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談到的豐田系統和工具,主要是在硬性的層面,這是我們都看得見,也很具體的東西。但豐田還有非常重要的軟性層面的東西,就是豐田的文化,也可以說哲學,這是支撐豐田不斷發展的真正動力。
豐田哲學,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幸福之道」。今天就來談談我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WHAT-什麼是幸福之道?
在豐田,他們的經營哲學就是要讓員工在企業上班能感到幸福。這可是一般的企業無法做到的程度,多數企業還在追求生存。所以,能做到這樣的格局的企業,已經不是在與同行競爭,而是在不斷自我挑戰和實踐自己的價值觀。
在豐田,幸福之道包含如下的內容:
人性尊重:即「以人為本」,這個我們都不陌生,是豐田文化的核心。
現場現物:這是做精益改善的基本原則,是大野耐一先生的「改善精髓」。
改善+挑戰:這是企業和個人成長的核心,跟瑞.達利歐《原則》提到的個人成長法則類似。
團隊合作:不用多講,這個是大家在一起做事的基本原則。
以造人為核心:強調的是培養人,人才是關鍵。
WHY-為什麼要運用幸福之道?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豐田特別關注「對於人的重視」和「對於事的態度」。我的理解,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真正用好人
豐田幸福之道核心在於人,也就是真正用好人。
在培養人方面,就現場一線員工來講,豐田不惜花時間安排專人培訓,有很完善的培訓SOP,還有專門的培訓道場,還有專人跟蹤輔導。這不能不說是非常重視員工的培訓,讓企業和員工實現共同成長。當然,這樣做更能避免後續的過程不良和波動,也是更加精益的做法。
在人才使用方面,豐田更加關注人的價值充分發揮。比如他們會激勵每一個人都自己親自去做改善(我們很多企業是管理者在做改善),讓員工的技能不斷得到提高,並且有相應的激勵制度。這一點做好,員工就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真正做好事
豐田的幸福之道落腳點在於事,也就是真正做好事。
做事的原則清晰,才能真正做好事情。比如大野耐一老先生提出的「三現主義」,一定是做好事情的基本原則;比如團隊合作也一定是做事情的基本原則,否則我們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完、做好。
做事的心態,決定了做事的質量。我們說改善是永不停止的,挑戰當然也是經常會有的。當我們整天碰到問題時,我們的心態如何,將決定了我們做事情的質量。比如我們是把問題當成困難,還是把問題當成改進的機會,這個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豐田當然是引導員工把問題當成改進現場、提升自己的機會,所以大家就更有興趣和信心去面對每天的問題。
HOW-如何用好豐田哲學?
要說如何讓豐田哲學——「幸福之道」更好地發揮作用,我也簡單總結幾點:
第一,樹立公司的「三觀」
我認為的企業「三觀」,就是企業願景、使命和價值觀。
對於「三觀」,放眼看去,很多公司要麼沒有,要麼不清晰,要麼根本沒有按「三觀」去做。這是企業缺乏核心文化的表現。
我認為,「三觀」就是企業的靈魂,如果一個企業沒有了靈魂,人的狀態和做事的效果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就好比人在路上走,不知道去往何方,也不知道該做何事,豈不迷糊哉?
當然,我強烈建議把類似豐田的「幸福之道」,也納入公司核心文化的一部分,其實這也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老子的《道德經》早就提到對於人性的尊重就是「道」。
第二,真實實踐公司文化
有了「三觀」和核心文化定義,這只是第一步,做好文化的實踐才是根本。
文化一定不是掛在嘴上,或者掛在牆上,文化一定要融入每個人的行為和思想中,這才是真正的文化。
真實實踐文化,就是讓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和理解公司文化,然後不斷按照這樣的指引去實踐、做事情。哪怕我們在爭論的時候,也在體現我們的文化,比如信任,我們就是在就是論事,沒有半點人身攻擊的意思。比如討論誰做更合適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團隊合作,並沒有半點推卸責任的意思,等等。
真實實踐文化,才能真正掌握文化,才能形成合力和共同方向。
第三,每一個人都是公司文化的貢獻者
我一直認為,公司文化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氣。
因為,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會在每一個人的每一個言行中體現,同時,每一個人又是文化的促進者和貢獻者。
這就好比小時候我們燒柴火煮飯,灶裡面有一點小火,當我們不斷往裡面加入新柴,小火會點燃新柴,新柴又會自我燃燒、發光發熱,然後又會繼續點燃後面的新柴。這樣灶裡面的火會越來越旺、永不停歇,鍋裡面的飯當然才會用時更短且更加香甜。
豐田的經營哲學是這樣,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哲學也非常雷同。如果你也關注自己每日成長和終身成長,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上面還有更多關於精益實踐、運營管理、個人成長的分享和交流,相信你會收穫更多!讓我們一起保持終身成長。(星球將從五月起,每月提價10元,同時支持15天無理由退款,歡迎加入)
問題思考:
【你對「幸福之道」有哪些感悟和思考,打算如何去做呢?歡迎留言分享,分享的過程就是思考和進步的過程】
只有7%的公眾號還在堅持原創。如果文章對您有一點點啟發,那會讓我很愉悅,謝謝分享和點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