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

2021-02-12 道醫知識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變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留下的疤痕。

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它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

從臍帶剪斷那一刻起,我們才算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

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其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穴位無法比擬的。

肚臍的不同形狀反應了人體不同的程度,《診病奇侅》中記載「臍大容李者,壽相也。」

意思是肚臍大、圓、深,飽滿到可容下一個李子,代表了您有豐厚的長壽資本。

肚臍大:腎氣足

肚臍圓:脾胃氣足

肚臍深:心氣足

如果您的肚臍是香蕉型、三角形型,甚至其他形狀,就反映了您先天資本不足,身體帶有病症。

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

如果您自我「體檢」發現了五臟的疾患,除了就醫診治外,還可以通過捏四邊來調理身心。

另外,捏四邊法還可以有效改善自閉症和預防老年痴呆。

方法:

食指伸到肚臍眼裡,拇指在外面,一起沿著肚臍邊捏,每天捏10圈或者20圈。

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可以通過按壓對應穴點,來判斷哪個臟器出現了異常。

心受外邪幹擾可表現為心情鬱悶,口舌生瘡等症狀。此時,肚臍上方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

肝功能異常,人往往伴隨易怒、生氣等不良情緒。此時,肚臍左側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

脾功能異常,人會表現為疲倦乏力、沒有食慾、腹脹、腹瀉或大便稀溏等。此時,肚臍中心常常會出現明顯的壓痛。

肺受外邪幹擾可表現為感冒、咳嗽等症狀。此肚,臍右側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

腎虛常常表現為腰膝酸軟、健忘、四肢發冷等症狀。此時,肚臍的下方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

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著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

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而「面如童子」。

金初不信,於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查取證,結果無誤。金於是親審該盜首,「問其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臍,令人多壽。於是自己長期操行此術,「遂知至此耳。」

醫學實驗研究證明:通過火功點穴、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於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及內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之作用。

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還可以治療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症。

往下可以溫腎,上潤養五臟,《傷寒論》上說人類大多慢性疾病往往是溼氣寒氣邪氣入侵,未能排除體外而導致陽氣不足,五臟不調,所以百病易生。

當我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在媽媽肚子孕育的過程中,我們不是用嘴巴吃飯,不是用鼻子呼吸。所有的能量與營養全是因為一根小管子和媽媽連接著,得到補給,這跟小管子就是臍帶。

當我們出生以後,我們開始用鼻子呼吸了,也要用嘴巴來吃奶了,就不需要臍帶了。醫生會在我們從媽媽肚子裡擠出來以後,咔嚓一聲剪斷臍帶,臍帶脫落以後形成的瘢痕就成為肚臍,中醫看來,神闕穴是名副其實的「吃藥」大戶,當嬰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是靠臍帶連接母體來供給營養的,所以沒有神闕穴,生命將不復存在。正是利用同樣的原理,通過神闕穴給藥吸收率百分百。

肚臍上的對應穴點,既能夠反應各個臟腑功能的異常,又可以用於調理臟腑功能。推薦4個防病揉腹方法,功效各不同。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緊貼身體某一部位做回動按摩。

動作:兩掌相疊,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按揉。速度柔緩,用力均勻。

功效:增加腹腔壓力,刺激直腸神經,促進糞便排出,減輕便秘。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動作: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

功效: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

動作:摩脘腹時,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然後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反覆幾十次。

按摩時,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或者肚臍上方4寸的位置。

功效:中脘穴有健胃消食、疏肝養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動作:用兩手掌大魚際側面,沿乳根來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約3次/秒,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為好。

用手掌在兩側腹部順時針按揉(如上圖),速度柔緩,約做30次,感到腹部兩側溫暖舒適。

功效:大包穴在腋窩下6寸(4橫指為3寸),腋中線上;章門穴在側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揉搓兩個穴位,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鬱、調和肝膽脾胃。

諮詢/投稿 

⊙版權聲明:道醫知識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部分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85083540@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道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焦點

