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轉錄組和代謝組解析風信子變色分子機制

2021-02-20 百邁客生物

最近朋友圈流行起一股玩佛系遊戲的風潮,什麼叫做佛系遊戲?就是一!切!隨!緣!這個遊戲非常簡單,你負責養蛙,蛙負責去看世界……

周圍的同事紛紛領養並起了萌萌噠名字,如萌寶、大寶、豆豆……,呃~呃~,萌了小編一臉。好不啦,作為漢子的小編,誓死也要捍衛漢子的尊嚴,打死也不養。哈哈哈……,最後的最後……小編還是忍不住偷偷瞅了萌寶的日常。不看不打緊,一看有發現:安靜讀書的蛙寶氣質咋這麼符合小編呢?因為小編也是安靜學習的美女紙呢,啊哈,不信?那就來見識見識吧!


英文題目: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metabolite analysis reveals the role of delphinidin metabolism in flower colour in grape hyacinth

中文題目:轉錄組和代謝組解析風信子變色分子機制

發表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影響因子:5.830

葡萄風信子(Muscari)是一種重要的觀賞性球根植物,具有獨特藍色、花形和甜香。天然突變種白色風信子為探究某些潛在生化特徵,特別是顏色相關的複雜代謝網絡研究提供了機會。據報導,花青素是風信子花色的主要色素。藍色花主要由飛燕草色素(Del)決定,紅色花由花青色素(Cy)決定。花青素是植物科學中研究最多和最了解的化合物之一,然而,在不同植物中調控花青素分解代謝的分子機制還遠遠沒有定論。 

通過轉錄組和代謝組技術,不僅可以對轉錄水平進行研究,還可以對代謝產物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深入解析決定表型的分子調控機制。本研究首次使用轉錄組和代謝組聯合分析,揭示與風信子花色素沉著相關的主要代謝途徑,並且挖掘針對植物中色素沉積相關的關鍵基因。

1.轉錄組測序:白色和藍色風信子花苞分別測序;

   測序平臺: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llumina HiSeq 2000。

2.代謝組檢測:白色和藍色風信子分別採用HPLC檢測花色素和其他類黃酮物質,每個樣品三個生物學重複。

3.qRT-PCR:對花色相關基因驗證,每個樣品兩個生物學重複,三個技術重複。

1.風信子主要色素化合物定量分析

採用HPLC分別對藍色和白色風信子中花青色素定量分析,結果顯示藍色風信子中含有飛燕草素(Del)和花青素(Cy)兩種花青色素,白色風信子中沒有檢測到花青色素或其衍生物。  進一步研究表明,白色風信子中楊梅黃酮(myricetin )和兒茶素(catechin )的存在,表明花青素合成通路(ABP)下遊作用的基因發生改變,如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DFR),anthocyanidin synthase (ANS),或anthocyanidin 3-O-glucosyltransferase(UFGT),導致花青素合成通路受阻。

圖1 藍色和白色花中花青素代謝過程通路

2.藍花風信子花色相關基因檢測

藍色和白色風信子分別建庫測序,分別得到2,031M和2,772M原始數據,原始數據經去冗餘後組裝後得到89,926條uni-transcripts,平均長度為633bp。通過KEGG通路注釋,共有143個uni-transcripts注釋到色素相關的三個代謝通路,類黃酮生物合成,花青素生物合成,黃酮和黃酮醇生物合成途徑。


表1 藍色風信子與花色素有關的候選基因


3.藍色和白色風信子中與花青素相關的差異基因

通過將藍色和白色風信子花青素顏色代謝相關關鍵基因比較分析,顯示出了與一般研究相反的結果,即在白色風信子花中,大部分花青素合成相關的uni-transcripts表達豐度高於在藍色花中的表達。進一步研究發現,在白色花瓣提取物中檢測到大量的類黃酮化合物,其中許多與花青素共享相同的中間體或酶。這可能是花青素含量與葡萄風信子花色苷生物合成基因表達量不相關的主要原因。最後,選擇花色相關基因qRT-PCR驗證,驗證測序結果的準確性。

