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高產如何正確使用氮肥,簡單2步,高產很明顯

2020-12-23 三弄技術團隊

小麥的栽培措施與品質管理

小麥作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農作物,在中國也有5000多年的歷史,也是我國主要的糧食農作物。在此次新冠疫情中我們也看到了糧食對於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因此在保證小麥種植面積不縮減的前提下,提高小麥單位面積的產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就再談一下關於小麥高產技術,希望對於即將到來的小麥春季管理有指導作用。

一、肥水對小麥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通過施肥澆水的管理,使產量和品質都增加或減少的效果,就叫產量與品質的同步效應。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質和胺基酸含量,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其合理的施氮量常因品種、土壤肥力及其他栽培條件的差異而有很大不同。在一定的施氮量範圍內,籽粒產量和品質隨施氮量增加而提高,這一施氮量範圍稱為產量和品質同步增長區;超過這個範圍繼續增施氮肥,出現籽粒產量下降,而籽粒蛋白質含量仍有增長,稱為產量和品質異步徘徊區;再繼續增施氮肥,產量和品質都有所降低,則稱為產量和品質同步下降區。

在小麥拔節期以前(包括拔節期)追施氮肥,既可提高產量,又可增加籽粒蛋白質含量,即產量和品質同步增長,在拔節期以後追肥,則主要是增加籽粒蛋白質含量,對產量影響小於拔節期追肥,而且越往後期對產量的影響越小。可見為提高品質而追施氮肥,應注意適宜的施氮量和施氮時期,同時還應考慮到籽粒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的協調問題。

二、小麥葉面噴氮的作用

小麥從苗期到蠟熟前都能吸收葉面噴施的氮素營養,但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氮素對小麥有不同的影響。一般認為,小麥生長前期葉面噴氮有利分櫱,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數和穗粒數,從而提高產量,而在生長後期葉面噴氮則明顯增加粒重,同時提高了籽粒蛋白質含量,並能改善加工品質。這相當於後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的增產效果如出一轍。

三、不同時期噴氮對籽粒蛋白質和賴氨酸含量的作用

從挑旗期開始分不同時期進行葉面噴氮,結果表明,各時期葉面噴氮均有提高籽粒蛋白質的作用,各品種蛋白質含量在籽粒發育過程中的變化趨勢仍以半仁期含量較高,以後逐漸下降,乳熟末期以後則又上升。因此,合理地進行葉面噴氮可以有效地提高粗蛋白質含量,但不改變各品種固有蛋白質含量變化趨勢。

在小麥生長後期的不同時期進行葉面噴氮,其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的效果不盡相同。噴氮以後,在籽粒發育的各個時期進行測定,其蛋白蛋含量的高低順序是乳熟中期、半仁期、抽穗期、糊熟期、挑旗期及對照。其中以半仁至乳熟末期噴氮的效果較好。表明在小麥生長後期噴氮較早期噴氮對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更為有利,但也不是越晚越好。因為在乳熟期以後,葉片逐漸衰老,功能葉片也逐漸減少,吸收能力減弱,從而導

致葉面噴氮效果降低。一般情況下,在灌漿前期進行葉面噴氮可以使籽粒蛋白質含量提高 0.5-1.5 個百分點。

從孕穗期到灌漿期葉面噴氮,都可以使賴氨酸含量明顯升高,其幅度為 0.03~0.08 個百分點,但灌漿期噴氮比孕穗期噴氮的效果好,這同對籽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效果相似。

四、葉面噴氮用哪種肥料最好

葉面噴氮用尿素和硫酸銨都可以,但很多試驗表明在噴施總氮量相同的情況下,噴施尿素溶液比硫酸銨溶液對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的作用更大。比如在有的試驗中,噴施尿素溶液使籽粒蛋白質含量提高 1.2~2.6 個百分點,噴施硫酸銨溶液使蛋白質含量提高 0.7-2.3 個百分點。同時,對賴氨酸含量的影響也表現為噴施尿素的效果更好。