  • 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
    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它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從臍帶剪斷那一刻起,我們才算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肚臍的不同形狀反應了人體不同的程度,《診病奇侅》中記載「臍大容李者,壽相也。」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橫的、豎的肚臍都稱為香蕉型肚臍捏四邊,安五臟養神志。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如果您自我「體檢」發現了五臟的疾患,除了就醫診治外,還可以通過捏四邊來調理身心。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既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又與五臟六腑相通。因此,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按肚臍呢,能「測」出我們五臟的健康程度。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對應的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它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從臍帶剪斷那一刻起,我們才算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其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穴位無法比擬的。
  • 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其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穴位無法比擬的。肚臍的不同形狀反應了人體不同的程度,《診病奇侅》中記載「臍大容李者,壽相也。」
  • 手上這個穴,每天按一按,血管通暢心情好、氣色好!
    當你放開過去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曾錯過多少個美好。其實我這裡還有個「專治各種不通」的小方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這個小方法就是按揉內關穴。這個方法看似簡單,其實寓意深遠。在我多年的臨床中發現,通常人內關穴處的兩根肌腱是放鬆並分開排列的,而經常想不通的人往往是緊聚在一起的。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穴位,心本來應該開心,但你經常想不通心就「內關」了。
  • 身體好不好,穴位先清楚!按感覺痛,五臟可能有問題!
    如何通過穴位,來看出內臟是否健康?穴位遵循的是離穴不離經的思想,首先我們要知道,人體的穴位不是一個點,而是面。稍微偏離了一點點不要緊,但是不要離經脈太遠,因此在找穴位時,如果按在那不痛的話,就可以稍微往邊上一點,進行調整時有疼痛感的話,就找對了。對於遠離臟腑的穴位,可以直接拍打穴位,力度垂直於皮膚,產生振動,滲透力更深,因此效果更佳。
  • 睡不好按它、胃不舒服按它!一按一個準,小毛病在家就解決!
    好不容易食慾回來了,偏又惹上了消化不良、腹脹的毛病,這可如何是好?今天,小編推薦兩個穴位,經常按一按、揉一揉,讓你肚子不脹睡得香!一、肚子脹按它,消食通便經常按按,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起到止瀉通便、調理腸腑等作用。取穴方法:與肚臍同一水平線,肚臍兩側約2寸處。按摩方法: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同時按壓兩側天樞穴,以順時針方向繞圈按摩。按摩時,動作不宜太快,每次揉按10分鐘即可。若想達到更好的消食效果,還可以試試揉腹。
  • 肚臍竟是個養生要穴!調理五臟可以從它下手~
    調理五臟可以從它下手~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古人自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的說法。可以說,保養好肚臍,就是護好了身體健康的第一關!
  • 失眠滋味不好受!按按肚子上的「睡眠穴」,1分鐘就能睡著
    「你會感受到一股氣流進去」「疏通你的整個脈絡,感到出汗,想睡覺」不像安眠藥,成分全是西藥,肚臍貼由27味純中草藥配置而成,再從生命之穴肚臍進入,藥氣綿綿不斷循環全身,排盡溼氣,毒素,垃圾。原理很簡單,通過27味中藥,來平衡體內陰陽,排汙排溼,補益五臟。當睡眠能力恢復後,之前苦苦追尋的睡意,如今躺下後便不請自來了。
  • 肚臍:名副其實的養生大穴
    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其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穴位無法比擬的。肚臍的不同形狀反應了人體不同的程度,《診病奇侅》中記載「臍大容李者,壽相也。」
  • 肚臍變這樣,是你的五臟六腑生病了!
    肚臍雖然面積很小,但在它非常重要。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主任王軍指出,當五臟出現病變,肚臍的對應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原理,進行「體檢」。心受外邪幹擾可表現為心情鬱悶,口舌生瘡等症狀。
  • 【養生一則】肝臟不好的人,常按這5個穴位,能調理肝臟!堅持按,養肝回陽
    肝臟是我們體內的重要器官之一,肝臟可以起到排毒,新陳代謝的作用,前段時間我也教過大家判斷自己是否肝臟有毛病的方法,那麼肝臟不好的人,常按這5個穴位,能夠調理肝臟!1、膽囊穴很多人肯定會有疑問了,為什麼調理肝臟要按摩膽囊穴,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肝膽相照」這個成語吧?
  • 人腳底有個「強心穴」,每天堅持按一按,益氣活血,心臟添動力!
    中醫裡面,按摩人體穴位被視為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能疏通經絡、通達氣血、調整陰陽。
  • 脾胃好不好,按按小腿就知道!調理脾虛溼困、腸胃必讀!
    如果您不知道,不妨聽專家的,刮一刮就知道!  按揉足三裡穴、上巨虛穴,出現酸痛的症狀,可能是胃腸出問題了!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一個合穴,中醫上有「肚腹三裡留」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對付腸胃消化方面的問題,可以找足三裡。
  • 女人身體很特殊,不起眼的部位,別讓人隨便按,要保護好
    都說女人的錢好賺,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在於女人對養生的關註上。在各種養生場所按摩時,女性對技師的手法很信任,也就無所謂身體哪些部位能按,哪些不能按了。這樣的做法就不值得提倡,女人的身體是非常特殊的,一些部位輕易給別人按揉,會有不好的效果。人的體質分為多種,有平和、痰溼以及溼熱體質,也有陽虛、血瘀、氣鬱以及陰虛等體質。
  • 多按按下面這些穴位,讓你一年四季陽氣都足!
    大家可以多按按這些穴位,有好處哦~ 頭頂:百會穴 位於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是人體經脈的匯總之處,百脈之會,貫達全身。 肚臍:中脘穴 肚臍與胃腸等消化系統聯繫緊密,圍繞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揉,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作用。
  • 三伏排寒,按一個穴位就夠了!
    正確的站樁可以強化五臟和筋骨,排寒排溼排毒,疏肝理氣通經絡。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方案二:溫補飲食溫補的最佳方法就是吃羊肉。
  • 常按此處,喚醒五臟的強大自愈力!
    睡前和晨起後,手掌置於腹部皮膚,以肚臍為圓點,向上至胸骨劍突,向下至恥骨聯合,順時針摩腹81圈,再逆時針摩腹81圈另外,身體還有十二個「募穴」,位於胸腹部,是臟腑之氣結聚、募集之處的特定穴。與背部的「俞穴」相似,刺激募穴一樣可以起到調節臟腑的作用。
  • 常按此處,喚醒五臟的強大自愈力
    ▲ 睡前和晨起後,手掌置於腹部皮膚,以肚臍為圓點,向上至胸骨劍突,向下至恥骨聯合,順時針摩腹81圈,再逆時針摩腹81圈 另外,身體還有十二個「募穴」,位於胸腹部,是臟腑之氣結聚、募集之處的特定穴。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胃口也開了,睡覺也變好了,人每天也特別有精神。另外,按照全息理論,如果將小腿看作整個身體,那麼小腿後方中央的膀胱經的承山穴就是腰痛點,因為它對應著身體後部中間區域,點揉此處可以緩解腰酸、腰痛、腰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