中,蘆葦杆和巴爾杉木的硬度最高,其中蘆葦杆的硬度主要來源於外殼,而巴爾杉木則表裡如一。孔雀羽毛雖然也有外殼,但是硬度不如蘆葦杆的外殼,納米浮漂的硬度和孔雀羽浮漂相當,比蘆葦浮漂和巴爾杉木浮漂略低,所以納米浮漂和孔雀羽浮漂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更加小心,要避免魚竿擊打到浮漂,以及對浮漂進行過度擠壓,否則漂身很可能會出現凹陷變形。硬度略低,易凹陷變形,這也是納米浮漂唯一的缺陷。

總結:納米浮漂是野釣和初學者的首選

幾乎每一位釣魚初學者在剛開始接觸釣魚的小時候都會選擇購買幾支納米浮漂,因為納米浮漂的價格相對便宜。其實在野釣的時候納米浮漂也同樣是首選,自然水域周邊的環境複雜,經常出現魚鉤掛底等意外情況,浮漂丟失的概率是很高的,而納米浮漂價格便宜能夠有效降低垂釣成本。

除此之外,如今很多的競技比賽中也開始大規模使用納米浮漂,主要是因為納米浮漂穩定性強、防水性能佳,即便在比賽的過程中浮漂出現破損,也依然可以繼續堅持使用至比賽結束,能夠避免中途更換浮漂耽誤寶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闢謠:納米浮漂真的是高科技產物嗎?別被一個長度單位衝昏了頭腦
    而今天我們不談材質上的區分,單純跟大家聊聊納米浮漂的那點事吧!納米浮漂為何成為釣魚人使用浮漂的主流。為何幾乎所有廠家都想吃納米浮漂這塊肥肉?納米浮漂有哪些「坑」需要我們注意呢?納米浮漂為何成為釣魚人使用浮漂的主流。因為材質本身的廉價加上現在可以使用數控技術批量生產,加上納米材質的塑形簡單同時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漂型。
  • 教你徹底搞明白哪種材質的浮漂最好用,選浮漂再也不盲目亂花錢!
    浮漂是我們釣魚人必不可少的一個釣魚裝備,現在的漁具圈裡面,浮漂是一個相當大的品類,主要是因為浮漂從材質可以分好幾種,再就是浮漂的款式也可以分出來好幾百種都不止,再加上做浮漂的品牌特別多,這樣的話對於很多人來說,選擇一個合適的浮漂就變得非常的困難!
  • 浮漂價錢越貴就越好?不一定,滿足這些條件,才是釣魚人的好浮漂
    一款浮漂的好壞,我覺得不在於價格,並不是貴的浮漂就是好浮漂,我覺得一款好的浮漂需要滿足很多必要的條件,只有這些條件達到了釣魚人的需求,那麼這款浮漂才可以稱之為好浮漂。之前我買浮漂價格雖然不是我衡量浮漂好壞的指標,但浮漂的同心度一直是我衡量一款浮漂好壞的重要參數,但後來我越來越發現,浮漂的同心度只能是衡量浮漂好壞的單一參數,而不應該整體衡量一款浮漂的好壞。
  • 技術大牛手把手教你做浮漂,又可以省錢了!
    經常有人問我是納米浮漂好,還是蘆葦浮漂好,其實市場上常見浮漂材質就四種:巴爾沙木,納米,蘆葦,孔雀羽,這些材質的浮漂各有優缺點。巴木浮漂前些年用的多,由於性能穩定,中規中矩,是初學者首選。近幾年納米浮漂迅速佔領市場,從幾元到上百元,納米浮漂最大的好處是不怎麼吃水,即便是便漆面破了,滲水了也沒事,基本上能保持原來的浮力繼續使用。
  • 哪種材質的浮漂最好?孔雀羽釣魚真的有靈性?信了你就選錯了
    為什麼要說孔雀羽浮漂具有靈性?浮漂的材質和釣魚有什麼關係?釣魚人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浮漂呢?下邊,咱們挨個暢聊這些問題。孔雀羽浮漂「有靈性」的來源在最開始臺釣法傳入內地的時候,內地的釣魚人對臺釣浮漂沒有選擇,所以最初並沒有什麼浮漂材質的賣點之爭。但是時間不長,各種做漂的個人、村莊、作坊、「廠家」就如雨後春筍一樣出來了,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 【釣魚技巧】如何選擇靈敏度高的浮漂?
    今天有個釣友給我講到一個事情,就是冬季釣魚,如何選擇靈敏度高的浮漂?聽完這句話我第一想到的這個釣友為何是這樣想的呢?如果是一個漁具店老闆,應該會這樣給他講,這個浮漂最適合,最近買這個浮漂釣魚的最多,特別靈敏給口最好,一定要買這個。如果是遇到一個半懂不懂的釣友,就說孔雀羽或者納米的浮漂最靈敏。如果是我,我會這樣給他講。
  • 浮漂如何選購?搞懂種類材質及特性,教你3種選法,看完 即會
    4、納米浮漂 而如今市面上還出現了一種新型材料的浮漂,那就是納米浮漂,這種材料浮力好,靈敏度也高,而且主要還耐擠壓,就算壓壞了也不吸水,價格適中,於是漸漸的也開始受到許多釣友的青睞了
  • 浮漂如何選購?搞懂種類材質及特性,教你3種選法,看完即會
    浮漂作為釣魚人的第二雙「眼睛」,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可如今市面上浮漂的種類、形狀真的太多了,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浮漂同樣作為釣魚配件中的重要一環,其選法和用法都是十分有講究的,那作為一位釣魚小白,我們又該如何選購浮漂呢?下面我將從浮漂的種類、材質及其特性講起,並教會大家浮漂的3種選法,請耐心往下看。
