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

2021-02-23 健康之路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變化莫測為「神」,「闕」指要處),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留下的疤痕。

肚臍位於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線上。它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

從臍帶剪斷那一刻起,我們才算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

肚臍的不同形狀反應了人體不同的程度,《診病奇侅》中記載「臍大容李者,壽相也。」意思是肚臍大、圓、深,飽滿到可容下一個李子,代表了您有豐厚的長壽資本。

如果您的肚臍是香蕉型、三角形型,甚至其他形狀,就反映了您先天資本不足,身體帶有病症。

▲橫的、豎的肚臍都稱為香蕉型肚臍

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

●心受外邪幹擾可表現為心情鬱悶,口舌生瘡等症狀。此時,肚臍上方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

●肝功能異常,人往往伴隨易怒、生氣等不良情緒。此時,肚臍左側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

●脾功能異常,人會表現為疲倦乏力、沒有食慾、腹脹、腹瀉或大便稀溏等。此時,肚臍中心常常會出現明顯的壓痛。

●肺受外邪幹擾可表現為感冒、咳嗽等症狀。此肚,臍右側邊緣將有明顯的壓痛。

●腎虛常常表現為腰膝酸軟、健忘、四肢發冷等症狀。此時,肚臍的下方邊緣就會有明顯的壓痛。

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還可以有效改善自閉症和預防老年痴呆。

方法:食指伸到肚臍眼裡,拇指在外面,一起沿著肚臍邊捏,每天捏10圈或者20圈。

① 揉臍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緊貼身體某一部位做回動按摩。

動作:兩掌相疊,以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按揉。速度柔緩,用力均勻。

功效:增加腹腔壓力,刺激直腸神經,促進糞便排出,減輕便秘。

② 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動作:推少腹時,兩掌從兩肋乳根處開始,從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

功效:兩脅是肝氣容易鬱結的地方,經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氣,解決情緒問題導致的消化不良。

③ 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體一定部位做環形移動的按摩手法。

動作:摩脘腹時,兩掌相疊從胸口開始,向小腹摩運。然後兩掌分開,沿腹股溝向兩側摩運,再沿兩肋向上,經乳根到達胸口。反覆幾十次。

按摩時,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或者肚臍上方4寸的位置。

功效:中脘穴有健胃消食、疏肝養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④ 揉腹側

動作:用兩手掌大魚際側面,沿乳根來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約3次/秒,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為好。

用手掌在兩側腹部順時針按揉(如上圖),速度柔緩,約做30次,感到腹部兩側溫暖舒適。

功效:有利於健脾理氣、舒肝解鬱、調和肝膽脾胃。

捏四邊和揉腹,平日裡都可常做,不拘時間地點和方式,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投稿郵箱:453538248@qq.com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作為處方,如

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版權聲明:本文整理自中醫技術殿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珍惜健康!關愛生活!