五、不同噴氮數量、次數和濃度對籽粒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在氮肥溶液濃度和噴施時期相同的情況下,對同一品種進行葉面噴施不同數量的氮素溶液,在一定範圍內,其籽粒蛋白質含量隨噴氮數量的增加而提高,二者呈顯著正相關。但是若就提高蛋白質含量和經濟效益權衡考慮,則噴氮數量不宜過多,因每千克純氮所提高的籽粒蛋白質含量,有隨噴氮數量的增加而減少的趨勢。

在噴肥 數量、次數、時期等條件相同時,不同的噴氮濃度處理均比對照顯著地提高了籽粒蛋白質含量,但各噴氮濃度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試驗和實踐表明,葉面噴氮的濃度一般以2%為宜,濃度過大容易造成葉尖枯萎(燒葉)。

在實際應用中,噴氮濃度和數量不宜過高,應以不燒傷葉片為宜一般可掌握在每畝用 0.5~1 千克尿素,對水 25~50千克均勻噴灑。

六、土壤肥力條件下葉面噴氮效果

在土壤中磷、鉀含量相同的條件下,籽粒蛋白質含量隨土壤中氮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葉面噴氮處理的籽粒蛋白質含量比不噴氮的處理有極顯著的提高。隨著土壤含氮量的降低,葉面噴氮對增加籽粒蛋白質含量的效果逐漸提高。

七、不同水分狀況下葉面噴氮效果

小麥生長期間的水分狀況與產量、品質有密切關係。產量均隨水分增多而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則因水分增加而有降低的趨勢。在同樣水分條件下,產量和品質均為「土壤施氮+葉面施氮」的處理優於「土壤施氮」。在土壤水分適宜時,葉片吸收氮素的能力更強,所以在土壤溼潤的條件下進行葉面噴氮效果更好

八、葉面噴氮對蛋白質組分和胺基酸含量的影響

葉面噴氮對球蛋白和谷蛋白的影響較大。生長後期葉面噴氮可明顯提高球蛋白、谷蛋白和總蛋白的含量。

九、葉面噴氮對小麥磨粉品質、麵筋和沉降值的調節效應

小麥的磨粉品質也屬於加工品質的範疇。磨粉品質包括出粉率、籽粒硬度、麵粉白度等主要指標,葉面噴氮的小麥出粉率較高,比對照提高 1.6 個百分點。從籽粒硬度和麵粉白度來看,葉面施氮處理也有提高磨粉品質的趨勢。

小麥生育後期葉面噴氮能起到改善加工品質的作用,葉面噴氮可以極顯著地提高溼麵筋和乾麵筋含量,而且沉降值也有所提高

十、葉面噴氮對麵團的理化特性

葉面噴氮對改善麵團理化性狀非常有效。葉面噴氮能顯著提高麵粉的吸水率,吸水率高的麵粉做麵包時加水多,既能提高單位重量麵粉的出品率,也可做出質量優良的麵包,而且麵粉的吸水率與其他品質指標也有密切關係。葉面噴氮對麵團形成時間、穩定時間和評價值都有顯著的正向效應。

十一、不同類型的小麥氮肥運籌

氮肥是對小麥品質影響最大的因素,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有效地改善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對於優質強筋和優質中筋小麥,以增加蛋白質和麵筋含量、改善加工品質為目標的施氮技術,應在適宜群體的條件下,提高氮肥的投入水平,適當增加中後期肥料投入比例。一般在每畝 450~500 千克產量水平下,施純氮 14~18 千克,底肥和追肥比例控制在 5:5,追肥時期