圖2 風信子花色發育相關的生理和代謝相關的數據示意圖

4.白色風信子色澤形成的關鍵基因

在藍色風信子中檢測到與Del合成相關的部分同源序列的表達上調,在某些情況下,高出> 1000倍。結合HPLC分析結果,DFR可能是白色葡萄風信子中藍色色素沉積(Del)消失的靶基因。另外,FLS和DFR在共同的二氫楊梅素底物之間的強烈競爭,可能部分地阻斷Del的合成並引起其他類黃酮化合物,如楊梅素的產生,由此進一步消除白色風信子中藍色色素沉積。

圖3 白色風信子花朵中Del消除過程的模型

5.白色風信子中紅色Cy消失的原因

白色風信子花瓣中兒茶素(catechin )和表兒茶素(epicatechin )的存在,表明紅色Cy一定存在於白色花中,即使只是很短的時間或很少的量,暗示著Cy色素丟失的複雜代謝機制。Cy合成上遊反應中的通路的受阻以及下遊反應中的多重分支變化過程,最終導致白花紅色色素的消失。

圖4 白色風信子花朵中Cy消除過程模型


1.本篇文章結合已發表的文章,採用靶向代謝組的技術,分析白色和藍色風信子中與花青素合成相關差異代謝物,同時通過轉錄組解析花色素合成相關差異基因變化,最後轉錄組和代謝組揭示了白色風信子褪色分子機制。

2.本篇文章採用HPLC平臺對已知代謝物進行定性和定量,隨著代謝組學技術發展,現在更多的採用色譜和質譜(LC-MS和GC-MS)技術聯用能夠更全面和更準確定性和定量代謝物,同時結合生物信息分析技術,能夠更高效的挖掘與表型相關的差異代謝物,將代謝物變化以精美的圖形呈現。

3.在系統基因組時代,多組學分析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研究同一物種不同表型,採用轉錄組和代謝組聯合分析,先通過轉錄組技術找出差異基因,並對差異基因功能注釋分析,再通過非靶向代謝組技術全掃差異代謝物,將差異基因和差異代謝物關聯分析,輔助挖掘與表型差異相關的關鍵基因,最後,只需簡單定量驗證實驗,即可輕鬆實現文章快速發表

Lou Q., Liu Y., Qi Y.,et al.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and metabolite analysis reveals the role of delphinidin metabolism in flower colour in grape hyacinth.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4, 65(12), 3157–3164 doi:10.1093/jxb/eru168. 

