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關於一日三餐的說法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在十八世紀的英式理念中,這並不一定。在那時,英國貴族興起了在早上和中午之間安排一頓飯,代替掉早餐和午餐的吃法,這種吃法結合了早餐(breakfast)和午餐(lunch)所以被稱為brunch,如果直譯過來的話,也可以叫做早午餐。後來這種吃法被傳到了美國,有商業頭腦的美國人將它發揚光大。
brunch代表著一種休閒和慢節奏的生活方式,人們不需要早起,睡到自然醒之後再開始享用食物。一吃就是好幾個小時。所以雖然有一個普遍認知認為brunch是在10點後到12點前的這段時間內開始,但其實它沒有絕對的時間。英美兩國也許適應11點這個時間。但是對節奏更慢的西班牙人和義大利人來說,一覺睡到下午再開始也很尋常。
當然,早午餐這個詞的確是英國人發明的沒錯。但是中國的早茶文化其實也和早午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是以種類豐富為特點。
brunch做為早餐和午餐的結合,一般需要同時滿足這兩頓飯的特點。
早餐的特點:乾濕結合,營養豐富;
午餐的特點:種類豐富,分量和熱量均較高。
brunch作為早餐和午餐的結合體,可能不需要達到早餐加午餐的熱量,但熱量比尋常的一頓飯還是要高出一些的。日常一頓正餐佔全體熱量的30%左右,那麼brunch的熱量可以達到全天熱量的一半。比如一個一天需要吃1800kcal的成年人,那麼一頓brunch吃到900kcal其實是合理的。
主食不管是早餐還是午餐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於西式的飲食習慣是主食少肉多,所以在brunch中,他們谷薯的佔比也比較少,一般都是兩片左右的麵包。或者小杯的燕麥。
液體食物是早餐特有的組成。經過了一個晚上的睡眠,身體其實是處於輕微脫水的狀態(比如早上第一泡尿都會比較黃,早上體重也比較輕),這個時候如果吃乾麵包其實會有點難以下咽,所以搭配液體食物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液體類食物一般在brunch中佔100~200kcal的熱量是合理的。這個液體其實沒有特別的種類限制,但做為營養師,我會推薦你選擇乳製品。牛奶,拿鐵咖啡,酸奶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選不到,果汁也可以。而傳統的brunch有點過分,有時候會搭配雞尾酒,比如經典的血腥瑪麗和含羞草。
肉蛋是午餐和早餐必須有的組成部分。我們日常圖方便的時候,早餐會通過吃茶葉蛋或者肉餡包子的形式來補充蛋白質。午餐的蛋白質補充方式多樣,可以是各種動物肉。
對brunch來說,肉蛋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和午餐不一樣的是,brunch的肉蛋一般都烹飪快捷,比如著名的水波蛋,以及煎培根和香腸。brunch的肉蛋分量是和午餐持平的,這一點又和早餐有點不一樣。
蔬菜對一頓正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早餐因為沒有足夠長的時間準備,會省略掉蔬菜的部分,但午餐就會額外注意葷素搭配了,不然一整天很難吃到400g的推薦攝入量。既然brunch需要取早餐和午餐的長處,那麼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brunch的蔬菜很簡單,只需要簡單的準備沙拉即可,用球生菜、芝麻菜、紫甘藍等可生食的蔬菜加上些許沙拉醬簡單拌一拌就很美味。
水果並不是必需品。在中國的傳統飲食習慣中,水果大多是直接食用不會經過烹飪,也沒有隨餐吃的習慣。在brunch中,水果的出場也不多,大多都是作為配菜,比如沙拉中混入一些水果、鬆餅上加一些水果做點綴、或者水果就著酸奶吃。
班尼迪克蛋是非常經典的美式brunch,由荷蘭醬,水波蛋和鬆餅組成。鬆餅墊在最下方,食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在上面加上一些肉類(比如我自己喜歡加上幾片三文魚),在肉類上再加上一個水波蛋,最後澆上荷蘭醬覆蓋。吃的時候用刀劃開水波蛋,流動的蛋黃和荷蘭醬混在一起,一口下去,味道非常豐富。
當然,如果要作為一道完美的brunch,還需要再搭配上一份沙拉和一杯飲品。以下是小至某天吃的一份少蔬菜版brunch。
英式鬆餅是常見的快手brunch主食選擇。按照以上的操作步驟自己在家烹飪也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烤箱,只要平底鍋就可以完成。如果想讓鬆餅更加鬆軟,可以將雞蛋分成蛋白和蛋黃,蛋黃直接加入麵糊攪拌,蛋白用打蛋器打發後再加入。
英式brunch含油量比較高,用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是不太健康的。所以如果想自己嘗試英式brunch的話,記得儘量採用不粘鍋來烹飪,儘可能減少添加油。在最後也別忘了加上液體食物和一份蔬菜沙拉,保證營養均衡哦。
常見的快手brunch搭配還有很多,比如在法國,大家就會用法棍做三明治,或者用雞蛋麵粉肉類做的三文魚鹹撻等。
如果你也有喜歡的brunch搭配,歡迎一起留言討論。
本文為文章作者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轉載、約稿、投稿請聯繫members@healthcre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