適當後移,追肥分2 次使用,第1 次追拔節肥在倒2 葉露尖 (雌雄蕊分化一藥隔期)前後,施用量佔一生總施氮量的40%~45%;第2 次追肥在開花期,施用量佔一生總施氮量的5%~10%。在基礎肥力較高、每畝總施氮量 14~16 千克條件下,底肥和追肥比例以 4:6 為宜。第1 次追拔節肥在倒2 葉露尖前後,施用量佔全生育期總施氮量50%~55%;

第2次開花肥,施用量佔全生育期總施氮量的 5%~10%。灌漿期可適當進行葉面噴氮,用 2%的尿素溶液均勻噴灑,注意在晴天16 時以後噴灑為宜,以免酌傷葉片。

優質弱筋專用小麥肥料施用方法:在確保一定產量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嚴格控制後期的肥料施用。一般 全生育期每畝施純氮量 12~14 千克,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為7:3,追肥在拔節前期施用,追肥量佔全生育期施肥量的30%,後期不再追肥。

綜上所述,小麥噴氮技術可以顯著提高小麥增產,但是也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否則不僅不增產還會造成減產。其原理很簡單,主要是協調小麥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平衡,在前期主要以促進小麥植株的營養生長為主,提高小麥植株的抗逆性,而對於後期減少氮肥的使用,提高磷鉀肥的使用,主要是提高小麥的生殖生長,提高小麥單粒重,最終提高小麥產量,所以小麥噴氮高產技術對於提高小麥高產具有重要的作用。

說了那麼多,相信許多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就是到底該如何進行操作?簡單粗暴的說小麥返青後前期以氮肥為主,尿素,碳銨均可,後期以磷鉀肥為主即可,以磷酸二氫鉀衝施或葉面噴施即可。