轉錄調控事業部    蘇靜靜  |  文案

吳戈宇  |  審核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李海濤組首次報導組蛋白苯甲醯化閱讀器並闡釋分子識別機制
    組蛋白修飾攜帶著關鍵表觀遺傳信息,該信息的解碼過程往往依賴於「閱讀器」(reader)蛋白對修飾的正確解讀。組蛋白苯甲醯化修飾(Kbz)是新近鑑定的一類賴氨酸醯基化修飾類型,其廣泛分布於組蛋白的柔性尾巴並調控基因轉錄【1】。
  • Mol.Cell Bio:揭示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轉錄的分子機制
    真核生物染色質的組蛋白末端會發生多種化學修飾(包括乙醯化和甲基化修飾等),是真核生物細胞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基因表達譜式的重要調控方式。之前的研究發現組蛋白H3K4甲基化分布於基因的啟動子區,對基因轉錄主要起正調控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H3K4甲基化對某些基因表達起到抑制作用,其分子機制有待闡釋。
  • 兩篇背靠背蛋白組學+代謝組學揭示擬穴青蟹適應鹽度驟降代謝機理
    先前研究[1,2]報導了擬穴青蟹在轉錄組和蛋白質組水平上適應鹽度驟降的分子機制。發現除了離子運輸以外,游離胺基酸還參與滲透調節。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在代謝組水平揭示擬穴青蟹適應鹽度驟降的分子機制。 實驗思路
  • 上海生科院解析蛇足石杉中哌啶酸的雙步成環分子反應機制
    該研究從重要藥用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中成功鑑定和表徵了哌啶酸(pipecolic acid (Pip))六元飽和氮雜哌啶環合成的關鍵基因,HsAld1和HsSard4,利用穩定同位素標記的分子化合物,通過精細的生物化學表徵,解析了哌啶環合成途徑中氨基轉移酶(aminotransferase)和酮胺還原酶(ketimine reductase)兩步的酶催化分子反應機制。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發現一種新型連接粘附分子JAML可介導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為糖尿病腎病等蛋白尿性腎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作用靶點。連接粘附分子(JAMs)屬於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包括JAM-A、JAM-B、JAM-C、JAM-4 和JAML 5個成員,分布於白細胞、血小板和上皮細胞中,在調節細胞極性、上皮屏障功能和白細胞遷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JAMs家族成員在脂質代謝紊亂相關疾病中的作用已經引起了關注。
  • 現已證明,轉錄的激活伴隨著組蛋白H3和H4的乙酸化
    在酵母細胞中,磷酸化活性降低的(ien5突變體導致依賴Gen5的啟動子轉錄的降低,組蛋白H3上第10位絲氨酸突變為丙氨酸後也同樣降低這類啟動子的轉錄活性。關於化學修飾對基因表達影響的機制大致有兩種理論.種理論認為化學修飾直接影響染色質或核小體的結構,如前所述,乙釀化可以消除組蛋白尾巴的正電性:另種理論認為化學修飾的功能是徵集其他調控基因轉錄的蛋白質,為其他功能分子與組蛋白結合而搭建平臺。近兩年形成了所謂的「組蛋白密碼」假說。
  • Nature:轉錄代謝組揭示癌症免疫逃逸新機制
    研究材料:CD8+ T細胞技術方法:轉錄組學、代謝組學、shRNA、ChIP實驗路線圖:>研究結果:1、在攝取甲硫氨酸方面,腫瘤細胞比T細胞更勝一籌為了檢測異常胺基酸代謝是否與T細胞中組蛋白改變和功能失調有關。
  • 【科技前沿】顏寧/閆創業合作解析固醇感受器分子機制
    SREBP是一類可以結合sterol調控元件序列的轉錄因子,屬於basic-helix-loop-helix leucine zipper (bHLH-zip)家族。哺乳動物中,SREBP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分別是SREBP-1a, SREBP-1c和SREBP-2。SREBP-1系列主要負責脂肪的從頭合成,a和c在不同的組織中的表達譜不一樣;SREBP-2主要負責膽固醇的代謝和穩態【1,2】。
  • 看完秒懂,代謝組學醫藥領域機制研究實驗設計方案怎麼做?
    (見下圖)上期小鹿分享了代謝組學在醫藥機制研究中的實驗設計方案(包含多組學聯合及代謝組學+宏基因組)的實驗設計方案,詳情請戳一看到導師就害怕?你也有「導師恐懼症」嗎本期小鹿主要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現任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彭博(主要研究方向為:利用代謝組學和蛋白組學技術進行肝癌、膽管癌的病理機制研究以及癌症診斷標誌)。接著分享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機制研究設計方案,本期主要專注於經典分子生物學+代謝組學,及單純代謝組分析實驗設計方案。
  • 湯富酬課題組與合作者開發出單細胞轉錄組三代單分子測序新方法