  • 影響浮漂靈敏的因素
    有釣友認為:硬尾浮漂的靈敏比軟尾漂的高。其一種解釋,認為軟尾漂是空心的,空心的浮力大,浮漂下頓時漂尾增加的浮力就大,阻力也就大,所以靈敏度低;還有一種解釋,認為硬尾漂較重,可幫助浮漂下頓,所以實心硬尾浮漂的靈敏度高,真是這樣嗎?根據阿基米德定律,一個物體所受液體的浮力只決定於它浸入到該液體中的體積,與物體的重量及物體內部的質量分布無關。
  • 納米二氧化鈦締造的神叨素顏霜
    原來啊,二氧化鈦具有高折光性和高光活性,而納米級二氧化鈦由於粒徑小,活性大,既能反射、散射紫外線,又能吸收紫外線,從而對紫外線有更強的阻隔能力。以往很多亮白霜都是使用有機物質,不穩定、壽命短,並且副作用較大,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如果添加過量,會產生化學性過敏,甚至可能導致皮膚癌。
  • 吃鉛克數不同的浮漂,漂尾大小目數相同,浮漂的靈敏度會一樣嗎?
    今天討論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浮漂的吃鉛的問題。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釣魚必用的產品。市場上的浮漂品牌幾百種以上,吃鉛的克數也很多,不知如何購買。其實,我們購買浮漂時,對浮漂的第一要素就是靈敏性和翻身下沉性,其中又以靈敏性最為緊要。
  • 浮漂吃鉛量大小、調漂的關係——詳解
    吃鉛量是我們選擇浮漂的重要維度,浮漂的排水量和材質決定了一隻浮漂的吃鉛量的關鍵因素。
  • 浮漂調釣,貴在精細
    因高溫低壓天鯽魚吃輕口,在浮漂調釣上,就要做到精細調釣,絕不能粗枝大葉。因浮漂目與目之間的界線而設定的。
  • 浮漂放置久了,到底有沒有必要重視,又會有哪些影響
    ;一說浮漂一年多沒保養,基本上浮漂是個什麼情況,大家心裡就有譜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在北方,平時氣候普遍乾燥,如果有一定的出釣頻率,且經常使用,那自然影響不大,但是將近一年沒有使用,那必然會導致這麼幾種情況:1、蘆葦漂有一定的機率漂肚癟了,尤其是蘆葦殼拼接處;2、納米漂、蘆葦漂漂肚顏色明顯發黃;3、細尾、細圓尾浮漂浮漂放置漂盒時
  • 選擇浮漂時,千萬別忽略漂腳的長度,長短不同,抓口效果不一樣
    自打臺釣流傳內陸,立漂也就隨著風靡全國釣魚群,當時的釣友,無不以擁有一支孔雀羽材質的浮漂為榮,在納米漂出來之前,幾乎沒有人對漂腳有什麼認知。1、漂腳越短,浮漂越不容易從漂座脫離,反之,浮漂脫離的可能性就越高;2、漂腳越短,浮漂訊號越多,反之,浮漂信號越穩定;3、漂腳越短,釣距相對較短,反之釣距就越長;隨著材料的更新換代,矽膠材質的浮漂座,已經減少第一種情況的出現,但是在野釣實戰中,依然還是會出現,浮漂的漂腳越長,浮漂脫離漂座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已經越來越少見了;而第二種,因為浮漂漂腳短,水線受到外力影響時,很容易幹擾到浮漂的穩定
  • 野釣鯽魚:到底使用吃鉛量多大的浮漂?這3點可以做個參考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根據浮漂的動作,可以決定是否提竿。但是有些鯽魚吃鉤的漂相,並不能清晰地反應到浮漂上,因為對於浮漂的吃鉛選擇錯誤,那麼怎麼才能選擇合適的浮漂呢?
  • 野釣時,浮漂的漂尾,用軟尾比較好,還是硬尾比較好
    每次出釣後,在家保養浮漂的時候,對漂尾的處理,總是慎之又慎,倒不是說漂尾易斷,而是動作不細緻,很容易讓漂尾和漂肚連接處出現暗傷;不同意以往,因為工藝、材料原因,大多數浮漂的漂肚都會吃水
  • 棗核型浮漂的優缺點與使用搭配
    棗核型浮漂的優缺點與使用特性分析第一、棗核型浮漂的種類和特點1、棗核型浮漂的種類大致來說有兩個主流款式,一個是短尾的小棗核型浮漂,這種造型的浮漂翻身速度很快,自身的盲點也非常的少,在水皮垂釣的時候反應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 【化氏論壇】浮漂配重和靈敏性
    使用浮漂的人幾乎都要接觸配重問題,簡單得說就通過鉛皮的增減來調整浮漂的調目和釣目。浮漂配重的重要意義在於決定在水中的平衡性。如果1支浮漂配重失當,在水中站都站不穩,還談何準確傳遞信號?配重主要和自重有關。選購1支浮漂的時候,需要考慮吃鉛量。如果2支外型、外觀、尺寸都相等的浮漂,兩者都調相同的目數,A浮漂吃鉛(配重)較B浮漂多,那麼我們就認為A漂比B漂靈敏,會購買A漂。
  • 電子漂過氣了;新型納米魚漂,誕生!加粗醒目賊靈敏,關鍵白菜價
    精雕細作的一款魚漂,質量輕,硬度很高,訊號敏銳真實,能夠讓你正確的捕捉到魚的位置呢,醒目加粗細尾鯽魚漂,納米材質,自重輕,浮力大,靈敏度高,可以幫你更準確的傳達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