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瑪吉阿米的「意外遺產」

2021-01-20 中國網

西藏拉薩大昭寺的八廓轉經道東南角,一座黃色的藏式土木建築格外醒目。這座看似普通的3層小樓,是傳說中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心上人瑪吉阿米見面的地方。

由於倉央嘉措的特殊身份,他和瑪吉阿米悽美的愛情故事在現代社會中廣為流傳。這座被認為是他倆幽會的小樓如今被改為藏、中、印和尼泊爾風味的餐廳,並以瑪吉阿米的名字命名。小樓內部色澤陳舊,瀰漫著藏香的味道。

閉上眼睛,手捧一杯奶香四溢、氤氳升騰的甜茶,仿佛回到了300多年前的浪漫夜晚。「在那東山頂上,升起潔白的月亮,瑪吉阿米的笑容,浮現在我的心上。」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不斷在耳畔縈繞。

北京遊客丁文昊在瑪吉阿米留言:興許是在首都見多了靠化妝品包裹出來的都市女郎,希望有一天能邂逅像「瑪吉阿米」一樣的姑娘。

傳說中瑪吉阿米和倉央嘉措的愛情故事,或許是恰到好處地符合人們想像中禁忌的愛情。於是,有好事者杜撰了許多倉央嘉措在八廓街的黃房子裡結識瑪吉阿米的故事。人群中流傳著:瑪吉阿米的窗戶是「紅塵窗」。窗外是滾滾紅塵,窗內是久違的寧靜。人們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裡,試圖體會他們臆想的愛情傳奇。

瑪吉阿米樓下的長凳上,79歲的老阿媽次仁卓瑪雙目微閉,數著手中的佛珠。她不知道誰是倉央嘉措,也不知道瑪吉阿米。她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多遊客排隊等候1張瑪吉阿米的「入場券。」

「我轉經朝佛走累了,隨便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我反覆念誦的是六字真言。」次仁卓瑪老人起身,繼續沿順時針方向圍繞大昭寺轉經。

人類不斷追尋愛情,渴望浪漫。瑪吉阿米的美麗傳說契合了現代人對至純至美之愛情的追尋。這座黃房子,「一不小心」成了倉央嘉措留給世人的意外遺產。正如遊客在瑪吉阿米的留言:也許,離天最近的地方,真愛確實來過。(黎華玲 許萬虎)

 