相關焦點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
    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如果您自我「體檢」發現了五臟的疾患,除了就醫診治外,還可以通過捏四邊來調理身心。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橫的、豎的肚臍都稱為香蕉型肚臍捏四邊,安五臟養神志。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如果您自我「體檢」發現了五臟的疾患,除了就醫診治外,還可以通過捏四邊來調理身心。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既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又與五臟六腑相通。因此,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按肚臍呢,能「測」出我們五臟的健康程度。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對應的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
  • 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然而,此後我們似乎就很少關注肚臍了。其實肚臍的作用遠比你想像的大。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其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穴位無法比擬的。肚臍的不同形狀反應了人體不同的程度,《診病奇侅》中記載「臍大容李者,壽相也。」
  • 你的五臟好不好,按按肚臍就知道,早按,早受益
    ▲橫的、豎的肚臍都稱為香蕉型肚臍捏四邊,安五臟養神志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按肚臍,「測」出五臟健康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可以通過按壓對應穴點,來判斷哪個臟器出現了異常。
  • 手上這個穴,每天按一按,血管通暢心情好、氣色好!
    因此,堅持按揉這個穴位,如果哪天發現這兩根肌腱慢慢在分開,那你的「想不通」就快要治好了。內關穴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經脈篇》,它所屬心包經,通於任脈,會於陰維,是八脈交會穴之一。內關穴的真正妙用,在於能打開人體內在機關,有補益氣血、安神養顏之功。
  • 睡不好按它、胃不舒服按它!一按一個準,小毛病在家就解決!
    好不容易食慾回來了,偏又惹上了消化不良、腹脹的毛病,這可如何是好?今天,小編推薦兩個穴位,經常按一按、揉一揉,讓你肚子不脹睡得香!一、肚子脹按它,消食通便經常按按,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起到止瀉通便、調理腸腑等作用。取穴方法:與肚臍同一水平線,肚臍兩側約2寸處。按摩方法: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併攏,同時按壓兩側天樞穴,以順時針方向繞圈按摩。按摩時,動作不宜太快,每次揉按10分鐘即可。若想達到更好的消食效果,還可以試試揉腹。
  • 肚臍竟是個養生要穴!調理五臟可以從它下手~
    調理五臟可以從它下手~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與五臟六腑相通。古人自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的說法。可以說,保養好肚臍,就是護好了身體健康的第一關!
  • 肚臍:名副其實的養生大穴
    ▲橫的、豎的肚臍都稱為香蕉型肚臍捏四邊,安五臟養神志中醫認為,人體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人體五臟相對應,因此揉捏肚臍四周可以安五臟、調情志,從而達到形、氣、神的和諧統一。方法:食指伸到肚臍眼裡,拇指在外面,一起沿著肚臍邊捏,每天捏10圈或者20圈。按肚臍,「測」出五臟健康當五臟出現病變時,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
  • 失眠滋味不好受!按按肚子上的「睡眠穴」,1分鐘就能睡著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穴補,肚臍上有個穴位,叫「神闕」,是睡眠的總按鈕在這裡貼個『舒眠貼』,通過肚臍,將舒眠貼的藥效送遍全身,很快達安神寧心,快速入眠的效果。原理很簡單,通過27味中藥,來平衡體內陰陽,排汙排溼,補益五臟。當睡眠能力恢復後,之前苦苦追尋的睡意,如今躺下後便不請自來了。
  • 脾胃好不好,按按小腿就知道!調理脾虛溼困、腸胃必讀!
    如果您不知道,不妨聽專家的,刮一刮就知道!  按揉足三裡穴、上巨虛穴,出現酸痛的症狀,可能是胃腸出問題了!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一個合穴,中醫上有「肚腹三裡留」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對付腸胃消化方面的問題,可以找足三裡。
  • 女人身體很特殊,不起眼的部位,別讓人隨便按,要保護好
    都說女人的錢好賺,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在於女人對養生的關註上。在各種養生場所按摩時,女性對技師的手法很信任,也就無所謂身體哪些部位能按,哪些不能按了。這樣的做法就不值得提倡,女人的身體是非常特殊的,一些部位輕易給別人按揉,會有不好的效果。人的體質分為多種,有平和、痰溼以及溼熱體質,也有陽虛、血瘀、氣鬱以及陰虛等體質。
  • 肚臍變這樣,是你的五臟六腑生病了!
    肚臍雖然面積很小,但在它非常重要。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主任王軍指出,當五臟出現病變,肚臍的對應點就會出現壓痛反應,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原理,進行「體檢」。心受外邪幹擾可表現為心情鬱悶,口舌生瘡等症狀。
  • 每天按一按身體這個部分,好處原來這麼多!
    每天按一按身體這個部分,好處原來這麼多!腹部保健,離不開肚臍肚臍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神闕穴,常揉神闕穴能夠激發人體的元氣。因此保養好這個穴位,對於緩解一些慢性疾病或是精神不振等與人體元氣衰弱有關的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
  • 三伏排寒,按一個穴位就夠了!
    正確的站樁可以強化五臟和筋骨,排寒排溼排毒,疏肝理氣通經絡。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方案二:溫補飲食溫補的最佳方法就是吃羊肉。
  • 中醫如何調養五臟 調養五臟這樣做
    調養五臟該怎麼做呢?不懂調養五臟的方法的人,可以花點時間往下看一看。調養五臟該怎麼做1、養心想要養心就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如果經常熬夜的話,心臟負荷會加重,患有心臟病的人,病情就容易加重。另外,當心血虧虛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失眠,致使人們整夜整夜睡不著。
  • 常按此處,喚醒五臟的強大自愈力
    ▲ 睡前和晨起後,手掌置於腹部皮膚,以肚臍為圓點,向上至胸骨劍突,向下至恥骨聯合,順時針摩腹81圈,再逆時針摩腹81圈 另外,身體還有十二個「募穴」,位於胸腹部,是臟腑之氣結聚、募集之處的特定穴。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胃口也開了,睡覺也變好了,人每天也特別有精神。另外,按照全息理論,如果將小腿看作整個身體,那麼小腿後方中央的膀胱經的承山穴就是腰痛點,因為它對應著身體後部中間區域,點揉此處可以緩解腰酸、腰痛、腰無力。
  • 常按此處,喚醒五臟的強大自愈力!
    睡前和晨起後,手掌置於腹部皮膚,以肚臍為圓點,向上至胸骨劍突,向下至恥骨聯合,順時針摩腹81圈,再逆時針摩腹81圈另外,身體還有十二個「募穴」,位於胸腹部,是臟腑之氣結聚、募集之處的特定穴。與背部的「俞穴」相似,刺激募穴一樣可以起到調節臟腑的作用。
  • 肚臍,出現這特徵...... 千萬別摳肚臍了!
    在中醫學裡,肚臍是個能夠防病治病的地方,是唯一人們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神闕。神闕穴在中醫眼中,是一個養生大穴。因為在古人認為肚臍是連通五臟的穴位,並認為:「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藏之根」。養護肚臍,按揉肚臍可以起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功效。同時,肚臍發生的不同變化,也是五臟六腑健康或者疾病的反映。肚臍可以成為人們健康的晴雨表。【肚臍辨疾病】小小的肚臍可以辨疾病?
  • 人體自帶長壽「窩」,每天按一按,舒經活絡,護臟器
    而按揉耳後窩則可讓你更輕鬆地達到輔助降糖的目的。耳後窩位於雙側耳垂後方的凹陷處。深層處分布有迷走神經,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有效幫助降低血糖;還可激發三焦經之氣,調氣血,預防糖尿病併發症。