    該研究的主要突破有:1)開發了一種基於三代單分子測序平臺的高靈敏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法—SCAN-seq (Single cell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full-length RNAs by Nanopore platform),能夠在單細胞解析度直接獲取全長轉錄本序列信息,表現出高靈敏度和高穩健性,在小鼠胚胎幹細胞每個單細胞中可以檢測到8000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組蛋白H3K27me3閱讀器,並揭示了該閱讀器抑制轉錄的一種新的分子機制:通過抑制Pol II末端磷酸化抑制轉錄的起始。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飾(H3K27me3)是一類重要的轉錄抑制性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在生物進程的各個方面發揮作用。
  • 兩篇連發~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對水生生物中納米塑料毒性機理研究
    前言繼2020 年 8 月,華東師範大學趙雲龍教授為通訊作者,在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9.038) 發表了利用轉錄組測序(由歐易生物提供技術支持)技術評估了納米塑料對於水蚤毒理的分子機制文章之後。
  • 博奧晶典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獲認證
    博奧晶典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獲認證 2020-09-
  • 標誌物篩選、藥效評價保姆級代謝組學組學研究實驗思路!
    編者按本期是小鹿話代謝系列第五期~~在前2期,小鹿分享了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的實驗設計思路之機制研究,詳情請訪問鹿明WX公眾號:一看到導師就害怕?你也有「導師恐懼症」嗎?看完秒懂,代謝組學醫藥領域機制研究實驗設計方案怎麼做?
  • COVID-19的脂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揭示新冠發病機制中代謝失調
    在此,我們組合利用靶向和無靶向的串聯質譜法來分析輕、中、重症COVID-19患者及健康對照的血漿脂質組和代謝組。研究發現,由10種血漿代謝物組成的分析組能有效地將COVID-19患者與健康對照區分開來(AUC = 0.975)。COVID-19的血漿脂質組與單唾液酸二己糖神經節苷脂(GM3)富集的外泌體相似,其磷脂蛋白(SMs)和GM3s的水平升高,而甘油二酯(DAGs)對的水平降低。
  • NCB | 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然而,熱療背後具體的分子機理尚待研究,不同腫瘤對於熱療的響應程度及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均不清楚。在活化狀態下,激酶MTS1與MTS2或者MAP4Ks能夠磷酸化並激活下遊激酶LATS1和LATS2。而活化的LATS1/2進一步磷酸化兩個關鍵的轉錄共激活因子YAP/TAZ,從而是其失活。而在非活化狀態下,各級激酶失活,非磷酸化的YAP/TAZ進入細胞核,通過與TEAD轉錄因子家族共同作用,激活下遊基因表達。  管坤良教授組深耕Hippo信號通路多年。
  • miR-552-3p調節肝臟糖脂代謝紊亂的功能及分子機制
    糖脂代謝病(GLMD)包括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與糖脂代謝紊亂相關的高患病率的慢性疾病,是公認的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難題。肝臟作為糖脂代謝的中心樞紐,在多種糖脂代謝病的發生發展中作用不容忽視,然而肝內糖脂代謝的調節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 Nature Comm | 復旦大學董愛武/沈文輝合作揭示組蛋白分子伴侶OsChz1調控染色質結構的分子機制
    真核生物DNA複製、轉錄與修復一直伴隨著核小體的組裝/去組裝過程,該過程需要依賴組蛋白分子伴侶的幫助。已有的研究發現,酵母Chz1是組蛋白變體 H2A.Z特異的組蛋白分子伴侶,系統進化樹分析顯示在酵母、真菌、植物及動物中都存在Chz1同源蛋白,但目前對Chz1蛋白的功能研究僅在酵母中被報導。
  • 蛋白質組學揭示多囊腎病的發病重要機制
    儘管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礎,但是ADPKD疾病發展的分子機制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為了更好的探究ADPKD疾病進展的分子機制和潛在治療靶標,作者利用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質譜策略)對WT小鼠以及PKD1敲除小鼠(ADPKD小鼠疾病模型)的腎臟組織(樣本策略)進行分析,共鑑定到5100個蛋白。
  • 蘭州大學研究團隊從全基因組水平揭示象草花青素積累和快速生長...
    蘭州大學研究團隊從全基因組水平揭示象草花青素積累和快速生長分子機制 2020-10-19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