因此通過加強小麥的品質管理,前促後控為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2020年小麥播種時間表,如何種植能高產,今年種植小麥注意事項
    小麥一直是我國糧食作物中種植面積很大的農作物,尤其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而現在已經已經到了九月下旬,很多農戶都已經開始做小麥種植前的各項準備了,那麼如何種植小麥能高產,我們今天就來詳細的聊一聊。
  • 種植花椰菜怎樣施肥才能獲得高產,正確施肥方法有哪些?答案來了
    現在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進行種植,但是要想在種植過程中獲得優質高產的話,就必須做好水肥管理,尤其是如何正確施肥,非常重要。今天,止茶就和大家講一講花椰菜種植過程中施肥的方法和步驟。一般一畝使用2500~3000千克農家有機肥,另外配合25~30公斤農用複合肥。另外如果草木灰充足的話,還可以增加施用50公斤的草木灰。如果是早熟品種,最好是以速效氮肥為主作為基肥來使用。因為速效氮肥的肥效快,更適合早熟品種的肥力的需求。
  • 豇豆想高產,施肥是關鍵!具體怎麼使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摘要:農村豇豆高產施肥,適合用什麼肥料?需要注意什麼呢?答案來了!那豇豆想要高產,施肥時適合使用什麼肥料呢?農作物生產栽培的過程中,施肥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肥料的種類、用量、用法等等無一不影響著作物的生產,所以堅持科學的施肥原則和正確的施肥方法是幫助作物高產優質的一個關鍵所在。
  • 玉米的株距是密了高產?還是稀了高產?
    玉米種植無論是稀了還是密了都不一定獲得高產,只有做到合理密植才最有可能實現高產。為什麼這樣說呢?由此可見種植玉米要想獲得高產只注重稠密是不行的,需要協調它與穗粒數和粒重的關係,使三者乘積達到最大才是高產的關鍵。但是合理密植是協調三者關係的關鍵和基礎。看到這個公式也許你要說了,我在儘可能增加畝穗數的前提下,使穗粒數和粒重發揮到最大不就是高產嗎。想法很美好,但這不是簡單的公式計算。
  • 被農民廣泛種植的紅薯,有哪些高產又好吃的品種?
    在農村紅薯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並且紅薯具有明顯的高產性,非常適宜閒置的土地種植。#帶你看三農#紅薯品種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栽培的紅薯就達2000多種;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和使用價值那麼有沒有既能夠高產又食用性比較高的品種呢?在我們南方紅薯多被種植在沙質土或者新開墾的荒地上,也有的與花生、果樹等作物進行套種,產量也是比較可觀的。通常紅薯的塊莖大小差異並不大,皮都是紅色的,但是有的紅心、有的白心。紅薯的水分、硬度有較大的差異,往往紅心的更甜更鬆脆;而白心的紅薯多用作飼料或者磨製紅薯澱粉。一、都有哪些高產又好吃的紅薯?
  • 種植土豆用什麼肥料高產?
    那麼種植土豆播種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呢?種植土豆用什麼肥料高產?一、苗期管理1、科學放苗春季土豆覆蓋地膜有利於保溫保墒,在幼苗長出1~2片葉,沒有寒潮來臨時,就可以進行放苗了。放苗要遵循放大不放小,放綠不放黃的原則,一般選擇在晴天上午10時以前和下午16時以後破膜,陰天可全天放苗。
  • 做好這五點,紅薯高產不是問題,看完你就明白了!(附高產品種)
    紅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番薯、地瓜、山芋,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栽培。而紅薯想要高產種植,除了選擇高產品種之外,還需要掌握相應的種植技術,這樣才可提高紅薯產量,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紅薯高產種植技術。
  • 南瓜高產的種植管理方法
    那麼南瓜如何種植才能高產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優良品種的選擇由於南瓜在我國種植範圍比較廣泛,每個地區的生長環境不同,所適應的品種也有所不同。因此品種的選擇要根據當季的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來決定。一般選擇耐熱性和抗病性較高的品種,口感要好。這樣的品種能提高南瓜的經濟價值。
  • 小麥要高產,拌種時加一點,幼苗生根多,長勢壯,很省錢
    現在到了小麥種植的時間,農戶老劉是一位包地大戶,在去年老劉鄰居一些地塊種植的小麥,因為天氣情況原因,小麥受凍,不抽穗的很多,再加上後期乾旱,普遍有減產的,而老劉種植的小麥產量依然是比較高的。老劉認為小麥要想高產,需要多投入,靠種地吃飯的,當然要多管理管理。有些人認為多施一些肥料就是多投入了,有些是選個好品種,隨便用點拌種劑就播種了。這都是不對的,要找準方法,就拿拌種來說,拌好了,病蟲害都能減少,除了這些以外還會再加一些芸苔素。
  •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要點是什麼?
    但是在土豆種植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要想高產,就得掌握好其栽培技術要點。第一,選擇優良品種任何作物要想高產,品種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什麼樣的是好品種呢?適合當地土壤生長的,能夠在本地市場賣得響的就是咱們可以選擇的優良品種。