相關焦點

  • 誰是誰的瑪吉阿米?流浪在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街角的瑪吉阿米轉完八廓街的地攤兒小店,回到大院正趕上熱心驢友給大家普及藏區知識。「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正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歌。確切的說是情詩。尤其是他與瑪吉阿米的故事。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大約300年前的某個夜晚,倉央嘉措趁著月色來到八廓街東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館裡,恰巧一位美麗純潔的姑娘也不期而至。
  • 倉央嘉措的「瑪吉阿米」究竟何許人?一個黃色房子,一個愛情傳說
    這座看似普通的3層小樓,是傳說中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心上人瑪吉阿米見面的地方。由於倉央嘉措的特殊身份,他和瑪吉阿米悽美的愛情故事在現代社會中廣為流傳。這座被認為是他倆幽會的小樓如今被改為藏、中、印和尼泊爾風味的餐廳,並以瑪吉阿米的名字命名。小樓內部色澤陳舊,瀰漫著藏香的味道。閉上眼睛,手捧一杯奶香四溢、氤氳升騰的甜茶,仿佛回到了300多年前的浪漫夜晚。
  • 孤獨西藏之八廓街的瑪吉阿米
    這就是300多年前五世達賴倉央嘉措和賣酒美女瑪吉阿米(於瓊卓嘎)約會的地方。在酒館下面轉了幾圈,不同角度照了幾張相,本想進去看看,但大門緊閉,半天未見一個人進出,只好作罷。想像著當年青春年少的倉央嘉措在某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脫下僧袍,換上公子哥的服裝,化名宕桑旺布,走出布達拉宮的某個暗道,來到小酒館約會瑪吉阿米的情景,想像著瑪吉阿米如明月般醉人的姣顏,想像著他們美好但不被世俗容納的愛情。
  • 瑪吉阿米是被捏造出來的情人?
    「瑪吉阿媽」的字面意思就是于道泉先生所翻譯的「未生娘」,或者更直白地說是「無生阿媽」,可我們怎麼來解釋這個既「未生」,卻又成了「娘」的「瑪吉阿媽」呢?與上述對「瑪吉阿媽」的三種不同的解讀隨應,我們對倉央嘉措這首情歌也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讀法:一,若「瑪吉阿媽」指的是「未曾生育的少女」,或「仙女」,那麼,我們確實可以理解為這是詩人獻給心上人的一首情歌;二,若「瑪吉阿媽」指的是一位情比親娘的「未生娘」(後娘),那麼這不過是一首孩兒思念母親的歌;三,若「瑪吉阿媽」指的是佛母,那麼,它根本就不是一首情歌
  • 在理塘,遇見倉央嘉措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資料圖我當然知道理塘與倉央嘉措關係不淺,這位多情的達賴喇嘛,在圓寂前以一首詩預告了他的轉世地——「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只到理塘轉一轉就飛回」。10年前一部很火的賀歲片,改編他的詩歌作片尾曲,一時間,倉央嘉措爆紅旅行圈、文青圈。他短暫傳奇的一生被演繹出了多種版本,連不是他作的詩也附會到了他的名下。拉薩八廓街上的瑪吉阿米餐廳早就被追捧成了網紅,店內貼滿了一條條痴男怨女寫下的愛的箴言。作為他的轉世地,我當然也想過理塘之行必會「邂逅」倉央嘉措,但無非也就如瑪吉阿米般,僅供遊客朝拜,與本地人並無多大關係。
  • 淺談倉央嘉措情詩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倉央嘉措《問佛》這首《問佛》相信一定美到不少人,句句說到心坎裡。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世人眼中的活佛,也是痴情的僧人。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詩人,最為經典的應該是拉薩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歌》。當然了,倉央嘉措身為藏人,其實他本人是不懂漢語的。他寫的所有的情詩都是藏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倉央嘉措情歌其實都是有各個翻譯者翻譯而來的。
  • 倉央嘉措:轉世靈童,卻成傀儡,渴望自由,嚮往愛情
    這是西藏民歌形容的倉央嘉措,對啊,有什麼不一樣呢?天生異象,靈童轉世倉央嘉措這位雪域最大的王,出生於1683年的一個農奴家庭,據說他出生時有七日在天的異象,目睹他出生的一位老人說,這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尋常。
  •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
  • 西藏文學創作基地「落地」六世達賴喇嘛故鄉
    江飛波 攝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縣獲悉,近日,40餘名西藏自治區內外作家、學者走進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故鄉——山南市錯那縣,舉行勒布溝艾巴倉樂園「西藏文學創作基地」掛牌儀式。錯那縣勒布溝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森林覆蓋,風景秀美。該邊境縣為西藏門巴族主要居住區之一,具有豐厚的旅遊文化資源。
  • 六世達賴 倉央嘉措
  • 藏藍的天,雪白的山,瑪吉阿米的笑顏,女人心中的「西藏情結」
    晚餐,我們的目標是八廓街的瑪吉阿米,雖然在北京吃了很多次瑪吉阿米的藏餐,但感受拉薩的瑪吉阿米是我們的共同心願!果然取材當地,味道更純正,還配有自釀的玫瑰青稞酒,真是太有口福了!回味著瑪吉阿米的笑臉,伴著東山頂上的月色,我們漫步在拉薩街頭,感受著它的氣息和訴說……
  • 日光之城拉薩:傳唱不朽的等待,是倉央嘉措一生圓不了的夢
    倉央嘉措的這一首《那一世》已廣為傳唱,也把西藏的更多面帶給世人。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在那更靠近天空的地方,藍天白雲處處可見。布達拉宮、大昭寺、羊湖、納木錯種種風景美麗。是歷史人文更是自然風光。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在那高高的東方山頂,升起一輪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臉龐,浮現在我心上。
  • 在最美的紅塵裡相遇-倉央嘉措情詩六首
    在最美的紅塵裡相遇-倉央嘉措情詩六首1,《見與不見》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顧燕燕:倉央嘉措(組詩)
    倉央嘉措(組詩)文/顧燕燕那一世劉清渢 - 倉央嘉措情——---倉央嘉措:(1683―1706)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西藏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被認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1706年,押解去京途中圓寂,有的說死於青海湖。
  •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說起「情僧」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它不僅是人間的法王,更是偉大的藏族詩人。他作為雪域高原上的六世達賴喇嘛,被稱為「活佛」,他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雖然他年僅24歲就離世,但由他所寫的情詩,卻被傳唱了300多年。
  • 倉央嘉措:用極度平凡的言語訴盡人間情男信女之間所有的情愫
    倉央嘉措,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公元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
  •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熬得住孤獨方能等到花開,倉央嘉措錯了
    倉央嘉措的身份,非常怪異!他是唯一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貴族出身的達賴喇嘛。康熙年間,西藏政局動蕩,黃教為了謀求西藏的統治權,向蒙古和碩特部落借兵,用武力擊敗了當時執政西藏的藏巴汗及噶瑪噶舉派。沒想到,請神容易送神難,蒙古人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