  • 高產量澱粉鮮食兩用優質紅薯品種商薯十九號,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2.我們當地自古以來都有食用紅薯的習慣,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紅薯的品質和口感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品相良好,口感糯甜,營養豐富,健康綠色的甘薯品種將受到大家的青睞。3.我們當地屬於丘陵和平原交界處,土壤偏貧瘠,氣候特徵屬於半乾旱地帶,雨水偏少,種植小麥,玉米等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經濟效益不高。
  • 豆角種植,正確使用這幾種生長調節劑,豆角優質高產有希望
    那麼豆角種植,如何科學巧妙使用生長調節劑呢?付老師給大家列舉了以下幾種情況,教你如何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矮生豆角調節株高可以使用赤黴酸溶液,具體使用方法為:在豆角出苗後,可以噴施2-3次的10-20毫克/千克的赤黴酸溶液,每次間隔5-7天,這樣做能使矮生豆角莖節伸長,分枝增加,促進早開花早結莢,可以使採收期提前3-5天。
  • 朝天椒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我省朝天椒有春露地栽培、麥田套種2種主栽模式,春季露地種植,2月中旬-3月中旬在大棚+小拱棚或拱棚+棉被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麥田套種朝天椒,播種時間小麥處於返青期,定植時小麥處於開花期,兩作物生育期基本錯開,互不影響。朝天椒播種時間為3月中下旬,小拱棚育苗,定植時間為4月底至5月中旬,打霜前採收幹椒,不影響10月中下旬冬小麥播種。
  • 種植花生,怎樣達到高產?
    種植紅薯,達到高產的條件較多,但關鍵有4個方面:土壤條件、科學施肥、合理的種植方式和精心管理。只有達到這4點,才能滿足高產的基礎條件。所以,花生高產,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是首要條件。(耕地前,施入充足的農家肥)科學施肥所謂科學施肥,是因為種植花生,主要以基肥為主,尤其現在施用薄膜種植花生,追肥的唯一方法就是施用葉面肥。因此種植花生時施用基肥尤為重要。現在種植花生,一般採用起壟的方式,利於旱澆澇排。
  • 南瓜種植要高產,施肥方法要正確,各種元素搭配合理是關鍵
    技術員告訴他主要是施肥方法的不正確而造成的。一個就是基肥施用不足。雖然南瓜生長的需肥量比較大,種植的時候必須把基肥施足,而老田師傅基肥的用量是明顯的偏少。二一個就是追肥太過於單一,氮肥的用量太大。南瓜在進入了結瓜期之後不但需要充足的氮肥供應,而且還需要磷鉀肥,這樣才可以滿足果實的發育和膨大,老田師傅是單一的施用了尿素,並且是用量明顯的偏高,這就導致了南瓜植株的瘋長,影響了南瓜的結瓜,最終結果是造成減產。
  • 辣椒高產栽培及栽培技術
    本期題目:如何種植高產辣椒,種植花椒的技巧三農簡介:胡椒是一種我們都喜歡吃的蔬菜,大多數家庭都有很多胡椒粉,甚至很多人都離不開他,特別是在一些地區,花椒可以作為自己的地方文化,而且花椒種植的範圍很廣,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花椒,所以花椒的種植特別愛家鄉
  • 種小麥光施足底肥卻不追肥,到底行不行,看完明白了
    氮素是構成葉綠素的主要原料,所以氮肥對葉片的生長作用非常明顯,氮肥可使小麥株葉繁茂,葉片寬大濃綠;而葉綠素又是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沒有氮素,就不可能生成蛋白質和原生質。因此,氮素供應的好,小麥才能生長旺盛,葉片寬厚,色綠株壯,籽粒飽滿。
  • 馬鈴薯如何種植更高產?科學的種植方法很重要!
    本期主題:馬鈴薯如何種植更高產?科學的種植方法很重要!三農導語:馬鈴薯,又名土豆,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在我國有著廣泛種植,產量居世界第一。隨著種植者日益增多,如何使馬鈴薯更高產成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想要馬鈴薯高產,科學的種植方法和適當的管理很重要,下面小編就來講一講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巧。
  • 南瓜的種植管理較為簡單,但要想高產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技術呢
    本期主題:南瓜的種植管理較為簡單,但要想高產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技術呢三農導語:南瓜是屬於葫蘆科的一種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那一帶,因其高昂的營養價值以及香甜的口感,目前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因為其種植管理較為簡單的特點,吸引了許多農民朋友都在種植,且產量非常可觀
  • 硼和鉬巧搭配,大豆高產有保證,加點磷酸二氫鉀,增產可達100斤
    在所有處理中硼、鉬肥搭配使用表現最好,其次分別為單施鉬肥和硼肥。 在硼、鉬肥搭配使用處理中,株高、分枝數隨著硼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大趨勢,特別是對二次分枝的發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單株莢數隨著硼肥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效莢數呈先增加後下降的趨勢,說明硼鉬肥配施條件下,適量增施硼肥有利於增加有效莢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